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墨者荣耀 第556章 扫兴

《墨者荣耀》第556章 扫兴

作者:白云客 字数:1776 书籍:墨者荣耀

  曹尔岳说不出一句话,只是叩头谢恩;宋子贤没想到杨崇还肯让自己带人走,尽管杨崇的前提是杨侑必须自愿,但还是允许了,不由得望向袁天罡。袁天罡懂了,杨崇就是要杨侑没有退路,一旦离开长安,再也不用回来,袁天罡信心十足地说:“没问题,和杨侑谈话时,可以让礼部的官员和皇族的成员在场,至于曹兄,他现在不走都可以。”

  曹尔岳在重玄宫不过是一名高手,既然被杨崇用手腕打动,多一个少一个没关系。杨崇笑道:“那就好,袁天罡,你可以去尚书省办理此事,一切按流程走,后面不用问我。尔岳,你自己决定,和苏定方说一声就可以了。”

  宋子贤忽然身形一闪,不可思议地越过天弃等人的阻拦,眨眼间就到了杨崇前面,可是斜刺里一柄细剑封住了他的去路;出手的姜菲,及时地挡在了杨崇前面。宋子贤脚步一顿,又回到原地,就象从来没有动过一样,笑笑说:“难怪多少刺客死在越王面前,不冤,姜菲,你如果不离开楼观道,现在已经是楼观的第一高手了。”

  宋子贤说完,就信步离开;李继钧和两名礼部的官员陪着袁天罡去长安办事,曹尔岳向苏定方告别,跟在袁天罡后面走了。杨崇他们便去了墨庄,那里已经完全建好了,前院就是一般的庄园,亭台楼榭、练武场、晒谷场一样不少;中院是居住的宅院和花园;后院就是实实在在的机关城,保密和避险的地方。

  天缑在前院给杨崇准备了一间实验室,多达六个房间,两间在地上,四间在地下;杨崇带着家人进去绕了一圈,满意地说:“不错,就冲天缑、庞焕这态度,我也要住上几天,鼓捣点东西出来。”

  姜菲笑道:“那就住三天吧,正好明天我们去牧场看看。”

  众人说笑着回到前面,元弘昭急忙跑过来说:“王爷,李继钧回来了,他说楚王和杜尚书他们晚上要来做客,祝贺墨庄建成,恐怕人不少,还是带着家眷来的。”

  杨崇一怔,随即吩咐:“赶快准备晚宴和住宿的地方;常捷营立即在墨庄周围十里布哨,百骑营负责庄中安全。”

  傍晚时分,夕阳西下,余晖给大地披上一层金光,长长的车队疾驰而来,尚书令杜伏威和杜淹、崔开远带着三十多名官员,和各自的家眷来到杨家墨庄做客,顿时让庄园变得热闹起来。一箱箱礼物搬下来,元弘昭、王恭等人是不停地在大门与宴会厅之间来回奔走。

  杨崇坐在正当中的主座,姜菲四人陪在两侧,与来宾们谈笑风生;觥筹交错中,小杨信坐在独狐虹身边,津津有味地啃着鸭舌。郑元寿突然从座位中站了起来,走到大厅中间,大声说道:“启禀越王,下官有事上奏。”

  吏部尚书杜淹借着酒意说:“郑大人,有什么事非要现在说,今晚喝完酒就留在农庄,明日一早再说不行吗。”

  郑元寿严肃地说:“杜大人此言差矣,国家大事重过一切,下官还是认为需要立即说。”

  杨崇点点头说:“那我们去书房吧。”

  郑元寿摇头说:“下官觉得大伙一起讨论更好。”

  郑元寿这是抱着捣蛋的心里在存心闹事,,王府人都露出愤怒的神情,杜伏威等人不动声色,任凭下面人议论,一语不发;杨崇摇头一笑,示意郑元寿递上奏章。既然要谈公事,元袭人和独狐虹就带着小杨信退了下去,招呼家眷们到后面花园游玩。杨崇的公事一般都是姜菲、崔瑶帮助处理。

  一帮来做客的官员恨得牙只咬,今天多好的机会,做生意的能谈谈生意,来助兴的多少能图个好印象,带点稀罕的礼物回去。现在倒好,宴会变成公堂,要是杨崇发了怒,最后还不知道变成什么。

  郑元寿躬身递上奏章说:“越王发现马铃薯,是大隋之幸,越王应该将此事交给皇族处理,昭告天下,早日确定新君。”

  杨崇打开奏章,郑元寿的奏章确实是关于马铃薯的,要求越王府把种子交给司农寺,由朝廷统一决定马铃薯的官名,给哪些人种。顺便提出应该册立新君。杨崇心中充满怒火,每一次看到这样的奏章,杨崇都忍不住愤怒,到目前这样的情况,一个个还要这样,难道真的觉得我是好欺的吗?

  姜菲在一旁看得清楚,轻轻地踢了杨崇一脚,为这点小事不值得,杀人千里,最后名声坏了的还不是自己。杨崇努力挤出一丝笑容,不满地调笑说:“一个名称而已,至于要这么反复折腾吗?本王已经决定在自己的庄园里先试种,过两年再在河南、关中推行。郑大人,你是认为应该不管定襄城死活,在长安再立新帝?”

  郑元寿明白,杨崇一直对自己有看法,只要李渊李世民一天没死,自己就是杨崇集团的门外人;如果不是有郑氏做背景,现在估计已经被革去官职,赶出越王府。不过郑元寿顾不上这些,门阀们不在乎杨崇他们谁坐天下,关心的是自己的利益不能受伤害,可是杨崇问得太毒,将来定襄要有什么风波一定脱不了干系。

  李希誉忍不住摇头,这些人难道没看出来吗,在争夺天下这条路上,杨崇不需要世家的帮忙,杨崇需要他们是稳定民心。云梦山的传说实际上十有八九是真的,那种马铃薯在洛阳越王府的亩产超过两千斤,是名副其实的祥瑞,不亚于神农尝百草,杨崇就算因此称帝也不为过。郑元寿要求杨崇公布天下,由各家参与,其实是过分了,至于新帝一问,那就是找死。

  元仁惠开口说道:“听说马铃薯种植很讲究,还是谨慎一点好。”

  这个岔打得好,虞绰赞同说:“听说此物最适合关中、陇右,对水分的要求不高,若真能如此,可解决关中缺粮的问题。”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