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明末求生记 第六十二章 高一功的处境

《明末求生记》第六十二章 高一功的处境

作者:名剑山庄 字数:2185 书籍:明末求生记

  第六十二章 高一功的处境

  隆武虽然没有杀了胡澹,但却扣住了胡澹,派胡澹的随从出城见张轩。

  张轩接过胡澹随从带着一封密信,打开一看,说道:“看来,长沙城中人心惶惶,却是一个不错的机会。”

  许都说道:“大将军,末将请令先登。”

  张轩说道:“不急,大军来回奔波,接连大战,已经是疲惫了。而今修整一段时间。看看高一功的反应。”

  许都说道:“是。”

  之前许都都强烈主张猛攻长沙城。想要散步李过大败的消息,来动摇长沙城中的军心士气。

  不过胡澹等人也一致认为,先攻高一功,再攻长沙城的顺序不能变,不过解决高一功的办法,却未必需要大战,可以一手软一手硬,硬的自然不用多少了,但是软的那一手就是劝降。

  张轩并没有立即下决定。

  而是将各种情况都准备起来。

  比如胡澹进入长沙城为使者,而还有另一路使者去见高一功了,张轩有些怀念罗戴恩了。罗戴恩在义军之中,真可谓是交游广阔。高一功与他也有交际,毕竟罗戴恩在军中管理后勤。

  有些时候闯营后营之中都没有的东西,在曹营后营之中未必没有。

  所以罗戴恩的人脉的确很广。

  不过,罗戴恩在南京,却不能飞到此地,只能将这事情给马光玉了。

  想来马光玉千里迢迢跟随高一功从西北杀出来,不管怎么说也会有一点点交情。马光玉如今与高一功营中谈的怎么样,张轩并不知道,只是张轩想要拖延时间的念头,却是实打实的。

  张轩最重视下层士卒的想法。

  他明显的感受到,从洞庭湖之战后,汨罗江南围歼何腾蛟之战,攻克湘阴之战,突击长沙城下,秘密回军,洞庭湖东岸之战,等等,这些军事行动密集在半个月之内,之间的间隔,甚至可以按天来算。

  实在是太密集,太辛苦了。

  人不是机器。

  而且张轩的南征军之中,固然有不少人都是南方人,但是骨干大多都是河南人,数次漂泊在船上,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一种美好的体验。军中上上下下都有一种疲惫的感觉了。

  张轩固然想,势如破竹,一刀下去,稀里哗啦,一场场大胜。但是实际上,即便是砍竹子的刀,用得时间长了,也需要保养的。

  一文一武,一静一动。张轩不愿意将弦崩得太紧。

  所以

  这才抓紧时间,对高一功,与长沙城中,都是虚张声势,其实在修整军队。不管高一功到底能不能争取过来,但是马光玉到达高一功营中,定然能扰动高一功军心。

  高一功不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根本无心与张轩决战。张轩这一手,根本就是缓棋。

  而此刻,高一功已经确定了这个烦恼。

  高一功所部从常德而来,已经快进如湘江沿岸了,再往东几十里,就是湘江了。

  可是高一功在这里扎下大营了,一副长期固守的姿态。

  不是高一功,不想继续前进了,而是高一功军中军心已经乱了。这种混乱还是马光玉带来的。

  马光玉过来的时候,可是大张旗鼓,一点都没有掩饰的样子,而且马光玉在高一功麾下还真有熟人。就好像是刘邦与项羽相争的时候,张良与项伯还是儿女亲家。

  反秦起义才几年了,明末农民战争之间,分分合合,不管从上到下,人际关系网络,从来没有隔断过。

  马光玉想传播一些消息,高一功都挡不住。

  将领与军队之间的关系很复杂。即便是再优秀的将领,也未必能完完整整的控制住军队每一个角落,更多是依赖军官团体。而马光玉所传播的消息,就让这个团体之中议论纷纷。

  马光玉所传播的消息,不是别的,就是李过战败,党守素战死的消息。

  下面说什么的都有。

  自然有想继续打下去,为李过和党守素报仇。但是更多的军官却有另外的想法,他们不想与夏军死磕。原因无他,大家都是自己人,几年前,说不定还与夏军的某些人在一个锅里搅马勺的。

  甚至高一功与张轩,彼此之间,未必没有合作过。

  何必打生打死?有什么事情不能谈。

  是,闯王李自成之死,是双方的根结所在,是绕不过去的。但是高一功就能与朝廷绕过高迎祥之死吗?

  即便高一功本人,未必没有动摇的心思。

  真正想与夏军死磕,报仇的是李过,并不是高一功。

  只是高一功心中有动摇,但也没有下定决心。一方面,就是隆武待他们礼遇。

  说实在的,隆武对高一功的举动,实在让高一功感动非常。如果可以的话,高一功并不想背叛隆武,只是高一功也知道,他固然是一军之主,但是一定要违背众意做什么事情,下面或许不会来个兵变,但是很可能用脚投票,打仗的时候放放水。

  想阴主将的办法太多了。

  所以在这么方面上,高一功不可强硬的表态。

  另一方面,却是堵胤锡。

  这一支大军之中,高一功虽然是主将,但是还有一支不在高一功控制之中的军队,那就是常德军。常德军并不多,不过万余左右,不过是堵胤锡到了常德之后,整顿过后,剩下的军队。

  谈不上多厉害,不过全军的后勤都在堵胤锡手中。

  如果高一功投奔张轩,那么他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攻克常德军。而堵胤锡其实已经有准备了。

  高一功现在觉得,他好像是坐在一个就要四分五裂的椅子上一样,稍不小心,就要坐在地面之上。

  “将军,文大人求见。”高一功想躲清静都不行,听了外面的禀报,微微苦笑,说道:“请文大人进来吧。”

  文安之进来之后,也没有多说废话,说道:“侯爷,可是后悔了?”

  高一功有些诧异说道:“我后悔什么?”

  文安之说道:“后悔当初南下投明?”

  高一功听文安之这么一说,心中还真生起这样的心思,暗道:“早知道官军如此,当初还不如投奔夏军。”只是他嘴上却说道:“文先生说哪里的话。”

  文安之说道:“侯爷,有没有后悔,文某也不知道,不过文某却代侯爷后悔了。毕竟当初侯爷如果不听李侯的,如今在夏军之中,不为郡王,也为国公了。何至于现在进退两难,只是而今侯爷却不能一错再错。”

  高一功听了有些不明白,说道:“文大人,劝我投夏。”

  “非也。”文安之说道:“大人,如果在郧阳时投奔夏朝,决计不失公侯之赏,甚至还能为一方重将。但是而今投夏,从今之后,只能在枢密院中画押了。文某不过是劝大人,三思而后行,不要让自己后悔。”

  高一功说道:“此言怎讲?”

  文安之说道:“高将军自问,陛下待你如何?”

  高一功沉吟片刻,说道:“陛下厚恩如此,高某无以为报。”

  文安之说道:“闯王待你如何?”

  高一功说道:“势如子侄。”

  文安之说道:“如果当初高将军在郧阳投奔夏朝,不过是势穷来投,罗氏也不会另眼相看,而如今高将军以为闯王报仇之名投奔大明,身负当今之厚恩,富贵已极。当今被围长沙,日夜盼望高将军而来,高将军束手投敌,至陛下于死地。却不知道天下人当如何看你,也不知道投奔罗氏之后,罗氏当如何看你。会不会有人称呼将军,为三姓家奴。”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