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重生八零幸福生活 第469章 你的称准不准?

《重生八零幸福生活》第469章 你的称准不准?

作者:阿酥 字数:2756 书籍:重生八零幸福生活

  “不鲜。”廖静文吧嗒着嘴说。

  李山同样吧嗒着嘴说:“我让技术员再多放点儿味精。”

  廖静文摇头:“不对,不是缺味精的那种鲜。”

  “是吗?我怎么觉得没什么差别呢?”

  李山说着,又拆开一袋牛肉味儿的豆干,“鸿福食品厂傻了吧唧的把配料全都印刷在包装上,咱们和他们用的配料一模一样,味道肯定也是一模一样的。

  要我说,咱们别试味儿了,趁你舅舅愿意帮咱们往商场那边走关系,赶紧把其他几个口味的生产出来销出去,也好回点儿本!”

  廖静文犹豫许久,最终点了头:“好!”

  味鲜食品厂的建厂资金,是李山卖掉家里5亩地凑出来的钱,启动资金是廖静文从张家“借的”,李山和廖静文迫切需要产品上市,获得成绩,以换取更多的投资!

  这个迫切心理,足以他们把很多非常现实的问题抛到脑后,只考虑目前最重要的那一个。

  怎么推广!

  廖静文想学鸿福食品厂一样,在国家总台做广告。

  但一听六位数的广告费,顿时萎了。

  开什么玩笑!

  味鲜食品厂办成也没有用10万!

  廖静文掏不起天价广告费,就想登报宣传。

  但是登报宣传的费用也不低呀。

  廖静文想了想,用了一个万年老招,发传单!

  廖静文上次找人发传单,是用来污蔑夏小芹。

  这次算“从良”,发的是正经的广告传单。

  廖静文的智商又提高了不少,她叫上厂里的员工和从村里请来的李山亲戚帮忙发传单,然后还配备试吃的活动!

  宣传操作肯定要往人流量大的地方去,站在郊区,传单发不出去,更不会有人来吃。

  李山带着村里请的亲戚去了秀水街,廖静文带着厂里的员工来到了人民医院附近。

  这里人流量大,附近学校多,接送学生的家长也多。

  今天是周四,廖静文还不用担心碰到华清大学的“老同学”。

  廖静文把员工们派出去,自己在街头支上桌子,把六种豆干口味全部摆好,然后……

  站在原地等!

  廖静文把自己定位成监工的角色,让她叫卖着免费试吃?

  廖家大小姐,张家小小姐,是那么没脸没皮的人吗?

  开不了这个口啊!

  有路人看到廖静文的试吃摊子,露出感兴趣的样子,廖静文反而皱着眉看向那人空着的手。

  廖静文心里想的是:传单呢?你怎么没有领传单?

  没领传单,你凭什么试吃?是来蹭吃的吧?

  路人被廖静文盯得莫名其妙,丢个白眼走了。

  廖静文等了10分钟,还是没人拿着传单来试吃,她就想去看看那些员工们是怎么发传单的。

  廖静文把试吃摊子委托给街边的理发店照看,开始去找发传单的员工。

  食品厂的员工,都是三里河附近的村民,还有俩李山的表哥。

  他们不会偷懒,但他们没有正经的工作经验,更没有人给他们培训。

  廖静文来的这条街上,是李山的表哥李大江负责,李大江看到有人路过,就递过去一张传单。

  有人接到传单看一眼就随手还给李大江,有人连看都不看就摆着手说不要。

  更有人,拿到传单没看内容,直接装进兜里,然后脚步匆匆,看样子是人有三急,直接当厕纸了。

  只有一小部分人,接了传单以后认真的看了内容,然后……

  面色无常的收起来,继续赶路。

  廖静文越看越急,她拦住一位把传单还回去的中年大叔,语笑嫣然的说:“大叔,您爱吃豆干吗?我们厂新推出的豆干特别好吃,现在免费试吃,您跟我去尝尝?”

  中年大叔盯着廖静文看了几秒,接着摆着手说:“我豆制品过敏。”

  廖静文快要维持不住尴尬的笑容了。

  中年大叔酷酷的走了,廖静文只能撑着笑脸再去问下一位。

  这是一位烫头阿姨,带着近视眼镜,像是某单位的骨干人员。

  廖静文问的非常有礼貌,这位烫头阿姨看看传单上的内容,然后问:“牛肉味儿的豆干怎么卖的?”

  廖静文赶紧将烫头阿姨请到试吃摊子,拆开一包牛肉味儿的豆干给她试味。

  “还行。”烫头阿姨又一次问,“怎么卖的?”

  “5分钱一包!”

  烫头阿姨又吃了一片,接着问:“这一包没有半两吧?”

  半两是25g,味鲜食品厂的所有预包装豆干,都是20g左右的重量。

  实话实说,是真的没有半两。

  廖静文却笑眯眯的说:“阿姨,一包有半两的,大约30g左右呢。”

  烫头阿姨问的是豆干的重量,廖静文回答的是带包装的重量。

  回答没太大毛病,但不实诚。

  烫头阿姨也并不是非要问个清楚重量,她嚼着豆干说:“这卖的也太贵了!我早上买的豆腐才1毛5一斤!”

  “阿姨,豆干和豆腐的价格哪能放一起比呀。”

  “为什么不能比?还不都是黄豆做的!”烫头阿姨把吃完的豆干包装放回试吃摊子上,擦着手说,“这个豆干,根本不好吃嘛!”

  廖静文心底在咆哮,不好吃你还吃了一整包?

  不好吃不应该在吃第一口的时候,就放回去吗!

  廖静文肺都快气裂了,脸上还得保持着微笑。

  今天是第一天地推,不能坏厂子的名声!

  廖静文撑着笑想送烫头阿姨离开,结果,烫头阿姨非常主动的,又拿起了一包豆干。

  她在廖静文的注视下撕开,吃了一口,然后说:“这个麻辣味儿的,也不好吃。”

  烫头阿姨吃完又拿起一包酱香味儿,吧嗒着嘴评价道:“味道不太够。”

  烫头阿姨再次伸手的时候,廖静文问:“您最近胃口不好吗?怎么吃什么都觉得不好吃?”

  “小姑娘你对你们厂的归属感很强嘛,豆干做的不好吃还不准说啦?”

  烫头阿姨话落,又拿起一包,拆开,吃一口,接着点着头说:“恩,这个泡椒味儿不错,是没吃过的味道。”

  廖静文:“???”

  所以,您的品尝,实际是在对比鸿福食品厂?

  有鸿福食品厂珠玉在前,已经把消费者的口味养这么刁了吗?

  廖静文仿佛受到了一万吨伤害!

  她就说吧,她不是在吹毛求疵,豆干的味道就是不太对!

  烫头阿姨表扬了泡椒味儿豆干,廖静文却开心不起来,送走烫头阿姨的时候,脸上的笑容还是假笑呢。

  不过烫头阿姨的试吃让其他路人看到了,有了传染性的效果。

  大家知道是免费试吃了,就凑过来询问。

  廖静文总不能告诉这些人,你们不拿传单就不能吃,赶紧去找发传单的领传单去!

  她得撑着笑脸迎接这些潜在客户,再听听他们的意见。

  “还行。”

  “凑合。”

  “卖贵啦!”

  “咋跟鸿福食品厂卖一个价儿啊?”

  诸如此类的反馈,听得廖静文渐渐麻木。

  众口难调!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有人喜欢鸿福食品厂生产的豆干,自然有人喜欢味鲜食品厂生产的豆干。

  廖静文把那些挑剔的话过滤掉,听进耳中的,全是赞美!

  廖静文的试吃摊子很快就被热情的路人们吃光了,这个时候,发传单的李大江手里还捏着不少传单呢。

  廖静文应付了一大波“众口难调”的试吃路人,又累又渴又热,她不想在路边耗着等员工们把传单发完。

  廖静文跟李大江打声招呼,让他们发完自己回厂,接着就自己打一辆面的回家了。

  不能小瞧夏天的小尾巴,这么热的天儿,还是躺在屋里吹风扇最舒服!

  李大江也知道在家吹着风扇最舒服,要是再能吃个冰棍儿,就更舒服了。

  李大江目送廖静文坐车离开,他背着装传单的包来到街边的小卖部,从兜里掏出1毛钱买根牛奶味儿的冰棍儿,坐在小卖部门口的凳子上开始吃。

  一根冰棍儿吃完,李大山觉得舒爽多了,站起来就走。

  “哎哎、年轻人,你的包。”小卖部的老板朝李大山喊道。

  李大山头也不回地说:“扔了。”

  小卖部的老板看见李大山在路边发了半个小时传单,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

  他又是叹气又是摇头的:“瞎搞的什么玩意儿,破传单还印刷两面,想给我儿子当演算本都不行。丢我这儿,我还得费力气给你卖给收废品的,真是瞎折腾!”

  小卖部老板话还没落呢,收废品的三轮车就骑到他家门口了。

  老板赶紧喊人:“老板娘来收废品啊?正好我攒了点儿!”

  “王老板好。”

  孙秀打完招呼,就刹停三轮车,把小卖部里攒的硬纸壳包装箱和传单放在一起称重。

  孙秀把废纸用绳子全都捆在一起,再用称勾住捆废纸的绳子,用力一提,她心里有了个估重,然后开始挪动秤杆子上的秤砣。

  小卖部的老板看着晃悠悠的秤砣,随口问道:“老板娘,你家的称还是准的吧?我可算你的老客户了,别给我称错了。”

  随口问问称准不准是买卖东西的习惯,就像买家问那些明目张胆卖假货的商家,你的东西是不是正品一样。

  秤不准的商贩肯定会笑着说:哪会不准哦,我的称是全市场最准的!

  卖假货的也会腆着脸说:保证正品,假一赔三。

  他们都和廖静文一样,在你无法确定正确答案的情况下,会做出不实诚的回答。

  孙秀是个实诚人,小卖部老板这句话,问的她心里一抖,跟着手一抖,然后……

  秤砣掉了,差一点儿就砸到她的脚背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