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穿越从贞观开始 第142章 武氏兄弟

《穿越从贞观开始》第142章 武氏兄弟

作者:豢龙独我 字数:1878 书籍:穿越从贞观开始

  此时的萧文明未必不知道汤光耀和徐世约,在说着自己的坏话,然而现在正是他信心爆棚的时候,根本就不怕有人来算计他。

  要是怕,他也不会这样明目张胆、明火执仗地在县城里做这样一番武装巡游。

  于是萧文明的队伍在贯穿了整个临海县城之后,又沿着县城的城墙重新绕了半圈,这才往西边金陵城的方向赶去了。

  萧文明特意早出发了几天,一来是为了走得从容一些,二来也是可以沿途观察一下民情,从而更加全面的掌握这个大齐朝的社会状况和发展进度。

  一路走来,他原以为临海县已经是够凶险的了,可出了县城才知道,临海县这么个地方,已然是一片乐土了。

  只见离了滨海县境内,沿途灾民越来越多,或成群结队在路上行动行走,或聚集在一起讨饭乞食,还有的则是躺在地上减少消耗,免得肚子刚吃饱的肚子很快就饿了……

  这帮家伙百无聊赖,弄不好真会像汤光耀前几天所说的那样,聚集在一起就容易惹事生非。

  事实上,中国古代凡是遇到大的饥荒灾难,就难免产生农民起事,这也是一个王朝覆灭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大齐朝廷当然意识到了这一点,随着渐渐接近省城金陵,朝廷开设的粥厂也星罗棋布地渐渐多了起来。

  萧文明还专门亲自去观察过粥厂的情况,发现朝廷开设粥厂时候,远不如自己招募灾民做工的那么大方,熬出来的东西与其说是粥,不如说是米汤——只在清水里扔上几把米,熬出乳白的颜色,再加上几片菜叶子,一搅和,也就成了能够救人的粮食。

  为什么要把米粥熬的这样稀薄,萧文明是多少知道一些原因的:一来朝廷财政紧张,灾民又成千上万,要真的像萧文明这样慷慨大方,朝廷立马就得破产;二来就是不能让灾民吃饱了、吃好了,这是故意为之的,要让他们在江南富裕的地方过得比家乡还好,那谁还肯回家去恢复生产?

  然而朝廷这样的赈灾,也必然会造成一定的弊端,肯定就会有体弱多病的灾民,得不到足够的营养补充,一不小心就一命呜呼了……

  可其实对于朝廷而言,这些人死了,有时候并不是什么坏事,反而会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因为原本这些体弱多病的人,就不怎么能够参加农业生产,也就无法向朝廷贡献赋税,在朝廷眼里,他们就是无用的废人,死了也就死了,还能节省几口赈灾的银子粮食。

  一举两得,岂不美哉?

  萧文明虽然知道其中的道理,但毕竟于心不忍,尤其是那些拖家带口、抱着孩子的,更是让他觉得十分可怜。

  因此他也经常向他们施舍几钱银子、几份干粮——这些东西虽不起眼,但是却能结结实实救人一命!

  就这样,萧文明一路晓行夜宿,走了有六七天的时间,终于在景炎元年十一月十三日,赶到了金陵城下,距离候补军官考核的时间——也就是十一月十五日,还差两天。

  来到金陵城下,萧文明原本是想带着自己手下的这些子弟兵去城里开开眼界的。

  然而守城的军官却下了严令:“候补千户如要进城,只能携带贴身侍卫二三人而已,其余大队人马一律在城外安营扎,以免大批兵丁入城之后惹事生非。”

  这位军官原本语气十分生硬,可看萧文明自己虽然其貌不扬,可麾下队伍却是队伍齐、旗帜鲜明、兵器精锐,不可小觑,立即收起了轻慢的态度,换了口气补充了一句:“历来就是如此。”

  有话好说嘛!

  萧文明对于自己麾下子弟的军纪,是有绝对的信心的。可经过这些日子,他也知道大齐朝同中国古代类似,其军队的纪律能严格到什么程度,完全是个玄学——像岳家军这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劫掠”的,恐怕是凤毛麟角了。

  因此萧文明对于这样的惯例,还是理解的。

  原本他也想去城里看一看、瞧一瞧,但如今正是在继任考核的节骨眼上,正是要大家齐心协力的时候,他也做不出抛下弟兄们独自享受的事情。

  于是萧文明便亲自带领队伍,按照金陵城军官的安排,去往城外安营扎寨。

  此次继任考核选拔的都是朝廷今后的基层军官,因此朝廷的还算人性化安排的,并没有让赶来接受考核的人马都在一片白地上扎营,而是事先已经安排好了军营,而军营就集中在设置在金陵城外。

  只见朝廷已在金陵外城安德门外的一大片空地上修建起了一座临时军营,军营由茅屋帐篷组合起来。这座军营规模不小,目测能够容纳个一两万人,可设施却是十分简陋。

  别的不说,光是这几间陋室,那就是四面透风、上面透雨,要不是这两天天气尚好,否则要是像江南梅雨季节这样的降水,这座军营非得像一坨纸一般被泡烂了不可!

  对于这样的营房,萧文明是看不下去的。

  然而萧文明现在的队伍,只不过是初步演练了队列,学会了一些最基本的军事动作而已,根本就不具备野外行军和作战的能力,至于在一片空地上修建起坚实可靠的军营,更是既没有这样的技能、也没有这样的经验。

  因此他也只能暂时在朝廷安排好的营盘里驻扎。

  然而,萧文明替自己手下子弟兵配备的被褥、粮草、补给还是十分齐全的,刚刚入住不久,便已铺好了床铺、支起了炉灶、归置好了兵器,准备先埋锅造饭,填饱肚子再说。

  萧文明刚忙出了个头绪,忽听守下头目胡宇前来报告:“军营之外来了位将军,要来会见少爷。“

  胡宇是萧文明新提拔起来的三名头目中的一个,今天正好轮到他值班放哨,通报客人来访的差事,自然也就是他的。

  萧文明属于初来乍到,没个人指点,突然来了人,他还摸不准这其中的套路,便询问道:“噢,你打听清楚了没有?是哪位将军来访?姓甚名谁?”

  这个胡宇果然是读过几天书的,心思要比其他人缜密得多,立即回答道:“小的已经打听过了,这位将军乃是,金陵游击将军任当思。他说同少爷还有一面之缘呢!”

  一听“任当思”这个名字,萧文明立即就回忆起这个人来了。

  当初护送自己老爹和临海屯阵亡将士的遗骸回归临海屯的,就是这个任当思。并且他还安慰萧文明和他的姐姐萧文秀几句,听他的谈吐举止,应该是个好人,是可以见一见的。

  其实萧文明还担心突然来人,大约是特意过来索贿的,不过既然是任当思来了,多少给他一点钱,让他成为自己的人,倒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想明白了这一点,萧文明当即回答:“哟!原来是任将军来了,快快有请!不,我亲自出门去迎!”

  于是他整理了一下自己身上的衣服,便迎出了军营。

  一出军营,果然瞧见一员将官披挂齐整,在左右十几名士兵的护卫之下,正等候在军营门外。

  只见这员将官长得虽然相貌平平,却十分利落精干,果然就是萧文明记忆中的那个游击将军——任当思!

  萧文明见了,赶紧迎了上去,拱手作揖:“哟!原来是任将军来了,有失远迎、有失远迎,不知将军有何赐教?”

  任当思其实心里一直惦记着临海屯,因此他打听到临海屯的人马已然来到金陵城,便立即赶到了城外军营,想要嘱咐萧文明几句,叫他小心办事、不要丢人。

  然而现在一看萧文明这样一副说话得体、流利的样子,任当思忽然意识到,萧文明似乎已然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原先那个懦弱不堪,刚听到父亲去世的消息,就吓得当场晕厥的萧文明,似乎已然是死了!

  任当思乃是一员宿将,见过的人、经过的事也算是不少了,可一个人的性格和能力,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之内,就能转变得这样彻底,这样的例子实在是太少了,任当思都不敢相信……

  因此,任当思带着满腹的狐疑,回了个军礼,又说道:“萧千户似乎早来了几日,不知考核之事准备得如何了?”

  萧文明信心满满地回答:“任将军,继任考核我也是赶鸭子上架头一遭。准备,自然是准备了一些,但要说准备到什么程度,有几分把握,晚辈也不敢说满话……不过任将军应当是知道其中门道的,不如请将军先检阅一下我手下的子弟兵,要就有什么错漏之处,将军只管直言,不必客气。”

  萧文明这话说得十分中肯,任当思点点头:“嗯,也好。那这就把你的弟兄召集起来,我进营去看看吧。”

  萧文明一边点头,一边吩咐身边的胡宇道:“没听见任将军的话吗?你赶紧跑几步,把刘辰、张俊两个人都叫起来,让他们领着自己的弟兄,在军营的空地上列队。任将军现在就要检阅,不得怠慢,都听懂了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