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不灭战帝 第043章 缺点

《不灭战帝》第043章 缺点

作者:海楼石 字数:2713 书籍:不灭战帝

  天下之势力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聚散之势勇不可挡。

  大周自从千年前夺得人皇龙气自立王朝,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年。

  千年王朝,万年皇朝,大周王朝气运已走到尽头。

  其中的诸多因素暂且不提,就单单论论这一千二百路诸侯。

  大周与其他几个王朝不同,当时大周初代天子共有兄弟百人,可谓人才济济,但是打下天下江山之后就出现了问题,无法安置诸多的兄弟。毕竟朝廷也就那么大,上百兄弟到是可以安排进去,但兄弟的家属怎么办。

  所以分封制度就成形了,直接按照功劳来分土地,于是最早的诸侯出现,全为一字公侯。不过与大夏皇朝的诸侯不同,大周是没有九洲人道气运支持,所以分封后的诸侯是无法获得修炼资格的,初代还好,能修炼下去,但二代以后基本就断绝了修炼。

  文武之修寿命本就不长,先天有寿五百,宗师寿达三千,武神寿达万载。

  长达两百年的征战带来的后果可想而知,大多数公侯身上都带有隐疾,寿命都被大大消耗,除了楚公和魏公二人都是武神境界,寿过万载才活到了现在,便且在四百年称王。其余其他超过六百年的都算牛。

  到了现在,诸侯队伍由当初的一百变成了一千两百路诸侯,虽然大多都是不能修炼的闲散侯爷,但是架不住人多,而且诸侯国境内可是有修炼门派的。

  如今大周三大支柱倒了一根,众多诸侯就看到了修炼的机会。

  生在一个能修炼的天地,但不能修炼,如果只是其他原因也就罢了。可诸侯不缺资源,也不缺功法,就因为上面有个王朝压着就无法修炼,只能如同普通人一样最多活不过两甲子,还要不断经历生老病死,这无疑是对诸侯的最好惩罚。

  初代诸侯还好,本身就是出自大周王族,但那些流传了好几十代的诸侯可就不好说了。之前没机会,现在机会来了。

  一天时间不到,一千二百路诸侯中有九百路在楚庄王和魏文王的号召下,纷纷开始反叛自立成王。而此时的周天子已经在带兵围剿诸侯,不过情况不容乐观。

  天子的主要战力除了自身外,还有九师,以及十三州各自的王牌军队,共计五十万左右。

  九师一开始的编制是由武神带领,每师由一万结罡(一流)做预备,一千位千夫长做主力、十位万夫长冲锋。但是随着时间推移,配备大不如前,成了各个王族和贵族子弟的镀金处。就像周旋,飞云骑将军便是飞云师中的一员,同时又是飞云师的老大。

  现在的天子九师分为上三、中三、下三。

  上三师,神云、圣云、贤云,元帅和副元帅都是类似元神境界,共计五位万夫长、七位大学士,其下皆来自修文阁、王族成员,学士万夫长各占一半合计三十位,六千位千夫长,没有预备。

  中三师,血云、应云、玄云,元帅和副元帅都是类似阳神境界,共计四位武神,三位文神,其下共有五十位万夫长,四千主力、五万预备,是之前九师打散重组而来。

  下三师,飞云、祥云、吉云,元帅便是万夫长担任,是由各方诸侯公子组成,人数不好确定。

  真正能打的就是中三师,天子趁着魏文王来争夺人皇龙气时,集结了九师便是御驾亲征,主打魏文王的同时也是清理各路反叛诸侯,而且还带上了十三州精锐,总体实力共计二十位武神。

  分兵三路,三位武神带兵攻打西边二百诸侯、十位攻打北边四百诸侯、剩下的随天子攻打东面五百诸侯和魏文王。

  为的就是在诸侯未反应过来之前彻底打出威风,敲山震虎。

  结果自然不用说,可谓是成也人道之力,败也人道之力。之前三人计划看似完美,但礼圣姬公诞之死九洲齐知,尤其是早就有反心的诸侯,立即联系了国度内的门派准备反叛。至于没有心思反叛的也不得不为求自保加入。

  这下除了天子率领的九师,其余的都遭受到了严重损失。

  此时黄泽正在听着周九渊讲道,看着眼前千万里之外的画面,心中更加确定了自己的道路。

  大周人口众多,并不是只有王族和贵族才有天才,平民里更多,画面之中的军队遭遇的正是他们之前看不起的平民修士,其中不缺高手,甚至因为庞大基数在那,宗师高手远胜军队,加上那些老怪物也出手了,王朝军队败退自然是情理之中。也就是因为速度原因,打了个闪电战,大多数诸侯还没反应过来,不然估计这些人都很难撤得回来。

  周九渊看着画面之中的情形感觉非常不好,看来还是失算了。本来一开始的计划是由天子外出示威,自己寻找生机,姬无忌镇守大周。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虽然大周没了礼圣,但是还有一位武圣和文圣,杏黄旗压制气运,其他四朝不会忙着进攻,他们已经等待了千年,不在乎再等百年,到时姬无忌寿元枯竭,大周只剩下仁圣,那时才是最好时机。

  大周要处理的只是诸侯叛乱问题,但现在这种情形周九渊开始担心起来,尤其是大周北部的大秦。

  论军力,大秦乃是九洲少有,三位武圣镇压,北方壬水皂雕旗镇压朝运,手下武神近百,随时有能再进一步的可能。更关键的是五行相生相克,大秦是水德、大周是火德、大夏是木德。

  本来大周的先天灵宝是离地焰光旗和戊土杏黄旗,但是离地焰光旗被抢了,只能用杏黄旗代替,属性不合之下,大周朝运自然没有其他几朝稳。大夏王朝到还好,木生火,由原先的木德转化为火德。

  而大周王朝因为没有相应的先天灵宝无法转换,火德与土德可不好转换,不然一旦成土德,土克水,大秦的气运至少会被吸过来一层。

  现在的情形是大周天子战败,诸侯分崩离析,就要看大秦是如何想的了,是联合其他三朝来瓜分大周,还是想一人独吞。

  周九渊不怕大秦独吞,因为齐、晋、夏三朝不会同意,至少在无绝对实力面前,按照秦王嬴正的性格是不会忙着与天下为敌。但是要是再出一位新圣,那可就不好说了。

  天空之中文曲星大放光明,意味着人族将要出新圣,魏文王的可能性最大,所以必须尽快剿灭,其后便是现在眼前的黄泽。文修不同于其他修行者,只要有了自己的道修行起来是很快的,尤其是有人道之力辅助之时。

  但是这位置从来都不止一个,大秦王朝同样也是被文曲星高照,说明那边也出了一个苗子。也就是说现在大家就是在赌,新的文圣会出现在谁家。

  如果是大秦,到时三武一文,大周再失去姬无忌。那时能对抗的只有大夏的散仙姒流、大齐义圣董寻、大晋明王佛陀以及大周的自己,四对四,恐怕要再出人皇。

  如果是大周,那时才能将情况继续维持下去。要是姬无忌获得蟠桃,成功突破,加上黄泽成圣,那时便可改火德为土德,反打回去也不是没有可能。

  天下今后的万年大势就在此短短数百年一搏了,为了能活下去,周九渊不得不拼上一把。当年围攻人皇也有他的一份,如果不能拉拢出新的人皇。那么一旦有新人皇出现,人道之力恢复,当年围攻人皇的十二人一个都跑不了,全都得被人道修理。

  看着面前在思考的黄泽,身上有至宝气息,周九渊更加深信自己一方绝对会成功。

  “泽儿,现在你有何感悟。”

  黄泽见师父问话,整理了一下回到:“禀师父,弟子更加坚定自己的道路了。平民之中天才无数,远胜王公贵族子弟,这次大周诸位武神失败便是实证。”

  “那你打算怎么做,要知道这条路可是很艰辛的。”

  黄泽看了一眼昏迷的姬晨,然后答道:“请师父阻隔所有外来感知。”

  挥动尺子,一阵灵光环绕整个帐篷,周九渊看着黄泽期待后面答复。

  “当今大周王公贵族甚多,阻碍了平民上升机会,所以我的方法必须有人站出来承担恶人,而这次诸侯叛乱无异是最好机会,天子只需要罢免诸侯之位,消除大部分的贵族。”

  “你知道后果吗?大周几千万的阶层就算是天子也要思量一番。”

  “知道,但天子可以飞升,挑选下一界天子,由下一位天子来执行新的政策,让平民上位来抵抗来抵抗剩余贵族势力。而”

  “你心目中下一任天子就是我吧!”此时姬晨慢慢坐了起来,身上有土黄色鳞片和龙角出现,看起来有点怪异,开口言道:“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人王只能是武修,你知道这是为何吗?”

  “这..”黄泽还当真不知道,将目光转向自家师父。

  周九渊叹了一声气回道:“因为人王要承受人道之力,那是人之大道的力量,除了武修强大的肉身,文修是承受不了的。至于其他的修士,不是纯人族,已经朝着先天生灵方向去了,被人道排斥,所以历任人皇人王皆是由武修担任,文修辅佐。可惜了,世子,你已经是仙修了,当真是天要亡我大周。”

  听到这个消息,黄泽是有点接受不了的,年轻的王族不是没有,但大多数接受过修文阁的培养,没培养的实力还太低,就只有姬晨一个实力也行,又没经历过培养。其他的想要成长到此地步至少需要百年以上,可现实根本没有那么长时间给你慢慢培养。

  “不过现在或许我可以担任这一职。老祖你看我的修为还在吗?”

  周九渊闻言扫视了一下姬晨,眼神闪过希望。

  “你的修为。”

  “废了,当时被滔天海浪击中打废了。或许是天命注定,进入洞天前服食了封血桑,元婴破碎之后我不仅没死,反而唤醒了肉身的血脉,吞噬了元婴精华,现在我有一龙之力,肉身强度也堪比万夫长,只要从修武道,我有把握在一年之内补齐。”说着,姬晨收紧拳头,身上龙鳞闪烁收回,但头顶的龙角却收不回去了。不过这到不影响接受天子之位,这可不是龙族血脉,而是人皇血脉,上古人皇者皆有异像,伏羲人身龙尾、女娲人身蛇尾、神农头生双角。

  所以现在的姬晨可谓是内心达到了巅峰,之前因为继承不了天子之位,所以他才赶走黄泽。现在能了,那九五之位他当然要搏一搏,至于仙道,那不过是他父亲替他做的选择,武道才是一生所爱。

  黄泽见此一幕,当即心中充满希望,有仁圣和罗浮真人帮忙,何愁事情不成。怀中的砚台似乎感受到主人心情,当即飞出大放毫光,来显示自己的喜悦之情。

  “咦,这方砚台好生熟悉,泽儿,你是从何而得。”见到砚台中的五岳砚气息,周九渊不由发出疑问。

  “这砚台师父知道吗?这是清玄上仙送来的,他说是从栖泽打捞而来,助我完成大事用的。不过到现在我还不知道它的名字,还请师父告知一声。”

  原来如此,听黄泽一说,周九渊便明白过来了,看样子这五岳砚的下落这位罗浮高徒应该知道了。

  “这宝应该是五岳砚的一丝灵光所铸,还没有名字,你自己取一个吧!”

  “嗯,这砚台既然是从栖泽打捞上来,又与五岳砚有关,便叫它栖河岳砚。”

  砚台有了名字,一座小型山峰和河流飞了出来环绕黄泽一圈就回到砚台之中,在其上留下栖河岳砚字号。

  姬晨见此一幕,眼神微眯,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