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明末求生记 第九十四章 川中战事再起

《明末求生记》第九十四章 川中战事再起

作者:名剑山庄 字数:2191 书籍:明末求生记

  第九十三章 北线无战事二

  张轩心中微微一叹,有些遗憾。

  如果说,张轩言语之中没有真情实意却也是假的。

  他与袁时中相交,虽然刚刚开始,有些心机。但是接触的时间长了,袁时中对张轩非常相信,这种信任也让张轩非常感动。再加上战场之上相互配合。自然有一些战友友谊。

  而今变成君臣之间毕恭毕敬的情况,让张轩有些失落。

  不过,这也必然。

  对臣子来说,与皇帝保持相对距离。是保全自身的必然。以袁时中的性格,这样做,也是必然。

  张轩整理一下思绪,说道:“大兄来的正好,与我一起去襄阳,与高大人好好议一议。”

  张轩带着袁时中,回到襄阳城之中,高士衡早就在这里等候多时了。

  “臣高士衡拜见陛下。”高士衡行礼说道。

  张轩说道:“高大人免礼。”

  高士衡在这一战的作用也很大。不要看高士衡战绩不错,但是高士衡本质上来说,还是一个文官,他的战绩,更多的时候。是统领全军,支撑前线将领所需的物资无缺。

  而并非真的领兵出战。

  这一次也是如此,张轩统领大军作战,后勤支援全部是由高士衡负责。高士衡的能力得到的充分的发挥。

  在数十万人的后勤支援民夫筹措,被高士衡安排的井井有条。

  这看似平常,但是真正做过的人,才知道难度之大。

  故而张轩对高士衡非常客气。

  所有人坐定之后,张轩示意让郑廉。

  郑廉先向张轩行了一礼,说道:“陛下,诸位。清军的情况已经弄清楚,济尔哈朗已经撤军了,大概在三五日之内,就能撤到了洛阳。以臣对清军粮食储备的判断。在半年之内,济尔哈朗没有再次南下的实力。”

  “张相,已经上报,半年之内,可以向襄阳一线补充五万新兵。”

  “也就是这一战之后,半年到一年之内,是北线应该没有战事。”

  张轩听到这里,点点头,说道:“对郑廉这个说法,两位觉得怎么样?”

  高士衡说道:“臣以为极是,只是有一点问题,就是樊城还没有修建好。恐怕襄阳一线所需的兵力要多一点。”

  张轩虽然没有明说,但是张轩想抽调北线的兵力。已经不是一日两日的,对于这一点,袁时中才回来,大抵不知道。但是襄阳这边却都是知道的。

  张轩点点头,对袁时中说道:“大兄,你怎么觉得?”

  袁时中行了一礼说道:“清军从信阳退去,而退过许州,以臣之见,清军不会在许州停留,估计还会停留在黄河一线上,信阳城高池深。只需留守数千士卒,依靠信阳三关,足以抵挡清军南下。”

  “臣部下,三万四千将士,足以在陛下麾下听用。”

  张轩与袁时中,高士衡商议之后。

  袁时中所部与王光恩,王光泰兄弟所部,都被顺流而下。

  这些都安排好之后,却不想一个新的问题再次出现了。

  郑廉急忙忙的过来说道:“陛下,重庆方面急报。”

  张轩皱眉说道:“怎么回事?”

  郑廉说道:“贺将军来报,吴三桂收降不少残明士卒,收拢了不少船只,水陆并进,围困重庆城。四川水师大败,重庆水道被截断。已经成为孤城之势。”

  张轩并不知道,令吴三桂进攻重庆,牵制夏军的命令,是济尔哈朗下的。

  但是战术衔接出现了一些问题,在济尔哈朗与张轩交战正烈的时候,吴三桂已经在准备了,但是准备仅仅是准备了。双方消息有些延迟,当吴三桂进攻打到最高潮的时候。

  济尔哈朗已经退兵了。

  不过,张轩不想了解这一点。他只知道该怎么应对。

  张轩立即下令周辅臣的水师西进,解重庆之围。

  他先将命令传了下去之后,心中却还有一丝不安。

  随着昆明被攻破,云南已经抵定,南川的明军无所依从,吴三桂趁势做了不少手脚。最少南川已经依附在吴三桂麾下来了。大半个四川都在吴三桂麾下了。

  四川虽然屡经战乱。

  但是还不到荒无人烟,乃至于成都城内,有老虎出没的地步。在稍稍整顿一下,吴三桂就有一些兵精粮足,以辽东老卒为根基,以四川将士为辅兵,一时间声势浩大。

  当然了,张轩不惧吴三桂,但是要解决吴三桂,是需要时间的。

  张轩现在没有在长江上游下游一并开战的能力。

  重庆之围是小问题。吴三桂才是大问题。

  张轩沉吟片刻,对郑廉说道:“云南情况怎么样了。”

  郑廉想了一会儿,从大脑深处,将云南的现状给翻出来,说道:“滇王在云南做的很好,武昌消息,上个月滇王还请命从武昌召集一批官员,安置云南府县官员。”

  张轩说道:“滇南已经拿下来了?”

  郑廉说道:“听说滇王于滇南大会云南土司,重换册封。想与云南土司各自安堵,只是现在情况如何,却不知道了。”

  张轩说道:“下令,不,我写一封书信给滇王。”

  张轩想起来能牵制吴三桂的人,只有李定国了。

  用人的时候,就要放低姿态。而今李定国雄踞一方,虽然屡屡向他表明心意。别的不说,李定国手中真没有人吗?还要从武昌请一批官员过去。这就是他向张轩表忠心的一种姿态。

  但是张轩并不能将李定国普通属下。

  而且对云南情况,张轩是山高路远,情势难明。不要妄自下结论。不好直接下命令。

  总要征求李定国意见。

  就这样,一纸书信从襄阳直奔云南而来。八百里加急,不过三五日之间,就到了李定国面前。

  李定国打开这一封书信。

  细细思量了好一阵子。

  这一段时间,张轩忙的不可开交。而李定国也是如此。

  李定国以夏军数万统率二十多万降军,虽然其中有李定国影响力在,但是一方面平定滇西,滇南。扫荡残明的势力,朱跑跑的跑路能力相当强,而今在滇南土司的包庇之下。

  一时间李定国也揪不出来。

  而且李定国对内部问题的解决也是很棘手。

  亲兄弟还要明算帐。即便刘文秀,艾能奇与李定国有一分兄弟之情,但是兄弟之情与利益纠缠在一起的时候,很多时候也很难办。甚至对李定国来说,梳理内部情况所消耗的精力,比对外征战所消耗的精力还大。

  梳理内部,既要达到目标,压制住其他人。但也轻不得重不得。

  他花费了好大精力,才算是坐稳了而今的位置,虽然刘文秀与艾能奇,在军中还有特殊地位。但是总体来说,云南这些军队,已经确立了李定国为领导核心的地位。

  刘文秀与艾能奇也不能动摇他的位置。

  只是而今要出滇作战的话,李定国一时间也不知道合适不合适。

  托孙可望的遗产,云南粮食还算充足,上一次与李定国与孙可望之战。速战速决,对云南的消耗并不大,以云南的人力物力,还足以打上一仗。但是滇军内部愿不愿为大夏王朝出力,却是一个问题。

  李定国说道:“传令下去,让三弟,与四弟来一趟。”

  “是。”立即有人说道。

  不过一会儿功夫,就刘文秀与齐能奇就过来了。

  他们两人向李定国行礼之后,刘文秀问道:“二哥,你叫我们两个来,有什么事情?”

  李定国说道:“陛下来了一封书信,询问我是否能够能出兵四川,牵制吴三桂所部,两位兄弟意下如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