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穿越从贞观开始 第774章 攻占马斯喀特(4000字)

《穿越从贞观开始》第774章 攻占马斯喀特(4000字)

作者:豢龙独我 字数:3560 书籍:穿越从贞观开始

  两日后。

  残霞漫天,书院内的朗朗读书声渐止。

  附近村落的孩童们,恋恋不舍放下书笔,整齐有序走出学堂。

  庭院里,佛子小和尚与方老道正齐心协力,为孩童们发放着米面鸡蛋。

  而已经收拾好行囊的师兄李知书。

  腰悬铁剑,默默站在老院长身旁望着这一幕。

  待今日书院每周一次的授课结束,他们四人也准备动身前往苏杭城了。

  “师弟心思倒颇为巧慧,想出分发米粮吸引孩童前来学习的主意,轻易便做到了老师你未曾做到之事。”

  师兄李知书在旁轻声感叹。

  自幼便被院长收养在书院生活的他,清楚知晓老师这些年里,待在这穷乡僻野之地。

  想要发挥自身最后的光与余热,教化些更多的有识之士出来。

  但周边愿意上门听课的孩童,向来寥寥无几。

  老院长面露欣慰笑容道:“你师弟曾对为师说过一句话,民以食为天,若连肚子都吃不饱,教化礼仪也属于无根之木无源之水,皆为虚妄。”

  “可若一直以吃食相赠,换取这些孩童上门听课,若只在这一镇之地还好,将来又如何能普及整座天下?”李知书不由面露担忧。

  “此话你师弟也曾说过,并且还给为师讲了个颇有哲理的小故事——”

  “说是暴风雨过后,海浪将许多小鱼席卷上岸,一位路人前来游荡时,看到一位小男孩将沙地里即将被晒死的小鱼,一条一条扔进海水里,路人便嘲笑小男孩的所行毫无意义,并且岸边沙地里的小鱼有成千上万条,单靠他一人根本救不回来,又有谁会在乎呢?”

  “小男孩的回答,说至少他现在手里这条在乎。”

  “当时你师弟曾言,以个人力量去行教化大道之事,定然是杯水车薪。但若是一开始就把步子迈得太大,总想着对比整座天下而言,自己所行所为毫无意义就不去做,那世间诸事便永远得不到改变,至少他力所能及轻松随意的善举,或能够改变眼前这些孩童的一生。”

  “你师弟还说,他之所以拥有如此想法,也正是因为以前在人生最困难无助的至暗时候,被许多无名好心人以同样的方式帮助过。现在已无法去报答那些无私相助,不知姓名的好心人,那便带着他们的善念,去帮助眼前需要帮助之人,等这些被帮助者成为有能力帮助他人者,如此星火相传,世间总会美好那么一丝丝。”

  “你师弟还为那则故事,补充了个他认为满意的结局。说小男孩的事迹,被那位路人当做笑话讲与周边人听后,有人附和着嘲笑,但亦有人毅然决然加入了小男孩的行动中,最终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所有岸边的小鱼都重归大海获得新生。”

  师兄李知书听完。

  陷入良久静默。

  最终缓缓开口总结道:

  “小师弟愿以身为灯,以一灯传诸灯,直至万灯皆明。如此美好愿景,实乃天下苍生之福。”

  之所以提及天下苍生。

  是因为李知书心中知晓,老师他以将小师弟,定为世间文运传承者。

  世间皇权,历朝历代都需得到儒家文宫认可。

  属于彼此相辅相成的关系。

  若小师弟日后得老师真传,入主超然物外不问世事的儒家文宫。

  定然可以凭借手中权势,做出一番造福苍生的事业。

  而自己这个师兄,自当以手中三尺青锋。

  成为师弟的护道者!

  ……

  ……

  “小君怡,这是老师特意为你准备的。”

  姜达礼将手中沉甸甸的米面鸡蛋,交予到陈君怡手中。

  “这么多,夫子哥哥我不能要!”

  感知了下分量,小君怡一时有些惶恐。

  明显比之以往多了许多。

  连忙推辞。

  “你先听老师我说完,其中一半,是正常的分量,你可以回去交给家中父母,作为兄弟的吃食。但另外一半,则是赠予你个人食用的,你回家后告诉你的父母,夫子哥哥我与青云镇孙捕头交好,且拳头下打死的妖魔鬼怪与恶人不计其数,若是胆敢克扣你那份吃食,我定然不会轻饶!”

  “父母与哥哥弟弟他们,平日里其实待我不错的,比之同村那些经常被打骂的女孩子好多了。平日里父亲与哥哥弟弟们,身为家中男丁,平日里活计辛苦要撑起整个家,所以吃食好些也正常,平日里母亲吃什么我也吃什么的,并未刻意克扣。”

  小君怡连忙解释起来。

  生怕夫子哥哥误会。

  将书院得来的精细米面与鸡蛋,交给母亲分给父亲和兄弟。

  是她自己主动提出的。

  毕竟只有给整个家庭带来福利。

  自己一个女孩子来书院听课学习,才会得到家中支持。

  比起一些吃食。

  能来到书院读书学习,看到夫子哥哥才是最重要的。

  “这些老师都知道。但小君怡你不仅是我的学生,就连名字都是我亲自取得,那自然是老师我的人,所以我自然希望你能够活得更好些。”

  那一夜陈家村惨案,他在窗外看到陈君怡家中用餐一幕。

  之所以未曾进入,选择先行离开。

  便是在寻求更好的解决之道。

  就如小君怡所言,每个贫苦家庭的男丁,都是家中顶梁柱。

  只有他们吃饱了更有力气,才能支撑起整个家,让一家人活下去。

  女子地位低下的遭遇,则属于整个时代的悲剧。

  见小君怡低着头,小脸通红一言不发。

  姜达礼还以为是她是被感动得无以复加。

  于是出言宽慰道:

  “夫子哥哥我前几日出门,赚取了一大笔金银,不用担心会把我吃空,就算让小君怡你来我家,吃上一辈子大米都不成问题!”

  小君怡大气都不敢喘了。

  小脸如同天边残霞,都要烧起来了。

  旁边默默观察着这一幕的师兄李知书。

  不由小声默念了一句:

  “师弟啊,她还只是个孩子呀!”

  分发完米面的方老道,恰巧路过,随后接道:

  “那……千万不要放过她?”

  ……

  ……

  “山明,你稍微留一下。”

  望着孩子们鱼贯而出,姜达礼出言叫住了其中一名余左眼的干瘦男孩。

  “夫子您有什么事情吗?”

  独眼男孩抱紧怀中的米面鸡蛋,惶恐询问。

  生怕是自己哪里做错了,惹得夫子不快,要收回这些吃食。

  “照顾生病的母亲固然重要,但你的身体也同样重要。看你这副模样,是已经好几天都没怎么吃东西了吧?”

  “吃……吃了的,很饱很饱”

  话刚落音,肚子便传出清晰可闻的抗议“咕咕”声。

  撒了谎,红了脸。

  真是好笑又心酸。

  与这些孩子相处也有近一年了。

  除了记住他们每个人的姓名外,姜达礼也从各方渠道了解了一些他们家庭情况。

  比如眼前的孙山明。

  父亲早逝,母亲常年卧病在床,自己又在进山采药时不幸弄瞎了右眼。

  至于每次授课完毕给予的那些营养吃食。

  也都被他一点不剩喂食给了病榻上的母亲。

  因此才会显出与年龄不相等的枯瘦。

  “院长爷爷身体年迈,为师近日里又要去苏杭城赶考,所以想拜托山明你一件事。”

  “什么事夫子您尽管吩咐,只要我能够做到的,一定尽力去做好!”

  “想要雇佣你接下来这段时日,来书院打杂,负责洗衣做饭拖地清扫之类的工作。至于酬劳,月钱可能给的不多,但可以每餐多做些吃食带回家,还有提供一些草药。”

  “可是……”

  “没有什么可是的。为师也观察山明你很久了,觉得你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才来拜托你帮这个忙。你也不想看到你如此英俊潇洒的老师,每天因为这些琐事,把自己弄得灰头土脸脏兮兮的吧?”

  在姜达礼的循循善诱下。

  雇佣之事就这么愉快确定了下来。

  并将事先准备好的草药,交到眼眶发红的孙山明手中。

  落日余晖下。

  枯瘦男孩眸染红霞。

  停下脚步,回望身后的书院。

  然后在无人看到的路边,屈身跪下。

  咬紧牙关。

  流泪满面。

  对着书院方向,重重磕了三个响头。

  正在院中为爱徒送行的老院长。

  蓦然一顿。

  方才……好像儒家文运,突然颤动壮大了一丝?

  难道千年未曾出圣的儒道,又将有新圣出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