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楚风 第五十三章 乐事

《楚风》第五十三章 乐事

作者:思一方 字数:2914 书籍:楚风

  李信已经觉得这场遭遇战让他有劲使不上了。

  李信催马上前,看着眼前赵军依旧不乱的阵营,李信这个想法更是坚定:

  “看来这次就这样了啊”

  “传令下去,有序撤退战阵,不要追击了。”

  但是有个事情,他今天是要弄清楚的,那就是这个赵军的统帅到底是何方神圣。

  “全军听令!有序后撤!”

  田成听到了敌军的命令,终于松了一口气。

  “兄弟们,我们撑住了……”

  赵军上下一阵轻松,虽然打的不久,但是自己这方一万步兵,已经剩下了七千多人,而且军士已经皆生怯意,再打已经不可能了,而现在敌军已经下令后撤了,赵军也就松了口气,更别说想要追击了。

  这个时候赵军也已经加快了撤退脚步,李信催马上前:

  “前方赵军,可否报上名来!”

  田成摸了摸脸上的血水,看着敌军将领高头大马。

  田成:“敌军可否告知来处!”

  李信微微一笑:“在下楚军参将,亳阳君李信!”

  田成这才知道,原来和赵军打了将近两个时辰的敌人是远道而来的楚军。

  而且李信的名声早就成了赵国上下最厌恶

  田成朝着李信抱了抱拳,朗声回复:

  “在下赵军参领,田成!”

  田成?

  李信在脑海里思索了一下是在想不出来这个把自己挡在这里,没有前进一步的赵军统帅到底是何方圣神。

  而且这个人的军职居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参领。

  李信当然不是在军职上看不起他的对手,因为他自己就在前不久还只是一个身份低微的执戟郎。

  “田将军果然英雄!”

  李信由衷的夸了田成一句,可是现在的田成已经没有心情和李信在这里寒暄了。

  “能得到李信将军的夸奖,在下也算值了!”

  田成说着,就已经开始指挥军队按原定计划撤退了。

  李信自然是知道的,但是他也没有下令追击,作为一个明将,不仅要有俾睨天下的眼光,还要有保护自我,保护自己军士的责任。

  战争到目前为止,谁都不可能再前进一步了,如果僵持下去,或许李信可以击败田成,但是自己也要付出惨重代价。这样一来,只会打乱景然的计划,得不偿失,这不是他应该做的事情。

  当下李信也不墨迹:“田将军,这次你我已经不能分个胜负了,只希望下次我们两人见面之时,我们二人都已经是独领大军一员将军了!”

  田成自然知道,李信吃不掉他,他也无法再往前走一步。

  田成拱了拱手:“多谢李信将军吉言!若有缘,我们战场上再见!”

  说罢便也不再回头,直接退回本阵,命令军队带上战死赵军的尸体开始撤退。

  李信望着慢慢走远的赵军和田成,摇了摇头:

  “终究还是差了点气候啊。”

  可是他又发现了一个更让他觉得有意思的事情。

  田成,或许是唯一能让秦军止步的人了。

  “如果赵王政不是个昏君的话,一定会启用他的,到时候又会多一个我军的大敌。”

  李信心里默默想着,突然又觉得有些后悔,像田成这样的将才,就应该把他留在这里啊,自己现在顾及前后,和他罢兵,是不是有点放虎归山了……

  可是事已至此,只得先退回去了。

  “传令,前往定远。”

  此战,赵军战死三千余,其余皆遁走。

  楚军战死一百多,轻伤三十……

  李信看着送来的战报,不禁感慨:敌军伤亡三成居然还死战不退,此乃强军啊……

  话锋转向秦军公孙止处。

  秦军这两天已经在景然的帮助下,取得了明显的优势,最起码赵军在粮草问题前已经有了动荡,而且据探子来报,赵军已经实际上分裂成了赵集和赵蒙两只人马,二十万大军一分为二了。

  这对秦军而言无疑是最好的消息。

  而且最有意思的是,赵军似乎有将近五万人已经分批次的离开了前线,前往亳阳方向,名义上是为了猎杀景然军,实际上赵军已经开始撤退了。

  这个消息一度让公孙止和秦军上下觉得奇怪,大战当前,这帮人怎么不思抗敌,居然开始后撤了?

  可是日子一旧,随着密探送来的消息越来越多,公孙止也就了解了一二。

  赵王估计是预料到了战争失败后的结局了。这场大战是关乎国祚的,胜者自然会在中州站的更稳,而失败的人,很有可能会有亡国之祸。所以赵国大王为了保存实力,派遣国相赵集前来就是为了把在前线的赵军依次带走……

  想到这里,公孙止摇了摇头。

  “在此国战之前,赵国上下居然如此……呵呵,可惜了赵国二十万精锐啊……”

  公孙止从接手秦军指挥权以后,一直就没有睡过一个好觉,现在,他可以安睡了。

  面对士气军心已经散了的赵军,公孙止已经站在一个胜利的制高点上了。

  不过,现在好像还缺点什么……

  缺点什么呢?

  对了,是刀剑的问候。

  当下公孙止便坐了起来,看着战图:

  “来人!”

  门外执戟郎闻声而进。

  “传令公孙输,让他领本部公孙骑三千人突袭赵军西北大营!”

  西北大营,正是赵集的大阵。

  赵集一介文士,哪里懂兵事,而且秦军斥候已经摸清了他的布防了。

  公孙止要给这个赵国国相一个大礼。

  执戟郎领命而去。

  接下来嘛……公孙止觉得这样还不够,现在赵集部只有兵马五万,其他人已经开始后撤。

  也不知道赵集怎么想的,居然把五万人马全部堆在大阵里,他也不怕大军夜里炸营。

  这个年头行军最怕的就是炸营,深更半夜的,只要有一两个人不对头,整个大军就会乱作一团,运气不好的话甚至会让整个大军一夜之间灰飞烟灭。

  而杜绝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分兵驻守,这样做一来可以防止炸营之后全军覆没,二来也可以和其他阵营行成掎角之势,无论是战是退,都可以从容不迫。

  可是现在的情况是这个赵集居然把五万人都堆在了一个大阵里,这样的机会可不是每次都有的。

  公孙止自然是知道这一点的,他现在派遣公孙输出发,目的不是要斩杀多少赵军,而是要乘着夜色,让赵军炸营!

  公孙输领命之后,自然知道公孙止的意思,现在天色已黑,自己只要乘着夜色,冲进敌军大阵当中,都用不着拔刀子,只是公孙铁骑的马蹄声就能让赵军上下乱作一团。

  而且看天色今夜也是个没有月亮的夜晚,简直就是偷营的最好时机。

  了解这一点之后,公孙输也不在墨迹,直接就领着本部人马出发了。

  相反赵集这边才刚刚结束一场争论,而争论的主体就是赵集的屯兵政策。

  和赵集争论的正是赵蒙派来的特使。

  赵蒙特使带来了赵蒙的亲笔书信,全文极其谦卑,简直就是在执子侄之礼,信中言辞恳切,好言劝说赵集不要驻兵一处。从这一点看,赵蒙还是有点本事的,最起码他能在大是大非面前,放低自己。

  可是他的谦卑不就显示出了赵集的无能吗?赵集看着信件,脸越来越白,赵蒙越谦卑,他就越无耻,越有夺权之嫌。

  作为一个文官,他没有什么军事上的才能,可偏偏对于这名利二字看的极其重,现在好不容易自己手握前线一半的大军,心中正有抱负要实现,所谓上马将,下马相,这才是一个人一生最大的追求了。

  可是现在这个赵蒙居然如此不识相,自己布阵,他居然前来说三道四,分明是给自己找不痛快。这样的人,赵集怎么会有好感。

  现在他越看这个特使越不顺眼,但是不能明着和赵蒙翻脸,只好换一种方式拒绝赵蒙。

  当下赵集也不着急,他先请特使吃饭,特使军令在身哪里能在这里浪费时间,可是眼前这个人是国相,是大王派来阅师的人,自己身份卑微,哪里还能反对,当下也只能从命。

  赵集见此微微一笑,便下令上菜食。

  这下子赵蒙特使真的坐不住了,因为他没有想到在全军粮草紧张的时候,这个国相大人,居然如此奢侈!

  “相国大人,我军已经没有多少存粮了!”

  他也不论自己身份卑微,直接抗议,可是赵集却只是微笑。

  赵蒙特使当下暗暗摇头:“果然要被大将军说中了,再待在这里,自己也得玩蛋去。”

  想到这一点,特使只得起身告辞而去,临走的时候,看着满桌子的美食,咽了一下口水,愤然离去。

  见他出门,赵集直接将手中的赵蒙亲笔信扔了出去。

  “什么东西!居然派来一个小小的执戟郎来侮辱我!”

  座下诸将皆暗自摇头:

  莫非真的要被赵蒙说中了?

  这些跟着赵集分兵而来的将军,不是说对赵集有多敬服,而是因为赵集手中有粮食,赵集来了军营之后,很快就用王命旗夺了大军粮草而去,现在别说他们了,就连赵蒙也得看他赵集的脸色过活了。

  这帮人是武将出身,自然心中有一股子热血,可是肚子空空,自己手下也得吃饭,无奈之下只得跟着赵集。

  现在赵集发火大骂赵蒙,他们心中固然不快,但也只能假意安抚了。

  “国相大人不必执怀啊,身体要紧啊。”

  “就是就是,大人要是气坏了身子,咱们一干人等,又怎么能安心啊。”

  “我等还要指望大人呢。”

  “……”

  一时之间,整个大帐当中皆是马屁之声,哪里还有英武之气。

  听得一整安抚,赵集心情稍好了一些,只得挥手各位将军座下。

  但是他的心情好不了多久了。

  “报!”

  一个将军站了起来:

  “怎么了!大惊小怪的!”

  传令兵喘着粗气:

  “敌,敌,敌袭!”

  “啊!”

  赵集一下子站了起来:

  “难道真被赵蒙那小子说准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无下一章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