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这个天国不太平 785章 移民安排

《这个天国不太平》785章 移民安排

作者:三江口水 字数:3421 书籍:这个天国不太平

  冯云山不顾众人惊讶,接着说道:“盛京继续移民,吉林和黑龙江的三江流域还是要早些迁入百姓前去开荒,起码还是要从山东直隶河南安徽等中原腹地移民百万,才能彻底将东北开发出来。”

  一句话,闯关东势在必行,就算自己不下旨,要不了多久,民间自发地也会进行,自己只不过让此事提前点,有计划有组织地发生而已。

  “第二处移民地点,乃是西北等地。左爱卿,梁立泰和罗琼树他们领军到哪儿了?最近怎么都未有消息传来?”冯云山问道。

  去年春天,冯云山便按照左宗棠的建议,任命梁立泰为新疆总督,罗琼树辅助,让两人平定回疆,收复唐努乌梁海等满清西北边疆之地。但如今将近一年过去,只在去年秋季时候听说已经攻占通商要地哈密和古城,再后面便没有消息了。因此,冯云山才有此一问,他也是想根据战事进程,安排移民方略。

  左宗棠连忙禀报:“回陛下,去年梁师长率领陆军步兵第四师、罗师长率领陆军第五师已经陆续攻占甘州府、肃州府,并且进军新疆攻占了哈密和古城,本准备继续西进直捣伊犁,但没想到后面西宁府的数千逃散的满清逃兵又聚集起来攻打西宁城,北边的阿拉善厄鲁特旗和鄂尔多斯旗等蒙古游兵也在宁夏府游荡,无奈之下,梁师长和罗师长只好分兵击溃两路犯兵,一来一去的,等平定来犯敌军,已是寒冬来临,又是一年过去了。只得再等一年,好在如今哈密和古城等地在我军将士手中,加上畏兀儿族人的喀什噶尔、阿克苏等地的地方首领已经答应归顺帝国,而满清残余势力主要集中在伊犁河沿岸一带的绥定、惠远、塔勒奇、广仁、瞻德、拱宸、宁远、惠宁、熙春等“伊犁九城”,如今他们没了满清朝廷的补给,单靠本地军屯只能勉强糊口,早心怀不满,失去了战力。那些满蒙下层兵士和、锡伯族、达斡尔族士兵已经不再忠心满清朝廷,等我讨虏军一到,必然崩溃投降。”

  “传朕命令,必须今夏结束之前,将伊犁九城和喀什噶尔彻底平定下来!移民司从开春便在陕甘和四川一带组织三十万百姓,前往伊犁九城和喀什噶尔一带,定居下来。往后,每年都要移民二十万以上的汉族百姓前往回疆,朕要看到,三五年后,便能让着两地成为我汉人的居住地,沃野千里,将之开发成为塞外的江南!”虽说有些急功近利,还有些武断,不过冯云山还是这样急切地下令。

  不能再拖了。这个时机,可是历史上最好的切入中亚的机会。冯云山清楚,就在两三年前,沙俄在伊犁河以南建立维尔尼堡等各式堡垒,并出兵占领了伊犁河中游地区。随后的几年,沙俄会陆续建立更多城堡,并修建设立驿站,将巴尔喀什湖以东地区构筑了一条长达700多公里的武装堡垒防线,尔后更加是强制移民在这一带建立了许多哥萨克村寨和居民点,从而彻底将这块领地占领下来。时不我待啊!

  这个时候,整个回疆的人口总共也才一百五十万左右,只要能迁移一百万的汉族百姓,便足以将整个大回疆镇守住,不但后世被沙俄侵占的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和斋桑卓尔南北四十万多平方公里土地可以保住,而且,说不定连浩罕、布哈拉和希瓦三个穆斯林汗国也可以收入囊中,再不济,也能支持他们使之抵御来自沙俄的侵袭,而且,这个时候,哈萨克草原上的诸多部落刚被沙俄占领不久,很是不满,若是能支援他们一番,或让其投靠,那自己建立的中华帝国完全可以取代沙俄,成为世界上疆域最广的帝国,也只有这样才能与世界第一大人口的民族相匹配。

  冯云山心中这样想着。事实上,无论是西北边疆,还是外东北的那上百万平方公里的疆土,都不必花费兵力便能守住,甚至,只要数万军士,便可。最关键的,还是补给问题。若是战略物资都从中原腹地万里迢迢地运来,不但耗资巨大,而且等运到,战事都已成结束了。因此,关键还是移民过去。趁着如今回疆的畏兀儿族人只有一百多万,远没有后世的近千万人口的规模,将其限制在喀什噶尔、阿克苏、和田等这些地方,其余地方全部以汉人移民定居,冯云山可以想象,依汉人百姓的勤劳和强大的开枝散叶适应能力,不出半个世纪,整个回疆便会改个名字,成为汉疆!而中亚,也成为汉人的舞台和后花园!

  就算是为子孙后代计,也必须将这些地方占据下来。而且,这里是除了美国之外,世界最大的棉花产地,美国内战快爆发了吧,等那时,世界都没有棉花的时候,若是自己占据这块地方,单从中亚垄断棉花,便能狠狠地打击那些欧美列强。

  左宗棠连忙应允下来。二个主力步兵师,攻下回疆,没甚压力,甚至可以与一直侵扰满清的俄罗斯交下手。

  冯云山又吩咐曾观澜和阎敬铭、吴棠、何见机等人就近组织陕甘移民,执行好自己的移民政策。接着,他又说出第三处移民地点,乃是新占的南北朝鲜二省。

  众人以为他还是与前两个地方一样,准备移民百万过去时,冯云山却道:“第四处移民地点,却是交趾和日南两省。为何与第三处移民点南北朝鲜两省一起说呢?主要是朕考虑到,兴师动众的移民,全是我汉民,也不妥当。朕要移民,目的有二。其一,保卫疆土,发展边疆;其二,开发国土,让朕的子民,尤其是汉族百姓有更多的土地可以耕种,生产更多的粮食,增强国力。”

  冯云山这样一说,众大人顿时明白为何皇帝在刚开始召见的时候,要细问国库的财力和粮食的产量,尤其是人均田地数据和人均粮食产量,原来都是为了这个移民政策!

  农业部副部长吴棠更是深有体会,皇帝这是不惜耗费国库巨资,不惜背负昏君的骂名,也要强行移民的目的所在,从长久计,将中原腹地和江南一带人口稠密地区的百姓,移民到地广人稀的国土,哪怕是短时的痛苦,的确也能换来日后的长治久安和人烟稀少的国土的开发。

  何见机更是恍然大悟般,直接道:“陛下,不如多派些军士,直接将那朝鲜人和越族人减少些人口,或是圈禁在几个地方让其自生自灭,再将我汉人移民过去,这新占的四省不就成了我汉家天下了?”

  左宗棠等人都连忙制止道:“不可……”

  冯云山摆摆手,瞪了何见机一眼,道:“众爱卿不必着急,朕已有计较!”

  “朕准备将这四省之地的移民大事,结合起来。一方面,就近从本土迁移一批百姓前往两地。另一方面,则是要将朝鲜人和越族人互换一下,起到相互穿插稀释的作用。甚至,对于广西云南海南等地人烟稀少的地方,也要引入一批朝鲜百姓来充当劳力,开发西南;而对于新占的盛京和吉林,也要引入一批越族百姓,前往开荒定居。”冯云山一边思索,一边说出自己的想法:“南北朝鲜二省,人口大概有七八百万,朕准备在三年内从此二省中移出二百三十万朝鲜人。五十万迁移至黑龙江,五十万至吉林,再迁移五十万至云南和广西两省,剩下八十万全部移往日南省。而从山东、山西、直隶和河南四省各迁出六十万,从北京城内迁出十万,合计二百五十万汉民进入朝鲜二省,虽然人口还比不过朝鲜本土人,但相信不用多久,必然能将朝鲜人同化为汉人。”

  “而交趾和日南二省,越族人口总计在六百万左右,日南省还要加上新近吞并的三百万高棉人,再加上其余的汉民和明乡人,接近一千万人口。朕准备从其中迁出一百万人口前往南北朝鲜两省,另外迁出五十万高棉人前往吉林和台湾府等地。除了从朝鲜移来的八十万人到日南外,朕准备从广东、湖南、湖北、和江西、浙江、江苏这六省各移民五十万,从四川移民一百万,合计四百万汉族百姓,进入交趾和越南两省,并且,集中在红河河谷和湄公河三角洲一带,集中对这两处沃野开荒成良田,也让他们有个安身立命之所,同时,也让我们汉民占据这两处宝地,日后必将与江南鱼米之乡一样,成为帝国的又一个大粮仓。”

  “而最后一处,则是马来半岛。这里,单纯的移民或是强迫可是不行了,朕想的是,发动百姓以自愿原则,募集五十万汉族青壮,发展军囤。当然,愿意前往马来半岛的,帝国要给予优待,以十五年为限,到期后可以回乡,按服役年数给予津贴。所有移民,财税部给予每丁6圣元、三石稻谷的安家补贴,自然,这些安家补贴,分为三年按三次发放。另外,农业部要购置大批耕牛和磷肥,等移民正式安家落户之后,便派驻移民乡官前往各地移民点,指导移民开荒定居,出借耕牛和种子,出售农具等。”

  “凡此种种移民之事,民政方面由曾爱卿,护卫军政方面由左爱卿,你们牵头制定好详尽的方略,回头让朕过目后,阴历四月前便正式开始施行。”冯云山一脸严肃,补充道:“至于如何发动百姓,是威逼还是利诱,随你们,总的二点,一不能闹出民变来,二必须要完成移民任务。”

  众人知道皇帝这是下大决心要发动移民了,顿时高度重视,连忙记下来。

  曾观澜他们想的是这次移民后,几个人口集中的省份,土地压力可以稍加轻松点了,起码人均分到的田地可以多一些了。而财税部副部长阎敬铭,则是傻眼了,这样算下来,移民总数超过接近一千二百万人,出去那些朝鲜人和越族、高棉族等外族人的迁移,可以少量补贴甚至不予补贴,但粮食总要给一点才行,否则,半路肯定饿死了。而其他的本土汉族百姓,要移民这么多,加起来也有近九百万人,按照陛下所说的补贴标准,岂不是要花费圣元五六千万元,粮食超过二千万石?就算是妇孺小孩不必按壮丁的3石粮食补贴,但一路上千里迢迢,虽然安排路线可以尽量走水路节省时间,但也是耗时很久,一路上消耗的粮食也会是一笔天文数字,这粮食起码要比补贴的二千万石只多不少。还有购买耕牛种子,为移民准备帐篷衣物等,还有沿途护送的军士的军粮等,都是一笔巨大的开销。

  阎敬铭脑中稍微过了一下,便算出这移民之事,帝国起码要掏出八千万圣元,粮食五千万石以上。

  幸好,这不用一次性拿出来,可以分几年分批付出。否则,即便是富饶的帝国国库,也是一笔沉重的负担。

  而只有左宗棠隐约明白,皇帝这是急于将这些占领的地方用汉人百姓稳固下来。离开开辟疆土容易,将新占疆土彻底收服,将外族同化,才是最为艰难。但愿皇帝的移民之法,能迅速见到实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