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瓷界无痕 第201章 布局(四)

《瓷界无痕》第201章 布局(四)

作者:乌羽草衣 字数:1733 书籍:瓷界无痕

  和内地的城市,风光迥异,令人颇有新奇之感。

  一踏入拉萨,最令人注目的就是布达拉宫了。据说这是唐代的文成公主请藏王松赞干布建造的。

  文成公主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女儿,太宗贞观十五年(即公元六四一年)嫁给松赞干布的,当时她只有十六岁。据说松赞干布自娶得文成公主之后,开始信仰佛教,他常常到普陀拉山上即布达拉宫规址焚香静坐,公主生恐有人打扰他,就请他在山上修建一座庙宇,他听从了公主的话,修起的庙宇就是举世闻名的布达拉宫了。

  根据西藏史册记载,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六世纪,规模宏大,山顶上有一座大宫殿,山腰里有九百九十九个阁楼,周围还有三道宫墙。宫墙高大,建筑稳固,世间罕有。宫中大殿,雕梁画拣,涂漆抹金,辉煌壮丽,气象肃穆。可惜后来经历战乱,部分建筑物被毁,现在的布达拉宫的主要部分红宫和白宫,是明崇侦年间由五世达赖喇嘛修建的,规模虽比原来略小,亦已是世罕其匹的了。

  孟华无暇测览风光,待到晚间,悄悄进入吉里住宅。吉里家住一条比较偏僻的小巷,孟华神不知鬼不觉的偷偷进去,吉里和儿子正在闲话家常,给他吓了一个大跳。

  孟华拿出那幅血衣,说道:“我爹是神偷快活张的朋友……”话未说完,吉里已是欢喜得跳了起来,泪流满面,说道:“令尊敢情是孟元超孟大侠么。我盼望你们父子已经盼望多时了。听说令尊受了伤,不紧要吧。”

  孟华道:“老伯怎么知道我会到来?”吉里说道:“神偷快活张三天前刚刚来过,可惜他只住了一宵,便又走了。”

  孟华喜道:“原来张大叔来过了,不知他什么时候再来!”吉里说道,“他说还要到回疆去走一趟,再来恐怕也得在十天半月之后。”

  孟华有点失望,心里想道:“要是张大叔还在这里,事情就会容易得多了。”

  吉里把血衣折好,对儿子道:“孩儿,你要把仇恨记在心头;受了别人的恩惠,同样也是永远不能忘记。”

  小吉里大约十五六岁年纪,身体瘦弱,脸上还有受过鞭打的伤疤,应了一个“是”字,藏好血衣,马上就跪下去给孟华磕头。

  孟华连忙将他扶起,说道:“这我怎么敢当,你们肯收留我,是我应当向你们道谢才对。”

  老吉里道:“孟少侠,你和令尊大斗雄鹰阁的事情,张大侠已经告诉我了。你曾打了我们的仇人,也就是我们的思人了。”

  孟华说道:“可惜那晚杀不了江布,叫老伯失望了。”

  小吉里道:“幸亏你们没有杀掉江布,要是你们杀了他,我反而失望了。”

  孟华笑道:“为什么?”小吉里恨恨说道:“我希望有一天能够亲手报仇,把他捉了来,和他打我一样,我也要把他打得遍体鳞伤。”

  孟华翘起拇指赞道:“好志气!你有这个志气,一定能够如愿。”

  小吉里道:“我要学好本领,才能报仇。孟少侠,你能不能教我武功。”

  孟华笑道:“我的武功还不能做你的师父,不过我可以帮忙你达成这个愿望。嗯,你为什么不拜张大叔为师?”

  小吉里道:“张大侠行踪无定,他说过他这一生不会收徒弟的。”

  孟华说道:“那么我给你找一位师父就是。将来再说吧。”老吉里笑道:“对,我还没有请问孟少侠因何而来呢。孩儿,你也真不懂事,只记挂着自己的事情,孟少侠,你倘若要用到我们父子之处,请别客气,尽管说吧,赴汤蹈火,老朽也是决不敢辞。”

  孟华说道:“家父要我这一封信给弄赞法师,不知可有办法见得着他?”老吉里听了这话,倒是面有难色了。

  孟华问道:“可是有甚为难之处。”

  老吉里道:“布达拉宫不是随便可以进去的。弄赞法师是首微护法喇嘛,在布达拉宫的地位仅次于达赖活佛,要想见他,更是难上加难。我不过是个寻常的百姓,布达拍宫中说得话的执事僧人,我没一个认识,要我设法将你引进,恐怕是办不到了。”

  孟华大为失望,说道:“那我只好等到晚间,偷偷进入布达拉宫,希望见得着他了。”

  老吉里连忙摇手,说道:“千万不可!布达拉宫乃是圣地,除非你是他们邀请的贵宾,否则擅自踏进,便是大罪了。我不知道你因何事要见弄赞法师,不过想来你总是希望和他好好商谈的吧,怎可以先把自己变成他的敌人。”

  孟华说适:“我年轻识浅,多谢老伯指教。不过这封信我非送到弄赞法师手中不行,怎么办呢?”

  老吉里笑道:“少年人,别着急,我的话还未说完呢。”他吸了一口板烟,笑着往下说道:“我本来也是无法可想,好在你来得恰是时候!布达拉宫每年开放一天,供各地前来的香客进入参拜。这一天是四月四日佛祖诞。”

  孟华颓然说道:“现在不过二月中旬,几时才等得到佛祖诞。”老吉里笑道,“你忘记了,藏历和你们汉历不同,今天是藏历四月二日,佛祖诞正是后天。”

  孟华大喜道:“怪不得我一路碰见许多香客进城,原来后天是布达拉宫开放的日子,那么我是可以进去的了。”

  老吉里道:“当然可以,只要你也扮作香客。明天我给你买一套本地的服饰,你可以当作是我的汉人远亲,从外地来的。只要会说几句藏语,那也可以敷衍过去了。”

  孟华说道:“我在路上已经学会一些藏话,普通的应对勉强可以应付。多谢老伯指点!”

  老吉里道:“后天我会陪你去的,应该遵守什么礼仪及言语不通等等。你倒可以不用担心。不过进去之后,就得全凭你的运气了。希望你有机会可以见得看弄赞法师。。”

  第二天小吉里陪孟华到城中各城游览,一来是这天他们反正闲着没事,二来也好让孟华熟悉当地情形。拉萨名胜古迹甚多,他们首先到大昭寺观光。

  大昭寺在拉萨市的中心,最繁荣的八角大街就是环绕着大昭寺建筑起来的,在八角大街的街头,矗立着一座大石碑,只见人来人往,每一个从这座石碑底下走过的人差不多都要摸它一下,孟华觉得奇怪,问小吉里道:“这是什么石碑!为什么人人都要摸它一下。”

  小吉里道:“这是拉萨有名的‘舅甥和盟碑’,说起来倒是和你们汉人古代的一位美丽公主有关。”跟着便和孟华详述这座石碑的来历。

  原来唐太宗李世民把文成公主嫁给截王松赞干布(当时叫吐鲁王),故唐、吐鲁有舅甥之称。到唐穆宗长庆二年(公元八二二年),遣使入吐鲁又一次缔结盟约,并置碑刻石志其经过,这座碑就叫做“舅甥和盟碑”,碑上镌有藏汉两种文字。

  西藏人中间流传着这么一种说法:这座石碑会帮助不得意的人。做生意的人清早摸一下碑身,那一天就生意做得顺利;牧人摸一下碑身,那天的牛羊不会丢失;种田的摸一下碑身,庄稼会长得茂盛;小学生摸摸碑身,那天准会背节……总之谁人摸过石碑,那一天就会无灾无病,各事顺心。

  当然小吉里不是怎样熟悉历史,(有关的朝代、年号、时间等等是作者加上去的)但“舅甥和盟碑”的来历,西藏的人都是耳熟能详,说来娓娓动听。

  孟华笑道:“原来在差不多一千年之前,汉人和藏人就是亲戚了。这座石碑倒是汉藏友好的见证呢!”

  小吉里道:“是呀,虽然有些士王子常常挑拨藏人去打汉人,但我们藏人一向都把汉人当作朋友的。”

  走过了“舅甥和盟碑”,不久就来到大昭寺了。

  寺门前长着两棵古柳,来到大昭寺进香的西藏人,都先用头顶顶主柳,表示敬礼。孟华不禁又是好奇心起,照样做了之后,又问小吉里是何缘故。

  小吉里道:“相传这两棵柳是文成公主栽植的。有个神话还说,那是文成公主的头发长成的。我们藏人非常尊敬文成公主,把这两棵古柳树称做‘公主柳’,刚才的仪式,那是表示对文成公主的敬意。”

  迸了大昭寺,只见正殿的“金顶”上塑了两只羊,昂首向着金光灿烂的“法态”,神态翊翎如生。孟华问起小吉里,原来又有一个故事。

  据说大昭寺和小昭寺都是文成公主亲自相度地形,审定建筑模制兴建的,大昭寺的旧址原是一处湖泊,施工前曾用山羊运土填平,所以这个寺的藏名叫做“日阿萨出朗组康”,意即山羊运士的幻异寺。”讲完这个故事之后,小吉里道:“你注意到大昭寺的庙门没有。”孟华说道:“金碧辉煌,比起我沿途所见的寺庙是不可同日而语。”

  小吉皇道:“我说的不是规模大小。别的方面呢?”

  孟华说道:“我没有细心留意,不知有何不同。”

  小吉里道:“西藏的一般寺庙大门都是朝南开的,只有大昭寺向西,小昭寺向东。其原因据说是文成公主好佛,所以她把大昭寺的大门开向西天佛地!而她又十分思念家乡,所以把小昭寺的大门开向东方。”

  孟华说:“此地有关文成公主的传说真是不少。”

  小吉里道:“正中那座大殿还有一尊释迦牟尼的佛像,据说是文成公主从长安带到西藏的。咱们进去瞻礼吧。”

  这天到大昭寺观光礼佛的善男信女特别多,大概是因为布达拉宫明天开放,各地的佛教徒已经陆续来到的缘故。

  大殿香烟绦绕,挤满了人,大部分是藏人,也有一些汉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