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开挂的创业日常 第379章天坑专业的春天

《开挂的创业日常》第379章天坑专业的春天

作者:静衍 字数:1821 书籍:开挂的创业日常

  时间很快进入七月,林睿再次领取到一百五十二亿的系统奖励。

  上个月星空科技支出不小,先是捐款六十亿给洛大,支持新校区的建设;随后又拿出一百八十亿,参与京东方的增发。

  虽然这一百八十亿中,星空科技集团的实际出资额只有六十亿,剩下的全部走银行贷款,但也不是小数目。

  月底又出资五十亿,参与中原航空集团的组建。

  支出不可谓不小。集团账上的人民币余额只剩两百多亿。

  不过,随着本月一百五十二亿奖励入账,星空科技集团账上的人民币余额再次接近四百亿。

  让林睿颇为感慨!

  ……

  最近,星空科技集团的各项业务发展也不错,特别是星空研究院,目前的研发人员总数已经接近七万,仅此一项,就让星空研究院的成了世界上最顶尖的研发机构之一。

  按林睿原本的计划,星空研究院先扩充到五万人,一年之内把研发人员扩充到八万。

  谁料,从去年年底到现在,仅仅半年多的时间。星空研究院的总人数就接近七万人,发展速度超乎想象。

  不出意外,到今年年底,星空研究院的研发人员总数将轻轻松松突破十万。

  这其实也是没办法的事,当初星空研究院做的规划,并未考虑新项目对人才的需求。

  比如,新成立的人工智能研究院;刚刚设立的针对智能手机、电脑、工业设备,三大操作系统项目的研发工作。

  这些,都需要大量的顶尖科研人才参与。

  而计划中的人数,并不足以承担。只能放开招聘限制,大力挖掘人才。

  如今,林睿已经做出调整。

  计划在一年内,把星空研究院的研发人员,扩充到十万人规模。

  以后再根据具体情况,慢慢调整。

  大概率,还会继续扩充。

  星空研究院大规模的招聘,也导致了一个结果,号称四大天坑的“生化环材”专业,忽然没那么坑了,迎来了他们的春天。

  众所周知,生物、化学、环境、材料四大专业。由于就业难,工作环境艰苦,成为了很多毕业生口中的天坑专业。

  虽然,这几大专业都是国家的战略性基础专业,对国家的发展和建设非常重要。

  但是,国内本来在这一块基础就比较薄弱,没有特别出类拔萃的公司,研发支出少,研发的岗位自然也少,导致就业很困难。

  再加上随着大学不断扩招,选择生化环材类的应届生越来越多,而生化环材类的就业岗位并没有增加多少。

  这就导致,人才大面积内卷和积累,薪资越来越低,就业越来越难,成了天坑专业。

  另一方面,这几大专业的就业面也比较窄,只能从事科研类的岗位,考公务员都没有什么优势,只能内部越来越卷。

  许多人只能选择继续读研。

  不是本科学历不行,而是这几大专业内卷太严重。

  假如你只有本科学历去应聘,一大群竞争对手都是硕士、博士毕业,和你竞争几个岗位,你觉得有希望吗?

  这就导致了,选择这几大专业,如果想要深入发展,只能读研,不然唯有改行。

  可谓,真正的本科不如狗,硕士、博士满地走。

  就业难还不算什么,学习这几大专业,不但需要高智商,还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与时间。

  但平均薪资待遇,仍然比别的专业低一截,这就让人很难受了。

  不但岗位内卷,工资也内卷!

  这才成了所谓的天坑专业!

  ……

  这一切的原因,自然不难找到。谁让国内这方面产业发展的不尽如人意。不但没有代表性的大企业,研发投入也不多,岗位自然少。

  国家培养了这么多相关专业的人才,结果没有相应的就业岗位,只能内卷。

  不过,自从星空研究院成立后,旗下的,“新材料研究院”、“新能源研究院”、“生物及生命科学研究院”,都对这几大天坑专业的相关人才,有极大的需求。

  并且,星空研究院开出的薪资待遇,在国内绝对是最顶尖的,吊打国内一大片相关产业的企业和岗位。

  当消息传出,这几大天坑专业的从业人员兴奋莫名,举手相庆。

  本来就内卷严重,积累了大量人才。

  这下好了,有了宣泄口,呼呼啦啦一大片相关专业的顶尖人才流入到星空研究院。

  而且,国内很多相关专业的在岗人员,看到星空研究院开出的待遇,也是心动不已。

  对自己的实力和技术有信心的一大批顶尖科研人才,直接辞职,蜂拥着加入星空研究院。

  随着许多相关专业的顶级科研人才从各家企业辞职,忽然导致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本来内卷严重的几大天坑专业,罕见的遭遇到人才荒。

  不是市面上没有相关的人才,而是这些企业的待遇吸引不到这些人才。

  星空研究院的忽然入场,不但吸引了大批相关专业的顶尖科研人才,也把这些专业的薪资上限拉到一个新高度。

  本来多少薪资,便能请一位顶尖的科研人才,现在根本不够看。

  经过星空研究院的大规模招聘,市面上相关专业的顶尖人才忽然少了很多,内卷也没那么严重了,人才有更多的选择。

  还想以同样的薪资招揽人才,根本不可能。

  只能增加待遇,吸引人才,或者降低对人才的使用标准。

  于是乎,随着星空研究院的成立,这几大天坑专业也迎来了春天。

  对此,虽然有不少相关企业批评星空研究院抢夺人才,增加了企业的用人成本,舆论的风评还是好的。

  像星空研究院这样,针对国内的薄弱产业,大规模投入研发,还是极为罕见的,自然获得了极多的赞誉。

  并且,随着星空研究院的入场,解决了就业问题。对几大天坑专业,也是极大的利好。

  职业生涯的天花板忽然拔高,让天坑专业忽然不那么坑了,也有利于相关人才的培养。

  星空研究院在不知不觉中,竟然还能起到这种效果。

  让林睿感慨之余,颇有一些成就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