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先生 第一百六十七章 委托2

《大先生》第一百六十七章 委托2

作者:苗棋淼 字数:2592 书籍:大先生

  [[未时将过,禁宫的东华门附近。

  两名均头戴乌纱帽、身穿杂色团领衫、腰束乌角带、脚蹬皂色鞋的男子,在一名宦官的引领下,正缓缓往西边走去。

  在前面带路的,正是朱厚照的长随宦官刘瑾。

  而跟在他身后的两男子之一却是伦文叙,弘治十二年己未科的会元及状元,曾在翰林院门前想对杨廷和施以援手,但被杨廷和断然拒绝的那位翰林修撰。

  另一名男子看起来要比伦文叙年轻些许,长着一张略显消瘦的修长脸,但双目炯炯有神。

  两人原本默然不语,只亦步亦趋跟着同样沉默的刘瑾。

  眼见文华殿近在咫尺,伦文叙突然轻声问与其并肩同行的那名男子:“伯安,你可知今日殿下为何要召见我们?”

  那男子听得哂然一笑,少顷,摇了摇头:“伯畴兄,殿下之意又岂是你我所能揣测的?若要得知,除非刘公公肯透露一二。”

  “刘公公的口风可紧得很呢。”伦文叙亦微微一笑。

  走在前面的刘瑾似乎一直留意他们的动静,听得两人言语顿时停下脚步。

  伦文叙和那男子见状随之闭口不言,虽不知何事,却也停了下来,两人更互相对望了一眼,似看到对方眼中的一丝惊讶。

  刘瑾缓缓转身过来,脸带笑意望着两人,拱着手道:“两位大人就别为难咱家了,真不是咱家不肯说。千岁爷只吩咐将两位大人领到文华殿,并没有交待所为何事。”

  他对伦文叙和那男子的态度可谓恭敬有加,不仅口称“大人”,更没有因为两人仅身穿从六品的官服而有所看轻。

  “刘公公言重了,是我二人心直口快。”伦文叙马上拱手回礼。

  “刘公公切莫介怀。”那男子也拱了拱手。

  “两位大人,千岁爷吩咐咱家之时,是笑意盈盈的。想来召见两位大人,定是好事情。”刘瑾笑意不减。

  伦文叙和那男子相视一笑:“谢刘公公。”

  “两位大人这下放心了吧?不要多想了,觐见千岁爷后,自然一切见分晓。快走吧,千岁爷可能等得有些心急了。”刘瑾右手一扬,朝两人做了个请的手势。

  伦文叙和那名男子听得脸色一凝,齐齐应了声诺。

  刘瑾随即转身,继续迈起脚步来,所走方向正是文华殿。

  三人一时无话,脚步比刚才亦加快了不少。

  过得一会,三人离那文华门只余二三步之距。

  刘瑾缓下脚步,对伦文叙和那名男子道:“两位大人请稍候,待咱家先进去复令。”

  伦文叙和那男子同时拱手:“有劳刘公公。”

  刘瑾一转身,双脚才甫动,却见一个五大三粗的宦官,已从那文华门奔了出来,正是何文鼎。

  何文鼎见到刘瑾、伦文叙和那名男子均站在门外,顿时“哎”了声,一个箭步冲到刘瑾跟前:“瑾爷,千岁爷让你去领两位大人来觐见,今日怎么这般磨蹭的?”

  未待刘瑾回应,他已望向伦文叙和那名男子,脸上带笑:“伦大人、王大人,千岁爷等两位可等得有些心焦,让咱家出来查看一二。”

  伦文叙和那名男子双双拱了拱手。

  一人道:“何公公,是下官二人有所延迟,实与刘公公无关。”

  另一人说:“让殿下久等,乃下官二人之错。”

  “两位大人大可不必担心,此等小事千岁爷不会介怀的。两位大人快请吧,千岁爷已吩咐,两位大人一到便领进去,无须再通报。”何文鼎笑道。

  随即,他又朝刘瑾扬了扬手:“瑾爷,还愣着做啥?走啊。”

  “有劳何公公、刘公公。”

  两人和何文鼎、刘瑾似乎都颇为熟络。

  在何文鼎和刘瑾的引领下,伦文叙和那名男子先穿过文华门,在甬道走了片刻,这才迈入文华殿。

  两人刚进殿,便看见朱厚照已站在案边,正微笑着望了过来。

  伦文叙和那名男子急行数步,距朱厚照仍有七八步之时,两人齐齐驻足不前,俯身跪下叩头,口中几乎同时呼喊起来。

  一人呼道:“臣伦文叙叩见殿下。”

  另一人喊道:“臣王守仁叩见殿下。”

  与伦文叙同行的这名男子,正是王守仁。

  他本名云,字伯安,号阳明,余姚人士,乃成化八年生人,比伦文叙还要年轻数岁。

  在弘治五年的首次乡试里,他已得中举人,然而在第二年及弘治九年的两次会试中,均名落孙山之外。

  直至弘治十二年的己未科,也就是伦文叙先获会元再取状元的那科,他才以二甲进士及第。

  “伯畴、伯安,快快请起……”朱厚照脸带微笑,两手往上虚托了数下。

  他没将伦文叙和王守仁唤作“伦卿家”和“王卿家”,而直接唤两人的字。

  对朱厚照这般称呼自己,伦文叙和王守仁似乎亦习以为常,两人齐齐道了声“谢殿下”,便缓缓站了起来。

  “来人,赐座赐茶……”朱厚照朝一旁的数名宦官扬了扬手。

  对于这等小恩小惠,朱厚照从来也不吝惜。

  伦文叙和王守仁听得再次躬身行礼,连连谢恩。

  待两人手持着杯子坐下后,朱厚照又朝殿内的数名宦官道:“你们都退下吧,先在殿外候着。这里有小鼎子和小瑾子侍候即可。”

  千岁爷有令,那些宦官不敢不从,齐齐应了声诺,便缓缓退出文华殿。

  朱厚照这样做,自是不希望那些宦官听到一些不该听到的话语。

  有明一代,东宫太子能这般单独召见臣子,是甚为少见的。

  历代宫廷的权力斗争都是十分残酷和极其血腥的,那怕是亲如父子或兄弟,也毫无情面可言。

  因而,绝大多数的帝皇,虽然会着力培养东宫太子的执政能力,但绝不会放松对东宫太子势力的限制。

  其他朝代不说,仅以有明一代为例。

  当年太宗文皇帝就反复强调,无论是觐见还是向东宫太子进讲,一应官员都必须同进同退,绝不能单独觐见或独自留下与东宫太子相议。

  如有官员不遵,监察御史、鸿胪寺等即可弹劾。

  但太宗文皇帝发出敕令不久,中军都督佥事李谅偏偏单独觐见东宫太子朱高炽。

  这自然逃不过言官们的弹劾,太宗文皇帝念其初犯,又是勋贵,虽没有追究,却也严斥一番,还言仅此一次,下不为例。

  这无异是太宗文皇帝对群臣结党营私的严重警告,那怕是东宫太子也不例外。

  但弘治皇帝对朱厚照完全没有这种心思,更不用说生起甚么防范之心。

  自从朱厚照在“期扬”有过人之举,引起了弘治皇帝侧目,及至“三岁出阁就学”、“六岁博览古今”,更深得弘治皇帝的钟爱。

  之后又开始习练骑射武艺,到创威武营、设锦堂,再到独自召见臣子等等,朱厚照想做什么,弘治皇帝几乎均有求必应。

  有明一代,恐怕也只有弘治皇帝会这般“纵容”东宫太子了。

  朱厚照道:“伯畴、伯安,是不是心有疑惑,这才过了数日而已,为何孤又召见你二人?”

  伦文叙和王守仁迎着朱厚照的目光,随即相视一笑。

  一人点着头轻笑,另一人却道:“臣的这点小心思,完全瞒不过殿下。”

  朱厚照没让两人等多久,随即说道:“月初曾和你俩提及之事,如今已尘埃落定。”

  “殿下,伯畴兄往西北之事定了?”王守仁喜形于色。

  “是定了。但又不是伯安你去西北,为何比伯畴还高兴?”朱厚照亦笑了起来。

  “臣与伯畴兄既为同年,亦是好友,臣自要替他高兴一番。”王守仁仍是笑意满脸。

  朱厚照轻“啧”一声,少顷,指了指伦文叙:“你看,伯畴就不同了,仿如老僧入定一般。”

  其实伦文叙只是强作镇定而已,他内心不知有多激动。

  听得朱厚照之言,他这才轻吁了口气,站起来朝着朱厚照躬身行礼:“臣谢殿下之举荐。”

  “伯畴,你先别忙着谢。不日便要离京,西北可不比京城,你可做好吃苦的准备?”朱厚照微微一笑。

  “臣早已作好准备,定不负殿下所托。”

  朱厚照点了点头,再道:“尤其家中之事,孤知你已有二子,但幼子仅四岁,长子之龄与孤相差无几,可要安排妥当。”

  话音刚落,他已望向王守仁,又道:“伯安,孤听闻你尚未有子嗣,你可要努力些了。”

  朱厚照突地将话题转到二人的子嗣问题,虽然这番是与其年纪明显不符的言论,但侧耳聆听的王守仁和伦文叙均满脸严肃,仿似正听着睿智长辈在训话一般,并没有丝毫的不满和抵触。

  这番话其实是朱厚照有意为之的,他早已将王守仁列入辅助自己的能臣名单中,自是希望王守仁早日有子嗣。

  据他上一世的史书所记载,王守仁年过半百才得一子,在其子尚且年幼之时,他却已撤手人寰。

  过得一会,见得王守仁仍是一脸羡慕地望着伦文叙,朱厚照暗暗一笑,又道:“伯安,是不是觉得孤没举荐你去西北,仍心有不甘?”

  “臣万万不敢……”王守仁随即站起来,躬身应道。

  “伯安,驱除寇贼,不争朝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