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农门女医 第九十四章 放弃小部分病人

《农门女医》第九十四章 放弃小部分病人

作者:风雪夜归人 字数:2909 书籍:农门女医

  看着全大夫被带下去,朱红玉知道自己也不能再磨洋工了。姜宰宇站在朱红玉身旁,拍了一下她的肩膀。

  “红玉,有什么办法尽管跟我说,人员归你调配。”

  朱红玉扫视了一下子四周,见吕明辞也在一旁看热闹,想着还是姜宰宇的事情比她的事情更重要一些。

  “姜大人,把所有的人员调剂到我这里,我来安排。剩下的,您去忙吧。”

  说着,朱红玉有意无意看了一眼吕明辞,可能是吕明辞阴冷的气质让她有所防备,也可能是,她觉得这个小哥哥挺好看。

  姜宰宇吩咐自己的手下召集还活着的人员聚集在厅堂之内,人不是很多,也就二百来人。相对于校场中上千病人,的确是杯水车薪。

  朱红玉一敛衣衫,坐在正殿的太师椅上。

  扫视了一圈,她发现这些人中有不少是生病的,但还能站起来。也有一些是完全健康的。

  “你们中有没有把总?”

  把总是基层的武将官职,朱红玉前几日和沈瀚洋聊天,说起了武官的官制,如今倒也用上了。

  其中一个人站了出来,看其身上所穿的衣服和形神样貌,就不是一般人。想来应该是把总,好歹也是个七品官。

  “我是把总,其余的……”

  朱红玉颔首,示意他不要再说了。潜台词就是“都死了”呗。

  “把总之下,有无按巡?”

  别看巡按、按巡只是将两个字调换了一下,就这一下调换,造成了天差地别的身份。

  巡按是高官,正三品,而按巡是军职中最低的一等,正九品。

  按巡三个人站出来走到朱红玉面前。这三个人没有把总的气场,也和旁人无异了。

  “把总,你们现在还剩多少个人?”

  “如今场内还能站起来的,也就二百来人。具体的人数,实在是……一天一个样。”

  二百个人?朱红玉叹了口气,她知道城内形势严峻,但是绝没有想到会这么惨。

  “把总,如今你和其余的四个按巡各带五十个人,分成四队。将队伍中有腹泻、呕吐的人挑出来,单另住在一个军帐中,安排好了之后。剩下的四队人过来听我差遣。给你们一个时辰的时间,若有延迟军法处置。”

  把总听到朱红玉下令,眉头一皱。而姜宰宇站在朱红玉旁边,也要帮着朱红玉树立权威。

  “把总,这就是我的命令,快去。”

  有姜宰宇的话,将士们如同受了军令,迅速的完成了朱红玉的安排。搭建新的军帐、挑出生病的人,统共花了不到半个时辰的时间。

  把总回来给朱红玉复命,其余的人也按照朱红玉的安排,分好了。

  朱红玉对着把总问道:“现在每队还剩多少人?”

  把总一回头,看着身后的人直叹息。剩的人真少。

  “分为四队之后,每队五十个人。四队为四十九人。”

  “好。”

  朱红玉一下子如鲠在喉,刚才还有五十几个人,如今每队只能剩下将将五十个人。这也有点……太惨了。

  “第一,全部军帐停止使用阴阳水这一配方。所有入口的水都要烧开之后才能饮用。可以晾凉之后喝,但是决不允许饮用生水。若是发现谁给病人喝生水,一个个军法处置。先去烧开水吧,一个时辰之后过来回禀我。”

  说完这些,把总飞速跑出门去,给队员们说了这些个要求。校场之内很快支起了一个大炉子烧开水。眼见着烧水是个慢活儿,朱红玉也松了口气。

  她看着一旁的姜宰宇,有些惨淡一笑。

  “教头,如今城中变成了这个样子,太可怕了。”

  吕明辞一直坐在一旁,毕竟他的事情也不是急事。看到朱红玉刚才有模有样的将全大夫赶走,如今又开始安排军务。

  说实话,他真的想看看女人治病的西洋景。

  “吕大人。”朱红玉看向吕明辞,强挤出一个笑容,城中的形势容不得她笑出来。可是她也要给自己打气不成。

  “嗯?”

  吕明辞玩味得看着朱红玉,城中惨烈的景象全然不被他放在心上。

  这一举动,朱红玉认定此人绝不可交。

  “吕大人来云梦镇是有正事的,所以还请您自便吧。”

  吕明辞则是玩味的摇摇头,看着朱红玉一如刚才一样高傲。

  “这瘟疫的情形我没见过,女人治病的情形我更没有见过。所以今日我一定要看看这个西洋景。”

  “哼。”朱红玉鼻孔哼出一声儿,显然是对吕明辞充斥着厌恶,“那我今日便显显手段,以免他日瘟疫传播到杭州,吕大人没有准备呐。”

  “红玉!”姜宰宇赶紧喝止住朱红玉的说辞,但朱红玉并不想道歉。

  这个世间并不存在感同身受,怜悯是最低级的情绪。但是这个世间的确存在同情,若想引起一个人的同情,那最好的做法就是构筑“共同体”。

  赣州的瘟疫不一定能传播到杭州,但一定有这个风险。就算是门口的守卫查的再严,一桶被污染的水,会让杭州成为不输于云梦镇的人间地狱。

  吕明辞既然忘记了这件事,朱红玉觉得自己有必要“提醒提醒”。

  除此之外,她懒得对吕明辞冷嘲热讽、出言不逊。对这个极端冷酷的人来说,这些毫无意义。

  的确,朱红玉这样一说,吕明辞无言了。他没有刚才看热闹的心情了。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赣州一日不除瘟疫,全国各地都会爆发。

  这点吕明辞很清楚。

  “姑娘,好好治。”

  朱红玉听到这话,很是满意,随即面容上显露出笑意,她自进城之后就没有了笑颜,而如今能让吕明辞吃瘪,她很满意。

  “姜大人,现在城中还剩下多少药材?杜岳萧在何处?”

  姜宰宇直叹气,道:“杜岳萧昨日就奔赴樟树县采买药材,怕是几日才能赶回来。而如今我们的府库中所剩的药材只够三四百人了。”

  朱红玉强忍着压力,装作无所谓的样子,姜宰宇看到朱红玉一副轻松的样子,心里放松了不少。

  “姑娘是不是有良策了?”

  朱红玉只能继续笑笑不说话,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算是她技术再怎么高超,也不能有什么良策。

  难怪全大夫要用阴阳水,这是一种不负担成本的安慰剂。在这种情况下谁能不用安慰剂呢?

  “说句实话,我是有良策。但是这种事……丧尽天良。”

  朱红玉自嘲一般笑笑,很快将这个良策吞入腹中。有时候学医并不是一件好事,尤其是学过医学伦理之后,三观都被刷新了。

  吕明辞坐在一旁,见朱红玉为难,倒也想听听她的良策。

  “我倒是想听听姑娘的良策。”

  朱红玉见吕明辞用一种玩味的目光看着她,也难怪了,只有锦衣卫会对这种“良策”感兴趣吧。

  “在战场上,医生救治伤员,应该遵循以下原则:在药力、医生配给不足的情况下,应该优先抢救轻伤病人,最后抢救重伤病人。这种做法仅限于战争时期所使用。这种做法不违背医生的伦理道德。吕大人,这个良策如何呢?”

  “嗯,倒是有趣。”吕明辞坐在一旁,露出一个更富含深意的笑容,“姑娘不屑于做这种事?”

  朱红玉带着笑容摇了摇头,道:“行医一生,治死的人越多积累的经验也就越多,才更能悬壶济世。在这一点上,大夫可能和吕大人是不分伯仲的。”

  姜宰宇见二人剑拔弩张,赶紧从中调停,趁机插话。

  “二位都是风尘仆仆而来,这几日就住我们后院的客房里面吧!”

  吕明辞就被姜宰宇用这样巧妙的方式劝走了,劝入后堂之后,姜宰宇赶紧折回了正殿。

  朱红玉等来了一杯烧开的热水,吹了吹嘬吸了一口。

  “我的妈呀,妮子,你这是疯了?不知道这位是谁啊?”

  姜宰宇神色慌张,而朱红玉还是不紧不慢地喝茶,气得姜宰宇将茶杯夺了过来。一下子砸在桌子上。

  “我知道啊,锦衣卫嘛。”

  姜宰宇见朱红玉知道锦衣卫,缓缓得将手挪到腰间,叉着腰很是犹豫。

  “那……你不怕?”

  朱红玉面带不屑的看着姜宰宇。

  “一个锦衣卫为难良家妇女?这名声不好。而且如今城中瘟疫炽盛,他又怎么会为难医生呢?”

  姜宰宇觉得朱红玉这是巧言令色了,气鼓鼓的坐到朱红玉旁边的太师椅上,一副筋疲力尽的模样。

  “话虽然说这么说,但是人家一根小指头就能碾死你。”

  “无妨,我抱着必死决心前来。所以……你的兵士速度也太慢了。”

  朱红玉话音刚落,把总走入正殿,给姜宰宇和朱红玉行了一礼。

  “都已经安排妥当了。”

  姜宰宇拧着眉头,再次看向朱红玉,显然他们已经要进行再一次的安排了。

  “教头,刚才我并非耍狠斗勇,我也没有跟您开玩笑。做吗?”

  姜宰宇一时语塞,如同朱红玉一样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

  良久,他终于下定了决心。这一切,就由他背负骂名吧。

  “我是个武夫,做教头之前也是杀人如麻的,这双手沾满鲜血。所以我同意你说的事,就是我的命令。”

  朱红玉看着把总,眼中也流露出一丝羞愧来。

  “你带着兄弟,病人按照病情分为四等,由轻到重。再将所有的军帐分为四个区域,每个小队负责一个区域。每个军帐编上编号,每个病人也边上编号。期间不要给病人用药。将烧开的水放入适量岩盐,喂病人喝下。不管病情如何,必须要敦促他们及时喝水。”

  把总犹豫得看着姜宰宇,因为这个工程量实在是太庞大了。姜宰宇当然是大袖一挥,表示按照朱红玉的要求做。

  “先将轻症的人分出来编号,整理好一个军帐就告诉我。”

  把总领了命,飞速离开了正殿,而朱红玉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接下来才是这几日工作之重。

  “姜教头。”朱红玉看着姜宰宇,示意的看了一眼旁边的小吏,“你这小吏认不认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