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落灯花 第二百六十七章 堂前证‘词’(下)

《落灯花》第二百六十七章 堂前证‘词’(下)

作者:剑客笑傲书生 字数:3673 书籍:落灯花

  此时,国主李天昭对梁王的这一通怒吼,全都出乎朝堂之上所有百官的意料。

  他们完然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一样,此时国主李天昭所表现出来的强硬态度与愤恨,与往日的忧忧寡断疲弱相比,简直就是让人觉得惊悚万分,耳目一新,更让人感觉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雄壮。甚致连一上自以为是的梁王,此时也惊呆于他那目中无人的恶果,一时竟傻愣在了当中,不知所措。

  可是梁王毕竟是经历过凶险狡诈的梁王,他只是在迟疑和惊悚了片刻之后,又使出他那一招颇为自得的手段,冷冷地对着堂上高坐的李天昭讽刺道。“哈,哈,国主啊,你对一个危害朝廷的贼人尚且如此宽容,难道我一个对朝廷有功而又殚精竭虑扶持你的王爷,你就不能对我的无礼和傲慢有所担待吗?”

  梁王如此一说,那傲慢和无礼的蔑礼之态,霎时又惊得还没有完会醒悟过来的文武百官,又是当头一棒。可是,这些朝中的文武百官永远也不会想到,梁王的傲慢和蔑视对国主李天昭竟然是这样的明目张胆,理所当然。

  但是朝堂之上凭谁又敢相信,一个敢于挑衅和张扬跋忌的臣子居然在众目睽睽之下无法无天了。最可恨的是然而对于这样以下犯上的臣子,国主李天昭只是气得脸色苍白,怒目横视,一只指着梁王的右手已然无力地抖落了下来。

  冷眼瞧着这样的结果,梁王又睥睨地对视着众臣子谑笑了一遍,才意犹未尽的缓缓说道。“国主啊,为臣刚才所说的道理对不对啊?臣下没有愈越在国主的权威之上吧?如果国主再什么都不回答臣下的疑问,那我就当国主没有责怪臣下的意思了。哪臣下就请国主按律议事吧,千成别为了忍让臣下的话题和态度而不敢苟言。”

  目视着梁王这一副咄咄逼人,占尽风头和得了好处还卖乖的的样子,端坐在高堂之上的李天昭,又一次被气得哑口无言而毫无办法。虽然李天昭几次三翻地动了动嘴唇,欲说还吐,但终是欲言又止,不知为何居然连臭屁也懒得放一个了。

  此刻,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蓦然又被李天昭和梁王二人的奇特表情和相互怼怂的表演惊呆了。谁也猜测不出二人这样的精彩表演到底是为了什么,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梁王总是想把自己的权威和言辞凌架于国主李天昭之上。对于这样的情形和关系,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早已是有目共睹而无言敢怒了。

  正在二人俞演俞烈的骑虎难下之势,被绑缚于堂上的李秋生突然发飙地对着梁王狂笑道。“哈,哈,梁王,你看你现在这个狂傲的狗熊模样,那里有一点为人臣子的模范。别说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心里对你不敬了,就是我这样一个朝廷的囚犯也对你视而不见啊。”

  “为人臣子者,若要人敬你,必先敬于人。天下之大莫不过君臣关系,父母血缘之亲。皇权之上莫不过君为最大,正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正是如此之天道也。可是梁王,从我第一次与你正面接触到现在为上,我从来就没有见你对君主有过忠心效死之迹。反而是你对君臣之道勃逆,对皇权之下的蔑视与傲桀!”

  “梁王,这就是你作为一个臣子的待奉君主之道吗?别有文武不敢说你,那上惧你手上的权势。而我李秋生敢于说你,那是因为我作为一个被你视为朝廷钦犯的人,都懂得尊重和为人臣子的天道和昭昭之理。而只是一个张狂跋忌舞弄权术的奸孽小人。”

  包括李天昭在内,朝堂上的文武百官都难以想像得到,此时此刻的李秋生居然敢憋着一口怒气,神勇无比地直言指责了堂上不可一世而又傲慢嚣张的梁王。等李秋生的犀利之词从堂上慢慢落下,众文武百官又一齐亮刷刷地盯上了他,此时的惊奇和剧烈跳动的担心,并不哑于刚才对梁王一时发怒的飙罕。

  高堂之上的李天昭眼见朝堂之下的李秋生,居然毫升无避违地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说出自己的名字。他的心里也是先是一惊,后是一愣,胆心梁王又要借题发挥开来。蓦然听得李秋生为自己和众文武直面诘责了梁王的不二臣子之心,当下又转惊为。

  正要站起来为李秋生压惊和正名几句的时候,只听见朝堂之外突然传来了一声太监的喧叫之声。“太后架到,百官接架!”

  未等那太监的声音消去,太后她人已经神精气爽地走进了朝堂,后紧跟着冷月等三个贴身的使女。文武百官见状,立即齐刷刷地跪下来,作礼恭迎道。“臣等恭迎太后,太后吉祥,千岁,千千岁!”

  太后似乎已是视而不见,一众文武百官的躬身迎接之礼了。她只是冷冷地哼了一声“免礼,平身!”之后,就直接走到了玉阶下之处和李秋生所屈身站立的身旁。片刻沉默之后,众臣子就听得太后一声响亮的赞誉之词传来了。“哈哈,果然是自古英雄出少年,李秋生,看来衰家真是没有看错你啊!堂堂朝堂之上,胆敢义正恶词,诘责梁王不臣二子之心的人,恐怕就只有你一人了。”

  “这真让衰家高兴和自豪,天下还有人明知自不量力,还是不怕皇权不愄死难,也要诓扶天下之君臣大道,人间正义。此等忠义节烈之士,不倔不愄之少年,衰家敢问在座的各位文武,你们拍着胸膛敢说他是朝廷的钦犯和敌人吗?是视我皇权于虎儿狼的恶人吗?”

  “即便是你们之中有人敢说是,就冲李秋生刚才反诘梁王的那一翻话,衰家也是不大相信的。因为死难见贞节,大志见品格。而你们呢刚才都做了些什么?食着君之禄,领着朝廷用度,危难之时却不见你们有一人出来,纲正君道,诘责小人。”

  “衰家知道你们文武百官都惧怕梁王,但是衰家告诉你们:梁王毕竟只是一个‘王’,‘君’才是天下之主。你们都不要再惧‘王’忘‘君’了,衰家不会多给你们机会的。”

  太后说到动情激动之处,不禁又渺视了还跪在堂下的梁王一眼,继而又狠狠地盯上了站在高堂之上的李天昭一眼,冷冷地说道。“皇儿啊,你也得学学李秋生这一把的骨气了,再这样下去只怕你在臣子面前的颜面都丢光了。朝中文武只知道有梁王而不知道有国主,你以后如何统领天下,治理社稷啊!难道老祖宗的千秋功业就要败在你的手上了?衰不允许,也绝对不能让你走上这条不归路。害我以后无颜见先仙人了啊。”

  李天昭被太后梁氏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这么一通老泪纵横的说教,脸上已泛起一通又一通苍白不定阴晴变幻的脸色,额头之上已似冒出了一阵阵的汗珠。李天昭怕恐地抹了一抹额头上的汗珠,作礼说颤声说道。“母后教训的是,孩儿谨记在心了。孩儿累累劳母后出手相助,实是惶恐之极,孩儿应当降罪自责。”

  李天昭还想再惶恐的说下去,太后梁氏啊然一声,冷冷地打断了他的许语道。“皇儿啊,现在不是你自责的时候,而是你该如何处理眼前之事的时候,再这样下去李秋生就没了。”

  太后梁氏这样一说,李天昭又语哑在了其中,正要说着该如何处置此事的时候,只听得梁王在大堂之下,嚯地站起来冷冷的讪笑道。“太后如此诘责臣下,岂非不是在责难臣下有不二臣子之心了?臣下若如此担当下来,岂不是百口难辩,任人诋毁了。太后,臣下不服啊?”

  哪知太后梁氏看也不看梁王一眼,就冷发冷地说道。“我看啊,这天下还真没有梁王不敢做的事情啊?刚才你在大堂之上所说之言和做作,可是你应有的为臣之道?就拿其中的任何一条,衰家都可治你不敬之罪。”

  梁王啊然一惊,没想到太后梁氏现在居然跟自己叫起板来了。梁王脸色一变,马上装出一副受了冤倔的样子来说道。“臣下为国家社稷安定之大计,刚才那是万不得已而己。难道太后也认为臣下有不二臣子之心?若是按太后所说,那臣子早就应该慢谋反之人了,何致于今天还屈膝在国主和太后的面前,而不自己另立江山社稷!”

  “噢,如此说来梁王还是忠臣之道了,哪你为何到现在还要苦苦周拆于李秋生一人啊?”太后梁氏一时不答,反而紧盯着眼前满是伤痕的李秋生重重问道。

  “太后,李秋生是‘安乐寨’的余孽,祸乱朝廷的逆贼。大将军李亮光当日询私舞弊,监暂无力,招致案犯逍遥法外,纲纪不振。臣下怀着一颗对朝廷和祖宗基业负责的耿耿忠心,不辞劳苦,千里追凶,万里擒贼。奈何太后仍是如此对待臣下啊?视臣下为逆贼,蔑视国主之辈啊?臣下有何过错招至太后如此看待啊?”

  梁王一时语气生硬而钯切的说道,还是一口咬定李秋生就毁坏朝廷和祖宗基业的罪魁祸首一样,再也不能从他的心中和眼里转变成一积极而上进的人了。

  可是,太后梁氏并不直言答复梁王的一翻表演忠心,他还是冷冷地摆出一副至高无上的凌利架势说道。“梁王啊,你口口生生说李秋生是‘安乐寨’的余孽,朝廷的祸乱。那家问你一下,李秋生的所做估为果真如此吗?他的真实身份又真是一个流街头无父无母的孙儿瘪三吗?如果衰家说李秋生是另一个人的影子和后裔呢?你还认为他是一个朝廷的死囚吗?”

  大令梁王没想到的是坟后梁氏,在自己积心处虑擒拿得李秋生之后,太后梁氏她居然敢当着这么多文武百官的面诘问自己,李秋生妈不是一个朝廷的祸害,更不是一个流落街头市角的小瘪三。反而振振有词地告诫自己和他人,李秋生是某个人存在的影子和后裔?这不是冒天下之大题而不违,捉人之长短的笑话吗?他一个一直自以为是天下要柄任其舞弄的梁王,怎么可能相信这个事实呢?

  他蓦然沉思了一下,突然又笑声如雷地自言自语道。“这是不可能的,这是不可能的。太后,你不会是被一个山贼的余孽媚惑了心智了吧?你竟然这样为他出头,甚至不惜为了这个小子而和整个朝堂之上的文武相斗下去。太后,你这是安的十么心肠啊?如此歹毒之极。”

  李天昭站在高堂之上,突然听得梁王这样无厘头地诘责起太后梁氏来,马上带着心中一腔无处可泄的怒火瀑喝道“住口,梁王,在事情没有弄清楚之前,你休得如此侮捏母后。李秋生这件事儿牵涉甚广,这事儿朕亦是略有耳闻,但是我一时之间朕也难与你们诸位说得清楚。你们不防先冷静下来,静心听听各方面的证词证据是怎么说的,再作下一步的定论吧、何必一定要弄得大家老气横秋斗牛冲天的样子。事情还没解决,你们就先吵闹起来了。”

  听得李天昭在高堂之上这样一说,梁王好像也收揽了几分刚才的盛气道。“哄,既然国主都如此发话了,那我梁王也总不可能这样和你们相持下去。算了吧,我梁王退后一步,你们也让一步,就说说这李秋生到底划相似于谁?又是谁的后裔吧。这样说白了,咱们也好了结了此事吧。省得牵肠挂肚的,对大空都是一个解不开的心结。”

  梁王当众如此一说,太后梁氏当即就哈哈地苦笑道。“既然梁王非要逼衰家说出来,那衰家就告诉你了。李秋生就是前‘河阳王’在世的影子,他就是‘河阳王’的骨血后裔!我的好孙儿,你的好倒孙!”

  梁王啊然一声大叫,当即又傻愣了在其中,一副迷茫于野的样子,霎时惊得目瞪口呆,吱吱语语许久再也说不出一句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