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筑梦道路 第六十五章 前进路上

《筑梦道路》第六十五章 前进路上

作者:z不倒 字数:2757 书籍:筑梦道路

  第六十五章 前进路上

  【1】

  张文杰一下子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更是牧野花村的骄傲和自豪。地、市、县政府,纷纷派人来到张支书家表示祝贺,并且邀请她作演讲报告。省城的报社记者和电视台的记者,也纷纷来到张光明家,对张文杰这位冠军进行了专访。张文杰她就对记者们说,我的成功离不了父母的支持与鼓励,更离不了赵校长,他毫无保留地亲授给我武功绝学。张家人还拿出自家树上结出的水果让客人们吃。记者们夸奖味道非常存正。张光明一听这话,顿时喜上眉梢。他立刻从中洞察到村庄发展经济的契机。他就立即和妻子用自家养的家禽和家畜,还有瓜果蔬菜,来盛情招待客人们。张光明问他们味道怎样?客人们都说,味道很地道,简直就是美味佳肴。

  张支书心中更加欢喜,就向客人们介绍,俺村各家各户都用有机肥代替化肥,所以很好吃。记者们还好奇地问:“那您是如何种植和养殖那些禽畜呢?我们品尝出了原汁原味纯正的味道呀!”

  张光明回答:“我们村的禽畜也不用饲料喂养。”他赶紧说,“都是用粮食糠加桑叶、枸杞、还有中草药具有抗病,滋补的方法进行喂养。他还介绍说,中草药还要针对禽畜的生长情况,及时做出调整。记者们回到省城后,对食用牧野花村的瓜果蔬菜和禽畜味道的真切感受,做出如实的宣传。

  【2】

  牧野花村人谁也没想到,记者朋友们不但,宣传张文杰靠每天刻苦训练,勤奋好学,取得了冠军,还对牧野花村的瓜果蔬菜,以及禽畜地道的味道做出了宣传。一时间,来牧野花村参观者络绎不绝。张光明和村民们商量后决定,让那些客人们到各家各户免费品尝美食。诶呀,这一品尝,让众人赞不绝口。所以来自四面方的参观者就更多了。

  张支书立刻召开群众大会。他说,“我看应该果断地成立具有吃、住、赏乡村乡土风情的农家乐。还要成立动物、植物农业合作社。”大家都用诧异的目光看着他。“咱们可以种植瓜果蔬菜的新品种,并通过用塑料大棚进行种植。一定要坚守不上化肥、不打农药纯绿色的瓜果疏菜,以高出同类产品价格几倍的销售方法,我想一定会供不应求的!”大家都认为这倒是个好办法,可他们纷纷顾虑满腹,张光彩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是有病虫害,可该咋办呢?”张支书立刻回答,“我和秦春天夫妇培育繁殖了一批害虫的天敌。到时候我们四人会把这些个问题逐一解决的,大伙就放心吧!”大家立马像吃了一颗定心丸,带着对村庄美好的愿景散会了。

  【3】

  参观者来到刘远飞家具厂,看到时尚新颖、结实耐用的家具品种齐全:有中式的、有欧式的,还有东南亚风格的,人人都喜欢上了这里的家具。户买量,和批发商定购的数量在日益增加,木工们日夜换班做家具都供不应求。因此,他的家具厂也扩大了规模。

  电视机就成了村民们的万能,不出屋门就知道中外许多国家的大事,不出家门就可以欣赏到精彩的戏曲、歌曲、电影、电视剧等优秀节目。有了三轮车和两轮摩托车“这些飞马”就代替了马车出行,也就给村民们节约了不少的时间。有了洗衣机,村庄的妇女们就不用每天用手洗了。有了面条机,村庄的妇女们就不用每天下晌,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还要擀面条。无论是想吃什么宽面条、或是窄面条、或是细挂面等,都能轻松搞定。

  有了这些小家电和摩托车,不但丰富了农民们的生活,还提高了生产和生活的效率。

  张支书再次召开村干部会议,他建议把大池塘里的水产动物进行深加工。他先说,光是鱼类就能做出鱼子酱、鱼罐头、鱼粉......再来说虾吧,咱可以做成虾酱、虾仁、虾皮......贵小宝听后犹豫不定,张支书他就赶紧说,“我还是那句话,出了什么事,你们就往我身上推,有我这个支书担着你啥都别怕。大队长才表示同意了。

  张支书经多次请教食品专家,又经过他自己的努力研究,终于做出了虾酱,鱼子酱……它们经过权威部门的鉴定,及有关部门的认定,没想到富含的营养成分,远远高出同类产品好多。张光明忙申请了专利,“牧野花村牌”的商标,从此成了这些深加工水产动物的食品代号。

  【4】

  张光明召开大小队干部会议,说建设罐头厂的事儿,这次是以村民们集资的方式进行的。大队干部首先带头拿出资金入股,其他的小队干部们,也纷纷掏出钱来,放到大队的办公桌子上,钱越摞越高。群众们知道了,也纷纷拿出自己结余的钱来投资入股。这次没费一点劲儿,罐头厂就搞起来了。张支书和大队干部们忙着建厂,购买设备、请自己村里的农民来做工等一系列事情。

  张支书请来知名罐头厂的技术人员,前来现场指导制作技术,工人们学得很认真。张支书对工人们说:“人人都要注重卫生问题,个个都要先穿工作服,再戴帽,然后戴手套才能开始工作。记住一定要把好质量关,不合格的产品绝对不能出厂。”所以这里的工人都很认真负责。张支书想,现在技术是掌握了,一定得做出自己的特色,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呀!

  这天,张光明买了一台四轮子的拖拉机,他家喂养的一头老黄牛,已经没用了。他就请来尹抓根,把那头老黄牛给宰杀了。他要把这头牛肉,分给村里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们吃。尹抓根指着一个大包说,“你快来看呐,你家的牛肚子里有一个特大的牛黄啊!

  张光明夫妇对视一下,喜出望外的眼神看着这个稀罕的东西,“这真是意外的收获呀!”夫妇俩异口同声地说。尹抓根他说,我来跟你找买家,这么大的一块牛黄我是第一次遇见,把它卖咯,能给你家盖座楼房啊!

  “啊!就值那么多的钱呀?”

  光明老弟,这里有这么大的一个很珍贵的牛黄啊!这玩意儿值老鼻子钱了!”

  “可不嘛!你们就甭管了,卖了这块牛黄的钱,我会及时给你们送来的!我走哩!”

  尹抓根他熟练的宰杀技术,令张支书钦佩不已。尹抓根只用了半晌的功夫,就把这又高,又大的耕牛,给分割完毕。张光明给他工钱他不要,张光明就硬是送给他一个牛肝作为酬谢。尹抓根提留着牛肝临走时,让张光明先煮内脏,再煮肉一定要分开煮。张光明答应着,把尹抓根送到大门外。他转身回到家里,立刻开始炖煮牛肉。等煮熟了就端一碗给自己的父母吃,他们都说好吃的很哪!

  尹抓根提着一个黑色的皮包,乐呵呵地走了进来,“咋了弟妹,看你哭得跟泪人似的?”张光明他说,文雅娘还不是心疼那老头牛嘛。

  “弟妹你甭哭了,我保准你看到这里面东西就会笑,看看这里面是啥?”尹抓根指着皮包说。

  李月娥拉开皮包拉锁一看,张大了嘴惊叫道:“啊,这么多的钱哪!我的天呀!我长这么大,还没见过这么多的钱呀!”张光明走过来一看,也是大吃一惊。

  尹抓根眉毛一挑说,“你们没想到吧,你们家养了一头金牛呀!现在万元户不少,可是五万元就不多见了吧?你们在咱村可是第一户呀!哈哈,你们发财啦!发大财啦!”张光明把这一好消息告诉了孩子们,他们个个兴奋地热泪盈眶。张光明却把这些钱都投到罐头厂里去了,支书说要把罐头厂建设成我国一流的企业。这一消息很快传遍了全村。

  张光明请来李书记来参观罐头厂,他想拿着自己村里罐头厂里做出来的罐头,和李书记一起去省城的权威部门做鉴定,要是合格先注册个商标,将来还要扩大生产规模哩。李书记欣然答应了,还夸他有远大的理想。李书记让司机小李开车,两人一起到了省城的食品监督管理局,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一出来,技术人员就拿着这张单子问:“这些深加工的水产品都是你们村制作出来的?”张光明点点头,“简直不可思议呀!每样营养成分都很高啊!而且比较同类产品呢?有几样营养成分远高于其它同类产品呀!”

  张光明一听激动地对李书记说:“您听见了吗?我们村的罐头厂办成功了!呵呵成功了!”

  李书记开玩笑地说,“那你们村有了你这个点子王,还有你张光明办不成的事儿吗?”张光明又和李书记一起在省城申请了专利。张光明和李书记在返回的路上,一路畅想村中未来,李书记很是赞赏他一心为公的高尚品格。李书记告诉张光明说,现在已经有了这个检测合格报告了,不如先打开销路为好。

  张光明一回到村里,就在大喇叭上,把罐头厂的检测报告念给群众们听,全村立刻引起了轰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