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太古神狱 第714章恩断义绝

《太古神狱》第714章恩断义绝

作者:踏雪无尘 字数:3471 书籍:太古神狱

  恐怕不止如此。”

  林玄萱忽然语气加重了几分,却也不知该怎么说。

  沈月轩表情茫然,她的话何意?

  正欲询问,就听林玄萱的声音,继续道:“我收到消息,秦烈那一页的位置,一直在变化。最低的时候,到了三十六页之后,最高的时候,甚至超越了凌虚子,到了第四页。”

  沈月轩更觉不解,这种情况是怎么回事?

  不过想来她也不不知道具体详情,问了也是无用。而仅仅在片刻之后,蛮三剑的身影,也在不远处现身,往这边踱步而至。

  “我未曾寻得秦烈与段云三人的踪迹,应该是不在此间。”

  蛮三剑的神情,也变得有些古怪起来:“对了,我路上遇到了几个道门之人,差点战上一场。他们同样在搜寻,此次进入始秦皇墓内的六位圣境尊者,只有两人安然返回。其余四人,都是不见踪影。”

  林玄萱闻言,顿时轻轻挑眉。道门那两人,她应该见过,这两人方才才与她战过一场。

  至于另四人,要么就是参与了对秦烈的某种阴谋,一起葬身在始秦皇墓。不见了踪迹,也不知到底是被困住,还是已经殒灭。

  提及此事,沈月轩似乎明白了什么:“我也听到了一些风声,许多散修们也在谈论这件事。”真不知那时地宫之内,到底是发生了何事,秦烈又如何从围杀中,存活下来?

  沈月轩很快面色一凝,目前最关键的事情,还是找到秦烈,拖得时间久了,反而不利,当时秦烈被围在地宫,按说他们只需寻到那附近的小千世界碎片即可。

  可因始秦皇墓动荡而引起得到崩塌,实在过于强烈,笼罩的范围,也席卷了各个角落。与周边的虚空界河混杂一处,短时间内想要寻觅,是难比登天。

  除非是派更多的修士搜寻,又或者在外面等这场崩塌结束。

  “事情看来并不简单,我们不能就这样束手无策。”林玄萱心中微动,意念间一道讯息掠过,眉心更是紧皱。

  “我这里传来一道坏消息,那大商皇帝已经返回皇都,并且还带走了十二铜人。据说今日临晨,就连续发下三道诏书,罢黜官员一百三十七位。又以私蓄兵甲,谋图不轨的罪名,强行剥夺九家世族封地。”

  蛮三剑与沈月轩,顿时面面相觑,眼中都闪过了一丝震惊之色。

  十二铜人,到底还是落在殷御手里?大商国势,必将大振。

  罢官百人,剥夺封地。这是准备向那些世家大族下手了?

  既然这十二铜人到手,那么向大秦下手,乃是迟早之事。

  夺回失地,甚至是一统东荒。

  除非是大秦,能够拥有制衡十二铜人之法。

  也不止是大秦而已,苍生道与秦烈实质联盟的佛门剑宗,只怕都要受到波及,被大商打压。

  “除此之外,天方世界那边,也似是大战将起。”

  林玄萱神情无奈,哪怕是她经历过无数大风大浪、然而这忽然间,就风雨飘摇的情形,也仍是感觉无比的棘手,甚至无力。

  “夜魔族已经动手,据说是整整十个节度府,三百万精锐,已经部署在了天方界之外。”

  沈月轩面色顿时再变,他虽是散修,然而对天方界却也颇有几分在意。

  所谓节度府,是夜魔族暗世魔廷军中最高位的编制。

  一旦天方界被攻破,不但大秦的领土,会被彻底的分割,与域外七十六处世界失去联系,各自为战。

  整个东荒,也都将受到夜魔族大军的冲击。

  “不知详情如何?”

  沈月轩欲问究竟,却见林玄萱的面上,竟是隐透出几分青白之色,“龙影与我那二姐,已经赶去天方界坐镇。好在秦烈对于夜魔族,也早有防备。可是在半年之前,就已委托你们墨家,重构了天方界的防御灵阵可对?”

  沈月轩微微颔首,这还是他亲自召集的墨家同门,承接此阵。那时的秦烈,也极其在意,材料方面几乎是不惜工本。

  “天方界驻有十万天罡剑卒,六万天罡赤弩士,三十万辅兵。又有无双名将列缺主持,一时半刻,还能守住。邱为也在尽量调集兵力,据说元莲界,也同样在聚结大军。不过以我看来,怕是守不住多久。”

  据她所知,那暗世魔廷至少有两位至境,而且每一为,都有着数万年的积累。

  绝非是龙影与可以对抗,最多只能使其顾忌一二而已。

  除此之外,那暗世魔廷之下,也于吕家一般,有着数个皇朝。

  在东荒之内,还有一个获得十二铜人,国势大振的大商。

  苍生道,则同样要面临道儒两教的威胁。

  东荒空有十余至境,无数强者,却偏偏无法形成合力。

  蛮三剑一直不曾说话,脸色也是渐渐难看无比,这时是一声冷哼:“怕什么?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来一个杀一个,大不了就是一死。”

  沈月轩摇头,他不惧死,却不愿墨门复兴的希望,毁在自己的手中。

  “就不能与道儒两教,先握手言和?天方世界若被攻破,夜魔大军兵临云集。那位大商皇帝,怕也未必就好过。”

  “不可能!”

  林玄萱咬着银牙,冷笑出声:“事涉那件开天神宝,那道门就连勾结异族这种事情,都能做得出来。又何况是此时?至于大商,有十二铜人在手,那殷御多半会自以为已是不败之地,自可稳坐钓鱼台。”

  沈月轩暗暗一声叹息,可眼下该怎办,就这样束手待死么?若是秦烈在,不知又是怎样的情形?

  那天方界,最多只能抵御夜魔大军一两个月而已。列缺虽是无双名将,然而如此样劣势,也无逆天之能。

  偏偏此时秦烈,又不知下落。

  一时之间,此处陷入沉寂。林玄萱与沈月轩二人,都是默默不语。直道蛮三剑的声音,再次打破了沉寂、“那人是谁?有些奇怪,似是始秦皇墓内的尸将。”

  二人闻言望去,果见一个黑甲人影,在远处现出了形迹。

  在那里放眼眺望,似乎在寻觅着的什么。最后注意到三人,眼神瞬间阴翳了下来。

  三人的神情,也是转为慎然。

  自始秦皇墓毁,其中至少近半,都毁在那世界崩灭后的冲击之中。还有许多,是在脱离控制之后,被佛门借无量重视与大日佛力,或是镇压或是净化。

  只有其余极小的部分,要么是逃离远遁,要么是重新潜入东荒躲藏。实力多多少少,都有削弱。

  这人却与其余尸将不同,气势依然鼎盛,隐然竟是圣境巅峰,与林玄萱相仿,甚至更胜一筹。

  也没有其余煞尸那般的煞戾之气缠身,癫狂毫无理智。眼神之中,虽是带着警惕敌意,却也极其理智,另含着些许审视之意。

  似乎对三人并太多无兴趣,仔细看了林玄萱一眼,就又跨空而行,从此处虚空脱离。

  “我见过它。”

  林玄萱目现异色,记得那个时候,这头尸将。也同样进入了地宫之内。就在距离她不远出,有人有过一场大战,似乎是为争夺那枚山河珠!

  皇都城风华宫内,殷御正是面无表情,看着案前的几张奏折。

  而一干大臣,则正是屏声静气的,立于廊下。

  之前的一场风暴,从上至下。使无数人丢官弃职,甚至还有七个世家,濒临覆亡。

  使主人不能不兢兢翼翼,心惊胆战。

  更有些老臣,却是眼现出欣慰之色。此时此刻的殷御,使他们仿佛看到了元辰皇帝年轻之时。

  雷厉风行,锋芒毕露――只是短短三日,就尽扫朝中妖氛。使越来越是猖狂的门阀世家,都气焰全消,甚至不敢言声。

  大约等了半刻,殷御终于将手中奏折放下。

  “是朕的平南侯,姬昌言道身老体弱,精力不足。要辞去南方十五郡军事之职!”

  那下方诸臣,都是一愣,面面相觑着,哑然无声。姬家这半年来崛起,隐然已有西南王的声势。

  此时辞官,这是准备向皇帝认输,退让示弱?还是另有所谋?

  就在那御驾一侧,姬发静静肃立着,面色平静如石,毫无波动。

  “陛下!姬昌正值年富力强之时,说什么身老体弱?无非是试探朝廷而已。此人心有不轨,之前南方战事,此人更有矫诏调军,挟制朝廷之嫌。请陛下下诏斥责,索拿皇都问罪!”

  一个身影,自臣班中行出。似乎自问已经揣摩清楚殷御之意,此人言语铿锵,正气凛然。

  “再者这平南侯,也的确是太过权重,几乎等于割据一方。以臣之见,还是废弃为佳。”

  姬发抬起眼皮,看了此人一眼。看官袍应该是从七品下殿中侍御史,名字他却不记得了,似乎姓封。

  此时气势,看似气壮山河,然而却时不时以目看向侧旁一人。

  这是过河卒子么?

  姬发目中的精芒,又复收敛了下去。他也想知晓,此时的殷御,对姬家是何态度?

  此时的姬家,有安然从东荒界脱身之能。

  殷御却笑了起来,含着旁人难以察觉的快意。

  此时是意气风发,便连五大门阀,都只能在他御座前俯首,凄凄惶惶。

  直到此时,看到姬昌这本告老辞官的奏章,他才只觉胸中恶气尽舒。

  “平南侯调军执掌百胜关,乃是朕之执意。统领南方十五郡,半年来也无错处。以卿之意,是欲朕无罪而惩罚大臣?”

  阴冷的声音,使那位封姓殿中御史,顿时是心中一沉。

  然而殷御的语气,接着却又一转。

  “然而我大商半国赋税,战将万员。却不能劳师只守住一个百胜关而已。”

  姬发依然面无表情,却隐隐已经猜知殷御之意。

  果然就只听殷御继续言道:“朕一向深悉姬昌之才,倚为朕之臂助。也不知姬昌,能否在三月之内,为朕夺回南方失去之地?”

  话音落实,殿堂之内,顿时寂静无声。所有的目光,都纷纷看向姬发。

  姬发无奈,只能躬身一礼,凝声答道:“家父若然知晓陛下之言,定然会全力以赴!”

  “让他也不用太焦切,要谋定而动。”

  殷御失笑,目光莫测:“朕听说那暗世魔廷已遣大军,功伐大秦辖下天方界。此是难得良机,只望你父莫要错过。此外他一应所需军资,朕这里也定会全力为他筹集。无论加税,还是征兵,都由你父之意。”

  姬发却非但不喜,眼神反而更显沉重。

  殷御越是把一切之事,都做得看似无可挑剔,他这边就越无法推托。

  而一旦三月之内,攻不下江南。那么下诏问罪,也是理所当然之事。

  那时殷御据大义,即便是屠尽姬家,也无人能有异议。

  心中寒气滋生,姬发再次一礼:“定然转告臣父。”

  殷御这才一笑,把身前的奏折随手收起。

  而此时那臣班之中,又有一人行出,却是那左信。

  “臣有本奏!”

  手托奏章,自有太监接过,送于殷御身前。

  “有罪臣赵无极,在狱中不思悔改,大放厥词。言陛下昏聩无能,听不进忠言。治国百载,已生骄矜之气。说是如此下去,那么大商覆亡就在眼前,绝不超三载。”

  殷御皱眉,将那奏章取在手中,只看了片刻,面色就是一阵青一阵白。那一字字一句句,都是刺目之至。

  使他浑身衣袍,都是无风自动,额角旁更青筋暴起。

  “若朕一意孤行,再不思治政,轻易动兵,空耗国孥,我大商三年便亡?这却是好得很!”

  却瞬间就冷静下来。

  “左卿,这赵无极,乃是你学生,你说该如何处置?”

  “臣与此竖子,虽曾为师徒。然而一年之前,就已恩断义绝。”

  左信神情凛然:“即便还是师徒,这等无父无君的弟子,臣也要割袍断义。臣请施以腰斩之刑,以正视听,警示后人!”

  那姬发怔了怔,赵无极?腰斩?

  有心开口劝阻,姬发却说不出口。

  姬家也是麻烦缠身,又谈什么救人?

  若是重玄还在,必定会劝谏。可此时此刻,还有何人能阻止殷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