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你好好的,我也好好的 第二十二夜 蔡家老院

《你好好的,我也好好的》第二十二夜 蔡家老院

作者:爱失眠的猴子 字数:3503 书籍:你好好的,我也好好的

  就这样静静的陪着你,只希望时间走慢些,慢些长大,慢些老去,让我们坐在一起的时间更长些。

  晚饭的时候,阿落跟妈妈聊起了姥爷,妈妈感叹姥爷晚年过的稀里糊涂地,有些事情已经记不清楚了,甚至记忆都开始随意串连,张冠李戴。

  “明明是没有发生过的事情,你姥爷一定说是发生过了。还要我给你姥爷找当时留下来的资料,硬说是放在我这里保管了,三天两头的催我找,你说我急不急,都不知道去哪找给你姥爷。有些事已经是十几年前发生的了,你姥爷一定说最近刚发生的,还拼命在家里翻那些照片,说他一定不会记错的。还责怪我才四十岁,怎么记忆比他还差。怎么说都拗不过他,真的不知道该那你姥爷怎么办了。”

  最重要的是,那会儿姥爷开始怀旧,已经将家里的所有的相册资料都翻了出来,按照时间的顺序摆列出来,让妈妈时不时的陪着他回忆往事,妈妈有些无奈,但是对于自己老爹的命令还是不敢不从的,只能随叫随到,只是苦了小舅,免费司机做得非常的到位。

  阿落握着妈妈的手,安慰着说:

  “那会儿姥爷应该只是想你了,找些理由让你多回去陪他而已。”

  妈妈听了阿落的话,慢慢的点了点头

  “我知道的,人老了,是开始寂寞了,我也是四十多岁的人了,也感觉到了,你不在身边,真的很想见见你的,老让你给家里打电话吧,担心影响你学习,也只能忍着。”

  妈妈说,有一次,姥爷吵着要去曾经住过的家里看看,说趁着身子骨还不错,一定要多回去看看。妈妈嘴上说着没时间,第二天就跟舅舅准时到姥爷家去接人。

  姥爷家祖上是大地主,后来没落了,所以老院子是那种土木建筑的古堡,还保持着古风韵味,像清末那种大院子,有着一口村里最大的水井和前庭后院,巨大的石磨盘,厚重的黄土围墙等都还保存完整。土堡大门前有一棵老杏树,每年盛夏,是全村小孩子们的聚集地。五六十年代的时候这么一个院子里住着整个大家族里好几户人家,大家都相处融洽。

  “小时候记忆最深的就是,我穿着黑色小布鞋,到了饭点,寻着饭香,闻着谁家香,就往谁家跑,往那一站,邻居就给你一碗饭,拉着你坐下来一起吃。一晚上能吃上好几顿呢。”妈妈笑着说:

  “妈,你小时候,一定胖死了。”阿落在旁故意取笑道:

  “也还好,那个时候也吃不上什么好东西。”

  “那会儿家里有一口水井,坐在门口,可以看到天上的星星,小时候,我常常坐在哪里发呆看星星。

  每次坐在门口,没过一会,你姥爷就过来陪着我坐着,我坐多久,你姥爷就坐多久,我们也不怎么说话。

  女孩吧!从小心思就重,我只要不开心,就喜欢坐在门口。后来家里有了你小舅,根本也不管我,当时应该是失落的吧!感觉什么东西被抢走了。但你姥爷也没安慰过我,反正就是陪我坐着。”

  妈妈说姥姥从小就疼爱小舅,感觉把所有的爱都给了小舅。女孩原本就更加依赖妈妈些,一下子都被小舅抢走了,心中自然有些埋怨和难受吧!但又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只能一个人默默承受,所以喜欢一个人发呆,常常在门口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当时脑子里天马行空的想了很多东西,不止一次的想过怎么把小舅变走……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的,你姥爷就陪着我坐着,一开始也不怎么讲话,后来就我听着你姥爷说,最记得是有次姥姥姥爷吵架了,对我说过这样一段话:‘我跟你说呀!你别怕,爹妈只是有些意见上的不合,你不用担心。反正爸会一直陪着你的,如果真的要走,爸肯定会带着你走的,你妈妈现在有你弟弟,你弟还小,会用心一些。但我会顾着你的。有事就跟爸说。’当时感觉就找到了依靠感,所以后来有什么事,我真得都喜欢跟你姥爷说。”

  妈妈说,她小时候作文总是写不好,尤其在被老师批评几次后,对写作文有了一些恐惧。有次,晚上拿着作文纸坐在了门口望着满天的星星愁眉苦脸,而姥爷很快就坐在她的旁边,她愁苦的将作文纸交给你姥爷,诉说着老师怎么说她写的差。

  姥爷却只是摸了摸她的头,把她拉进屋子里,点上一盏煤油灯,让她快点动笔写。她兴趣怏怏的拿着笔,但姥爷却坐在她的身边,吧吧地抽着一锅旱烟,然后目不转睛的注视着她。

  妈妈说:“老家土堡的高台上有个小阁楼,很小,可能连五平米都没有,推门一进去就是炕,那会儿我就住在那个小阁楼里,冬天的时候,你姥爷就用背篓揽上一些羊粪和驴粪,然后背到高台上,点着火苗后填进炕洞里,我就这样取暖。”

  阿落这才知道,原来那会儿姥爷经常一直陪着妈妈把作文写完,随后在她的作文上用铅笔将一些语句不通的地方作了注解,让她修改。修改过一轮后,姥爷又跟她说起了很多的写作技巧,还教她一些修辞手法之类的,她按照姥爷的意见,一次又一次的进行修改,两人就这样一来一回的,居然越写越兴奋,写到了大半夜被起身的姥姥斥责,两人才作罢,意犹未尽的回房休息。

  “从那以后,老爷子经常陪着我写作文,两个人都觉得这个过程很乐趣。我的作文也再也没有给老师批评过,时常都是甲,贴在学校的公布版上作为优秀作文展出,可风光了。现在想来,我所有的功课都是你姥爷陪着我的。再后来文化大革命爆发了,学校关闭了,村里和我年龄一样大的孩子全都投入到农业生产合作中去,每天下地干活挣工分,对了,你小果哥的妈妈和我们就是同一个生产大队的。”

  “妈妈,你不是还上过高中吗?”

  妈妈沉默了一会,说:“恩,十年文革结束后,我以为自己没有机会再上学了,这辈子也就是个小学四年级的文化程度了。咱们这儿一直都重男轻女,教育也是,那会家里劳动力一直就薄弱,姥姥希望让你小舅去上学,然后我留在家里干农活,过几年到了年纪就等着别人上门说媒,然后嫁出去。好在你姥爷态度一直很硬,说只要我还想继续上学,他就供我学费。”

  “所以,姥爷同时供着你和小舅两个孩子上学?”阿落问妈妈:

  “恩,那会儿你小舅在村里上小学,而我文革结束后从四年级直接跳到了初中,初中在河畔镇上,离家得有五十公里,而且都是山路,那会儿没有大巴车,我差不多两个月骑着自行车回一次家。那会儿,我是全学校唯一的一个女学生,学校没法为我这么一个人安排女生宿舍,所以我就就借宿在学校老师的家里,和老师的女儿挤在一个屋子。”妈妈说:

  “全校就你一个女生啊?还离家五十公里!天哪,哪得骑多久啊?”阿落惊呆了。

  “还好吧,那会儿年轻,也不觉累,黎明天微微亮就出发,傍晚的时候也就到了。主要是路不平坦,下坡轻松,上坡慢,得推着车子走。”妈妈说:

  “一路上不害怕吗?”阿落又问:

  “怕啥,又不是一个人走,很多时候都是乡里的同学约好一起走,要说怕,也有,那会儿这山里也狼特别多,经常跳进村里的羊圈咬死大羊,叼走小羊。

  最怕的一次,是我快到家门口的半山腰了,一直灰土色的狼趴在半山的一小块平地上,那回真的吓坏了,我路过的时候离它很近,我都能看见那只狼明晃晃的眼睛。幸好是白天,那只狼看着我从它不远处走过,它一直趴着也没动。”

  “妈,那会它要是动了,估计今天可就没我了。”阿落说:

  “有时候我两个月不回家,托人往家捎个信,你姥爷就赶着家里的驴,驮着院子里摘的苹果,和一袋高粱面,或者玉米面。还有你姥姥做好的馍馍,翻山越岭地到学校来看我,给我送些补给。

  路太颠簸,驴背上不能驮鸡蛋,你姥爷就把鸡蛋出门前煮熟了,再拿布片或者毛巾啥的包裹起来,装在口袋里,给我送到学校里来。”

  厨房锅里熬着的汤再咕噜咕噜作响,妈妈看着窗户外慌了神。

  “妈妈,你上学的时候,关于姥爷记忆中最深的一件事是什么?”阿落说:

  “记忆最深?”妈妈回过头看着阿落,思索了片刻说:

  “哦,是上学要交学费了,那会儿地里的粮食还没收,家里也没有多余的粮食可以变卖,你姥爷就把原本给自己种的一院子旱烟都卖了。”妈妈说:

  “都卖了?那姥爷抽啥?”阿落说:

  “我也不知道,反正没烟叶了,他也抽的少了,烟瘾实在发作厉害的时候就去蹭别人的旱烟,好像还抽过柳树叶子吧。”妈妈说着说着会心一笑。

  “柳树叶子也能做烟丝呢?”阿落说:

  “好像不能吧,反正肯定抽起来没有旱烟叶子顺口吧。后来旱烟也没卖多少钱,学费还是不够,你姥爷没办法,就把自己的烟锅嘴儿也卖了。”妈妈说:

  阿落听到这儿乐得不行,笑着说:“烟锅嘴儿也能变卖呢?”

  “恩,你姥爷的那个烟锅嘴儿我印象特别深,是玛瑙的,能值几个钱,你姥爷用了好多年了。打我记事的时候你姥爷就用的是那个烟锅,老爷子前半生出门,身上最值钱,最能拿出手炫耀一下的,估计也就是那个玛瑙的烟锅嘴儿了。那会儿家里穷,又重男轻女,但你姥爷一直都很支持我上学。”

  妈妈深出了一口气,继续说:“在上次还没有搬家之前,姥爷经常会一个人静静的坐在门口,就是我小时候常坐的那个位置……

  那天回去,我们又在门口坐了一会。对着一个大水缸,那个水缸小时候,你姥爷养满了鱼,我小时候不懂事,经常把那些鱼送给村里来咱家玩的朋友,后来才知道,那些鱼都是你姥爷养大了拿出去卖的,就是拿那些卖鱼的钱给我和你小舅换一些好吃的好玩的。都给我送人了,你姥爷也没怪我,记得敲了我一回头,骂了句‘败家丫头’。”

  阿落听到这儿,忍不住大笑了出来,一边笑,一边央求妈妈继续讲那个年代的故事。

  最后一次,妈妈和姥爷依旧坐在门前:

  “爸,这样坐着真好,有你陪着真好。”

  许久没有得到姥爷的回应妈妈抬头看向姥爷,原来姥爷开始了闭目养神。

  帮姥爷整理了一下衣服,姥爷却睁开了眼,望着自己曾经养鱼的水缸。

  “回去给你买鱼缸,你继续养鱼吧!”

  “不养了,你都大了,鱼养着也没意思了。”

  她有些无奈的摇摇头,原本只是想移动一下身子,手臂却被姥爷拉住

  “坐会儿吧,陪爹再坐会吧!”

  两人就像她小时候一样,静静的坐着….

  这个暑假,阿落特意回了趟姥爷家的旧宅子,她在回来那天的日记里写到:

  站在苍老的古堡旧寨的大门前,我猜想,三十多年前,姥爷就是在这个高台小屋里的煤油灯下,一口一口的抽着烟锅,陪着他的女儿读书写字。那会儿这个世界上还没有我。

  代替妈妈回娘家寻找两代人童年的记忆,那口古井还在,只是井口旁荒草丛生,土堡门前的老杏树枝繁叶茂,旁边的桑葚树却不知道什么时候早早地衰亡了。

  舅舅老了,

  表姐嫁人了,

  以前爬在老杏树上睡过午觉的我长大了,

  九年前,姥爷也走了……

  ——小雨绵绵的蔡家院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