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东安湖畔桃花开 第二十章 化学老师

《东安湖畔桃花开》第二十章 化学老师

作者:小玉米粑粑 字数:2057 书籍:东安湖畔桃花开

  2003年9月1日,我们终于升入了初中三年级。

  实验中学没有高中,所以我们成了学校真正的学长、学姐。我再也不用担心挡住王宋跑步的路,我只用考虑挡住我跑步的路的低年级同学会不会被我一顿KO。

  这种整个学校我最大的感觉真的很好,只是学业上的烦恼来得也快。

  我不知道现在的初中课程如何开设,确实离我的初中时代过去太远。

  我们初三的时候开设了化学课,一门全新的课程。化学是中考必考科目,我们谁也不敢马虎,除了养老区的同学,和讲台上认真读书的化学老师。

  说起来可能并不令人信服,但事实确实就是那样,我们整个学校当时只有一个化学老师。这位化学老师还在拼命准备在职研究生考试。所以,我们的化学课基本是前三十分钟自学,后十五分钟老师讲一讲。

  所谓的自学,我们也是不知道如何学习的。大抵是花五分钟把书看一下,然后再用二十五分钟跟前后左右的同学说说小话。

  有时候,化学老师还会估计我们互相讨论。这简直给了我们上课聊天冠冕堂皇的理由。

  问题终于在第一学期的期中考试暴露出来,全班大概只有不到十个人及格。如果说一次考试,不及格的人数远远超过及格的人数,要么这次考试的试题本身有问题,要么学生普遍学习情况有问题。

  当然,还有学生集体罢考……诸如此类可能,但在我们那个单纯的年代,实际是不存在这种可能的。

  问题的暴露在化学老师那里的反应比铜的氧化反应来得还要迟钝和缓慢:课堂讲授时间从15分钟提高到了25分钟。

  当时,我们是不能理解一个老师上课的时候不讲课,和我们一样趴在那里读书是为了什么。最关键的是,我们读化学,他读英语。

  现在回想起来,我竟然有些同情他。

  读书,是走出大山的唯一方式。

  这是我们年少时候听到师长最多的叮咛,对于我们当时的化学老师,一个想走出大山的化学老师,那大概也是唯一的出路。

  你们可能会问我,为什么不向学校反映吗?

  时代不同,环境不同,条件不同,我们的呼吁是毫无力量的,何况化学老师不是每节课已经多讲10分钟了吗?

  在经济学上讲一个替代性的概念。在那个时候,我们的化学老师是不可替代的,所以哪怕是学校领导出面委婉批评了,他也只需要用多讲10分钟来表明姿态即可。

  对于化学老师,我猜绝大多数同学都是不满的,但四戒例外。

  不是四戒决定从养老区的边缘加入养老区,而是四戒在理科方面的天赋终于显露。

  那一次只有不到10人及格的期中化学考试,四戒的成绩是我们班级第一。

  很快,四戒便成了二丫的课外化学老师。

  二丫在意识到作文想要再度提高的难度已经十分巨大后,第一时间调转重点攻破方向,向四戒寻求化学辅导去了。

  课外活动时间,二丫会从第二排跑到养老区,那里有一大把男生愿意把自己的座位让给她坐。然后四戒会给她辅导化学。

  我呼唤四戒一起去上厕所,四戒会给我一个白眼,说都多大人了,上厕所还需要人陪。

  我沉默无语,站在四戒和二丫旁边。四戒会告诉二丫,我们排出的尿中有尿素,尿素是可以促进植物根茎生长的。

  “你要记住哦,考试可能会考。”四戒笑眯眯地对二丫说到。

  虽然二丫会红着脸说四戒,好恶心啊。但还是会在笔记本上记下尿素可以促进植物根茎生长。

  那段时间,四戒不再和我一起上厕所,我只能一个人去厕所排出可以促进植物根茎生长的尿素。

  和化学老师纯理论式的照本宣科不一样,四戒的讲授会举很多生活中的例子,让二丫在理解和接受起来不那么困难。

  但四戒也不是完全不和我玩耍,有时候我们还是会去操场上吊吊单杠。四戒说,把力气用完了,身体就会比较疲惫,就容易犯困,晚上就不会翻来覆去睡不着。

  我不太能够理解四戒的理论,只是在吊单杠的时候会问四戒。

  “你说男生和女人生孩子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四戒笑的都从单杠上掉下去在地上捂着肚子好一阵儿才对我说,“那是生物变化。”

  “老师说物质本身没有改变的是物理变化,物质发生变化生成了新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我有些倔强,“这男人和女人生孩子,既产生了新物质,物质本身又没有改变,还是人,到底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四戒最后实在不愿意跟我理论,只是拍拍我的头说到,“要是中考也考生物就好了,那样老师就会给我们上生物课了。”

  我们是有生物课的教材,也有生物课的安排,但没有生物老师。

  因为中考不会考生物,所以学校根本没有生物老师,排出的生物课表也只是应付上级检查需要。

  一语成谶。

  后来,我们中考真的考了生物,生物课是初三第二学期才实质开设的。这个小插曲,后面再讲。

  ……

  回家收拾好自己后,我给二丫发了一条微信,约她晚上一起吃饭。

  大概过了几分钟,二丫回复我,“好的。”

  我打电话在驿园村订了位子,然后坐地铁过去,顺便把订座信息发给二丫。

  驿园村因为是城中村改造而来的特色街,不便停车。我也给二丫发了微信,提醒她直接打车过去。

  我没敢叫上花花一起,我怕把昨天的事情说漏嘴,到时候谁都觉得尴尬。

  晚上吃饭的地方叫民悦,是驿园村一个非常安静的餐厅。这里有小桥流水,有绿植围绕,有音乐舒缓……没有重金属,没有大吆喝……是一个非常适合聊天谈心的地方。

  二丫比预想地到得早一些。我们在外摆区找了一张桌子坐下,点好菜然后聊起天来。

  我们很默契地没有提昨天的事情。二丫问我杂志社有没有什么新闻。

  我给二丫讲下一期的《东安湖畔》都市生活版会刊发一位素人的文章。我还告诉二丫,我觉得我跟这位素人挺有缘分,我叫大春,素人叫小秋。

  二丫抿了抿嘴,笑了笑,“那是挺有缘分的。”

  我继续给二丫讲小秋每个月都给杂志投稿,但是我很少认真去看。这一期是因为玉米乖乖放鸽子才临时启用他(她)的稿件。

  “也许,别人还会以为是坚持的结果,”二丫突然有些深沉,“并不知道自己其实只是备胎上位而已。”

  二丫刚提到备胎两个字,我就看到不远处有熟悉的身影。

  是主编和下午的妙龄少女。

  妙龄少女挽着主编的手臂,两人有说有笑地朝民悦走过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