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三国紫金劫 第三一八章 朝中议事各怀鬼胎(二)

《三国紫金劫》第三一八章 朝中议事各怀鬼胎(二)

作者:田忌赛马 字数:2842 书籍:三国紫金劫

  “额~~~皇~兄,别来无恙啊,今日前来不知有什么事”。

  虽然刘宏不是对每一个汉室宗亲都这般客气,但还是有几位他不愿轻易得罪的,这个刘焉便是其中之一,如果在汉室宗亲当中刘宏最敬重之人~~或许刘焉还排不上号,但是最麻烦,最叫他想避而远之的人,这个刘焉绝对算得上首屈一指。

  只见刘焉呵呵一笑,站在大殿中央左瞧瞧右看看,不时还与一旁相熟之人闲谈上几句,直到刘宏发问才正色应答“陛下,刘焉此次前来是想与陛下禀告一件事”。

  “何事如此紧急,皇兄不如到后殿详谈如何?”。

  “不可!!”刘焉突然神情一正对刘宏说道“此事关系到陛下的安危,大汉天下的安危,又怎能视之等闲,所以臣才星夜赶回来向陛下禀报,如不在这大殿之上说出来,陛下定会认为臣在开玩笑”。

  “好好~~你说吧,我倒要看看是何事能叫你如此紧张”刘宏万般无奈,虽然他不想与刘焉过多牵扯,但也心知此人本领不小,有时候真能解决一些一般人解决不了的事。

  刘焉缓了缓在大殿上高声说道“回禀陛下,微臣前去汉中探查之时收到消息,刺史郤俭横征暴敛,征收无度,祸害的百姓怨声载道,暴徒四起,益州之地已然被他贻害殆尽了,前日听说有贼首马相,赵祗,打着黄巾的旗号起事,现已经逼近绵竹,军情紧急,所以微臣星夜来报,还请陛下定夺”。

  “什么!!益州又有贼寇作乱,皇兄~~你这个消息真是来的~~~这个郤俭~唉~~~”刘宏愁恨交加,想当初郤俭还是从自己手中卖走的益州刺史这个官职,本想着益州偏野之地,蛮荒横生,卖给他也罢,没料到此人竟然如此不济,短短几年便把哪里祸害成这样。

  不过事已至此,此时再多说也无用,只得想办法解决,看了看殿前文武,只见一个个都如缩头乌龟一声不吭,刘宏无奈,对一旁的张让叹道“让父,如今之计以为如何?”。

  “呵呵呵~~~陛下糊涂了,君朗兄既然来报,想必定有破贼良策,是吧~~君朗兄”张让呵呵笑道。

  “既有对策,何不快说,皇兄为何要卖关子,是否在戏耍于朕?”。

  刘焉一脸惶恐道“臣下怎敢戏耍皇上,臣只是以实情相报,至于对策,陛下不问我又如何自说”。

  刘宏长出一口气,极尽不耐的说道“好好~~朕现在问你,皇兄可有妙策?”

  “回陛下,臣有一计,可不费吹灰之力剿灭匪患,而且还可永定安邦”。

  “那就说吧~~~”刘宏就快要气疯了,这个刘焉好像总能叫自己无所是从,心烦意乱。

  刘焉扫视了一下殿中群臣,微微一笑回道“陛下,微臣有一儿时玩伴正是巴蜀人氏,此人极富韬略,现正在益州任从事一职,只要微臣联系上此人,里应外合,破贼只在翻手之间”。

  “既有如此内应早说便是,朕便准你所奏,所需兵马用度尽量从当地抽调,现在朝中支度紧张,须你自行筹备”。

  “这倒不是问题,臣在汉中还有些旧友,抽调一些人马剿匪应该不难,只不过~~~剿贼事小,战后安顿非同小可,益州地处偏疆,民情复杂,稍有不慎或可能再行激变,如此反复只能叫朝廷疲于奔命”。

  刘宏一听有理,问道“皇兄可有解决之道?”。

  “这个~~~”。

  “皇兄不必为难,有话直说,只要对大汉天下有利,对朕有好处,朕一概恩准”。

  刘焉平缓了一下神色,点头道“既如此,臣就直说了,如今我大汉政权集中于朝,四地之臣手中无兵,天下兵烟四起,盗贼横行,极为不利于剿匪,况且每每有匪盗出现都会极大程度影响朝廷支出,长此以往下去,陛下定会感觉疲于应对,臣建议陛下重用宗室,重臣为州牧,废刺史一职,使重权与各地,收拢民心,镇抚百姓,如此才可享永享太平”。

  “这倒是个主意,可如此一来,我手中的权力不就分散了吗?到时候如何制约这些州牧?”。

  “哈哈哈哈~~~这还不简单吗,首先陛下要挑选亲信宗室之人,再留家眷于两都为官,这样一来皇上便可安心无忧了,等天下安定之后皇上也可收回权限,这不是两全其美的办法吗”。

  “好”刘宏面色大喜,这样一来他不但可以对这些琐碎之事撒手不理,尽情玩乐,还可巩固皇室政权,反正权力都在汉室宗亲手中,他还怕什么,心中一高兴立刻叫了出来“就按皇兄说的办,只是不知道皇兄心中可有合适人选?”。

  刘焉自信的笑道“益州偏避,外蛮居多,微臣自告奋勇留守益州,定会帮陛下把益州治理得风调雨顺,为陛下减忧~~~至于其他人选,我只推举一人,便是我那族叔刘虞,幽州一直以来都被我族叔治理的井井有条,这一点陛下也是知道的,从黄巾祸乱幽州乃是损失最小这一点便可看出,我看皇上可以直接加封他为幽州牧,以激其力”。

  “嗯~~伯安叔父确实乃难得人才,又是宗族至亲,只是他家眷都在幽州,我如此时封他,不免落人口实,不如先调他家眷回洛阳再封不迟”刘宏迟疑了一下喃喃说道,接着又看向满朝文武,“我大汉十三州,现只有两名人选,其余人等可否有条件合适的,诸位不妨推荐几个听听”。

  当下五花八门,殿下众说纷纷,其中八大氏族之人被提名者居多,虽然刘宏为人贪财好色,买官卖官他向来做得比别人都勤,可一到这关键时刻却极为谨慎,因为这州牧不比刺史,手中权力有限,朝廷随时可替换,州牧乃地方大员,可比封疆大吏,一旦有变,将是祸及天下,这一点刘宏虽然愚笨,还心中还是明白的,对八大氏族尤其放心不下,所以待有人提及之时,连眼都不抬便一律否决。

  就在众人僵持不下之时,突然殿外有一人叫道“陛下,臣有一合适人选可当此任”。

  众人急忙回头观看,只见有两道人影从殿外迈步而入,就连殿前护卫都不敢阻拦,这等声势休说旁人,只怕便是那大将军何进也不过如此。

  只见当先一人头戴金冠,身穿蟠龙袍,腰扎紫金玉带,脚踏琉璃靴,无论哪样也不是一般人可以穿戴之物,而更加令人吃惊的是,此人手中竟然还拿了一把碧玉剑,剑穗呈金黄色,只是这剑穗便有逾越之嫌,更何况持剑入殿本就是大忌,而此人竟然毫无顾忌,傲然向前。

  殿中文武乍见来人,却是一脸的献媚之色,只有一些德高望重的老臣才面露微笑,欣然点首,可见来人身份之重,地位之崇,已经远高于一般角色。

  来人进到殿中,虽然身份孤傲,但面上却异常亲切,对一些重臣德高者都是报以微笑,与那些献媚者也并不排斥,一一点头示意过后,面向刘宏说道“陛下,微臣刘宠参见皇上,刚刚微臣在殿外听说陛下要废史立牧,心中有一人选想向陛下提议,所以便冒然上殿,请陛下赎罪才是“。

  “皇叔说的哪里话,以您的身份,这金銮殿还不是想来便来,我看谁敢阻拦~~~可不知皇叔所说这可堪大任之人是谁?现在人是否在洛阳?“就是刘宏也不敢对此人造次,与刘焉所表现出来的截然不同,在此人面前,刘宏是绝对的尊重和钦佩。

  刘宠略一点头说道“我所推荐之人此时正在洛阳,便是那当朝太仆黄婉黄子琰,黄婉精于理政,勤政爱民,乃是不可多得的吏治之才,陛下如启用此人为州牧定为天下吏治之楷模,所以臣极力推荐“。

  刘宏一听不由得一阵犹豫,这个州牧可与刺史截然不同,他一开始的想法根本就不想叫外姓担任,可刘宠极力推荐,自己一时也找不到什么合适的说辞,正在危难之际,突然旁边十常侍张让出言解围道“陈王别来无恙啊,本来陈王与陛下交谈,我这个做下人的不便插话,但有一言实是不吐不快,还望不要见怪“。

  “张长侍有何话请说便是,大殿之上畅所欲言,我又怎能阻拦于你“陈王刘宠对于这些太监实是没有什么好感,更何况把持朝政无法无天的十常侍了,只从称呼当中便可听出刘宠对此人的鄙夷。

  张让自然也听得出来,只不过他城府极深,对刘宠只是微微一笑,并无表示,继续说道“那我便说了,这州牧之位非比寻常,坐此位者并不是德高望重或理政突出便可胜任,最主要的还是圣上之心,陈王明白吗?“。

  “这一点我当然明白,陛下是否对黄子琰存有疑虑,这一点大可放心好了,他的为人我刘宠可力保“。

  “呵呵呵呵~~~陈王还是不明白其中因由啊,不如这样如何~~~陈王如想要做这个州牧,我相信殿中文武包括陛下在内谁也不会反对,陈王不如考虑一下我这个提议如何?“。

  刘宠面露为难之色,叹息说道“我虽然想为陛下分忧,但实是能力有限,这州牧责任重大,我又怎能没有自知之明呢,再说~~~我所封之地还有一干事务处理不净,这个州牧之位实不是我能为之“。

  这时一旁的刘焉呵呵一笑说道“陛下,陈王叔逍遥惯了,不愿理政,黄子琰又是难得人才,我看不如就叫黄子琰担任豫州牧,陈王叔封地正是豫州境内,陛下可下旨命陈王叔相助,施监察之职,这样一来两相无事,岂不甚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