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重生之科技洪流 第632章 悄无声息的新太空竞赛

《重生之科技洪流》第632章 悄无声息的新太空竞赛

作者:奶味小布丁 字数:6742 书籍:重生之科技洪流

  重生之科技洪流

  未来空间技术公司的太空成本优势非常的大,而且还是纯商业化运作,对于一些小国家来说,这是他们实现太空梦想的唯一途径,而且只需要花点钱就可以实现。

  原本很多小国家都是没有自己的太空计划,毕竟凭借他们的国力,想要做这件事情是非常困难的,几乎是不可能的。

  要么搭乘超级大国的列车,从中蹭点经验,要么就只能是偃旗息鼓,从不敢有这样的想法,太空领域不是他们能够涉足的。

  虽然现在搭乘未来空间技术公司这条列车,价格依然算不上便宜,但是和之前相比,确实好太多了,每年拿出点预算出来,还是能够让自己的科研人员上天待几天的。

  这样看似没有什么效果,其实不然,他们让科研人员在上面争分夺秒的进行科研太空科研项目,对于提升他们国家的科研实力具有很大的好处。

  特别是对于那些国家很小,但是经济发展还算不错的国家来说,这样的便车是他们最理想的状态,是花小钱办大事的典范。

  所以和未来空间技术公司合作最多的就是欧洲那些小国家,还有中东石油土豪国家,签署的合作项目是非常多的。

  虽然也和鹰酱、北极熊、日本、韩国等国家也签署了合作协议,合同金额也不算少,但是未来空间技术公司却是对他们防着点。

  特别是北极熊和鹰酱,他们自己就有类似空间站的项目,虽然规模比起未来空间技术公司的天宫号空间站没法相比,但是想要进行小规模的太空科研任务还是没有什么大问题。

  他们之所以和未来空间技术公司合作,一方面自然出于成本的考量,在他们自己技术还没有非常成熟之前,借助别人的渠道实现目标,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办法。

  另一方面又何尝不是为了偷师的,他们对于未来空间技术公司的技术是非常的感兴趣,只是之前一直没有机会接触到这些东西。

  之前就算是购买未来空间技术公司的卫星,也是全程由未来空间技术公司制造和发射,客户其实是摸都摸不到,最多就是看看图片过过瘾,最终购买的也只是使用权。

  但是未来空间技术公司在卫星研发和制造上面确实独树一帜,就算是在如此苛刻的条件下,还是有很多企业和机构愿意给他们订单。

  这次天宫号太空站的商业化运作,对于之前一直想要探究未来空间技术公司技术秘密的两大超级大国来说,是最好的机会。

  所以和这两个国家合作,既是正常的商业需要,也是有他们的小九九在里面,对此未来空间技术公司也是心知肚明。

  不过想要探究秘密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反正他们只有在乘坐航天飞机和在太空站内部活动的空间,其他时间和空间他们是无法接触到的。

  凭借这点信息,想要了解未来空间技术公司的核心秘密几乎是不可能的,最多也就是对未来空间技术公司的实力有一个更加准确的评估,其他帮助并不是很大。

  像航天飞机使用的材料以及结构设计等等,坐在航天飞机内部是无法看得出来,太空站里面是同样的道理,光是靠眼睛去看,效果非常的有限。

  不过就是如此,两大超级大国依然是乐此不疲,毕竟了解竞争对手目前的科技水平,对于他们的后续研发指明了方向,从这角度来说,还是具备一定的价值。

  除此之外,还有就是未来空间技术公司配备的太空实验设备非常的先进,很多都是之前不对外出售的实验设备,这也是非常吸引人的地方之一。

  至于日本和韩国,国家虽小,但是雄心不小,只是他们之前想要获得太空技术发展自己,难度太高了,鹰酱可不是那么容易将自己的核心技术让渡他人的国家。

  这次他们选择和未来空间技术公司合作,既是现实需要也是被逼无奈,甚至日本在签署合作协议的时候,还想要让未来空间技术公司出让一些技术作为合作条件。

  虽然这样无理的要求日本方面也没有觉得有多大成功率,但是提了总有一丝希望,事实上他们是想多了,未来空间技术公司压根儿就不接这茬。

  虽然未来空间技术公司确实需要有足够的商业合作对象,以保证自己在太空站商业项目上面获利,保证自己后续太空计划的顺利进行。

  但是想要获得技术,那他们还是想多了,就算是不做他们的生意,也不会答应的,如果是一家小型太空企业,或许因为资金问题不得不答应下来。

  可是未来空间技术公司虽然是一家私人企业,以盈利经营为目标,但是谁叫他们老板牛呢,不管如何,都不会让自己经营不下去,所以拒绝日本方面的无理要求毫无心理压力。

  至于韩国,这些年来经济发展速度虽然不错,但是很多原本发力的产业,基本上都被赵一给截胡了,经济发展情况较前世来说,差了不是一星半点。

  但是就算是如此,他们依然制定了自己的太空研究计划,虽然无力自主研发,但是也想要搭乘未来空间技术公司的列车。

  甚至在合作协议签下之后,在自己国内大肆宣扬,将会送自己的第一名太空人上天,民族自豪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全球一共不到200个国家,其中就有50个国家和未来空间技术公司签署了太空合作协议,合作的广度还是非常不错的。

  虽然平均下来,每个国家投入到合作项目里面的资金规模并不大,但是架不住数量多,还是可以为未来空间技术公司带来非常不错的效益。

  除此之外就是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已经有足够的实力投入更多的资金进入到太空项目研究当中。

  只是这么些年来,未来空间技术公司运作的比国家期望的要好得多,导致国家并没有打算自己重开炉灶,这样不仅会分散太空科研实力,同时也会消耗更多的资金。

  之前我国的太空研究预算算不上很高,因为很多项目都由未来空间技术公司在进行,为国家节约了大量的科研预算资金。

  现在未来空间技术公司需要从太空站项目当中获取巨额的利润,用于投入到月球探测、月球登录、月球永久基地建设当中来。

  国家也打算加大自己的太空研究预算,和未来空间技术公司进行更广泛的合作,一方面可以培养我国的太空项目试验等方面的人才。

  另一方面则是为未来空间技术公司的后续研究计划提供助力,直接给钱是不可能的,毕竟国家的钱不能无缘无故的给一家私人企业,即使这家私人企业是全国的骄傲。

  但是通过项目合作,对未来空间技术公司的支持确实完全没有任何问题,所以在众多国家合作方里面,和自己国家的合作是其中规模最大的。

  国家这些年里面和未来空间技术公司合作可谓是相当的愉快,不仅自己的科研人员在和未来空间技术公司合作的过程中获得了极大的技术提升。

  同时这些合作的科研人员也是从未来空间技术公司这边拿工资的,这不仅让国家花费在太空项目上的资金大幅减少,同时还为自己节约了大批的员工薪水。

  所以现在未来空间技术公司面临更多资金需求,国家自然也想要出一份力,而且我们也确实需要派遣更多的科研人员登上太空,展开相关的研究工作。

  而未来空间技术公司自己其实也需要派遣太空科研人员上去搞研究,前面剩下的4个位置,就是专门为自己准备的。

  其中2名位置是长期留给自己的科研人员使用,剩下的两个位置,在需要对空间站进行维护保养的时候,留给维护保养人员,剩下的时间是留给空间站管理人员使用。

  38个人待在太空站狭小的空间内,而且还是来自不同的国家,加上实验设备的争夺等等,闹点矛盾是正常的,留下两名太空站管理人员,是非常必要的。

  而且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太空站管理人员也有疏导和指挥的作用,能够执行地面的紧急命令,这是一般科研人员无法相比的。

  当然,需要管理人员参与,主要还是因为未来空间技术公司为了降低各个国家的科研人员选拔条件,造成的这种结果。

  正常情况下,每一位登上空间站的人,不仅仅只是做实验,关于空间站的方方面面都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遇到紧急情况,每个人都能够有良好的应对手段,人人都是参与者。

  但是如果讲解的太明白了,那么未来空间技术公司的空间站就没有秘密可言,虽然不一定能够仿制的出来,但是还是会有很多技术被不知不觉被人家打探到了。

  出于保密的需要,未来空间技术公司只是对太空舱内的设施的使用、太空环境适应以及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等等做了培训之外,其他的就很少涉及。

  这些额外的工作将会交给两名长期驻留的管理人员负责,不需要他们这些国外科研人员参与其中,让他们“安心”的进行自己的太空科研项目。

  这样的培训简单化,对于有小心思的国家来说,肯定是不满意的,只是再不满意,这就是未来空间技术公司的规定,不满意大不了不合作。

  而对于那些小国家来说,培训简单化是他们求之不得的,因为培训的时间越长,他们花费的培训费用也就越高,反而对他们的财政开支是一个负担。

  他们其实并没有那么大的野心,只是想要让自己的科研人员上去从事一些太空环境下的实验项目,至于了解太空站那么清楚,对他们来说完全没有必要。

  当然,为了保证太空站的所有工作人员的安全,始终会有一架航天飞机和空间站连接,遇到紧急情况,可以尽快的让空间站所有工作人员搭乘航天飞机回到地面。

  航天飞机其实空间非常的大,如果在发射的升空的时候,不额外携带物资的话,运送的人员绝对不止6个。

  但是返回的时候,航天飞机几乎是空的,就连燃料都不会特别的满,一次性就可以将空间站里面的40个人,全部带回地面。

  而且在替换的时候,也是当有一架航天飞机为空间站送补给的时候,滞留在空间站的那架航天飞机才会携带想要返回地面的工作人员离开空间站,驻留任务留给下一架航天飞机来执行。

  那些没有航天基础的小国家,自从登录了未来空间技术公司的航天飞机之后,就是一路感慨,直到熟悉了太空站内部布局和设施之后,依然感叹不已。

  实在是由星际快车公司研发的航天飞机太先进了,按照原本的航天飞机,在火箭的加速下,人体是很难受的,这就是为什么太空员必须要有很好的身体素质的原因。

  但是星际快车公司将赵一当初给他们的惯性往复装置给使用上了,虽然无法完全抵消加速带来的不适,却可以大幅度缓解加速度带来的不适感。

  虽然这样的装置使用无形中增加了航天飞机的成本,但是却也减少了太空旅行对人员身体素质的要求,降低了太空旅行的门槛。

  这对于未来的太空旅游项目非常的重要,很多富豪其实年纪都很大,就算是平时保养的很好,身体素质还是不能和年轻人相比。

  而未来空间技术公司的太空旅游项目,就是为了赚他们这些人的钱,自然需要将门槛降低,不然的话,能够赚到钱的对象就会大幅度缩小,对于他们的创收非常的不利。

  而且使用惯性往复装置,也能够大幅度增加航天飞机的安全性,因为是双层结构,提供双层保护,外层如果出现了意外,内层依然具备很好的防护性。

  只要不出现燃料爆炸,基本上还是能够保证航天飞机安全着陆的,这比单层结构安全性提高了不止一筹。

  相比起那些没有航天基础的小国人员看热闹,像北极熊和鹰酱的科研人员,显然要见多识广多了,看到未来空间技术公司的各种巧妙的设计和相对舒适的体验,他们内心其实非常的震撼。

  要知道,不管是这个年代还是在前世那会儿,载人航天其实都是在搏命,丝毫不比当初的大航海时代的风险小很多。

  每一次执行航天任务的工作人员,都有“虽死无悔”的觉悟,他们是真正的热爱航天,将自己的身家性命抛诸脑后,一往无前的冲向太空。

  但是乘坐未来空间技术公司的航天飞机,却没有那种感觉,除了加速度比航空客机要大,空间要狭小一些之外,其他方面感觉没有太大的区别。

  而且和自家的航天飞机相比,舒适性不知道要好多少倍,这可以说是他们执行太空任务最轻松的一次,安全没有那种惊心动魄的感觉,是那么的波澜不惊。

  等到航天飞机和空间站对接的时候,又是那么的流畅,完全不需要人工参与,仿佛一切都计算好了,所有的对接步骤,都是自然而然的情况下发生的。

  这体现了未来空间技术公司超高的计算能力,能够将一切都计算的清清楚楚,不会有丝毫意外,而且不需要人工参与,说明自动化程度非常的高。

  然后进入太空站,里面空间比他们想象的要宽敞多了,每个宇航员都有一个相对舒适的空间,这对长时间驻留非常的重要。

  空间站里面的各项设施都非常的人性化,设计的也非常的巧妙,能够大幅度减少宇航员在太空活动的难度,特别是在科研设施上面,提供了更多的人性化设计,对科研成功率的提高有很大的好处。

  至于科研设施,自然也是非常的先进,他们之所以参与进来,不仅仅为了打探航天飞机和太空站技术,更重要的是为了这些先进的科研设备而来。

  这么一趟下来,他们明显的感觉到自己国家的太空技术已经严重落后了,虽然可能结果差不多,但是过程却是千差万别,里面体现的技术含量也是千差万别。

  只是他们想要探究未来空间技术公司为什么能够做到这些的时候,他们则是毫无头绪,毕竟向他们展示的都是表面,背后的技术原理则是一概不知。

  等到这些大国宇航员体验过后,相关的信息和报告自然就摆在了这些大国相关人士的桌面上,他们需要对此做充分的评估。

  经过专业人士评估之后,都认为未来空间技术公司在航天技术上面的表现绝对不是表面那么简单,背后的技术实力远远超过了北极熊和鹰酱,其他国家和机构更不必说了。

  虽然对于一家私人企业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形成如此巨大的技术优势非常感兴趣,但是这些都是细枝末节,他们必须要拿出应对的办法。

  对于小国家来说,能够搭便车已经是万幸,想要独立提高自己的太空技术实力,那只能是痴人说梦,想想就可以了。

  但是对于世界大国而言,如果没有自己的太空计划和目标,那就相当于放弃了自己的大航海计划,是在丢失自己国家的前程。

  他们倒是想要通过各种手段获取未来空间技术公司的技术机密,只是这么多年下来,都是毫无所获,甚至连他们的工作人员都很难接触到。

  所以这条路子已经证明是走不通的,至少目前是走不通,那么另一条路子就是继续投入更大的资金,期望通过大投资来实现较快的技术提升。

  没有这些报告之前,大家只是觉得未来空间技术公司还是有点实力而已,毕竟他们还没有登上月球,更没有探测器到访过火星,太空研究进程明显落后太多。

  这是之前鹰酱和北极熊两大国家的普遍认识,也是在未来空间技术公司高速发展的时候,他们也没有刻意增加自己的太空科研经费的原因。

  因为他们认为,虽然未来空间技术公司威胁性很大,但是毕竟是一家私人企业,就算现在发展的很快,表现的很活跃,但是实力肯定是不如自己国家举国之力发展的太空事业。

  加上之前未来空间技术公司也就是研发制造和发射卫星,虽然成功率确实高的可怕,但是就整个太空研究领域而言,这些都是比较基础的太空项目。

  只是当未来空间技术公司对外宣布自己将独立建设完全商业化的太空站的时候,两个大国才稍微有些紧张,但是还没有特别的紧张。

  毕竟按照他们的经验,不说独立建设空间站的难度,就是技术齐备了,也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够在太空组建起来,这方面他们已经走在前面好久了。

  只是没有想到,未来空间技术公司宣布独自建设商业化的空间站没有多久,就进行了较为密集的太空舱发射,短短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将庞大的空间站给建设起来了。

  这时候,他们已经明显感受到了自己国家在空间站技术上面落后太多了,如果是他们自己来做,绝对没有如此干脆利落的完成建设任务。

  这说明未来空间技术公司在地面就已经将太空环境下的空间站的方方面面都考虑清楚了,而不是像他们那样,走一步研究一步,慢慢悠悠的完成整个建设计划。

  未来空间技术公司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整个空间站的建设,绝对是厚积薄发的结果,而不是兴之所至,没有储备就对外宣布消息。

  为了应对未来空间技术公司在空间站技术上的领先地位,他们不得不加大太空预算,同时也积极的和未来空间技术公司合作,期望能够获得更多的消息。

  这个消息不一定就是什么先进的技术,因为他们也知道,想要获得别人的机密技术,哪有那么简单,他们只是想要了解未来空间技术公司现在处于那种技术层面上。

  只有了解竞争对手处于哪个技术层面,才能够制定自己的研发计划和目标,而不是处于盲目状态,更加具有针对性,对于科研项目具有很大的好处。

  而且未来空间技术公司的商业业务费用却是比自己的要便宜,在自己没有更好的替代选项之前,利用别人的设施完成自己的太空研究也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

  只是现在这个体验报告,却是加大了两个国家对太空研发计划的决心,自然投入的资金不是之前能够相比的,甚至有人内部称作为“新曼哈顿计划”。

  只是他们也知道,现在公布出去自己庞大的太空研究计划并没有多少意义,除了引起其他人的警觉,并没有多少好处,所以两个国家都默契的没有对外声明。

  只是他们的国家实力,能否再次支撑起庞大的太空研究计划,这就不是外人能够知道的了,是好是坏,只有未来能够知道。

  在不知不觉之间,未来空间技术公司就已经成为两个“超级大国”的隐形竞争对手,他们不可避免的卷入了这样的旋涡里面。

  虽然未来空间技术公司不知道具体的情况,但是就算是知道,未来空间技术公司也只会笑笑,绝对不会有过度的反应。

  不管别人如何计划,他们只需要按照自己的计划进行,他们不是为了争面子,而是实实在在的一步步按照自己的目标前行,不会因为路边的杂草而停下自己的脚步。

  自然也不会因为旁边的犬吠而加快自己的步伐,而是一步一个脚印,将自己脚下的路走踏实了,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即可。

  加上自己的太空项目基本上处于盈利状态,对公司的后续研发不仅不是负担,反而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这是和其他国家的航天研究有着根本性的区别。

  他们的航天研究,其实有着很大的竞赛成分在里面,不是他们真正的有多么需要,不然随着北极熊倒下,鹰酱的航天研究似乎一下子慢了下来,不复当年的勇武。

  因为他们不是将太空研究作为自己的长期计划,只是一时的意气之争,这样的航天计划,一旦外部压力减少,计划就会横生枝节。

  航天计划不是追求一时的勇武,贵在坚持,一部一个脚印走出来,这样才能够更加容易到达彼岸,实现星际资源的利用和开发。

  虽然在外界看来,未来空间技术公司也是像打了兴奋剂一样,突然就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是在未来空间技术公司看来,自己能够取得如此成绩,是必然的,也是脚踏实地的。

  因为他们不是从零开始,而是在赵一提供的诸多技术的基础上,一步步走来的,起点其实比这些所谓的航天强国要高得多。

  这也是为什么其他国家搞航天基本上是赔本赚吆喝,只有未来空间技术公司能够赚的盆满钵满,这就是实实在在的差距,是能够一目了然的差距。

  所以对于他们似乎很在意的新太空竞赛计划,未来空间技术公司完全可以不去理会,如果这个时候有人告诉他们这些信息,也只是一笑置之。

  虽然现在空间站没有给他们带来多大的收益,但是他们的科研力量已经聚焦到了月球项目上面,凭借年初从老板那边“忽悠”来的500亿元,足够他们进行此项计划。

  这次的月球探索计划,并没有高调对外宣布,虽然已经储备了一定的技术,但是在内部看来,八字还没一撇,不着急对外公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