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帘外拥红堆雪 尘埃落定

《帘外拥红堆雪》尘埃落定

作者:灵小儿 字数:2677 书籍:帘外拥红堆雪

  我大力摇头:“不,你很好,你也是有资格的。只是,只是你们缘分不够罢了,是秦落雪,是他没有福气。”

  “是没有福气,但不是他没有,而是我没有。”。”

  允康抿了抿嘴,仰头瞧着天,幽幽道来:“就像你说的,人这一生,能遇到自己喜欢的人不容易,找到一个心悦自己的也很难,若能两情相悦,更是万里挑一。我其实,也遇到过,虽然不能厮守到老,总比从未有过要强一些。我没那么贪心,遇见他,他护了我这么多年,我已经很知足了。”

  “允小五……”我噙泪张口,这一唤,倒让她率先落了泪。

  她凝视着窗口,刻意压抑,灿然一笑。随意拨动凤冠花翎,吐纳清晰,玩笑似的说道:“世人都一样,怕痛怕死,怕伤怕灾,我亦如此。最怕苦,怕没糖吃,早年苦吃得太多,舌头木了,所以不想再尝那滋味。即使你不劝我,我也早就想明白了。我想好好的活一次,随心随情,为自己活一次就好。”

  允康眨眼,眼泪就顺着脸颊滑到尖尖的下巴,滴答落到手背:“至于小公爷,也不是他负我,而是我们实在不是良配。承蒙有他,念着我护着我;也承蒙有他,让我欢喜多年。我不怨他,他也没有对我不起。我只是遗憾,遗憾无缘。始觉相思无用,倒不如舍去。写的不就是我们吗,明明早就定下了结果,迟了这么久才察觉。自此后,我与他还真就是两两相诀,再回不去了。有的人错过,就是一生都错过了。我也祝福他得良缘,芝兰茂千载,琴瑟乐百年。”

  她突然念道:“缺缺,你可有糖莲子?”

  我摇头,“没有。怎么想起来问糖莲子?”

  她摸了摸怀里抱着的小盒子,轻轻道:“我母亲跟我说,吃了糖莲子,嘴甜了,心就不会苦了。现在,我很想吃一颗。”

  我立刻起身:“那我去给你找。”

  她伸手将我按住,笑着摆手道:“不用不用,若是没有糖莲子,我瞧着你也是一样的,你和糖莲子一样甜。”

  难得她还能开玩笑。

  门前脚步声起,是疾步而来的报喜嬷嬷。三四个人涌进来,每个人手里都端着同色托盘,盘中有却扇,有并蒂莲花,也有玉如意。见着我,领头的嬷嬷率先福身问候:“景王妃妆安。”

  其余几人,也欠身行礼。

  随即又对允康道:“大娘子派我等前来通传一声,让五小姐早些做好准备,迎亲队伍不时就来。”说完,端着托盘几步上前轻轻放在桌上,然后小心翼翼打开托盘上放着的奁盒,又从中取出个白玉匣子交到允康手中,附耳过去嘀嘀咕咕不知说了什么,只见允康面上绯红,比她额前赤色花钿还要红艳。

  另一个嬷嬷上前,将盘中的却扇交至允康,让她挡住脸。领头嬷嬷净手擦干,这才将凤冠拿起来戴到允康头上,又取出几支金簪做固定。

  凤冠戴好,嬷嬷小声询问:“力道是否太重,伤着姑娘没有?”

  允康摇头,说:“有劳嬷嬷,力道尚可,并未伤着。”

  待允康起身,陪嫁嬷嬷赶紧伸手过去搀扶,我自动退开让出宽敞的路,允康冲我微微一笑,然后谦恭道:“有劳王妃了。”

  我愣了愣,若非有旁人在侧,我铁定是要揶揄她一番。

  嬷嬷让允康在原地转了个圈,查看衣带系法可有不妥,见一切妥当,慈爱祝贺:““姑娘今日,真是明艳动人,新姑爷见了,心中定然欢喜。”另一个嬷嬷急忙补充道:“花开并蒂,鸿案相庄,姑娘与姑爷,真是天作之合。”

  允康微笑,但不接话。

  这个笨蛋,连这个都不懂?人家说吉祥话,意思是让你给赏钱。

  唉,想来她也是没有的。我解开钱袋,掏出一把碎银子,正要慷慨的逐一替她打发。众人吃惊于我的举动,连忙抬手将我止住,摇头如拨浪鼓。

  我不解看着允康道:“她们说好话,不就是为了讨赏吗?我给她们钱还不要?”

  允康抿嘴一笑,道:“就是要给赏钱,也不是你给呀。”

  我大方道:“我知道这该由你来给,可我不是见你不掏钱,怕被人说你吝啬小气嘛。你也别跟我客气,咱两关系好成这样,让我替你给也是一样的。”

  允康无奈,哭笑不得的看着我。

  一旁的嬷嬷朗声笑道:“王妃有所不知,这南瞻习俗大婚日说吉祥话讨彩头,是由新姑爷来给赏钱,而新娘子是不用的。奴婢们刚才说吉祥话,只是想祝福我家姑娘几句,可并不是为了讨赏钱用的。”

  我:“……”

  原来如此。

  我成婚当日,怎么没人给我说我不用打赏?我那大把大把的银钱,可赏出去不少啊。

  心疼死我了。

  ——————

  ——

  这日宫里来传,贵妃娘娘特邀宗室女眷前去清乐宫为赏花点茶,还特意嘱咐,其中定得有我,万不能借故推辞。

  如今的贵妃,自然是指听笙。凡知听笙昔日过活生计者,无一不感到惊讶,谁能料到,曾是色艺双绝的花楼名伶,摇身一变,竟成了宠冠六宫的贵妃。我没有看不起她的意思,但她,的确是很有手腕。入宫不过三四载,就能攀到别人攀爬一生都无法企及的高度,飞快的成了后宫之首,就是陶贵妃还在世时,也曾败于她手上。她这般年纪,就有这般手段,少不得要让人议论揣测,她究竟有何过人之处。美人再美,也会色衰爱驰,饶是美貌依旧,终有一日,帝王也会新奇不再,像听笙这样盛宠不减者,在百花争艳的后宫,实在少见,南帝还在病着,她竟也敢大张旗鼓的办宴?但她既然敢这样做,想必也是得了南帝默许。

  南帝的后宫没有皇后,最高品阶就是贵妃,处理三宫六院大小事务,便是桑蚕礼,也由贵妃来主持。以前陶贵妃在时,最喜欢的就是闲来无事办一场小宴来联络各宗室妇眷,每月一次,亦或三月一次,说不上频繁,倒也不算少。自陶贵妃落势,宫中鲜有庆宴,如今听笙成了贵妃,竟也学起了陶贵妃的做派。

  听笙首次开宴,很是费心,此次应邀进宫赴宴的一如既往全是女眷,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邀请的人多了不少。不管是已经出阁,又或尚在待嫁,凡是五品以上官员的贵女,貌似都来了,足有百余人。听笙主持的第一次宴会就办的这样大,邀请这么多人,她莫不是想一次性将所有官眷都认个清?

  我随着小黄门绕行去清乐宫,一众女眷皆在此汇合。

  清乐宫前,已经摆满了从花圃里搬来的各类花卉,青瓷红陶中百花齐放,娇艳欲滴。而百花中,错落分布而立的众女更有姝色可赏。袅袅婷婷,婀娜多姿,或静或动,或站或坐,真真是秀色可餐。

  我在人群里,一眼就看到坐在角落里的允康,移眼再看去不远处,便能发现安康踪影。因她两都是新嫁妇,衣服配饰依旧着喜庆的绯红色,绿意盎然中,甚是惹眼。允康性淡如兰,不喜热闹,握着柄团扇坐在石凳上,目露恬然,盯着一株茉莉看得仔细,盏露就立在她身后,两人时而说说话,谈谈笑,安静的像幅画。

  反观安康,她为人热情,擅于人情世故,基本上是走到哪儿说到哪儿,此刻亦是如此。不知她与身边那位年轻命妇在说什么趣事,惹得那夫人笑语泠泠,她笑,安康也陪着笑,两人掩嘴笑作一团,全然不顾形象。

  朵步于我身后轻声道:“怎么不过去打个招呼?”

  我点点头,信步而上,才迈出一丈开外,却教突然出现的盛云姜叫住。

  不知她从哪里冒出来的,一下就挡在了我前面,福身行礼:“请王妃安。”

  这一拜,竟让我有些不知所措。往日里遇见,她可是很习惯假装没有看到我,便是不得不行礼,也隔着多远随意福下身,像今日这样热情,特意跑到我面前给我请安,还真是不常见。

  我浅笑,客气道:“不必多礼,快些起身。盛姐姐这些日子都去了哪里,我竟很少见到你,近来可好?”

  “托王妃的福,云姜一切安好。平日少见,并非去了哪里,实乃云姜极少出门,埋头在家中苦练女红刺绣,所以才与王妃鲜少碰面。”

  “原是这样啊,那有时间,姐姐可常出门走走,多与昔日友人联络联络感情。我还有事,便不与盛姐姐多聊了。”

  我颔首致意,提步要走,又教她拦住,我不明所以,笑道:“盛姐姐,是还有什么话要说吗?”

  盛云姜舒眉展笑,柔声道:“许久未见,不如多说几句?”

  我没说话,自顾自在走到石桌前坐下来,轻轻拍拍身旁那个位置,含笑道:“不如请盛姐姐坐下来,咱们边喝杯茶,边说话,你看怎样?”

  她摇头,说道:“这里,可不是个说话的好地方。不如请王妃移动莲步,随我去寻个安静地方,再说不迟。”

  我不想与她多处,遂僵了笑容,直言快语:“有什么话在这里说也一样。既然你不说,想来也不是什么要紧事,不听也罢。那我就先走了。”

  话落,我起身欲走,她再一次挡住我的路,正色道:“我想王妃会感兴趣我的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