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这个天国不太平 第1280章 组建工业部

《这个天国不太平》第1280章 组建工业部

作者:三江口水 字数:1845 书籍:这个天国不太平

  原工务部部长曾玉珩因为被调至组建新的矿产冶金部,工务部部长的人选空缺下来。冯云山没有让工务部主官职位空缺,立刻调福建巡抚沈桂芬出任工务部部长,并且,将工务部直接改名为工业部。

  工务部这个名称,原本还是冯云山攻占两广成立太平圣国的时候成立的机构,因为那时为事务不多,作为王府的幕僚机构之一,主要负责作坊、厂矿、道路的建设和武器的制备维修等,取名叫工务部。而如今,随着帝国的发展,这个部门的工作体量越来越大,加上整个帝国对工业的重视,再称呼工务部,有些不合适了。

  再者,如今已经有交通部、矿产冶金部等部门,工务部很多职能与之重叠,内阁副总理李鸿章提议将部门稍微清理调整,冯云山也觉有理,此事便定了下来。

  原本的工务部相当于被拆分为好几个部门,主体是工业部,再次便是矿产冶金部和交通部。而如今继承工务部的主要部门工业部,其实若是在后世来说也是个庞然大物了,冯云山原本想进一步细分,将工业部按照行业,分为轻工业部和重工业部,事实上后世刚刚建国的时候,单是轻工业部又分为食品工业部和纺织工业部、电子工业部等等,重工业方面更是分为燃料工业部、机械工业部、建筑工程部、石油工业部、煤炭工业部、电力工业部、冶金工业部等等。但考虑到如今帝国的工业,还是以钢铁为主,电力机械等等都还是刚刚开始发展阶段,石油和煤炭等也都可以算做矿产的一种,因此,现阶段,只要成立一个工业部便可以了。

  考虑到福建巡抚沈桂芬老持稳重,历史上沈桂芬便是满清朝掌握中央实权的第一汉人,所谓“同光中兴”的第一代宰相,又是洋务派的中央代表。再者,沈桂芬自出任福建巡抚以来,不但大力扶持沈葆祯将福州船政局搞成帝国四大船政局之首,还借此机会,在厦门、泉州、台湾府安平镇以及琉球修建了四大民用造船厂,专门制造大型渔船以及商船,组织福建至朝鲜、日本、南洋甚至北美、西欧等地的商业贸易,将福建的商人整合到了一起,让闽商成为继晋商、徽商、粤商之外的第四大商人团体,实力大增。将原本穷苦的福建百姓的收入也大为提升,让其他各省刮目相看。

  也正因为如此,朝廷对沈桂芬的殖产兴业能力很是看重,经过推荐,冯云山钦点命其为新成立的工业部部长。

  说实话,在帝国要以工业发展为最重要任务的情况下,工业部的职责相对于其他部堂来说,是十分繁重了。因此,冯云山准备给工业部相较于其他部堂更高的地位,配置副部长也更多一些。

  整个工业部,下辖的按照大的行业行业划分,便分为机械司、建筑、电力司、纺织司、石油司、化肥司,以及其他的两个划分到一起的轻工业司和重工业司等等,是整个内阁下属部堂中的管辖司最多的一个部门。按照冯云山的计划,等这些司发展起来了,比如机械工业成长到一个司已经无法管理的时候,便要继续扩展单独成为部堂。

  沈桂芬一到圣京,便跟随李鸿章来到皇宫,接受冯云山的召见。

  “沈爱卿,听说你对工业方面极有研究,在福建也干得有声有色,将福建原本基础为零的工业,发展成为拥有年产值过两千万圣元的工业强省,爱卿功不可没。这次调你来京让你出任工业部部长,朕的用意你可清楚?”冯云山一见沈桂芬便径直问道,他对于沈桂芬很是看重,而李鸿章站在沈桂芬的身边,想必是该交代的已经交代好了,因为特意问道。

  沈桂芬先是恭谨地行礼,稍稍思索,这才回答道:“陛下,李总理已经跟微臣说过了,陛下想让微臣挑起工业部这一特大部堂的重担,这是对微臣莫大的看重。陛下设立这工业部,想必是朝廷已经下定决心要大力发展工业了。因此,在来京的火车上,微臣一直在思考,如何做才能对得起陛下的期许。”

  冯云山露出欣慰的表情,笑道:“沈爱卿大善!果然明白朕和朝廷的心意。既然沈爱卿已经知道了朕的用意,有了准备,便说说如今形势下,帝国该如何发展工业才好?也好宽宽朕和李爱卿的心。”

  沈桂芬从容答道:“陛下和李总理早已经成竹在胸,运筹帷幄,微臣斗胆,便班门弄斧一下。

  陛下,微臣在福建主政之时,曾经仔细研究过英国和美国的发展历史,想从中借鉴,为我中华帝国的工业发展提供思路和方法,从而直接、最快地发展工业,进入工业时代。研究英国是因为当初英国是世界第一强国,而美国的话,其实与我中华帝国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都是国土辽阔、资源丰富,都是刚刚工业起步,又远离欧洲是非之地,地理位置独特。

  首先说微臣对英国的琢磨吧。

  若非英国被陛下、被我中华帝国连续几次击败,并且又因此引发的印度和爱尔兰内乱独立等等,英国一直是全世界最为强大的国家,而这一切,是基于只有三千多万本土人口的基础上,这简直是一个奇迹。而这一切的根源,就是工业的高度发展,我记得陛下曾经提过一个词语,叫工业革命,对,英国之所以有这样的地位,就是因为他们是工业革命的始发者和先行者!

  从微臣搜集到的一些资料来看,英国的工业革命差不多已经接近一百年了,他们以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为开始,以蒸汽机的改良和广泛使用为枢纽,而最后以二十年前的机器制造业机械化的实现为基本完成的标志,主要表现便是以大机器工业代替手工业,机器工厂、甚至大型公司代替手工工场和作坊。”

  http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com。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co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