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爱你是我心底事 第73章 道歉

《爱你是我心底事》第73章 道歉

作者:默小北 字数:2807 书籍:爱你是我心底事

  大堂里十几张桌子都坐满了人,大家七嘴八舌地说着刚才的经历,场面热闹无比。

  “我正在家里捡臭鸡蛋呢,听说梁家搬家,就想着这鸡蛋不就派上用场了吗?你们瞧见没,那几个鸡蛋都砸在梁婆子脑袋上了!"

  “我家那桶泔水可是一点儿都没糟践,都泼在马车上了!真解气!”

  "你们听见没有?那马车都跑出去老远了,我还听见梁秀才在里头喊屁.股疼呢!活该!"众人你一言我一语,争着说自己都做了什么,提起梁家人落荒而逃的模样全都哈哈大笑。王婶挨着武大娘坐着,都笑出了眼泪。

  她拉着武大娘的手,说道:“武大嫂,这是梁家搬走了,我们才跟你说这话,其实大家看梁家人早就不顺眼了,可谁让人家是秀才呢?咱们这些老百姓惹不起呀!"

  一番话让大家深有同感,纷纷附和起来。

  “听说梁家退了梅丫头的亲事,我们谁见了不骂一句梁家人忘恩负义?可是我们不敢当面骂啊,也只能多去你家买几回烧饼,盼着你们过得好一点儿吧!"

  "喊,就梁秀才那种小人,亏着梅丫头没嫁给他,要不可就把梅丫头给坑了!"“瞧瞧,梅丫头现在多出息了!开着这么大的铺子,想嫁什么样的人家嫁不得?”武大娘听了,连忙感谢大家伙照顾烧饼店和梅源记的生意。

  都在一个胡同里住着,武大娘完全能理解大家的顾虑,毕竟都是一大家子老老小小的,谁也不敢跟梁家当面作对。

  街坊们这么照顾武家的生意,已经是对武家极大的支持了。待听到大家夸梅娘,武大娘只觉得悲喜交集。

  喜的是大家伙都喜欢梅娘,如今梁家走了,武家的日子就会更好过了。

  悲的是事情闹这么大,梅娘的亲事只怕更难了。在武大娘看来,女子就算再能干,再有出息,也是要嫁人的,要是不嫁人,一辈子可怎么过啊?

  武大娘正在考虑要不要借着大家都在,让他们帮忙给梅娘打听打听亲事,就发现大家齐齐向后厨的方向看去。

  "这是什么味儿,怎么这么香!"

  "真是香!我刚吃完饭出来的,这会儿怎么感觉又饿了呢!"

  "肯定是梅丫头又做了什

  么好吃的了!"

  在大家的翘首以盼之下,梅娘等人端着菜出来了。

  红褐油亮的红烧肉,香气四溢的炸酥鱼,鲜嫩爽滑的蘑菇炒鸡蛋,色彩鲜艳的炒合菜,金黄焦脆的脆皮豆腐,每一盘都让大家食指大动,感觉连眼睛都不够用了。

  梅娘把一盘盘菜放在桌上,笑道:“随便做了几个菜,大家不要嫌弃,多吃些。”

  张婆子看得目瞪口呆,忍不住说道:“这菜还嫌弃?比外头酒楼做的都好看!”

  张广才也连连点头:“娘说得是,我去城里那月满楼吃过一次饭,一个菜动不动就要三五百文,还不如梅丫头这菜做得好呢!"

  大人们看得目不暇接,孩子们早就按捺不住了。

  看着那一盘盘香气扑鼻的饭菜,一时间喊着爹娘奶奶的声音此起彼伏。

  "爹,我要吃肉!"

  "娘,我要吃鱼!"

  "奶奶,那个是什么啊?"

  最后一句话是虎妞问的,她指着一盘金黄油亮的块状物,大声问道。虎妞奶奶左看右看,怎么也看不出这是什么。

  "梅丫头,这是什么菜?"

  梅娘回头看去,笑道:“这是拔丝地瓜。”

  "地瓜!?"

  听到这个词,所有人都惊呆了。

  王婶一脸地不敢置信,说道:“地瓜能做成这样?!”其他人也不敢相信,都摇头表示怀疑。

  "地瓜要是这样,咱们也不用吃别的了,天天吃地瓜就够了!""外面那层亮亮的是糖油吧?哎哟,这得用多少糖啊?""这是用油炸过的吧?我还没吃过油炸的地瓜呢!"

  都是普通老百姓,过日子最看重的就是实惠,这地瓜不过一两文钱一斤的东西,谁会用那么贵的油去炸它,吏不可能放这么多糖,不过用水煮煮就吃了。

  听说这是油炸出来的地瓜,外面还都是油,孩子们越发坐不住了。

  虎妞第一个喊道:"奶奶,我要吃地瓜!"虎妞奶奶疼爱小孙女,连忙夹了一块。

  本以为

  夹起来放在虎妞面前就行了,谁知她用筷子夹起那块地瓜,就看见一条条金黄色的丝线拉伸出来,宛如糖画般好看。

  "这、这是咋回事?"虎妞奶奶还以为自己弄坏了,吓得差点儿把筷子丢掉。

  娟娘忍住笑,连忙过来给大家做示范。

  "这道菜叫拔丝地瓜,听菜名就明白了,这菜就是要拔出丝来才是,这丝都是糖熬出来的,放心吃。"

  梅娘则在教武大娘吃拔丝地瓜。

  "娘,这菜得趁热吃,凉了那糖就凝固了,就拔不成丝了,要是怕烫,就在凉水里面蘸一蘸。"武大娘依言夹起一块地瓜,过了一遍凉水,放入口中。

  “真甜啊,真好吃!”

  除了好吃,她已经什么话都说不出来了。

  地瓜外头裹满了糖浆,糖丝入口即化,瞬间整个口腔都弥漫着甜丝丝的味道。被炸的焦脆的地瓜,里面却是极其软糯,香甜无比。地瓜的甜混合糖丝的甜,吃上一口就觉得幸福无比。那边,虎妞也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大口。

  小孩子嘴巴嫩,咬上一口,她就觉得嘴里好烫。尽管烫,她还是舍不得把地瓜吐出来。

  太甜了,又脆又糯,比她最爱吃的松仁糖还好吃!不止她一个,所有的孩子在吃到拔丝地瓜之后,都露出了同样满足的表情。

  真甜啊,比窝丝糖还甜!

  于是大人们就发现,原本活蹦乱跳的孩子们齐刷刷地坐好,没一个吵着闹着的,所有孩子都是整齐划一的动作,那就是低头干饭!

  就连最年幼的小孩子都不肯让爹娘喂饭了,开什么玩笑,这么好吃的饭菜,他们可以自己吃!爹娘喂饭那么麻烦,又是挑挑拣拣,又要吹凉了,哪有自己吃得快,吃得香!孩子们省事了,大人们也就可以放心吃饭了。

  鱼、肉、蛋、豆腐、蘑菇、青菜,每一样都做得那么好吃!哪怕是经常来梅源记吃饭的邻居们,也都觉得这顿饭无比香甜美味!

  要问原因,那还不简单吗?三条胡同少了一大祸害,大家欢天喜地送完了瘟神,连吃饭都觉得更香了!

  大家开开心心地吃完饭,便各自起身告辞。梅娘跟街坊们打过招呼,回后厨去准备食材了。

  r />

  梅娘没注意她的神色,见她进来便说道:“姐,你来得正好,帮我把这香肠灌上。”娟娘接过她手里的盆,却没着急干活。

  "二妹,你要不要出去看看?咱娘……咱娘她正跟人说话呢!"梅娘极少看到娟娘这样欲言又止的样子,奇怪地看向她。

  “说话就说话呗,叫我出去做什么?”

  娟娘叹了口气,说道:“咱娘今天格外高兴,就到处跟人说,让大家帮忙打听有没有合适的人家……"

  梅娘一听就明白了,不由得无奈扶额。看来梁家走了,武大娘的心病又变成了她的亲事。

  她解下围裙,舀了一瓢温水洗手,边洗边说道:“娘可真是的,我又不想嫁人!”

  "不嫁人哪行呢?”娟娘下意识地反驳道, “你都十六了,过了年就是十七,就算现在定下亲事,赶着办也得一年才能成亲,都成老姑娘了!"

  梅娘想到前世十七八岁的少年还是妥妥的高中生,在古代却成了大龄剩女,更是头大无比。

  她知道娟娘和武大娘都是古代的观念,短时间内不可能改变,只得保持沉默。

  她洗干净手,往前面走去。

  大堂里,武大娘正跟王婶,张婆子和虎妞奶奶等人说着话,时不时还掀起衣襟擦擦眼角。见梅娘出来,张婆子赶紧推了一把武大娘。武大娘忙擦干眼泪,转过头来。

  "梅儿忙完啦?快来跟你王婶她们打个招呼!"梅娘抿了抿嘴唇,向众人微微一笑。

  "婶子们……吃得可好?"

  见她神色有异,大家心照不宣地对视了一眼,纷纷露出了然又暖昧的表情。这是听说大家在聊她的婚事,梅丫头害羞了呢!

  王婶满脸笑容地说道:"好,好!你做的菜,比酒楼的还好吃呢!"张婆子快言快语:“梅丫头有这样的手艺,以后她夫君可就有口福了!”

  虎妞奶奶赶紧拉了一把张婆子,向梅娘笑道:“梅丫头做饭是好吃,我家虎妞都撑着了!那个什么,我先带孩子回去了啊!"

  一句话提醒了其他人,王婶和张婆子等人都起身告辞。

  临走之前,王婶还特意笑眯眯地看了梅娘一眼,意

  有所指地对武大娘说道:“这么好的闺女,你呀,就放心吧!"

  送走了王婶等人,梅娘看向武大娘,开门见山地说道:“娘,你是不是让大家伙帮我相看亲事呢?"

  武大娘也不准备瞒她,一口承认。

  “是啊,你没听见吗,虽然你被梁家退了亲,可大家伙的眼睛都雪亮着呢,都说不是你的错!如今梁家也搬走了,让大家帮着打听打听,不是也能多相看几家吗?"

  被梁家退亲是武大娘心里最大的一根刺,现在听说大家都向着武家说话,她吏觉得梅娘完全没错,就是被梁坤害了。

  现在当务之急,就是要找个比梁坤更好的女婿!

  梅娘头痛无比,说道:“娘,我现在店里这么忙,还要时不时去帮厨,哪里有空儿成家啊?”

  "这事儿又用不着你操心!不是还有娘吗?”武大娘大声说道, “你放心,娘这回一定好好打听着,一定给你找个好婆家!"

  见武大娘误会了自己的意思,梅娘无奈地说道:“娘,我不是怕嫁人,我就是不想嫁人!”

  前世她一心扑在工作上,压根没空儿谈恋爱,穿到这里又是白手起家,天天不是忙着做饭就是忙着斗渣男,哪里有时间谈恋爱啊!

  再说,她有钱有事业有家人,还成家干什么?

  “说什么傻话呢?女子哪有不嫁人的?”武大娘只当她是害羞,继续说道, “我跟大家伙都说了,只要对方人品好,愿意好好待你,这梅源记都给你做陪嫁!"

  梅源记如今虽不算是日进斗金,却也是日日宾客爆满,明眼人心里算算就知道这铺子有多赚钱。

  有这么一个铺子做陪嫁,肯定能说到更好的人家,就算攀不上书香门第,寻个中产之家也够用了。

  梅娘没想到武大娘竟为她打算到了这个地步,不由得一怔。

  “娘,这怎么行?当初开店的时候,您把家里所有的钱都拿出来了,还有姐和姐夫也出了很多力,鹏儿兴儿他们还小……"

  虽然梅源记是她的,可是没有武家人的倾力支持,她一个人怎么开得起来这么大的铺子?

  武大娘却摆摆手,斩钉截铁地说道:“这个家我还能说了算,我说给你就是给你的!再说,当初开

  铺子的时候大部分都是你赚来的钱,至于鹏儿兴儿,他们是男子,要成家立业就自己去努力,靠姐姐帮衬算什么本事?月儿吏不用说了,她那幺小,以后还有我和她两个哥哥帮着,怎么也轮不到你操心!"

  武大娘拉住梅娘的手,说道:“你只要把你自己的日子过好了,就比什么都强!”梅娘心里感动,低声说道:“我知道了,娘。”对于梅源记的未来,其实她心里早有打算,不过并不想现在说出来。

  她想了想,说道:“娘,店里现在还离不得我,亲事什么的再放一放吧,要是成了家,可就不如现在方便了。"

  武大娘听她这么说,倒觉得有几分道理。

  "那倒是,你成了家就是婆家的人了,总不好天天抛头露面地做生意……娘知道了,正好趁着这段时间好好挑一挑。”她拍拍梅娘的手,笑道, “我家梅儿这么好,就算再晚两年,也能嫁个好人家!"

  总算是让武大娘有所让步,梅娘心里稍稍松了口气。她清了清嗓子,岔开话题。

  "娘,刚才我听王婶她们说,梁家人搬家的时候还挨了打?"一提到这件事,武大娘立刻来了精神。

  刚才人多,她还没顾得上跟梅娘好好描述一下当时的情景呢。如果梅娘知道梁家那么惨,肯定会很高兴的!

  “岂止挨了打,那史家派来的马车,差点儿就出不了三条胡同!梅儿,你是没瞧见呀,咱们全胡同的人都出来了!菜叶子,臭鸡蛋,烂土豆,还有一桶桶的泔水,全都泼在梁家人身上了……"

  武大娘说得绘声绘色,事无巨细地描述着梁家人是何等的狼狈不堪。

  说到最后,武大娘还颇为遗憾。

  "你说那学官打梁坤,怎么不多打几板子呢?这等猪狗不如的东西,就该活活打死!"

  梅娘扑哧一笑,说道:“那是学官,不是阎王,就算是兵马司断案子,也没有把人活活打死的道理呀!"

  所谓学官,自然是以教导学子为主,宗大人打了梁坤板子,更主要是还是为了惩戒。提起宗大人,梅娘想起一件事来。

  “宗大人是个好官,回头我得去上门道谢。”

  武大娘连连点头:"对,是该道谢,多送点儿吃食,这样才有力

  气再打梁坤板子!"梅娘忍住笑,点点头答应下来。送走武大娘,梅娘就去了后院厨房。这次她除了莲花酥,还做了几样余杭点心。

  只送点心似乎有些简薄,梅娘又拿出两只肥鸡,放在盆中洗净。她找出一包龙井茶叶,抓了一把放入盆中,用开水冲泡后静置一会儿。香葱打结,生姜切成片,再取几棵葱的绿叶部分捏一下,放在水中浸泡,这样可以去腥。

  鸡去掉头尾内脏,放在一旁沥干水分。

  葱结沾葱水,把整只鸡内外刷一遍。

  盐、糖、料酒、酱油、白胡椒粉等调料搅拌均匀,涂抹在鸡身上,一边涂抹一边轻轻按揉,以便入味。

  鸡肚里塞入葱结姜片,把鸡放在茶水中腌制一个时辰。

  砂锅底部倒油,铺满生姜片和葱段,放入腌制好的鸡,倒—碗腌制鸡的料汁。

  盖上砂锅盖,小火焖烧小半个时辰。

  焖好之后,把泡茶的茶叶放在鸡身上,滚油淋沸。

  随着滚油的浇入,一股浓香的味道立刻]飘散出来。

  云儿正好走进来,马上就被这香味吸引了。

  “哇,这是什么味儿,这么香!”

  梅娘—边把鸡拿出来,—边说道:“这是茶香鸡。”

  “二姐,你又做新吃食了!”云儿赶紧跑过来,看到那色泽诱人的茶香鸡,顿时羡慕无比,“你怎么也不叫我!“

  她现在正在刻苦学习厨艺,不愿意放过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

  可是二姐做了好吃的,却没教她,让她觉得无比遗憾。

  梅娘把鸡包好,转过头对她笑道:“这是余杭菜,京城人怕是吃不惯,做起来又有些麻烦,我就没叫你,你要是喜欢,回头我细细讲给你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