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这个天国不太平 第五十七章 拟建制硝工场

《这个天国不太平》第五十七章 拟建制硝工场

作者:三江口水 字数:2585 书籍:这个天国不太平

  第二天一早,大军刚准备开拔,前往桂阳。忽有前方信使来报,罗大纲率部已于前天攻克嘉禾,预计今日便可到达桂阳州城外;另下路军的林凤祥,率三千圣兵已经不动刀枪,便占领了篮@山县,弃城不守,现已攻向临武。

  冯云山大喜,命通告全军,鼓舞士气。旋即,让苏三娘、梁立泰等带领圣军将士继续往嘉禾方向前进,刘胜邦伤势并未痊愈,便留在军中卧行。他自己则在圣军副典硝周胜富和数十名亲卫的陪同下,由罗飞德带领,前往罗大纲提起的九嶷山里面的火硝矿场。早先,矿场已经由陈玉成带人占领,并派兵驻扎,陈玉成随罗大纲出征后,矿场便由罗飞德负责派人看守。

  一条异常崎岖陡峭的山路,通往半山腰的矿场。其实,以现代人冯云山的眼光来看,这根本算不上是路,只不过是被人踩过,一路的灌木杂草略微少一点罢了。

  以这样的交通条件,就算有硝石,也很难大规模运下山啊?冯云山不由头疼起来。

  再往前走,一路灌木变成了大片的竹林,野生的楠竹高大笔直,冯云山一见,不由露出一丝笑意。他已经想到了办法,那就是利用这些竹子,中间劈开,将竹结全部去掉,再捆起来连接成一条条长长的管道,从山上直通山下,用来运输矿石最好不过。矿石敲碎一点,最好是圆的形状,直接从竹管内送到山下没问题。

  来到一处山洞,洞外一片空地,十来个人正在抬着盛满矿石的箩筐。洞口用木梁支撑着,这便是那硝石矿场了。

  守矿的领头之人是个精廋的中年人,看见罗飞德过来,忙过来行李。冯云山想进去看看,罗飞德便让矿工头子打着火把,在前面带路。

  进入矿洞,里面不但不潮湿,反而比较干燥。才进入矿洞三十来米,洞两边的墙壁上,已经嵌满着许多灰褐色或者浅白半透明的棱柱晶体,便是火硝。冯云山挺住脚步,看着矿头手中的火把,问道:“你们平常便是如此打着火把进入矿洞?”

  “回圣王,小人平时都是不打火把进洞的,虽然挖矿麻烦点,但摸索着习惯也就没怎么影响了。圣王想必是担心火硝遇到这火把,会爆炸吧?其实一般没有很多的粉末,是不会爆炸的。并且,小人让手下每天都在洞里面喷洒些水,火把也必须由小人亲自带着,才能入洞,以防万一。”中年矿头恭敬地回答道。

  “嗯,那就好,你们一定要小心火把,没有必要,千万不要带火把进去。”冯云山点点头,这个矿头还算谨慎。可惜这年头,没有手电照明,要不然,根本不用火把了。可手电一定要有电,自己现在这样,到哪去弄电啊?摇摇头,继续往里走。

  再走十余米,矿洞已经快到头了,看得出,越往里面,硝石矿越密集。冯云山很高兴!这可是硝石矿啊,储量还算不错,以后就不用土法制硝,到处去找厕所挖墙角了。不过,这硝石矿就是开采起来比较困难,慢慢打湿了,用铜棒敲矿洞,一块块敲下来,再挑出去,到看得见光亮的地方再进行挑选。

  出了矿洞,冯云山怀疑整座山体内都是这种火硝矿,一问矿头,果然,山侧也开挖了两处,都发现有矿藏。只不过那边地形更加险峻,挑矿石进出艰难,便未再行开挖。矿头是采矿老人,他透露,清妖占领硝石矿时,刚开始每月要开采矿石四五十万斤,但后来发现矿石要运出去实在困难,后来便减少到每月二十万斤左右,至今还有几十万斤硝石矿在矿洞的一最里面存着没运走。

  下得山来,冯云山唤过周胜富和罗飞德,问周胜富道:“胜富兄弟,你是圣军的副典硝,你平常是如何制硝的?”

  周胜富连忙回答道:“回圣王,属下小时候学了门制作土鞭炮的手艺,后来自己做些土火药,至于制硝,属下也只是以前见过。他们是用厕所边刮来的硝土,放入大锅中,拌进草木灰,加热熬制,再将硝水冷下来,便成了粗硝。”

  “恩,你说的这方法,只适合用硝土制硝,用来制土鞭炮,要制火药,可能还不行!”冯云山听完,摇摇头评价道。

  “这样,胜富兄弟,我教你一个制硝方法,你再去宁1远城找几个会制硝的老工匠,试验一下。然后,在这山脚下,恰好又有溪水,正好设立我太平圣国的第一个制硝工场!”冯云山说的制硝方法,还是爱好历史的他,闲的无聊的时候,网上论坛上看来的。

  对于纯度高的矿石,直接弄碎,泡在热水里,等溶解得差不多了,再静置冷却,析出来的便是纯度较高的火硝。但这个硝石矿的纯度虽然还可以,但也普遍没到这种程度。

  对于不纯的矿石,不但有杂质,还有芒硝混杂等,就必须用熬制硝土制硝的方法了。

  北方一些村庄,利用土法制硝,甚至能养活好几千人。这种产量,已经颇具规模。冯云山需要的,就是这样上了规模的制硝工场。

  冯云山还保留做基层工程师的习惯,因此,他将周胜富和几个工匠叫来,便指导着让他们开始动手做个小的试验。

  制硝的第一道工序是刮硝土。在老房子、厕所等地方的墙根土砖上,因年深月久加上地面长期潮湿,会生成一种似盐非盐的白色晶体,把它刮下来就是硝土。

  当然,现在有了硝石矿,周胜富就不用辛苦巴巴地跑厕所了,而且效果和产量也要好得多。

  第二道工序便是淋硝水。挖个淋硝池,底部和四壁不漏水,底面靠上些担上一层木棍,木棍上铺高粱秸秆打成的小箔,上面再铺竹席。

  池子的外面一端挖个坑,埋上一个大陶罐,让池子里的水能流到陶罐里。准备工作做好后,在池子里倒入弄碎的硝石矿,再掺进点草木灰,草木灰多少,看矿石的纯度。

  然后上面倒满水,水会慢慢经过硝石矿一点点淋到池子下面,把硝石里面的硝酸钾溶解出来,流到池子外面的陶罐里,呈现深色,这就是硝水。

  检验硝石里面的硝是不是全淋出来,可以拿一枚新鲜的鸡蛋,放在硝水里进行判断。如果含硝的成分多,鸡蛋露出水面的部分就多,反之,鸡蛋露出水面的部分就少,如果鸡蛋往下沉,那就说明可以停止淋硝了。

  第三道工序就是熬硝。把深红色的硝水倒进锅里,大火烧开后,改成小火慢慢熬,否则会溢出来,怎么算熬好了呢?一把铁铲在锅里蘸一下,如果有比较浓的液体挂在上面,就说明火候差不多了,行话叫“挂铲儿”了。

  这时候锅底也熬出了白色的盐,把上面的硝水舀到陶盆里,静置一段时间再看,盆底盆边就挂满了白色的晶体,因上面沾着卤水,纯度低些,故称“荒硝”。

  中间黑红色的水倒出来保存,这是“卤水”,俗话说:“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说的就是这个卤水。除了用来点豆腐之外,还可以当肥料用。

  最后就是成硝。用滤布兜着荒硝,拿水反复冲洗之后,去掉水分,最后把硝包好放到一个盛满草木灰的小池子里,让草木灰彻底吸干里面的水分。然后上锅添水再熬,并加入少量的水胶,等到挂铲儿了,停火,将液体淘到底小口大的钢瓦盆里,晾凉之后,扣出来,成为一个晶莹透亮的硝坨,这就是成硝了。

  之所以这么复杂,其实说到底还是硝石矿含硝*酸*钾纯度太低,一些硝*酸*钠需要用草木灰中的氯*化*钾置换反应成硝*酸*钾,这个,学过化学的冯云山心中十分明白。

  冯云山说完方法,让周胜富继续试验,他则琢磨如何加快圣兵行军速度的问题,忽然听到周胜富和几名工匠齐声欢呼:“圣王,出硝了!”

  冯云山连忙跑去一看,真的成功出硝?周胜富手中捧住一窝略带淡黄色的火硝,一个陶盆里,浅浅一底盆的硝粉。周胜富取来火镰点燃树枝,将手中火硝粉抛向火焰,轰地一阵爆燃。没错,真的成了!

  看来几个时辰的忙活没有白费,试验成功,证明方法可行,那就可以大规模生产了。

  冯云山让周胜富不用跟随他去桂阳,就此驻扎在硝石矿下面的溪边,专门主持组建太平圣国的第一个制硝工场!人手方面,物资,均从宁1远调配,罗飞德协助。

  安排好建制硝工场的事情后,冯云山不再停留,在亲卫的拥护下,直接往嘉禾方向追赶前面的大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