当前位置 首页 帘外拥红堆雪 哑奴

《帘外拥红堆雪》哑奴

作者:灵小儿 字数:2789 书籍:帘外拥红堆雪

  这怎么可能,怎么可能呢?我惶然,是我眼花了不成?

  陶贵妃,陶染衣,她不是……死了吗?

  我半天没有缓过神,以为是自己眼花,拼命揉了揉眼睛,定神再看,这张脸虽黑瘦清减不少,但分明就是陶贵妃。

  我紧紧掩嘴,六神无主的往后退,退到树下没了退路,这才壮起胆子站直,直视陶家姑侄。

  我听见自己急促的呼吸声,心底掀起惊涛骇浪。我一瞬不瞬的盯着陶贵妃看,翕动嘴唇,咽了咽口水问道:“你,不是鬼吧?”

  陶贵妃表现得比我还要惊慌,面如土色,嘴唇泛紫,凝着我咿咿呀呀不知在说什么。

  我遏制内心恐慌,上前一步,伸手摸了摸她的脸,确认她是有温度的后,又立即收回手来。

  我再次哑然出声道:“陶娘娘,你不是已经……死了的吗,你怎么会出现在这儿?”

  她捏住自己的脖子,还是咿咿呀呀,吐不出来字。

  陶絮儿瞪我一眼,脚下生风,跑过去替她姑母戴好兜帽,将她脸重新捂严实后回头对我道:“别问了,她的舌头没了,与你说不了话。”

  我惊诧不已:“她舌头没了?”

  难怪没听见她说话。

  我刚提步上前,陶絮儿又警惕将她护在了身后,生怕我会对她做什么似的,沉沉道:“你们都以为,她该躺在陶家的祖坟是吧。”

  我没说话,只盯向陶贵妃,她像受惊的绵羊,怯怯弱弱的依偎在陶絮儿身边,面巾遮住她半张脸,只露出额头和一双眼睛。那双曾经明亮又狡黠的眼,如今精明不在,尽是暗淡沧桑。所有人都以为她死了,可现在她就活生生的站在我面前,容不得我不信。

  我还是难掩内心动荡,反复再三的追问道:“很久之前不就已经宣告陶贵妃殁了的吗,还说将她葬进了陶家陵园,可现在,怎么又活过来了?”

  陶絮儿拍了拍陶贵妃的后背以示抚慰,宛如对稚儿一般,温声温语的哄着她。陶贵妃在藻燕宫那会儿神智便已受损,时而清醒时而糊涂,如今疯癫不在,倒更像是个憨痴傻儿。

  待稳定了陶贵妃的情绪,陶絮儿眼波流转,睇向我时目露寒光,咬牙切齿道:“都是听笙那个妖女做的好事,是她害的我姑母。自从她进宫魅惑了陛下,不但使我姑母失了宠,更险些要了她的命。”

  稍作停顿,她又道:“那个妖女得势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我姑母拉下台送进了冷宫。不知她是用了什么手段,进宫才短短几年就爬到了现在的位置,夺走原本属于我姑母的尊荣。宫里那些狗奴才见高踩低,全为她所笼络。因见听笙厌恶我姑母,那群狗奴才们为了讨好她,攀上她这棵遮阴树,就变着法的去折磨姑母。得了她授意,留在藻燕宫侍奉姑母的宫娥,每日往饭菜里下摧损人心智的毒药,这也是姑母为什么会患了失心疯的原因。明明姑母已经失去所有,对她也再无威胁,可听笙还是容不得她。不但断了藻燕宫的炭木和吃食,就连药石也不再供给。姑母患病不得医治,久而久之身体也越发虚弱,以至最后卧床不起。尽管如此,但也还没到了奄奄一息的时候,那个毒妇便迫不及待的要准备她的后事。趁姑母昏死之时,割了她的舌头,发了丧钟,宣告她的死讯。”

  她闭了闭眼睛,又咬牙将话说完:“听笙对你说,陛下特许让姑母葬入了陶家陵园。可实际上,她却是让人将姑母丢进了掖庭后院的枯井里,任由她自生自灭……可恨,可恨至极!”

  她愤怒说完,扬手一掌拍在树干上,因为生气扭曲的脸,让她看起来如同鬼魅一般骇人。手指紧紧抠抓着树皮,力道大至将指尖磨破,鲜血淋漓。

  陶贵妃疯疯癫癫,说话前言不搭后语,她之前见我时说的那些藏头露尾的话,我一直都没理清楚,现在陶絮儿倒是与我说了个明白。可她是在我之后才见了陶贵妃,而那时陶贵妃早就疯得不知人事,还能把事情的起因经过与她讲得这样透彻吗?

  等等,如果说这一切是听笙所为。那听笙为什么要这样做?她和陶贵妃之间有何恩怨?我想不通,听笙做这一切究竟目的何在,她是想做什么呢?

  除了后宫争宠以外,她应该也没什么理由要对陶贵妃下这么毒的手,况且就争宠一事来说,以听笙的容貌和手段,陶贵妃根本不是她的对手,何至于斗到这一步。

  就算听笙天生一副蛇蝎心肠,对待手下败将一定要将其置之死地,那又为什么,她没有直接杀了陶贵妃,只是把她的舌头割掉,将她丢进废苑。

  一方面留她不得,一方面又放出一线生机。她就不怕陶贵妃命大,没死在枯井被人救出后揭发了她?还是说,她已经断定陶贵妃必死无疑,再无生还机会。

  以听笙在后宫攀位的速度来看,她绝非是什么无脑的花瓶美人,也绝非心慈手软之辈,能不动声色夺了陶贵妃的权,更能悄无声息送了她的命,足以说明听笙的心机手段,城府计谋,有多厉害。难道在此之后,她就一次都没去枯井探看过陶贵妃生死,就没有发现她被人救走了?

  如今后宫由听笙统率,以她为首,她的眼线遍布了三宫六院,她若想知道什么,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吗?而柏妃身边应该也有愿意为她效劳的人,充当她的细作,那她怎会对柏妃在背后做的事一无所知?

  我侧目而视,与朵步对看一眼,随即缓缓问陶絮儿道:“既然你说是听笙将陶娘娘丢进了枯井里,割了她的舌头,那你又是如何发现端倪,救了她的?”

  陶絮儿摇了摇头,怔怔道:“不是我发现的,是柏妃。柏妃救了姑母,暂时将她安置到了一处荒废宫苑里,我是后来才见到她的。赵家获罪,诛了亲族,我因只是府中侍婢而免于一死,但却不得不再次充入掖庭为奴。我在掖庭为末等奴隶,饱受摧残,几欲轻生。一次机缘巧合,让我遇到了柏妃,我拦住她的路求她救下我。她动了恻隐之心,就让我进了她的朝蓬宫当差,还安排我与姑母重逢。你受邀进宫,参加赏花宴时我能与你会面,看似是盛云姜在其中牵线搭桥,实际上也是柏妃娘娘所为。是她给我出谋划策,让我去寻你帮忙,也是她将我姑母未说完的事情,原原本本的转告给了我。”

  原来如此,陶絮儿之前所言种种,果真不全是陶贵妃透露的,柏妃竟也费了不少口水。

  安平娘娘是个才女,博览群书,知晓古今,尤其熟读历朝历代的后妃秘史,以前她闲来无事,也常常说与我听。提得最多的,就是前朝那些有悖人伦的皇家破事。譬如,某某高祖强占了某某亲王的爱妾,哪位太宗将某位大臣的姐姐妹妹和女儿全部收纳后宫,再有就是哪朝帝王有何特殊癖好……当说起本朝时,她无意间提到了柏妃,言语间多显鄙夷。

  现在的柏妃,曾是太子甫的孺人,但在东宫并不得宠,甚至还被太子所厌恶,斥其家族是趋炎附势、阿谀奉承的鼠辈。

  因记恨太子对柏家的轻蔑,也为永巩荣华,后来在那场宫变中,柏氏一族不仅参与了谋害太子甫的计划,还在太子甫死后,再次将柏妃送进宫。

  柏妃生而曼妙佳人,南帝又自来好姝色,必是来者不拒,毫无避讳的立她做了自己的才人,一阶阶加封,就成了如今的柏妃娘娘。

  这也不怪安平对她多有恶嫌,柏氏家族的所作所为,的确是令人不齿,卑鄙龌龊。柏妃从太子孺人成了太子老爹的才人,换做谁看都觉得荒唐。

  像柏妃这样一个为了荣华富贵,不惜背弃丈夫的人,做什么事应该都是以利益为目的,那她又是出于何种理由肯吃亏,帮一个对她毫无用处的人呢。

  柏家与陶家的交情,会有这么铁吗。

  我垂眸凝了凝神,疑道:“你们陶家,是不是拿捏着柏妃的什么把柄啊?”

  陶絮儿一脸茫然,蹙眉看着我道:“你何来此说,当然是没有。”

  我不禁好笑道:“那她为何要不辞辛苦的救你帮你,为了你们姑侄二人,不惜与听笙为敌?她做这些事,对她可无任何好处。而且稍有不慎,被听笙察觉,便会与之交恶,让自己陷入困境。柏妃明知个中利弊,却不选择明哲保身,而还是甘愿犯险。你说,她图什么?”

  我说这话纯属是好奇,绝无其他深意。

  陶絮儿愣了愣,似乎对此也有所不解,默了片刻才道:“许是因为怜悯,见人落难,心存不忍,施以援手罢了;也或是因为,我们有着共同需要忌惮的敌人,毕竟柏氏和陶氏曾为一伍。种种考虑之下,这才选择帮了我和姑母,答应将我们送出宫,还我们自由。但她久居深宫,又不甚得宠,行事多有不便,又加之害怕事发后牵连了母族,左右权衡后才找到了你。由你出面,再合适不过。”

  合适个屁,就是看我好欺负是吧!

  柏妃怕事发连累母族,不肯出面,那我还害怕事发会拖累了长极呢。想送佛积恩德,却嫌山高水远,不肯送到西,中途再找个接手的,最后福报均分是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