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九世轮回诀 第一千两百九十四章:定海神珠

《九世轮回诀》第一千两百九十四章:定海神珠

作者:今夜子正 字数:1781 书籍:九世轮回诀

  浮云编织成的薄纱被风吹动,款款地朝着两侧散去,显出了背后的景象:

  呈五角型的空中岛屿上,矗立着白色的宫殿,门庭由两柄巨剑交错相叠而成。韩雪绍静静地望着,暗自想到,一剑名为苍山,一剑名为负雪,苍山负雪,倒也是个风雅的名字。

  “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或许那柄名为封烛的剑,早在千百年之前,就已经等了沈安世很久了。

  修真界的很多事情不仅仅是用巧合就能够形容的,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沈安世修破天道,斩断八十一道天雷之际,也将八十一级天阶一并斩断,仙界的门永远不会向他敞开,他也不甚在意,只道,终有一日,他会以手中之剑破开那扇天门。几十年后,从魔界遗落而来的邪剑封烛出世,卷动海潮,催生明焰,一时间哀鸿遍野,雾晴十岛附近的凡人修士死伤惨重,最终还是沈安世出面才令这柄泛着浓浓煞气的封烛剑心甘情愿地认主。

  一个不被仙界所接纳的尊者,和一柄来自深渊之底的剑,如此也就结了契。

  “破开天门”那话,倘若是别人说的,韩雪绍只会觉得荒诞不经。

  可那话是沈安世说的,她就不得不去想,如果是沈安世的话,恐怕真的能做到。

  或许,一个剑修,骨子里一定会有那样桀骜不驯的天性,比起旁人,更相信手中的剑,自负到近乎于一种傲慢,即使内敛如沈安世,也会在不经意中显露出那样的根骨。

  这么想着,门庭另一侧立着的那块碑石已经离得很近了,其上那三个遒劲有力的字“清延宫”,清晰可见,一撇一捺,颇有笔锋,盯着看上一会儿,会感觉到丝丝的冷意。

  这一次,沈安世的气息并未将韩雪绍阻在距离清延宫十尺的距离之外,宫门之外,也没有浮现石阶,门庭半敞着,一路过来,畅通无阻。她座下的凤凰化作了霜雪,凌冽的寒风将外袍吹得鼓起,又随着她轻盈落地的动作缓缓地垂了下去,重新贴在她的背脊上。

  刚踏进清延宫,韩雪绍就意识到,这宫中的布局正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然而,和祝追雁那样带有杀意地去扭转回廊的布局不同,这清延宫虽然在变化,缠绕在鼻息间的那股宛如雪松般冷冽的、纯粹的,令人安心的气息却并未消散,比起有意刁难她,更像是有意要将她往什么地方引。她这么想着,迈开了步子,沿着道路向尽头走去。

  沈安世既然已经归来,白曲自然就高高兴兴地离开清延宫,出去游玩了。

  少了个话多的白曲,这殿内静悄悄的,踏过回廊,途径青石板路,拂过竹枝,那种安静到极致的氛围一直如影随形,大约走了一盏茶的时间后,视野逐渐开阔。韩雪绍望见那方拓着“锦华”二字的牌匾,这才察觉这道路的尽头,等待她的,竟是沈安世的洞府。

  换作平日里的她,有意想要寻找沈安世的洞府,大抵也是找不到的。

  拾阶而上,韩雪绍站在洞府前,犹豫了片刻,抬起手,袖口顺势滑至臂弯,露出内里那一层护腕,还未等她叩响门扉,那扇厚重的门就已经静悄悄地开启,为她展现道路。

  她原本有些担心会打搅到沈安世的修炼,这么看来,这层担心倒是多余的了。

  沈安世的洞府,和韩雪绍所住的偏殿布置相似,修真者该有的,例如床榻、桌案,以及最重要的蒲团,应有尽有,除此之外,次要的东西基本都没有,放眼望去,很是素净。

  唯独有两样东西,吸引了韩雪绍的注意。

  一样是剑台,台上空荡荡的,看那空隙的尺寸,大约曾经是用来放置浮生剑的。

  另一样,则是一幅画卷,几乎将整个墙壁都铺满。画中是一片冰天雪地,泼墨勾勒出几道绵延的痕迹,是簇拥的远山,氤氲在云雾间。作画的人用了大量的篇幅去描绘这片霜冻之地,苍白的积雪占据了大部分画卷,本应显得单调乏味,然而,许是作画之人本就生活在这片雪原之中,纵使寥寥几笔,也能将其勾勒得栩栩如生,仿佛有风雪,扑面而来。

  在画卷的中心位置,落下一棵枯木,树下有一块碑,碑上无字,只余萧瑟凄清。

  韩雪绍视线微动,挪向画卷的左下角。果然,左下角盖着红色印章,上书一个“寻”字,红色的印章旁,又用蝇头小楷撰了两列字,是——“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

  她依稀记起,多年前,自己那个身为长老的曾祖父,在她面前叹过这么一声。

  他说,叹沈安世不饮酒,百年的寂寥,终究要在清醒之际一并记得清楚。

  韩雪绍取下面具,问:“这画是寻长老赠与叔父的吗?”

  沈安世说了个“是”字,却没有对这画的内容多加解释,眉眼微抬,示意她走近。

  韩雪绍绕过那一方青石桌案,台上的香炉已经许久没有用过了,循其踪迹,也只能嗅到一股浅淡的安神香,倒也不是瓜果熟透时那样甜到发腻的味道,更像是清冽的草木香。

  她望着沈安世的眼睛,将那些反复斟酌好的用词翻出来,想要神态自然地开口,然后用最平和的、不掺一丝利用意味的语气告诉他,她想要和他一同前往丘原之海的事情。

  “我知道。”沈安世说道,“如果提及这件事让你觉得为难,就不必勉强自己。”

  韩雪绍起先以为白曲将此事告诉了沈安世,转念一想,白曲都那样央求她了,没有道理再去同沈安世在私底下说这些话,于是沉默片刻,说道:“倒也不是为难,只是不想让叔父误解。叔父也知晓,我在瓶颈期停留的时间太长了,而未曾开辟的绝境正是一种机缘。即使叔父不去丘原之海,我也要去的,只是正巧目的地相同,所以结伴而行,如此罢了。”

  “如果你一定要去,我是不可能阻拦的。”沈安世轻叹一声,说道,“然而,绍绍,我向来独来独往惯了,若是我们二人结伴同行,我恐怕也顾及不到你。尤其那还是一处未曾开辟的绝境,危机四伏,我并非不相信你的实力,我是无法保证我们二人能够全身而退。”

  韩雪绍摇了摇头,上前一步,撤去手臂上覆盖的真气,说道:“可是,我如今的境地已经不容我考虑这些细枝末节了,倘若我不去绝境,留在此处,也会被污秽之气所吞噬。”

  感觉到来自深渊之底的气息的那一瞬,沈安世的目光微微一凝,落在她臂上。

  她将迟嫦嫦、祝追雁,还有隐水的事情略略一说,没有提及原作,不过也足够让沈安世明白,丘原之行已经成了一个闭环:她想要去丘原中的绝境,所以才寻来迟嫦嫦,又因为迟嫦嫦,她才会被祝追雁的骨刀所伤,要想彻底根除诅咒,唯有前往绝境,寻求突破。

  换作其他长辈,此时定是要斥责两句的。

  但沈安世只是皱了皱眉头,他没再劝韩雪绍,从袖中伸出修长白皙的手,落在韩雪绍的手臂处,隔着几层布料,一言不发地观望了片刻,随即,召出了那柄名为封烛的剑。

  “隐水,便是那日来清延宫的人吧。”许是察觉到韩雪绍的情绪有些紧张,沈安世的沉默持续了一阵,终究还是没能维持下去,声音尽管算不上太温柔,吐息声也低不可闻,但随着他的每一个字音落下,封烛剑上的煞气也褪去了许多,“我对他的气息……有印象。”

  这话,白曲也说过类似的,说是隐水的气息混沌且危险,却也能感觉到他是在极力压抑着那种气息,而沈安世应该早有察觉,但仔细想来,也不是什么大事,便什么也没说。

  剑尖落在韩雪绍臂上的伤口处,即使隔着几层布料,她也能感受到森冷的寒意。

  她本是想垂下眼睛去瞧,可总有一种奇怪的、隐约带着点恶意的视线如影随形,黏在她身上。于是韩雪绍下意识地循着目光望过去,但还没等她看到那究竟是什么东西,沈安世就遮了她的眼睛,黑暗随之而来,她只听得沈安世低声说道:“别被封烛剑影响了。”

  这柄从魔界遗落的剑,也是紫阶法宝,它并非简单的兵器,而是活物。

  韩雪绍可以肯定,那股滚烫的视线并不是她的错觉,而是切切实实存在的。

  但是,既然沈安世都这么说了,她也就依言闭上了眼睛,静静地站在原地等待着。

  失去了视觉,其他感觉就愈发敏锐起来。那一点布料摩擦时发出的细细簌簌声响,沈安世很轻的呼吸声,覆在她眼上的那一点温热,还有,封烛剑上阴晦的气息,手臂伤口处那一丝一缕的抽离感……在韩雪绍的脑海中回荡。片刻后,沈安世收剑,同时松开了手。

  “如此,只能缓解诅咒的蔓延,要想根除,还是得进阶。”他轻轻捋平衣物的皱褶,动作自然地替韩雪绍整了整仪容,说,“我也只有在这种时候,才会叹息我择的是剑道了。”

  “距离百年涨潮之际,还有一段时间,护送迟小姐回铸剑楼一行,我与你同去。”

  说到这里时,沈安世的眼中浮现零星的情绪,好似感慨,又好似怀念,他的目光在那空荡荡的剑台上稍作停留,然后,重新放在了韩雪绍身上,“我也许久未能拜会迟刃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