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时代的梦 第七十八章 手工锡器(1)

《大时代的梦》第七十八章 手工锡器(1)

作者:莞简妤 字数:4545 书籍:大时代的梦

  蓝桉家的博古橱上摆着一个手工锡壶。

  中国锡器始于明代永乐年间(1403~1424),主要产于云南、广东、山东、福建等地。其中以云南个旧产的为最着名。20世纪50年代,个旧市成立锡器专业工厂,锡器有了很大发展,并有部分产品运销国外。

  锡器是一种古老的手工艺品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700年,而且在世界各地都有着与锡器有关的记载。

  在埃及第十八王朝(公元前1580年至1350年)金字塔中发现的锡手镯和锡制“朝圣瓶”是世界上已知的最古老的锡制品。

  在日本宫廷中,精心酿制的御酒都是用锡制器皿盛放。

  英国与德国的皇室也喜爱用锡制器皿来盛放啤酒。

  罗马帝国是最早将锡制器皿大规模用于家用器皿的文明。

  而在中国古代,人们早以懂得在井底放上锡板来净化水质,皇宫里也常用锡制器皿来盛装御酒。

  锡的质地比较柔软,所以必须要与其它的金属元素制成合金,才能用来制作成锡器。

  十八世纪七十年代,英国人发明了一种由锡、铜、锑组成的新合金,被称作“大不列颠金属”,这种合金被广泛地用来制作锡器。

  在中世纪以后,锡制品继续保持流行势头,并且很快就替代了其它器皿,进入到寻常百姓家。

  传统的锡器都是手工打制的,但随着工业时代的到来及铝和不锈钢制品的崛起,传统的锡器制作越来越被边缘化,到如今已渐成“绝唱”。

  然而,传统的手工锡器制作,因为带有浓浓的人情味及久远的人文记忆,有着机器所不能代替的美。

  严格来说,一件手工锡器的打制,需要经过配料、熔化、压片、裁料、造型、捶打、刮光、焊接、擦亮、錾花、雕刻、嵌铜装饰等十几道工序。这样制作出来的锡器,精致透亮,平滑细腻,如同有呼吸的白玉一般。

  如今,从前乡间小巷里时常看到的有人肩挑扁担,两头是风箱和小炉子,边走边喊“打锡壶喽!打锡壶喽!”的场景,已渐行渐远;那些和我们父辈、祖辈们朝夕与共的老锡器,以及它们所展示的旧时生活摇曳多姿的琐碎细节,你还记得多少?

  锡器是一种古老的手工艺品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700年,而且在世界各地都有着与锡器有关的记载。

  锡器能被广泛使用并受到人们的喜爱,正是因为锡自身的一些优秀特性。

  首先,锡对人体是无害的,锡制马口铁被广泛地用于食品包装、高级巧克力都是用锡纸包装的,这些都是最好的证明。

  其二,锡制生活器皿还有许多独特之处,锡制茶叶罐密封性好,可长期保持茶叶的色泽和芳香;锡制啤酒杯因传热迅速,从而使冰镇啤酒口感倍增而应用广泛。

  因而锡器享有“盛水水清甜,盛酒酒香醇,储茶味不变,插花花长久”的美誉。

  其三,锡除了具有优美的金属色泽外,还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加工性能,用锡制作的各种器皿和艺术饰品能够逼真地体现每一个细节的创意,从而使得锡制工艺品栩栩如生、高雅动人,这些特性是其他任何金属工艺品都望尘莫及的。

  锡器平和柔滑的特性,高贵典雅的造型,历久长新的光泽,历来深受各界人士的青睐。

  而马来西亚锡器十分强调独特设计和实用,传统的酒杯、高贵大方的茶具,以至精美的相框、桌面装饰,品种繁多。

  每一件锡制品都要按严格的标准仔细地用料,再经过制膜、雕花、打磨、抛光等许多工序,且每一项工序都由师傅们手工制作,工艺成本很高。

  一件制作精美的锡器不仅仅是图纹色彩完美,它还体现了马来西亚民族文化艺术的魅力,如今马来西亚锡器已被公认为高档的馈赠佳品及非常有价值的收藏品。

  同时其他国家锡器,如泰国锡器,也开始逐渐的走进人们的视野,泰国南部蕴藏着优质的锡矿资源,沿用传统手工制作的锡器,其造型和图纹生动展现了泰国的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

  长期以来,高档茶叶都是用锡器包装。锡罐储装茶叶,从古至今已被公认为茶叶长期保鲜的最佳器皿。

  通常使用纸制茶罐和铁皮茶罐储装茶叶,因密闭效果差,茶叶保鲜很短暂。特别遇到高湿、高温或干燥气候,茶叶变质更快。

  茶叶在潮湿的空气中暴露一小时就会吸足水分,发软变质。因此,使用纸制或铁皮茶罐储装茶叶,想保住茶质不变是不可能的事。

  但锡茶叶罐能够很好解决这一难题。用它储茶可长期保鲜,有效避免营养流失和口味变化。锡没有金属异味,而普通金属茶罐都有异味。

  纸罐在生产过程中因使用粘合剂也有气味,甚至有有害气体,而茶叶具有很强的吸收异味的特点,因此并不能保证茶叶不受污染,更不可能让茶叶保鲜。

  而根据不同茶叶的储藏特性,锡罐又可以针对性改变制作工艺而保留不同茶叶的特点,同时不损失锡的一些优质特性。

  例如云南的普洱茶(生茶)储藏要求通风,自然发酵,因此盛装普洱茶的锡罐就不利用其密封性,而保留锡的保鲜、环保、精美高贵特性。

  1745年,瑞典东印度公司的哥德堡号船触礁沉没后,在230多年后的1984年打捞出海,船上370吨茶叶浸没海底,尚有1000余公斤茶叶由于锡罐封装严密未受水浸变质。

  锡是“绿色环保金属”。据金属理论分析,锡性凉,散热效果极佳.因此,较其它器皿更胜一筹.锡制酒具斟酒,夏天清凉爽口,冬天温酒导热较快,令人适意,深得饮酒者喜爱。

  “温酒”一直为我国传统的饮酒习俗,温酒在人体内容易散发,使人不容易醉。

  由于锡的热传导率高,容易加热,用锡器温酒效果极佳,而且因为锡的离子效果好,还可以增加酒的原韵味,使酒更加香甜爽口。

  现代人喝啤酒或葡萄酒,往往加入冰块以获得沁人心扉的凉爽感觉。而锡器由于性凉和散热效果好,可立即降低酒的温度,饮时清冽爽口。

  主要有餐具(碗、盘、碟等)、酒具(酒壶、酒杯、温酒具等)、茶具(茶壶、茶杯、茶叶罐等)、祭具(烛台、香炉、香台等)、文具(笔筒、笔洗等)、烟具(烟灰缸、水烟筒、烟罐等)、咖啡具、啤酒具、花瓶以及奖杯、装饰品等约200多种。锡器造型挺秀,加工精致,纹饰优美,錾刻刀法考究,运刀如笔,产品光亮。

  锡器的制作工艺主要有熔化、铸片、造型、剪料、刮光、焊接、擦亮、装饰、雕刻等工序,大部分是手工操作。

  皮壳是鉴别古代锡器和现代锡器的重要依据。所谓“皮壳”是古玩行或收藏界,对古玩表皮的色彩,光泽及质感牲概括。

  由于锡于常温下在空气中不受影响,但一件老锡器,如果长期处于干燥环境之中,外表除了光泽不如新锡器强以外变化不会太大。

  但时间长达数十年或数百年的老锡器几乎不可能完全与潮湿环境隔绝,而锡受潮表面会生成一种极薄的氧化膜。

  这层氧化膜会因为不同锡料中其它金属含量的不同呈现出黄褐、紫灰、紫黑、银灰、黑褐等不同的色彩,并与金属锡的质感,光泽混合在一起,形成不同的皮壳,成为锡器鉴定的重要依据。

  此外,由于锡和铅在某些特性上很相似,古人常常把二者并用,而铅的含量过高,会对人的身体造成损害。

  纯净的锡料延展性好,因扭曲有声,故称“响锡”。工艺品扭曲后会变型,因此购买时不能用此方法,但我们可以通过更简单的方法“闻其声”。

  用指甲由手心向外轻轻扫过锡器,97%的合金锡器有清亮的金属声和短暂的回音;99.9%的锡声音不脆亮也没有回音,属上乘锡器。

  锡匠是民间以制作锡器为生的手工匠人,他们通常挑着挑子流动经营,但也有一些老锡匠会有自己经营的铺面。

  锡在人类的历史上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早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人们就已经开始使用主要成分是锡的青铜器了。

  到了明朝时期,在云南、福建、广东等地逐渐出现了以锡为材料而制成的器皿,即锡器。

  由于其具有方便实用、保鲜性能佳、可塑性强、可循环使用等优点,锡器逐渐成了老百姓最常用的日用器皿之一。

  在二十世纪初,几乎家家户户中都有锡器的身影,例如锡制的水壶、茶叶壶、酒杯、酒壶、香炉、灯台等,在一些地方,一套完整的锡制品甚至成为当地嫁娶时必备的礼器。

  锡器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主要有熔化、铸片、造型、剪料、打磨、焊接、抛光、装饰、雕刻等工序,这些工艺都依靠锡匠手工完成。

  在制作锡器时,锡匠首先要将锡熔化,然后倒人不同的模具中制作坯料。制作坯料的模具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平整的锡板,另一种是带有龙风或者其他装饰图案的锡板。

  根据制作的锡器的不同,锡匠会选择不同的模具来制作坯料。坯料制作完成之后就要开始进行裁剪,将平整的锡板或者带有图案的锡板根据制作需求裁剪成为各种各样的样子。

  随后锡匠会对裁剪好的锡样进行敲打打磨,这也是锡器制作过程中最为费时费力也是最考验锡匠手艺的步骤,锡匠会使用特定的工具,如小锤头,把锡片敲打成为锡器上的一个部件。

  若是锡匠想要做一个锡制的水壶,就需要将裁剪好的锡片打磨成为立体的壶身、壶嘴等部件,若是在打磨过程中不能将锡器的部件制作得精细完美,那么随后的焊接和拼接就无法顺利进行了。

  打磨完成之后,锡匠就会把各个小部件用焊铁焊接起来。为了保证焊接质量,锡匠会事先在需要焊接的接口位置抹上松香,随后通过焊接拼接成锡器。

  最后就是抛光装饰了。锡匠用挫抛光纸等抛光工具来对焊接好的锡器进行打磨抛光,如果需要的话,还会在其上进行一定图案和花纹的雕刻装饰,经过这一系列的工序之后,一件完整精美的锡器就完成了。

  除了直接制作锡器之外,锡匠们的另一项主要工作便是修补和重制锡器。由于锡金属的硬度相对较低,锡器十分易磕碰损伤,再加上锡器不耐高温和低温,经常会有磨损或者破裂,因此修理锡器也就成了锡匠们常进行的工作。

  锡匠修理锡器用到的主要工具是一个用来熔化锡的小熔炉、小铁锅以及用来焊接锡器的专用吹焊管。

  锡匠拿到破损的锡器后,会首先判断破损的位置和需要熔炼的锡的量,随后便会在随身携带的熔炉和铁锅中熔炼锡。

  修理锡器所用的金属锡有时由主人提供,若是主人没有合适的旧锡用来修补,锡匠会用自己的锡板或者收来的旧锡器来熔炼锡液。

  当锡熔化之后,锡匠会使用一种叫吹焊的工艺来对锡器的破损部位进行焊接。锡匠将一根长长细细的弯头铜吹管叼在自己的口中,对着煤油灯或是蜡烛的火焰缓缓地吹气。

  随着锡匠吹出的气体,火焰飘向锡器上需要焊接的破损处,在火焰的灼烧下,锡器的温度迅速地升高,焊接处的温度达到高温焊接的需求之后,锡匠就会使用熔炼好的锡液对该处进行焊接。

  当锡器上所有的破损部位都被焊接好之后,一个锡器就修理好了。若是锡器的破损较多,不易进行修理,主人就会要求锡匠将自家的残破锡器直接熔炼重制为一个新的锡器。

  收到旧的破损锡器之后,锡匠会将其仔细地过秤称量,并根据旧锡器的重量来打造新的锡器。然后,锡匠会找一个合适的地《方,支起自己的小火炉灶,放上用于熔化锡器的铁锅,将锡器放总《中之后点燃火炉。

  由于锡的熔点较低,因此不用多久,主人送来的锡器就会慢慢地熔化成为锡液。

  这时,锡匠便会打开一块方砖'方砖的上方裱上特殊的表芯纸,并且把一根用水浸泡过的棉线依照一定的形状放在方砖上。

  在这个步骤中,棉线的放置十分重要,因为重新打制的锡器的形状是由棉线的轮廓所决定的,不论是扇形、圆形、方形、长条形还是其他不规则的形状,都要依靠锡匠的巧手用棉线勾勒出它们的形状和轮廓来。

  最后锡匠在这块方砖上再合上另一块方砖,把熔化的锡水慢慢地从砖外的线头空隙里倒人方砖之间。这个步骤要求锡匠要十分细心才能完成,若是一不小心锡液就会流淌出方砖和棉线之外。

  滚烫的锡液在方砖间的棉线中流淌,布满了整个棉线围出的空隙。大约巧分钟,锡片就做好了,慢慢地打开方砖,一块棉线形状的锡片就会出现在人们眼前。

  经过简单的裁剪和打磨之后,锡匠就完成了锡器的一个部件。随后,锡匠会根据主人的要求制作其他形状的锡器,并且将它们拼接起来,一个新的锡器就完成了。

  重新打磨抛光之后,重制的锡器就会像新的锡器一样闪闪发光,也正是因为锡器这种可重新利用的特性,使得它深受广大老百姓的喜爱。

  现如今,塑料制品和其他新材料制品的出现使得锡器渐渐地退出了我们的生活,锡匠在街巷里的吆喝声以及打磨锡片时那叮叮当当的敲打声也都渐渐地消逝了,锡器的时代也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渐渐地结束了。

  稀有金属——锡是排列在白金、黄金和银之后的第四种稀有金属,因其对人体无害,有“绿色金属”之称。那么,以锡制作的锡器茶具、茶罐有什么功效呢?

  1、锡器茶具能净化水质。锡是一种仅次于金银的有价值的金属,而且具有吸收不纯物质的功效,以前在水质不好的地方,人们会把锡板放在井底来净化水质。纯锡制品对人体没有任何伤害。

  2、锡器茶具具有很高的使用、观赏和珍藏价值。锡器以色如银,亮如镜,声如磬而独具特色。

  3、因锡元素的独特作用与锡器的密封性,因而用锡器储存茶叶,保鲜期比其他任何茶叶罐的时间都长,并具有不变味,不变色的特点。

  从古自今,讲究茶道,喜欢喝茶、品茶的人一般都使用锡罐储茶。锡制茶叶罐已被公认为茶叶长期保鲜及避免茶叶营养流失和口味变化的最佳器皿。

  4、锡制茶具,色泽银白,优雅高贵,具有很强的金属质感,视觉效果独特。泡茶久,味更浓,是同亲朋好友品茶及收藏的最佳之选。

  锡的质地比较柔软,所以必须要与其它的金属元素制成合金,才能用来制作成锡器。百镀一下“大时代的梦爪书屋”最新章节第一时间免费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