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助大唐迎贞观 第8章 畅谈

《我助大唐迎贞观》第8章 畅谈

作者:雪夜琼花 字数:1904 书籍:我助大唐迎贞观

  “阁下刚刚见义勇为,且机敏过人,另在下钦佩,如若不弃,可否与阁下交个朋友?”那位神秘男子态度和善,气度不凡,令李建国也是颇有好感。

  “自然可以,在下刚刚也是受了兄台的感染,才挺身而出的。”

  “长安城是何等地方,在下也只是为长安城的安定略尽绵薄之力,不足以一说。”那个神秘男子笑了笑,“西市的群贤居是长安城最大的茶楼,在下想与阁下叙谈一番,如何?”

  “甚好!”李建国对这名男子也是很感兴趣,此人来历不凡,这么一来正好可以了解他的底细,当下也是爽快地答应了。

  李建国跟着那个神秘人来到了西市,见到了他口中的“群贤居”。听这名字就知道这地方是一个高雅场所,这茶楼里应该都是一些贤人志士。这个茶馆确实很大,足以和东市的“醉仙楼”想比。

  唐朝的茶文化也是十分鼎盛的,陆羽的《茶经》就是专门介绍唐朝的茶文化,也是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专著,更是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因此,在长安城有这么大的茶楼也在情理之中。

  李建国跟着那个神秘人上了茶馆的二楼,神秘人的手下并未跟过来,而是在茶楼外等候。茶楼里人很多,大多都是饱学之士,谈吐不凡,三五成群地交谈着。李建国与神秘人进了一处厢房,准确地讲,就是一个包间。

  那个神秘人招呼了店小二过来,“给我来一壶西川白露,再来几样你们店的特色糕点。”

  “好嘞,二位客官稍等,马上送到!”那个店小二也是很热情,出入这里的都是一些文人墨客,所以连着店小二也是被慢慢感染了。

  店小二走后,那个神秘人率先开口问我:“在下王秦,未请教阁下名讳?”

  “在下李建国。”李建国也是客气地回答了他。

  “李公子,我看你面生得很,阁下应该是才来的长安吧!”王秦随意地问了一句。

  “王兄说得不错,在下的家乡离得比较远,一向仰慕长安城的盛况,所以便来长安游玩。”李建国并没有告诉他真实情况。一来,自己与他并不是太过熟悉,二来,自己也不想借着房玄龄的名声行事。

  “原来如此!那李兄此次来到长安城觉得如何?”王秦并没有继续深究,而是岔开了话题。

  “如若没有刚才的那件事,我对长安城倒是十分的满意!”我也是毫不掩饰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真是让李兄见笑了,不过这也只是百姓之间的小吵小闹,无伤大雅!”

  “王兄所言,在下不敢苟同。”

  “哦?愿闻李兄高见!”

  此时,店小二也是把茶点端来了,“二位客官慢用!”

  王秦拿起茶壶给我倒了一杯,“李兄,你且说你的看法。”

  “王兄,恕我直言,长安城虽然繁荣,但是今天的这件小事却暴露了许多问题。”

  “愿闻其详。”

  “王兄,我且问你,假如今天我和你没有出现,那名女子定是会被那个壮汉掳走,确否?”

  “这是自然,不过,这也算不得什么大问题吧。我朝并未明令禁止买卖人口,卖身为奴的现象比比皆是,这种事无法阻止。虽然我也是不太赞成买卖人口的行为,但是若是你情我愿,那我等也不敢干涉。”王秦喝了口茶,继续说道:“早在我朝之前,这种现象便是存在了。”

  李建国摇了摇头,“王兄也许自幼出生在富贵人家,衣食无忧。买卖人口,卖身为奴的现象之所以会存在,那是因为大唐还有着一些百姓吃不饱饭,仍没有解决温饱问题。民以食为天,如果他们可以吃饱饭,谁会愿意去做这样的事呢?再者,就是大唐律法存在着缺陷,这才让得那些人钻了空子。百姓若是无法可依,无法得到保障,那势必会造成动乱。大唐的经济确实繁荣,但是在这繁荣经济之下,也是存在着不少隐患的。”

  王秦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李兄所言倒是真切,无不是切中要害。”

  “若是我等避之不言,那对大唐是百害而无一利。”

  王秦看着李建国,询问了一句:“李兄,那你觉得应当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

  李建国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大脑也是快速运转,归纳出一条条计策,“首先,应当大力发展农业,先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技术和方法都需要革新。其次,应当完善律法,让百姓有法可依,生活得到保障。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应当注重教育行业,多建学校。”

  “学校?”王秦一脸疑惑地看着我,“李兄口中的学校是否就是学府?”

  “正是,我走遍长安城,都是大大小小的商铺,却未看到一所学校。人才是国家的根本,应当注重人才的培养,前朝留下的科举制其实存在着诸多弊端,需要进行完善。以知识教化世人远比律法约束重要得多。”我结合现代的一些东西,此时也是全部说了出来。

  “李兄所言令人敬佩,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有如醍醐灌顶,令我茅塞顿开。李兄,像你这样的饱学之士为何不考取功名,为国效力呢?”王秦感叹了一声,“李兄若是得以重用,真是我朝之幸啊!”

  “王兄过奖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为国效力,我自是义不容辞,只是在下对科举考试实在是没多大兴趣。”在现代的时候,李建国就对考试没多大兴趣,如今身在唐朝,要他拿着毛笔参加科举考试,只怕更会头大。

  “好一个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李兄的文采令人钦佩,出口成文,你若是去参加科举考试,状元之位非李兄莫属!”王秦猛地一拍桌子,大笑了一声。

  李建国跟王秦聊了许久,从他的谈吐,见识,能感觉出王秦并非是普通的富家子弟,或许还是朝中某位大官的儿子,可是在他的印象中,贞观初期并没有姓王的官员,久思无果,李建国也是不去想了。两人一直聊到黄昏,李建国感觉与王秦聊得甚是投缘。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李建国也是对王秦说了一声:“王兄,你看天色已晚,今日就聊到这儿吧,我也该离开了。”

  王秦看了看天色,“跟李兄聊天真是痛快,天色都这么晚了我都没有察觉,那今日就到这儿吧,我们改日再聊!”

  “好!那在下就先告辞了,改日再会!”李建国双手抱拳,对王秦拱了拱手。

  离开了茶楼后,李建国便朝着房府走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