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兄妹之情 第113章 母爱无疆

《兄妹之情》第113章 母爱无疆

作者:王礼民 字数:2982 书籍:兄妹之情

  在正月底,突然来了一股势力非常强大的冷空气,使缓慢回升的气温一下子降到了零下十五六度。比三九天还要冷。据气象部门报道,这次寒流带来的降温将持续一周左右。这令家中的朱秀春坐不住了。老是挂牵学校的志成,生怕儿子着凉感冒影响了学习。

  第二天她冒着刺骨的寒风跟着同村一辆来和昌拉煤的拖拉机为儿子送厚棉袄来了。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呀!这厚重的爱足以与天地同寿,与日月齐辉。

  到了和昌市,朱秀春下车后怕耽搁人家的事儿。于是告诉那司机回村时不用等她了,她坐客车回去。这大冷的天儿哪好意思让人家等他,虽说是一个村的也不是那么回事呀!

  由于乘坐的是无棚的拖拉机,路上风又大。以至于朱秀春的脸都被寒风吹紫了。

  来到和昌时,天已将近中午。她抱着儿子的大厚棉袄,逢人就打听和昌一中在哪儿,一路上足以问了有好几十个人,这里边有很多急着赶路的人都不搭理她。有的伸手给她指指方向便扬长而去。

  可怜的朱秀春伫立在车水马龙的街头迎着寒风,像个无家可归的人。在不远处的十字路口儿,当她冲正在值勤的交警问路时,那交警详细的跟她说了和昌一中的地理位置,当得知老人大老远的从农村专门跑来为上学的儿子送棉衣,那好心的交警用摩托把她送到了和昌一中的大门口儿。下了车朱秀春冲这位好心的交警是千恩万谢,感动不已。

  那交警冲老人和蔼的笑了笑便乘车转身而去,朱秀春抹了一把浑浊的泪水,重新系了系头上的围巾,同时腾出一只手揉搓了两下被寒风吹的发木的脸。由于正是上课的时间,学校的电子门紧闭着,门口的木牌上写着“上课时间不会客”。可由于朱秀春老人不识字儿,所以依然走过去敲了两下传达室的门儿。

  传达室的两个门卫一见是个农村来的老太太,于是极不耐烦的把老人给指责了一顿,随即就把传达室的门关上了。本分的朱秀春只好从台阶上走下来,站在寒风中跺着双脚苦等放学铃,那门卫面对寒风中瑟瑟发抖的老人竟然视而不见,也不把老人让到屋里暖和暖和。

  如果是让雪莲知道了,真能上去冲这两个保安可劲儿扇两个耳光。谁没有妻儿老小,谁没有爹娘父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不要说人人都献出一点爱,哪怕人人都献出半点爱,这个社会也不至于如此的冷若冰霜。

  不要求你舍己为人,只要求你在不舍已的情况下帮帮人,给人一丁点儿温暖,难道连这都做不到嘛!

  大约等了有十五分钟左右,才传来了放学铃声。而此时老人的脸被风吹的又紫又青,几乎都快被冻僵了,看上去更显的苍老憔悴。要知道外边零下十几度。

  朱秀春含着微笑正欲冲门窗紧闭的传达室喊一声,让他们给开开门儿。可还未等她张开口,只见眼前那带小轱辘的门儿自个儿开了。

  步入校园后,朱秀春望着那一排排高耸的楼房,就好似《红楼梦》中的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真是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她有些畏缩的不知该到哪里去寻找自个的儿子了。只见到处都是四散的人群,谁知儿子在哪个楼上呀!她四处张望着儿子的身影,然而想在这人山人海的学生流中寻觅一个人无疑是大海捞针。

  好在她知道儿子所在的班级,于是便面含微笑的寻问从身边经过的学生道:“恁谁知道高二(3)班在哪里不?”然而由于她的寻问没有任何针对性,所以她一连寻问了四五声也没有一个同学停下来回答她。甚至不少学生都像躲洪水猛兽一样躲她。三五成群的洋气女生不时的向她投来异样的目光,就像看到一个精神病人似的。

  有谁愿意和这样一位土里土气的老太太说话呀!何况这又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周围的人会怎么想。因此稍有点虚荣心的人也不会停下来和她搭话儿。生怕毁了名誉,丢了身份。

  朱秀春一见没有搭理她,而且一个个的都绕着她走。她只好讪讪的朝他们挪几步,然后上前赔笑的针对一位女生问道:“闺女,俺问你一下,高二(3)班在哪个楼上呀?”她急切的等待着她的一句回答。

  那女生翻了一下白眼珠儿,不耐烦的说:“哦,我不知道……还有事呢,你问别人吧!”说着像躲瘟疫似的跑走了,好像生怕被老人纠缠住一般。

  朱秀春半低着头无限怜悯的紧抱着怀里的包裹,既感到无助又感到茫然。她不知道该去问谁了。好半天她才抬起头来,不管怎么样还得问呀!只要能找到儿子,吃几个白眼就吃几个白眼呗!这时她看到了一个老师模样的人,于是急忙上前赔笑着寻问儿子的班级。

  那老师将其粗略的打量了一眼,然后皱了皱眉说:“哦,你往北走吧!远着呢,至少还有300米……在五号教学楼的第四层。”他说着为其指了指。

  朱秀春走了老半天,觉得差不多了,生怕走过了,于是又开始问开了,可问了好几个都让她向北走,她又走了老长时间然后满脸堆笑的冲迎面而来的两个男生问道:“恁知道高二(3)班在哪不?”

  其中一个男生盯了她一眼面无表情的道:“再往北走一段,去五号楼上找吧!”

  高二(3)班的确在五号楼上,然而朱秀春哪里知道哪个是五号楼。于是向北走了一阵又赶忙上前冲两位有说有笑的女生问道:“俺问问恁,五号楼在哪呀?”她满怀希望的盯着两位洋气女生打探。

  其中一个长发披肩的女生不悦的斜了她一眼,没应声儿。另一个女生正抚弄着手机发朋友圈,她没好气的说:“你不识数呀?这不是有顺序吗!”她冲跟前的教学楼指了指,连停都没停便扬长而去,同时传来一句不屑的声音:“哼,这老农民真是狗屁不懂……”似乎想用这句话向周围的人证明自己和这个乡下农民没有半毛钱关系。生怕别人把朱秀春当成她的穷亲戚。

  朱秀春老人犹如被人扇了一个耳光,老半天没回过神来。她不知道在城市为什么人人都这么刻薄,又不吃你们的,又不喝你们的,问问路儿咋就这么难呢。何况她问的还是学生,老师整天是怎么教育的。其实这就是虚荣心造成的。

  此时的朱秀春老人才深切的意识到并不是所有的女孩儿都像雪莲那么招人喜欢,那么平易近人。

  她强忍着眼窝里的泪花儿,迈着笨拙的步子又向北走去,面对这望不到边的高楼,老人又经过一番艰难的寻问,才来到了第五教学楼,于是她赶忙钻进楼洞一阶一阶的爬到了四楼。

  此时的志成和雪莲早已去餐厅就餐了,为了应付这次猛烈的倒春寒。雪莲于前两天就为志成买了一件大皮袄穿在了身上。

  朱秀春在四楼的阳台上发现各个教室的人几乎全走光了。儿子可能也下楼去吃饭了,她只好抱着怀里的包裹在此守候着。这时又有两位衣着讲究的女孩儿从她身边经过,朱秀春抱着拭拭看的态度硬着头皮问道:“哦,俺……俺……向恁打听个人。中……中不?”

  这两位女孩儿根本不是外人儿,正是高二(3)班泼辣的何灵灵和文静的李倩倩,要说以前,何灵灵对农村那些没文化的老年人也很反感。可如今在雪莲的影响下,使她的这种心态有了很大的改观。如今她一见面前这位老人说话很是温和,似乎还带有几分胆怯,于是便停下脚步浅浅一笑说:“哦,行,你问吧!你想找谁呀?”

  李倩倩更文雅的眯笑道:“伯母,您说吧,他在几班?我们可以帮您问一下。”

  老人没成想两位女孩儿不仅没冲她翻白眼,而且还冲她笑的这么和蔼,这让她受宠若惊的一时竟忘了自个的儿子叫啥名了。很是局促的笑着道:“哦,俺问恁认识不认识那个……那个王……哦,王志成。他在高二(3)班……”

  何灵灵和李倩倩听了这番话面面相觑,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了。两人都意识到面前这位老人很有可能是志成的母亲,何灵灵怔了一下神儿之后,当即笑眯眯的道:“哦,伯母,那您可算是找对人了,我们和志成是一个班的,不过志成已经下楼吃饭去了。这样吧!您稍等片刻,我帮您打个电话问一下。”

  朱秀春没成想竟歪打正着,问到了正茬上,于是高兴的一个劲儿的点头,眼里泪汪汪的感激的不知说啥好了,恨不能给两个女孩儿磕头做揖。

  何灵灵取出手机闪到一边拨通了雪莲的电话。“喂,雪莲,你快让你的白马王子过来一下呗。他妈来学校给他送棉衣来了……哎呀!我真不骗你,就在教学楼上呢。赶快让志成过来。嘻嘻,你个死妮子我怎么说你才相信呀!要不我让你听听你婆婆的声音,咯咯……唉唉,你别挂呀……”

  何灵灵无奈的摇了摇头,雪莲以为何灵灵戏弄她呢,咋说她都不信。

  灵灵来到老人身边说:“伯母,您还没吃饭吧!走,跟我们一块去餐厅吧!志成也在那儿呢。”

  “就是的,伯母,您跟我们一块儿去餐厅吧!”李倩倩也热心的劝说老人。

  朱秀春笑着一再推脱道:“不了,闺女,你们帮俺把志成叫上来。俺把棉袄交给他,再说上几句话俺就回去了。好闺女,你们都别让了。”她并不会意识到面前的这两位女孩儿当中有一位却是和昌市常务副市长何光路的女儿。两人一见老人执意不愿去,只好遵照老人的意见,下楼去喊志成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