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从崩坏开始旅行 第269章 紫雷

《从崩坏开始旅行》第269章 紫雷

作者:夜天心 字数:1771 书籍:从崩坏开始旅行

  皇家的事太乱了,里面的‘肮脏’的秘密,要是被天下人知道都会引起轩然大波。有一些事情知道了太多,魏千岁都开始庆幸自己是一个宦官了。

  当魏千岁有心搞事情时,他手中的东厂简直是无往不利的‘利器’。

  东厂做事就是讲究一个字:准!

  只要是人做事,无论做什么事总是会留下痕迹。

  这世上就没有消除证据的说法,就算是有,东厂掌刑大太监表示:也可以屈打成招。同时宦官作为最不起眼的存在,是备受整个后宫歧视。

  作为不起眼的存在,往往知道的事情会更多。

  毕竟谁会把一个‘不起眼‘ ‘随时可以赐死’的宦官放在眼中。

  东厂负责监察朝廷官员,几乎每个朝廷官员家中都会有东厂的密探,或者是眼线。这个世上魏千岁只要是想搞事情,他有信心,在十年之内将整个天启朝,彻底的搞混乱。因为魏千岁可以抓住所有人的把柄,就算是没有任何弱点的人。

  总是会有家人吧,家人会有亲戚吧,这些人都会没有问题吗?

  只要有把柄就会为他所用,无论是被迫的,还是心甘情愿的,只要是能用且好用。管他是不是强扭的瓜呢?

  至于天启朝会不会亡国,那就不是魏千岁关注的事情了。魏千岁:……呵呵,我家又没有皇位要继承~这次故意的设计太子轩辕昭,从而挑起二皇子轩辕诩的恨意。

  毕竟没有什么事情比皇家的有颜色的故事,更加吸引老百姓的八卦。

  懿光帝想转移天下人的目光,将过错推到宦官身上,或者是推到任何人的身上都可以,只要皇家的颜面不受损伤。

  魏千岁是懂得往别人的弱点上进攻,专门攻击懿光帝的‘虚荣’的内心。懿光帝越是在乎面子,魏千岁就决定让他颜面扫地。‘刺杀‘ ‘造反’这些事情魏千岁确实现在还不敢做,唯一的反击就是让懿光帝丢脸。

  麟德殿

  文武百官已经入座,魏千岁也以早早的入座。

  魏千岁不像往常一样索然无味,今年则是饶有兴趣的等待着大戏的开场。

  一边品尝着温酒,一边等待着好戏开场。魏千岁觉得自己好坏,但是怎么心中挺舒爽。魏千岁就算坐在宴会上,双手用着手笼,真心觉得挺暖和很好用。

  悠然自得的大宦官,竟然自顾自的喝着美酒,着实是人的所有官员重视。

  这个死太监,面子还挺大?挺好意思做得高位。'‘也不怕摔死,位置竟然坐在几位阁老之前,呵呵!'总是有人看不顺眼魏千岁,觉得他就是为祸朝政的奸臣。

  似乎只要是打败了魏千岁,把他搞下去,就可以让整个朝廷焕然一新。东厂到底做的是什么事情,没有人知道也不想知道。

  魏千岁只是抬眼一扫,和他对视的官员纷纷转移了视线,大家相互举杯共饮。魏千岁对于这一些怂了吧唧的官员,嗤之以鼻。

  ‘都没有我儿子勇敢,都不敢和咱家对视,又如何谈打倒咱家~简直就是白日做梦,痴心妄想!'

  魏千岁独自一人的气势碾压全场,他身边也没有什么官员。

  就算是想要跪舔魏千岁,也不能当着众人之面,那就会成为文武官员共同排挤的存在。而在朝廷百官中,被受人尊重的当然是徐阁老。

  徐阁老不仅是文官的领头人物之一,原来更是吏部尚书。更是皇上的丈人,当然这个老丈人和懿光帝的年龄差不多。

  徐阁老本来是吏部尚书,掌管全朝廷官员的升迁,可以说是掌握实权中的实权。

  而徐阁老之女,当然是备受重视,不仅太子看上了,二皇子也看上。

  反正就是一家有女百家求,主打的就是一个陪伴。

  二皇子轩辕诩本来就和徐家之女徐珠儿两情相悦,就是想要娶她为妻当王妃。

  正值选秀之际,二皇子轩辕诩。当时就想着无论是地位还是家族帮助,徐珠儿就是最适合自己的王妃。

  但是还未等二皇子轩辕诩求父皇赐婚,就传出徐珠儿被人推下池塘,懿光帝派太监救下徐珠儿。

  而已经被看到身体的徐珠儿,万般无奈也只能入了后宫,成为了小小的贵人。

  后又备受宠幸,生了十八皇子之后,更是被封为了徐嫔。

  至于二皇子和徐嫔什么时候勾搭在一起的无人知。

  二皇子和徐嫔的孽缘,其实也要怪懿光帝的横刀夺爱。

  懿光帝一边夺走了儿子,喜欢的女人,一边又特别的重视二皇子轩辕诩。懿光帝表现出一副父子之间的感情深厚,怎是一个女人能够左右?二皇子轩辕诩也

  是感动父皇的理解,一个女人又怎么会耽误父子之间的感情。

  老话说的好:‘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偷不着’,二皇子轩辕诩也许没有那么喜欢徐嫔。只是特别享受刺激罢了,喜欢这种犯上的刺激罢了。

  “皇上驾到!”

  随着一声洪亮的响声,懿光帝缓慢的走来,最重要的人往往最后抵达。

  “拜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官员们齐刷刷的行大礼,毕竟是新年宴会,必须行大礼。"众爱卿平身,今日与民同乐,爱卿们千万不要拘束~"

  懿光帝乐呵呵的说道,却在文武百官行大礼的时候从来不阻止。

  "谢皇上恩典!"文武百官又怎能将皇上的话当成真话,纷纷落座。

  接着奏乐,接着舞,场面也是热闹起来了。

  太子轩辕昭换了衣服和二皇子轩辕诩,几乎是同一时间抵达殿内。

  太子看二皇子的眼神都透露出了一种想要除之后快的得意。

  太子再看一看,跟在父皇身边的徐嫔更是一脸的被滋润的样子。

  两个人没有任何交际,眼神都不会相互看一眼,似乎已经忘却以前感情了。

  有些事情就不能细细的琢磨,这么细细的一琢磨,总是能发现问题。

  太子仇恨过后,脑海当中却想着自己直截了当的曝出来,这种丑事真的是好事吗?

  自己会不会被父皇所嫌弃,父皇最爱好面子了,自己却让他在众人面前丢了脸面,那自己也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了。

  太子轩辕昭想了想又闭上了嘴巴,但是宴会上,二皇子轩辕诩又怎会放弃显摆自己的机会。懿光帝还特别喜欢十八皇子,皇子他多的是了,并不是喜欢皇子。而是十八皇子的出生,已经是懿光帝的后宫中里面未有皇子公主出生。十八皇子的出生,这不就是标志着懿光帝老当益壮。

  说到底,懿光帝还是先考虑到自己,所以爱屋及乌的喜欢十八皇子。宴会上,懿光帝甚是高兴的想要赏赐十八皇子封地。

  "儿臣请皇上三思"太子轩辕昭。率先认真的否决了懿光帝的意见。

  二皇子轩辕诩立刻跳出来找茬:“作为太子要大度,十八皇子还是一个吃奶的孩子,他能懂什么?给他

  封地,不也是要等到成年。"

  二皇子轩辕诩挑衅,他就是看不惯太子,这种做法倒是也没引起来众人的注意。

  徐嫔也在哭哭啼啼,不停的求皇上做主:“太子殿下此时都容不下人,以后更是该如何是好呀?"

  懿光帝果然冷着脸,怒气冲天的想要呵斥太子,转头又一想,毕竟是一朝太子。

  "太子,既然无心参加宴会,就提前离开吧。"

  懿光帝直接让太子离开,本以为太子会无理取闹,更加的惹人厌。

  没有想到太子竟然忍气吞声,拂袖而去,也没想到太子直接去乾清宫等候。太子离开后,本来宴会的声音就已经悄无声息了。

  懿光帝眼神一冷,整个宴会的场次瞬间又热闹起来了。

  似乎刚才发生的事情,全然都没有发现。

  没有一会儿就有小太监前来禀报给冯太监,冯太监作为皇上的贴身近侍,当然知道皇上在意什么。

  于是赶紧凑到皇上身边,小声的说道,太子殿下正在乾清宫等候,似乎有要事相告。

  懿光帝听到有人来报就发现今天的太子确实是不一般,是不是发生有事情啊?

  本来有心搞事情的懿光帝,也无心搞事情了,于是本次的新年宴会就这么草草了事了。

  新年宴会有一种虎头蛇尾的感觉,皇室大战并没有展开,这真是一件令人伤心的事情。

  文武百官离开之后,还在讨论到底发生什么事情了。

  只有魏千岁知道详细情况,但是他又不能向外透露,真是要快把他憋死了。

  不过动脑子琢磨懿光帝,让他出丑,跟他争斗,

  魏千岁突然有一种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的感觉。

  这种感觉十分不错,甚至让人会有一种上瘾的感觉。

  “王康,咱们走了。”魏千岁并不好奇发生了什么事情,因为所发生的任何事情,都会有人告知他。

  不像朝廷的有一些官员什么都不知道。

  乾清宫是历代皇上所居住的宫殿。

  太子轩辕昭就这么站立在外面,等待着父皇的到来。

  太子轩辕昭也不知道自己做的事情到底是

  对还是错,是不是当时就应该嚷嚷起来,现在也不会受罚了?

  懿光帝归来之时,正好看见太子举手不安的样子。

  "到底发生什么事?有事就直说,别扭扭捏捏的,像什么样子。"

  懿光帝训斥的说道,他真的看不上太子,而且是越来越看不顺眼。

  太子轩辕昭倔强的抬起头,嘴里边说着:“儿臣发现二皇子和徐嫔之间的奸情,并且怀疑十八皇子就是两个人的孽子,所以才会努力的阻止父皇。"

  懿光帝脸色变了,脸色都变绿了,他觉得自己的头上绿油油。

  他更相信太子不会拿这种事情来说笑或者是来攻击二皇子,因为这种事情只要一查就能查出来结果。

  "小冯子,你去查一查事情经过,同时查一查二皇子进宫的时间。和十八的怀孕的日期。"

  懿光帝冷静的让人调查,冯太监领命,低头下去,然后去查案了。

  懿光帝看着倍受委屈的太子,心中也是有那么一丝丝的愧疚。

  "父子之间没有隔夜之仇,如果老二就敢做,如此大逆不道之事,那朕绝对不会留情面!"懿光帝非常认真的下定决心,他是不允许有人糊弄自己,混迹血脉这是大忌。

  "父皇,儿臣并不觉得委屈,为了您和皇室颜面着想。受一点委屈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太子轩辕昭表现出一脸自己委屈,但是自己不说的样子。

  懿光帝有点尴尬,心想:太子也太黏糊了吧。

  不得不说这父子二人之间的感情其实已经很薄弱了,现在拼的就是这父慈子孝的模样。

  魏千岁随后就得到了皇宫中的各种消息以及懿光帝的反应。

  虽然没有闹出任何动静,但是朝廷的官员们都知道后宫肯定是发生了了不起的大事!魏千岁只是想给懿光帝找麻烦,让他忙碌起来,别闲来无事,净搞事情了。小小的试水尝试,就取得了如此的成就。

  魏千岁算是知道自己手中的东厂权力到底有多大,到底有多厉害。以前真是没有注意到东厂的能力,现在知道也不晚。

  魏千岁在王康和顾慈的帮助下,开始逐步的攻略官员。利用各种手段层次不穷,无人能够抵挡得住。

  只不

  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总是需要时间,去慢慢做事情。

  魏千岁可能天生对阴谋诡计非常的擅长,就是会搞事情。有了一个权倾朝野的目标,魏千岁现在是非常的有冲劲。整个东厂都被一种无形的鞭子抽着向前动。

  魏家庄子

  魏辰自从下定决心,要给自己给点准备生辰礼物,就已经迫在眉睫了。

  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正好是爹爹的生日,过了年也就是一个月的时间,爹爹就要过生日。自己画出去的大饼说什么都要圆上,不是压力来到了顾八的身上。对于顾八来说,做点烟花什么的轻而易举。

  "啊啊啊…吧………吧……"

  顾八一边用手比划着,一边冲着少爷示意,他可以将烟花做点实验,甚至是可以弄出不同的燃放效果。

  只不过需要大量的材料,可能会浪费掉银子。

  顾八不停的比划着手指,自从没了舌头之后,他说不出话来,也无法表达任何的意思。“哦,需要资金?用来买东西做实验。放心,没问题!”

  "用多少银子就支多少银子,我只要在规定的时间中,看到想要的结果就可以。需要做到各式各样的烟花,放心,好处我少不了你的!"魏辰超级大方的说道,拍拍自己肥胖的小胸膛。

  顾八感激不停的拱手,这些日子一直混吃混喝,少爷没有要求做事,顾家人也不知道干点啥。每天吃饭的时候都觉得亏心,吃饭都不敢多打菜。虽然食堂的厨子一视同仁,从来不颠勺,该咋样就咋样。但是顾家的人不干活,就觉得吃饭实在是不好意思。

  而且顾八可是知道王康的身份,是东厂的大太监,而王康的干爹是谁?那是整个东厂的头子。东厂是什么地方?

  至少在顾八这种小官吏的眼里,看来就连他的顶头上司都害怕的存在。只要被东厂盯上了,必死无疑。抄家都是轻松的小事。顾八很害怕魏辰少爷,因为他发现自己好像知道了了不得的大事。不过庆幸自己是哑巴,说不出

  去。

  魏辰提出来的无理要求,类似于过年所放的爆竹,顾八表示这都是小意思,完全没有问题。什么叫做技术人才?顾八就叫技术人才,而且他全家都是技术性人才。

  魏辰几乎每天都给爹爹写信,差不多把吃喝拉撒全部都写进去了。要不然他也

  不知道该如何凑字数。

  就在他继续憋字的时候,宅子外又有人送来从京城的东西。

  魏辰基本上是三天两头的就能收到来自爹爹和哥哥的礼物。

  大家感情并没有变淡,因为在书信中好多事情更容易写出来了。

  "少爷,快点看老爷又给你送回来了新鲜的东西,来自天竺国的石蜜糖,还有天竺国的各种香料。

  哎呀呀,这都是有钱买不到的好东西!"

  毛叔震惊的喊道,哪怕一次又一次的被老爷的礼物震惊,但是每一次都是真心实意。“来啦~来啦~”

  "先别走,吃个饭休息一晚,明天再走。"

  魏辰热情的挽留‘送信’的人,能被爹爹派来送信的人都是心腹,心腹当然要好好的照顾。

  太热情根本就拒绝不了,那只能享受了。

  魏辰好几罐子的石蜜糖,忍不住拿出来,颜色有一些浑浊,闻着倒是挺香甜。

  "天竺国?天竺国在哪里?"

  "少爷您不知道吗,那就是佛祖来的地方"

  说到天竺国,就不得不说佛经了,天启朝曾经派出高僧去求佛经。"天竺国,不会是阿三吧?"

  魏辰直接把糖扔掉,他不能吃这个糖,受不了。想了想,魏辰决定告诉爹爹,千万别吃石蜜糖。

  京城,东厂。

  魏千岁作为总督,又有属于自己的办公间,满脸严肃的准备看信。

  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在做什么重要的事情,其实每次看儿子的书信,他总有一种快乐的心安。

  "………最后,爹爹您千万别吃石蜜,这是天竺国做的糖。你可知天竺国的人‘左手擦屁.股,右手吃饭’。

  希望爹爹你没有吃,你要是喜欢吃糖的话,我给你做!"

  本来挺开心的魏千岁,当看到这段话时,就想到他常年吃的石蜜。

  ‘呕~呕~'

  魏千岁已经开始想吐了,不行,只有自己一个人遭罪,太难受了,他决定让所有人都不好过。

  最重要的是皇上也喜欢吃石

  蜜糖,希望他能够顶得住‘不恶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