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九世轮回诀 第二百六十六章:羽鸾家的秘密

《九世轮回诀》第二百六十六章:羽鸾家的秘密

作者:今夜子正 字数:1776 书籍:九世轮回诀

  昨天的雪铺满了大路小径,白皑皑一片,给夜色增加了许多明亮;风扯着地上的雪漫天飞舞,掠过了山头和树梢,在半空打着旋儿、吹着口哨,悠闲自得;渺若烟云的雪霾在冷与风之间巧妙地周旋,寻觅着清澈澈的月光,给天地之间铺上了一床冰做的棉被;不远不近的村庄点缀着颗颗金星,一闪一闪,那是灯光。

  八里庄南边村口的街道上传来窸窸窣窣、咔嚓咔嚓的脚步声。其中一个五十多岁的年纪,头戴棉帽子,走起路来铿锵有力,在雪地上留下一串深深的脚印;走在老人后面的是一个少年郎,脚步轻盈,身上披着洁白的斗篷,长长的衣襟随风飘飘洒洒,露出内衬的长袍,腰上系着一根红色布带,在中间打了一个结,垂下两根一长一短的穗头。

  村口左侧有一个高高的草垛子,草垛子上盖着一层厚厚的雪,右侧是一个山坡,一处小屋孤零零矗立在山坡上,像是村子的碾房。一根根玉米秸子从村口哩哩啦啦到了碾房门口,被风卷着,飘到了墙根下,墙里传来几声狗吠,那么暴躁,那么疯狂,似乎是陌生人闯进了它的领地。

  一个女人的唠叨被风送到了耳边,声若蚊蝇:“别叫了,小心鬼子进了村子扒了你的皮,还有那一些狼心狗肺的混星子,唉,这是什么世道呀,在外面胆小如鼠,在家里称王称霸……”

  少年猛地收住了脚步,那个女人的声音有点耳熟,少顷,忽然觉得自己很可笑,下山之前,母亲还在屋里收拾父亲的衣服,不可能是母亲不声不响跟着他们下了山。但,女人嘴里的话有意思,好像是故意说给他们听的,俯下身体,眼睛在地面上仔细观察,雪地上落着几串杂乱的脚印,东拉西扯进了村子。

  看到那一些深深浅浅的脚印,少年站直身体,迈开脚步迅速追上老人的背影,低声说:“巴爷,那个女人告诉咱们,庄子里有混星子。”

  “噢,你小子很聪明,一点也不笨,随你的母亲,哈哈哈,雪地上的脚印俺已经看到了。”老人没有停下脚步,低低说:“咱们不能额外肇事,暂时放他们一马,先找到黛府,你二叔说,他在黛府等俺老巴。”

  “这个时辰,街上没有一个人影,踏进村子之前,满村子像落着星星,很亮堂,这一会儿,灯光没了,只剩下了狗叫,还有婴儿哭,去哪儿打听黛府?还不如回去问问那个女人,也许她知道。”

  “她,她不知道。”老人觉得失言,连忙补充:“在碾房歇脚的几乎都是外地逃荒的,或者过路的,八里庄方圆八里多路,她怎么会知道哪家是黛府呢?”

  眼前的老人是巴爷,他身后的少年是戚世军。

  霸王墓一战之后,巴爷把戚老大他们送上了青峰山,和大家伙儿给戚老太太办了丧事,然后与鬼油毛审问麻子脸。

  麻子脸很狡猾,他说他被日本人威逼,迫不得已帮助日本父女逃脱,他以死无对证,把一切罪过推得一干二净。鬼油毛与戚老大商量怎么处理麻子脸,戚老大决定留麻子脸一条命,放他下山。

  巴爷知道麻子脸不除后患无穷,麻子脸不仅认识敏丫头,也知道刘大仁他们的底细,他怕刘大仁有危险,更怕敏丫头出意外,所以,他悄悄跟踪了被放下山的麻子脸,半路上送这个叛徒上了西天。

  自从戚老太太被日本人杀害,戚老大无心干正事,每天沉浸在痛苦之中,常常拉着鬼油毛在屋里推杯换盏,不醉不休。

  在酒桌前,鬼油毛把巴爷处死麻子脸的事情与戚老大讲了一遍,吓得戚老大从椅子上跳了起来,张大了嘴巴,一双大脚拽着身体往后仰,倒退了好几步。

  鬼油毛慌忙跑到戚老大身后,把椅子挪到戚老大的屁股下面,

  担心地问:“大哥,您,您怎么啦?”

  半天戚老大嘴里没有吐出一个字,他以为巴爷做的一切都是听命于姚訾顺,以后兄弟们的命这不是都握在别人手里吗?什么时候丢了命都不知道,他真心有点害怕。

  看着戚老大郁郁寡欢,垂头丧气,鬼油毛多聪明呀,他一下猜出了戚老大的顾虑,又不能直接说出口,他装作没心没肺的表情,嘻嘻一笑,潇洒地抿抿额头上的散发,一屁股蹲坐在戚老大对面的椅子上,抱着一条腿,双手重叠放在膝盖上,下巴颏搁在手背上,一副吊儿郎当的表情,不紧不慢地说:“巴爷不杀他,俺也会杀了他。”

  戚老大攒眉蹙额,脑袋一片空白,他没听到鬼油毛说什么,抓起桌上的酒壶和酒碗,自斟自酌。

  鬼油毛把蹲在椅子上的腿出溜到桌子底下,一抬手,从戚老大手里夺下酒壶,抓起面前的酒碗,一边给自己倒酒,一边提高了音量:“大哥,您是怎么啦?说句话呀,您是怪巴爷?还是想抱怨俺?巴爷为人厚道,不是心硬如铁之人,杀麻子脸俺没有阻止,因为俺觉得巴爷做得对。麻子脸跟在俺身边十几年,论感情,俺们之间感情不比任何人差,他的脾气秉性俺最了解,寻花问柳、坑蒙拐骗、嗜赌如命,五毒俱全,您放他下山,早晚有一天他会出么蛾子,所以,俺多次想杀了他,没忍心下手……”

  “不,俺不是这个意思……”戚老大垂着头,大手举过头顶无力地摆动,“咱们上了青峰山,不知是对是错?一切都要听他人指挥,手里没有一点实权。”

  “大哥,咱们以前是一盘撒沙,现在不一样了,加入了抗日游击队,走到哪儿,受到乡民拥戴,兄弟们脸上有光,俺们不后悔,话又说回来了,俺们永远跟着大哥走,无论大哥去哪儿,俺都紧紧跟随。”

  鬼油毛话音未落,梅三姑撩开门帘从外面踏了进来,一股浓浓的酒味迎面而来,呛得她打了几个喷嚏。

  听到梅三姑的声音,鬼油毛连忙从椅子上跳起身来,他可以与戚老大平起平坐,但,对梅三姑有几分敬畏,梅三姑虽是女流之辈,身手不凡,知书明理,并且宽以待人,爱惜兄弟胜似老母,哪个兄弟没穿过梅三姑缝制的衣褂?哪个兄弟没有穿过梅三姑缝制的靴子?

  梅三姑脚步在门口迟疑了一会儿,看着眼前屋子里一片狼藉,她真想发火。

  这间屋子本是一间大队部,也是青峰山上最敞亮的屋子,姚訾顺把它腾出来送给他们夫妻居住。

  进门右侧有一个锅灶,锅灶后面有一堵墙,墙中间有一个灯窑,一盏煤油灯放在灯窑里,到了夜晚,点着煤油灯,灯光会把整个屋子照亮。这个时候是白天,阳光穿过了窗户投在屋里,照得一切锃光瓦亮,南墙根窗户下有个大火炕,炕下面有一张长方形的桌子,桌面是一块破门板,四条腿是四根木桩子。

  桌子上有两盘下酒菜,一盘是萝卜咸菜,一盘是煮花生米,一壶酒,两个吃饭的碗做酒碗。

  酒水在桌子上四溢,滴滴答答顺着凹凸不平的桌子角流淌到了地上,踩在戚老大和鬼油毛的脚下。

  戚老大双手抱着头,胳膊肘拄着桌子,用力过大,桌面有点倾斜,前面的两条腿翘了起来,花生米在桌子上“稀里哗啦”滚着。

  梅三姑走近桌子,把翘起来的一头摁下去,而后绕到戚老大的身后,双手轻轻搭在他的肩膀上,她的心颤抖了一下,眼前这个萎靡不振的男人是她的丈夫,曾是一个铁骨铮铮的汉子,自从婆婆死了后,他经常用酒浇愁,他心里有苦,有泪,有后悔。就几天时间,他消瘦了好多,四方脸变成了细长脸,双颊塌陷,颧骨高耸,一双大眼睛黯然神伤。

  丈夫为人淳朴敦厚,没有派头,没有多大脾气,不会吹胡子瞪眼,做事敬终慎始,明面上他是老大,其实他还不如她主事,遇事儿首先找她商量,或者与老三商量。丈夫不怕磨难,更不怕吃苦,从天津卫逃到威县地界,住在霸王墓,他让兄弟们学着开垦山地,自己种粮食,所有的事情亲自动手,亲力亲为,兄弟们都尊重他,死心塌地跟着他打鬼子。如今上了青峰山,他却赡前顾后,多了猜疑,这点上她看不下去。青峰山粮食不多,又是冬季,野菜也没有,八路军游击队把粮食留给了霸王山上的兄弟,不知他们吃什么?

  今天她在山上巡逻了一圈,山上的树皮都被扒光了,摸着一棵棵光溜溜的树干,她的手在颤抖,游击队里有老人,也有孩子,那一些孩子十五六岁的年龄,与她的世军岁数不相上下,她心疼。

  “当家的,大白天的,您又喝酒,咱们以后是正规军,要改掉这一些坏习惯,再说,喝酒不仅伤身,喝醉了会误事。”

  戚老大背过手去,拍拍梅三姑搭在他肩膀上的小手,说:“梅姑,俺,唉。”戚老大醉眼朦胧,大手拍在桌子上,向隅而泣:“俺怕呀……”

  看着戚老大两口子有话说,鬼油毛往门口退了一步,转身想离去。

  梅三姑喊住了他,“三兄弟,咱们是一家人,我们没有话瞒着你,你鬼点子多,一定让你们大当家的振作起来,不能这样消极下去。”

  “是,大嫂,俺也是这样想的,这几天俺让秀才给他读书……只是,只是……”鬼油毛偷看了一眼戚老大,砸吧砸吧嘴角说:“大哥因为麻子脸的事情耿耿于怀。”

  “嗯,他是榆木疙瘩难劈。”梅三姑用手戳了戚老大后脑勺一下,长吁了一口气,又说:“方才,俺路过姚队长屋门口,听到他批评巴爷没有组织纪律性……麻脸这件事姚大队长蒙在鼓里,是巴爷擅自行动,可是,俺与老三你看法一致,巴爷做得对,巴爷大智大愚,深藏若虚,大丈夫怎么能优柔寡断?今儿俺还有事与当家的商量,巴爷想去沧州,俺想把世军交给他,那个孩子性格太懦弱,太善良,缺少智慧,让他出去历练历练……”

  戚老大瞬间如坐针毯,忐忑不安,摇头摆手:“不,不可以,俺不同意,怎么能把自己的孩子交给一个外人……”

  梅三姑撩起斗篷,坐到她丈夫旁边的椅子上,抓起桌子上的酒壶掂了掂,里面还有大半壶酒,放下酒壶又拿起酒碗,举到嘴边闻了闻,柳眉倒竖,杏眼圆睁:“当家的,听您的这一席话,还没有醉得一塌糊涂,巴爷什么时候变成了外人?!近段时间秀才把巴爷在弥河地界做的事情汇集成册,你问问三兄弟,巴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值不值得把孩子托付给他?”

  “啪”梅三姑把酒碗重重放在桌子上,站起身,把右脚狠狠踩在椅子上,手指着酒壶,怒发冲冠:“这酒没有喝进驴肚子吧?都说这人要有良心,不能忘恩负义,更不能过河拆桥,当家的,你忘了天津紫竹林的事情,你不会忘了霸王墓一战吧?”

  平常日子里,梅三姑温润而泽,尤其当着兄弟们的面给足了她丈夫面子,奉命唯谨,遇到讲理的事儿,如果在前堂讲理讲不通,她也不急躁,不发火,耐心劝导,实在讲不通,回到后宅,继续据理力争,争吵的面红耳赤,向理不向情。此时当着三弟鬼油毛的面,她忘了她是贤妻良母,应该与丈夫鹿车共挽。

  一旁的鬼油毛见梅三姑生气暗暗高兴,他也不能光看光景,故意说:“大嫂,您,您有话慢慢说,慢慢说,不要吵吵,俺大哥,俺大哥真的喝醉了……”

  梅三姑右手握成拳头放在嘴边,咳嗽了一声,向鬼油毛递了一个眼神。

  鬼油毛心领会神,往戚老大身旁走了一步,弓腰抱拳放在额头,“禀报大哥,俺斗胆说一句话,巴爷做人做事舍己为他人,没有一点私心杂念,黄河口一战,为了让手下的年轻人活着,他独自引开了鬼子,跳了黄河……敏丫头跟随在他身边大半年,宗大盲不给他粮食,想活活饿死他,巴爷宁可喝凉水充饥,把干粮留给敏丫头……”

  听了鬼油毛和梅三姑一席话,戚老大羞愧难当,他眼前出现了霸王墓一战,巴爷登锋履刃,奋勇当先……

  咱们再回来说巴爷和戚世军。

  戚世军磨磨蹭蹭、没精打采地走在巴爷身后,穿过几条街道,也没看到一个人影,风继续刮着,肚子空落落的,肚子里没有食物,身上更加冷。

  早上离开青峰山,他们二人钻树林,爬山岗,走了大半天,晌午时候找了一家面馆吃了一碗面,喝了两碗面汤,戚世军一个半大小伙子,正是能吃能喝的时候,那碗面不顶饥,肚子早饿了,还有点尿急,他后悔没有在进村子之前撒泡尿。

  听着戚世军拖拖拉拉的脚步声,巴爷笑了,他往身旁的巷子瞥了一眼,没有回头,嘀咕着:“臭小子,还害羞呀,害怕从哪儿跳出个大姑娘吗?哈哈哈,那个后山墙就可以,去吧,俺给你挡着点明儿。”

  “好,好,”戚世军一边说着,一边解开裤腰,一边跑了过去。

  突然一条形销骨立的狗从另一条路上哀嚎着跳过来,吓得戚世军抓着裤子往后倒退了好几步,脚下一滑,差点摔倒,巴爷眼疾手快,高大的身躯往前一纵,一抬大手抓住了戚世军的肩膀往后一拽,把他护在身后。

  狗没有叫,也没有跑,晃晃悠悠蜷坐在巴爷的脚边,嘴巴舔舐着它的后腿,它的后腿在流血,血水一滴滴落在地,染红了地面上的雪,是新伤。

  这是一条母狗,看样子刚刚做了母亲,肚子上坠着松松垮垮的皮,脊骨凸起,很瘦,巴爷的心酸酸的,他可以毫不留情地杀死鬼子和叛徒,他却不忍心大声呵斥一条拖着伤腿的狗妈妈。

  巴爷从长袍上撕下一块布条,弯腰抚摸着狗的头,安抚它,然后给它包扎伤口,狗很乖,没有一点抵触。

  戚世军蹲下身体,注视着可怜的狗儿,心疼地问:“谁伤了你?”

  狗儿似乎听懂了戚世军的问话,昂起头向前面的路口汪汪叫了两声。

  巴爷站起身掏掏口袋,一口吃的也没有,只有一壶米汤子挂在后腰上,那是下山之前梅三姑给小九儿准备的。他从后腰上拽下铁壶……就在这时,从半空落下一个黑乎乎的地瓜,滚到了那条狗的前爪旁边,狗低头嗅了嗅,叼在嘴里,艰难地从地上爬起来,一瘸一拐向巷子深处跑去。

  看着狗儿远去的颠颠簸簸的背影,戚世军满眼惊奇,“它怎么不吃,它叼着去哪儿了?”

  “……它是把食物给它的孩子带回去……”巴爷语气哽咽。

  前面是一条东西路,街道很宽,两边的房子像店铺,店铺的门板遮住了屋子里的光,看不清、听不见铺子里有没有人,只有高一声紧一声的枪声,震落瓦上一层层的雪,顺着屋檐、门檐落到了脚下。

  从庄外升起一缕缕硝烟,在八里庄上空飘荡,落在白白的雪上,那么显眼,像点缀着一层煤渣。小巷里传来孩子断断续续的抽噎,大人急赖赖的低吼,夹着几声猫叫,狗叫,蹿过墙头和小巷。

  听着枪声和手榴弹爆炸声,巴爷心里着急呀,不知庄外发生了什么?哪路英雄好汉遇到了鬼子?他摸摸怀里酣睡的孩子,他不能带着年幼的孩子去打仗,伤着孩子他会心疼,这个孩子不仅是他老巴的独苗,更是潘嫂的生命延续。

  “巴爷,前面过来两个人影,不知是不是庄上的人?向他们打听一下路,可以吗?”戚世军的一句话让巴爷瞪大了眼睛,的的确确前面墙角处出现了两个人影,一个像没栽牢的竹根子,伶仃细长,前后摇摆,又像是刚刚喝醉酒似的,脚步趑趄(ziju)软软塌塌,哈欠连连。巴爷一张眼,心里说这是一个大烟鬼。

  借着雪光,仔细看过去,烟鬼身后还跟着一个丫头,那个丫头锁着肩膀,揣着胳膊,冻得吸溜鼻子,脑袋被围巾包成了一个圆球,挂在肩膀上癫颤。

  “打扰一下,请问……”巴爷紧走几步,走近那个烟鬼,抱拳行礼。

  猛不丁冒出两个高大的身影,挡住了眼前的一丝明亮,吓得烟鬼一觳觫,身体往后倒退了几步,手里一根棍子掉落在地上。

  看到那根碗口粗的棍子,巴爷想起了那只受伤的狗,心里突生憎恶。

  烟鬼大着胆子,声音磕巴:“什么……什么人?知道吗?你们吓着俺爷俩了,深更半夜的装鬼吓唬人嘛?”

  烟鬼正是毒蝎子,他身后的丫头是他的女儿春儿。毒蝎子听她女儿说,许老太太为了躲避鬼子搬了家,不知搬哪儿去了。许家为什么躲避鬼子?为什么凭着好好的家不住而东躲西藏?许家一定有鬼。如果能抓到许家的把柄,报告给日本人,就能得到几百大洋,有了大洋不仅能大鱼大肉饱餐一顿,还能躺进烟馆的贵宾房,舒舒服服烧几锅烟……于是,毒蝎子和他的女儿四处打听许家人的去处。

  春儿在八里庄发现了出门买菜的赵妈,跟踪赵妈找到了黛府,今儿他们爷俩想探查探查黛府的情况,顺便讹许家一些钱,没成想毒蝎子烟瘾犯了,他只好放弃了今天的计划。

  巴爷咬着后牙槽,吐出三个字:“问路的。”

  毒蝎子把两条垂着的细胳膊揣进了棉袄袖里,斜着肩膀,嗖喽嗖喽嗓子,嘴里哼哧着:“你,你们是谁?不懂规矩吗?问路需要钱……”

  “问路还要钱?!”戚世军没好气地嘟囔了一句:“你们钻钱眼里去了吧?真是穷乡僻壤出刁民。”

  戚世军声音不高,几乎在嗓子眼里,可,他的话被躲在毒蝎子身后的春儿听到了,她向戚世军翻愣翻愣白眼珠子,捏着尖细的嗓音:“吆,感情你们是从城里来的?哼,这么冷的天,你们打听路,我们要钱有错吗?不给钱,你们就快走,不要挡着我们父女赶路,我们还要赶回沙河街呢。”

  戚世军被巧舌如簧的春儿堵的哑口无言,气得直跺脚。

  巴爷听明白了,也看明白了,眼前的父女二人是一对势利眼,更是市井之徒,没必要跟这种人较劲,耽误时间不值得。张开眼角四处打量一下,这个光景下,街口还真没有其他闲人,只有灰蒙蒙的月光撒在街道上,照在一扇扇紧紧关闭的院门、铺门上。远处的爆炸声被关在了街上,把另一条街上散懒又焦躁的脚步声隐藏在黑夜里。

  “侄儿……”巴爷把戚世军拽到了他的背后,扬着温和的笑脸,再次向毒蝎子抱拳行礼,“你们说得在理,问路给钱,是应该的,请问,这个庄子上有没有一家姓黛的?”

  “什么?!你们说什么?”毒蝎子惊叫了一声,身体擦着墙往后趔趄了几步,瞪圆了一双绿豆眼,上上下下打量着巴爷他们。

  春儿也往后倒退了几步,把身体躲在阴影里,颤抖着手拽住围巾的两个角,在细细的脖项上绕了两圈,又把两边往面前扯了扯,她怕对面的人看到她脸上的疤痕,只露出一双滴溜圆的眼珠子。

  毒蝎子父女俩的表情没有逃过巴爷锐利的鹰眼,眼前的父女二人不简单,对庄外的枪声无动于衷,没有一丝胆战心惊,反而对他和戚世军有敌意,从他们惊慌失措的神情之中看的出来,二人不仅认识黛家,并且对黛家很熟悉。

  “俺们是逃荒的,听说黛家是八里庄的首富,俺爷俩想去讨碗热乎饭,俺们身上还有两个铜板,不够一顿饭钱,所以……”

  “两个铜板?!的确太少了,不,你们没有说真话,你们不像逃荒要饭的,你们,你们不是……”毒蝎子后面的话噎在喉咙里,他弓着腰连续咳嗽了几声,伸出骨瘦嶙峋的手捂住嘴角,黏糊糊的口水从他的指头缝隙钻出来,滴落在地上。

  巴爷忍住心里的恶心,往前凑了凑,不紧不慢地问:“你看我们不像要饭的,像什么?”

  “不,不知道。”毒蝎子的眼珠子躲躲闪闪,不敢直视巴爷。

  巴爷狠狠盯着毒蝎子青黄、干巴巴的脸,重复了一句:“不是什么?”

  毒蝎子把手里的鼻涕口水甩在地上,壮着胆子往上拔拔鸡胸脯,眯着一双狡黠的眼睛偷窥着巴爷,巴爷一双大眼睛在夜幕里闪着犀利的光,那两束光像两把锋利的刀直戳他的心口窝,吓得他惊恐万状,魂不附体。

  眨眼的工夫,老奸巨猾的毒蝎子冷静了下来,黄啦啦的眼珠子滴溜溜转,眼前的人如果是抗日游击队,不会在这儿与他磨蹭时间;如果是土匪,从他父女二人身上捞不到一点好处。

  巴爷搓着双手在毒蝎子面前转了两圈,他心里着急如火上了房,耳边爆炸声起起伏伏,声声炸在他的心上,可他还要装出轻松的表情,向毒蝎子身旁靠了靠,神神秘秘地说:“你不说俺来说,俺们不是土匪,是,是,嗨,实话告诉老兄吧,俺们是混星子,到庄上来探路,后面还有我们几十号兄弟呢,您不入个伙吗?搭个帮吗?只要给俺们引个路就行。”

  毒蝎子又一激灵,他在沙河街混了这么多年,了解混星子处事方式方法,鬼子前脚杀完人,逍遥离去,混星子后脚就出场了,闯进鬼哭狼嚎的庄子趁火打劫。

  入个伙?他不敢想,混星子都是吃生肉的,嘴里的肉从不会拿出来分给外人,大块肉几个厉害的主和把头揣在兜里,剩下一点骨头渣子给下面弟兄分分,如果不愿意,想离开,稍有不慎,命丧弥河口。

  毒蝎子摇头如拨浪鼓,看眼前巴爷岁数应该是混星子的把头,他不敢得罪,不敢再提钱的事儿,他想尽快脱身,毒蝎子一边想着,一边擎起双手握成拳头,额头磕在拳头上,唯唯诺诺:

  “不敢,不敢。前面路口最高的门楼就是黛府,他们家门前有两个两米多高的石狮子……”

  巴爷盯着毒蝎子脸上的变化,从裤兜里掏出两枚铜板,递过去,讪笑了一声:“这铜板,你拿去,至少能买五个馒头充充饥……狗肉不好吃,还麻烦。”

  “是呀,半个时辰之前,我们爷俩逮住了一条狗,它逃了,确实不容易。”毒蝎子吸吸鼻子,有点得意,“它的腿已经折了,这个天气,它坚持不多久。”

  巴爷攥攥拳头里两个铜板,犹豫了片刻,眼前的父女俩也坚持不多久,两个人的肚皮在敲鼓,他心生可怜,又把两枚铜板推送到毒蝎子面前,“给,拿去吧。”

  “哪敢?哪敢收您的好处……”毒蝎子不错眼珠子盯着巴爷手里的两个铜板,勾勾脖子,他脖子上两层皮中间像塞着一个玻璃球,上下骨碌,他怀疑自己的眼睛,更怀疑眼前的混星子为什么如此好心?他嘴里推托着,疾速伸出鸡爪一般的手,从巴爷掌心抓走了那两个铜板,拽起他女儿,抓起地上的木棍,仓惶离去。

  今晚八里庄确确实实闯进了混星子。

  宗大盲的队伍被巴爷和姚訾顺打散后,有多半投靠了巴爷,还有一部分回了家,回到家里好吃懒做,没有生活来源,只好自己成立队伍。混星子不知不觉在坊子附近又有了一定的气候,虽没有宗大盲嚣张跋扈,有的与刘奇勾结,倒腾煤炭,刘奇监守自盗,矿工看到不敢说,也懒得说,一些监工得了刘奇好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多数混星子没有胆量,也没有额外资金巴结官府,大事做不了,小打小闹层次不穷,什么偷鸡盗狗之类,在乡村经常发生。

  大街上,几个贼头贼脑的黑影往黛府后院方向而来。

  听到院门口外杂乱的脚步声,站在许老太太身后的赵妈一惊,一双小脚在地面上碾着,颤抖的嘴巴靠近许老太太的耳边,战战栗栗:“老太太,孙少爷他们刚走就来人了,不会是鬼子吧?”

  许老太太异常沉着冷静:“听声音不像是鬼子,像是混星子……”

  两扇院门被外面的人敲响,“咚咚咚”声音很大,盖过了远处的枪声,敲在许老太太主仆二人的心上。

  许老太太嘴角上扬,微微一笑,看着赵妈说:“赵妈,不要怕,既来之则安之,给俺搬把椅子来。”

  “是,”赵妈应声转身离去,她不明白许老太太什么意思,她也不敢多问,一会儿,她从前院搬来一把椅子放在许老太太身后。

  外面的人使劲推门,两扇院门纹丝不动。

  “这是谁家的豪宅?两扇后院门也如此结实,他妈的……”一个粗野汉子骂骂咧咧:“给我撞开!”

  “大哥,这儿曾是八里庄地主家院落……前些日子,兄弟们多方打听,听说许家的人住在这儿……是不是他们把许家大院的好东西藏在这儿呢?大哥,咱们叠罗汉,窜墙头吧。”

  “好,咱们今天就是冲着许家来的,方圆几十里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许家是郭家庄的大户,听说许家还是皇亲国戚,今儿咱们看看这官宦人家有多少宝贝?兄弟们,今儿咱们要发财了。”

  许老太太慢悠悠抓起长袄衣襟,往腿两边捋了捋,镇定地坐正身体,拖着长音念了一嗓子:“赵妈,打开院门。”

  赵妈思维混乱,她以为她听错了,顿然口吃:“老太太,您,您什么意思?”

  “赵妈,您还不快去,您是让俺亲自动手吗?”许老太太声音很大,她是故意说给院门口人听的。

  冷飕飕的西北风让墙角的雪结了冰,冰在地面上闪着寒光,一股股寒气冲透了许老太太身上的棉袄,把她的鼻子冻红,她把暖笼焐在心口窝上,没有感觉暖和,还是那么冷,她怕冷,现在她必须装出不怕冷的样子,她是许家的掌舵人,孩子们在庄子外面与鬼子拼命,这种事情以后是常事,她必须做好思想准备,迎接更冷的天气。

  “是,是,俺去,俺去。”赵妈磕磕绊绊扑到门口,从两扇门上拿下顶门杠,院门“哗啦”敞开了,月光被门檐分割成了两个半圆,一半洒在院外,照在黑压压几个混星子的脸上,他们争先恐后、拥挤着准备蹿过高高的门槛,骤然僵住了,一个个张大了嘴巴,脸露惊恐,只见,一半月光洒在一个危襟正坐的老妇人身上,老妇人面带微笑,坦然自若、气定神闲、稳坐泰山。

  “远道而来的客人,你们不请自来,一定遇到了什么过不去的坎,是吗?外面冷,快进屋吧。赵妈,带他们去前堂,给客人上茶……屋里东西他们看上什么就让他们拿什么,只要喜欢就行,一切都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随他们拿,俺要在这儿等俺的孩子们回家,俺不放心,您听听,庄子外面的枪声多激烈呀,鬼子打到了咱们家门口,哪个有血性的汉子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呢?”

  许老太太的话让赵妈的心舒缓了许多,胆子也大了,她朝挤在门口的混星子白楞了一眼,没好气地嘟囔了一句:“年纪轻轻不学好,不去打鬼子,尽和自己人较劲。……老太太,俺这就去生炉子烧水沏茶。”

  混星子面面相觑,瞠目结舌。

  就在此时,院门口台阶下大踏步走近一个老人,老人身穿长棉袍,棉袍破乱不堪,腰里缠着宽宽的布绳子,布绳子里插着一根长长的烟杆,怀里鼓鼓囊囊。

  走近门口,老人双手扒开探头探脑的混星子,大脚停在门槛外面,一只手护着胸口窝,另一只大手掌心朝上,深深弓腰行礼:“老夫人,您说得好,俺老巴这厢有礼了。”

  混星子听明白了,眼前的老人曾是他们大当家的巴爷,胆大的凑近巴爷,仔细辨认,的的确确是巴爷。

  “巴爷?!”许老太太猛地站起身来,三姑爷闵文智给她提起过巴爷,说琻锁要等巴爷和敏丫头一块去沧州,难道眼前破衣烂衫的老头就是巴爷吗?

  “呼啦”混星子们退后几步,“扑通扑通”跪在地上,“巴爷饶命,俺,俺们是被逼无奈,才,才又……”

  巴爷把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瞪向跪在地上的混星子,冷笑了一声,严厉斥责:“咱们散伙的时候说过什么?回家好好做事,做人,怎么又欺凌百姓做了贼?你们,你们与倭寇有什么两样吗?”

  “兄弟们,咱们不能听他焦巴的,他不再是咱们的巴爷,瞧瞧他一身臭气熏天,他投靠了八路军游击队也没有混出个人样子,哼,一个臭要饭的,还这样理直气壮,哪儿来的底气?”说话的是这帮混星子的大哥,他说着从怀里偷偷掏出一支手枪,瞄准了巴爷。

  巴爷的手动了动,搭在腰里的烟杆上,一触即发。

  突然一发子弹不知从哪儿呼啸而来,穿过了那个混星子的太阳穴,一晃眼,一流血飞溅到了门扇上。

  听到枪声,赵妈用胳膊肘抱住许老太太的头。

  其他混星子一看这阵势吓坏了,以前知道巴爷神出鬼没,武功超凡,没想到他老人家身边还有神枪手,弹无虚发,刚才趾高气扬的同伴一命呜呼,横尸眼前。

  “巴爷,俺们错了,错了,请巴爷高抬贵手……”

  巴爷没有理睬磕头如捣蒜的混星子,他一抬脚跨进了院里,从怀里抓出一个包袱,双手递给许老太太,“老夫人,这是俺老巴的孩子,暂时拜托您关照,俺去打鬼子。”

  许老太太从巴爷手里小心翼翼接过小九儿,九儿醒了,不哭也不闹,吮吸着自己的小手指头,蠕动着粉嫩嫩的小嘴唇,一双笑眯眯的眼睛像天上的星星一样明亮。

  赵妈张开手想从许老太太怀里接过孩子,许老太太扭了扭身体,避开赵妈的胳膊,抬起眼睛目视着巴爷的背影,掷地有声:“放心,您的孩子就是俺的孩子,俺会用命看护。”

  巴爷没有回头,大踏步迈出了门槛,从尸体旁边捡起一把手枪,在手里掂了掂,咧着胡子拉碴的嘴笑了笑,喃喃自语:“还有这种好东西?今天正好用上排场。”说着眺望着不远处的梧桐树,高喊了一声:“侄儿,黛府老老少少交给你了……到时候见到三丫头给她一个交代,哈哈哈”

  “是,巴爷。”梧桐树上传来一声清脆的应答。

  大家顺着巴爷目光看过去,一个矫捷的身影像一片树叶轻轻落下,一袭雪白的长袍,映衬着一张英俊的脸,真是,白衣出尘如雪,俊美如芝兰玉树。

  少年站稳脚步,弓腰行礼,双臂合拢向前伸直,右手微曲,左手抱住右手,往巴爷面前一送,斩钉截铁地说:“巴爷,把黛府交给俺您老放心吧。”

  “小子,俺老巴信得过你,俺去帮帮你的二叔他们,”巴爷一撩长袍,一甩手,把衣襟塞进后腰里,眯眯眼睛瞟着跪在台阶下的混星子,声如洪钟:“如果是爷们,就跟俺焦巴去打鬼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