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换心追踪 第五十二章 人穷志不穷

《换心追踪》第五十二章 人穷志不穷

作者:冕玺叶 字数:1330 书籍:换心追踪

  柏玲11岁,就开始承担起家的责任,抚养两个比自己只小三岁的双胞胎弟弟。她比自己的父亲还艰难。

  父亲柏玉树20岁时,父母双亡。他开始抚养12岁的妹妹柏玉珍。

  柏龙、柏虎兄弟俩,不光人长得帅气,而且处处表现的优秀。常让那些当父母的扼腕长叹:三个没有父母的孩子,竟是如此地争气。

  15岁,小哥俩刚刚初中毕业。兄弟俩商量着找一份工作,减轻姐姐的负担。姐姐的同龄人都开始谈婚论嫁。他们不能耽误姐姐的一生。便找姐姐商量找工作的事。

  姐姐不等他们把话说完,就一个劲儿地摇头:“不行不行,你们小小年纪,头脑不能太复杂。你们现在首要的任务是学习。知识就是力量。特别是男孩子,你们肩头的担子重着呢。”

  姐姐说话的老成,好象年长他们几十岁。姐姐又接着说到:

  “没有文化基础知识,干什么都受影响。高中要继续上,如果能考上大学,当然好。考不上,也有了较厚的文化底子,干什么工作也方便。再者,也没有单位愿意雇用童工。”

  小哥俩觉得姐姐说得也有道理。于是又开始安心读书。

  有一天,小哥俩放学回家,刚走进小院,就听到屋里有人和姐姐说话。

  “柏玲,你年纪不小了。婶婶想给你介绍个对象。对方条件好着呢。为此,人家还专门跑到村主任那里,打听你家的情况。”

  “婶婶,你这样关心我们家。我先谢谢你。关于我出嫁的事,现在还太早。”

  “不早了。和你同龄的巧巧都有孩子了。”

  “我们家和人家不一样。我一定要等两个弟弟生活有了着落,才能提自己出嫁的事。”

  小哥俩急忙又遛出了家门,怕被姐姐发现偷听了她们的谈话。直到那位说媒的人走后,小哥儿俩才回家。找工作的事,又重新在他们的心头升起。

  吃晚饭时,柏玲跟弟弟说:“姐最近准备到县城去买种子、化肥、农药。这样会影响中午做饭。你们哪一天课程比较轻松些呢?”

  “姐,你不用考虑我们吃饭的事。我们都不是小孩子。饭,我们可以自己做。”柏龙在安慰姐姐。

  柏虎紧接着哥哥的话说到:“姐,要是单纯去买种子、肥料,星期天就让我们哥儿俩去。要是还有别的事,我们哥俩不能代劳。那就只能是你亲自出马了。”

  “你这是什么意思?”柏玲笑着问到。

  “姐,以后凡是卖力气的活儿,你只管动口,我们动手。你看,我们都比你快高一头了。”

  “姐,要是爸爸在,不知有多少人上门给你提亲了。可惜爸爸走得太早了。”

  小哥儿俩你一句,我一句,说着体贴的心里话。

  “姐的事儿不用你们操心。姐要看着你们成家。好了,星期天上县城买种子、肥料的事就交给你们俩了。”

  星期天,柏龙、柏虎吃完早饭,一人骑一辆自行车直奔县城。20多里的路程,对两个年轻小伙子来说,就象玩儿一样。

  在县城边的一根电线杆上,贴着一张招聘小广告。

  “哥,快来看看。”柏虎指着电线杆上的小广告说。

  “本人是个体维修户,想招聘两名18岁上下的帮工(男),从事技术维修工作。待遇面议。地点:岗城县南街向阳路881号。电话……联系人:王东。”

  “哥,咱们先去看看吧,买了东西再去就不方便了。”柏虎先说出自己的看法。

  柏龙说:“可以去看看,要是学技术,咱们就跟着他干,要是只卖苦力,咱就不干。”

  柏龙、柏虎按广告上的地址,找到了岗城县南街向阳路881号。这时,他们才发现自己绕了远。

  XX8国道从岗城县城东穿过,从岗城县南拐个弯,向西南方向奔去。他们所找的881号,就在国道的右边。因为路生,他们俩走了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

  地理不熟,走弯路是正常现象。在人生的道路上,也从没有直路可走。

  柏龙、柏虎站在881号门外,先打量一下这座住宅。

  通过虚掩的门,看到里面院落很大。房屋都是钢筋水泥结构。院落南面就是个小工厂。小工厂有两个大铁门,一个通向农家小院,一个通向向阳路。厂子占地少说也有亩数大小。

  二人正准备敲门。忽然大铁门“吱呀”一声被拉开了。里面走出一位中年妇女。

  她在女人中应该是个高个头。体型偏瘦,五官清秀。肤色虽然没有年轻人那样娇嫩,那是岁月留下的痕迹。当年,她也一定是女人中的靓姐丽妹,是位出众的美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