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农门女医 第三百二十三章 回来就好

《农门女医》第三百二十三章 回来就好

作者:风雪夜归人 字数:2737 书籍:农门女医

  罗天大醮……”张愈虔看着眼前的皇帝,突然间横生出惊恐的神色来,阙昊易不知道他为什么会露出这样的神色,看着他觉得新奇。

  “怎么了,你不愿意吗?”

  “不敢!”张愈虔立马躬下身子,这是道士对皇帝的最高礼遇,在道士的眼中,皇帝是万万不可被跪拜的,否则就是对皇帝的诅咒。

  阙昊易看出来,张愈虔并不想领这一摊差事。

  “是啊,罗天大醮供奉一千二百神位,又在全国设立分坛,同一时间进行祈福。你当然不愿意为此操持,因为一个错误,就会让你背上罪责。对吗?”

  张愈虔不说话,但基本上就是默认了。

  皇帝叹息了一声儿,他看着将亮未亮的天空,心里很复杂,怎么说呢,张愈虔在朝云观内,根基稳固,这也正是他能够每次都完成皇帝交代下来的任务的原因。

  但是现在,张愈虔开始有选择,不再唯命是从。

  他飘飘然了,以为自己现在身上的荣光都是祖师爷所赐予,而与皇帝无关。

  张愈虔忽略的问题恰恰相反是最重要的问题,所谓一切存在的富贵也许是祖师爷所赐予,但是皇帝看他不顺眼的时候,想要剥夺那也只是一句话的事情。

  “罢了。回宫。”

  阙昊易懒得在正月初一的时候动怒,这样不吉利,虽说是不吉利,但这并不是张愈虔忤逆自己的理由。

  皇帝的车马就在阙昊易的目光中被送走,隐隐的他有一点不安,但是畏惧罗天大醮,让他愿意冒着杀头的风险忤逆。

  斋醮法事,并不是随便谁想做就做的,同样的,斋醮法事也有高级和非高级之分。

  罗天大醮这种最高级的法事,以他现在的能力和水平,没有能力做,如果说强行去做,很有可能遭受天谴。

  张愈虔叹了口气,这个朝云观的住持不做也罢,华朝向来有不杀道士的传统,他总能体体面面的归隐山林,说什么还是这条狗命重要。

  其实有时候,体面也是一种妄想。

  皇帝接驾结束之后,张愈虔自然是接待过来上香的文武百官,朝云观所有的道士出动,无论是客居于此的,还是一直住庙的。

  当然,这其中也包括润夜和金元景,他们引着文武百官,有秩序的朝觐。

  天很冷,呼气的时候,空气中会散出白雾来。

  润夜觉得这天冷的怕人,以往冬天的时候,他叹气时,也不会像现在这样散出这样多的白雾。

  维持秩序的工作总是无聊的,润夜和金元景走走停停,突然间二人一同叹了一口气。

  “好无聊啊。”金元景也不顾及这些人到底是什么身份,想说什么说什么。

  润夜也是这样想的,但是他没有说。

  “咱们守两个时辰,别人就来轮换了,等等吧。”润夜的声音很轻,他也不知道自己是在躲避什么。

  张愈虔在四周巡视着,见到润夜和金元景两个人看着人流攒动,他也算是放下一颗心,朝着二人走去。

  润夜和金元景见到张愈虔来了,很是恭敬的对着张愈虔作揖行礼。

  “见过住持。”

  张愈虔回了一礼,道:“行了,你们回来就好。”

  润夜微微一笑,道:“今天谢过张当家的好意了,即使是皇上过来,这假您也准了。”

  张愈虔看着润夜,觉得这个年轻人真的挺会说话的,听说还是因为救治瘟疫有功,所以才成为紫袍道士的。

  看来是德也配位,要提拔起来就是一句话的事儿。

  “谁过来不是拖家带口的,再说这朝云观本来规矩就严。我们的道士中,有不少是有家室的,遮遮掩掩小小心心,看着我这个主持心里不舒服。只要兄弟们给我面子,我当然也给他们面子,大年三十儿回家看一眼妻儿,了了念想。”

  金元景讶异的看着张愈虔,仿佛有什么话想说,但是想了想还是把话咽回了肚子里。

  润夜也觉得这位住持,明明是个朝云观的住持,也是整个华朝的半个国师,浑身上下也不知道怎么冒着匪气。

  上梁不正下梁歪,现在整个华朝都礼重道士,若是这样下去,迟早要酿出来事端。

  当然,润夜这些话都是憋在肚子里的。

  现在他看到的这一切,只当做是自己看到的,但若是想要改变这一切,就一定要有本事,等到改变的那一天。

  想到这里,润夜反倒是坦然了。

  “是啊,张爷您说得对。我和金元景来到贵宝地,给您添了不少麻烦。今天一起过三十儿的人是我老家的故交。若不是能跟他们在一起,我觉得自己浑身上下都空牢牢的,害怕。”

  张愈虔正要说什么再客套两句,只见一个小道童跑了过来,对着张愈虔行了一礼。

  “住持,经查还有七位道友没有回家,您看如何?”

  “还是同往年一样,直接逐出。本就不应该放他们走,只是慈悲让他们离开,现在蹬鼻子上脸了,我可伺候不起。”

  “是。”

  这算是朝云观大年初一的一个小插曲,但是整个过程都被润夜听到耳中。

  他确信,若是眼前的这位张愈虔是一个店铺的掌柜,那他这种恩威并施的做法很值得借鉴,但是这里是朝云观,不是一个做买卖的地方。

  做完这一切的张愈虔回头看着润夜和金元景,道:“哎呀,不好意思,刚才出了点事儿,你们继续忙,我一会儿叫人过来换你们。”

  说完,张愈虔就离开了,润夜和金元景作揖告别。

  当看到张愈虔走远了,润夜终于敢冷冷的“哼”了一声儿,而金元景却不以为意。

  “现在怎么都成这个样子了。”

  润夜说的时候,声音尽量小声,他知道自己在别人的屋檐下居住,要处处小心时时在意。而他却没有发现,自己下意识已经学会了当面客套,背后戳刀的习惯。

  “这有什么看不下去的。”金元景苦笑一声儿,“其实,这世间但凡是有点名气的庙宇,不都是这个样子。你是看见了他们,没有看见别的,若是看见了旁的,你怕是对自己道士这个身份都会有怀疑。我在武当山榔梅祠中的时候,就是这样。人多的地方就是有江湖是非。”

  润夜看着金元景,道:“方才你还鸣不平呢,怎么现在又是一副看开的样子?”

  “方才,我是觉得的确作为朝云观,有些事情不该做,有些做法不应该。与你说说。但是看到你如此义愤填膺,也不免拿出曾在榔梅祠发生的事情作比较,让你宽心。”

  润夜心想,自己如何宽心。

  俨然,已经学会了讨好住持的方法,他过来的时候,他总是不经意的去笑。

  如他这样的人,是不是已经世俗了。

  “宽心吧,我这个朝云观的死籍人,早就应该知道是这样的结果。”

  润夜对自己,也无助的嘲讽着。

  金元景听到润夜的说辞,觉得很有意思。

  “怎么,你还是朝云观的死籍人?”

  润夜点了点头,鄙夷的看着金元景,问道:“我以前没有说过?”

  金元景摇了摇头,道:“你可能是给朱红玉说过吧,但是我不知道。”

  “我在十三岁的时候,成为了朝云观的死籍人。当时国师刚刚离开一年,师父害怕我受到牵连,所以将我送到朝云观保护了一年。我在这里学习了经文。不过当时年纪小,又是在老修行的影响之下进行学习,大家都是非常将戒律的,没有接触到朝云观的本质。”

  说完,金元景对着润夜一挑眉。

  “哟,不得了啊,润大师。”

  “什么润大师,别跟着瞎起哄。我就是给你说说,我是怎么成了死籍人的。”

  说到这里,金元景其实还是挺羡慕润夜的。

  润夜的师父,貌似只有他一个徒弟,从没有听润夜说起过自己有什么师兄弟的。

  这是第一点他非常幸运的原因,当然,第二点他非常幸运的原因,当属没有在朝云观、榔梅祠这样的大庙生活过,还是保持着一份纯真。

  第三幸运,就是他虽然没有在这样的大庙里面修行,但是和桃花村的百姓有过牵扯,那地方据朱红玉的描述,可不是什么好地方。

  困难磨练了润夜的心性,反倒不像他,一小就在榔梅祠中,感觉自己享受着万丈荣光,后来又跌落谷底。

  “润夜,与你在一起,我真的很开心。”

  润夜蓦然看着金元景,皱起眉头来。

  “怎么了,突然间变得这样酸,我都快不认识你了。”

  “我没有跟你说笑,我就是真的羡慕你。我有一种感觉,你终将是国师。”

  “谢谢你吉言了,但是……”

  润夜觉得,自己没有去争抢的打算,反倒是因为朱红玉的话,想要将金元景推上神坛。

  朝云观里面,香火冲天。

  好闻的味道从观内一直吹向观外。

  也有一丝青烟,飘向了皇宫。

  如果这个时候,有人在天上看,那一定能看见皇帝的龙撵。

  坐在上面的皇帝黑着脸,好像是有人欠着他什么似的。

  一边的太监不敢说话,因为魏贤不在的原因,阙昊易甚至不嫌讨论如何处置张愈虔的事情。

  显然,今天张愈虔的拒绝在文武百官面前打了皇帝的脸,阙昊易实在是咽不下这口气。

  他是堂堂的皇帝,礼重玄门。

  可是这些道士,就敢以此恃人,是时候将这些陈腐的根基拔出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