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霸的微观世界 第420章 大国重工

《学霸的微观世界》第420章 大国重工

作者:日出江上 字数:3809 书籍:学霸的微观世界

  两人谈笑间,ITER那边的联合访问团车队已经驶进了清岛“可控核聚变基地”。

  说是“基地”,其实不过是在清岛科技大学的一座校区,毕竟清岛核电站项目从立项到拍板还不到一个月时间,立项之仓促,可以说世所罕见,因此这个项目目前只能“寄宿”在一座大学内。

  不过,在国家政策以及大量金钱的开道之下,真正的发电站基地已经在紧锣密鼓地建造当中,以华国基建狂魔的建造速度,相信用不了两个月,就能把基本的办公区域和生活区域建造落成。

  对于清岛科技大学来说,虽然被这些人占据了很多生活教育实验资源,但整个学校上至校长SHUJI,下至普通的学生,却是甘之如饴。

  毕竟有国家的财政资金补助,尤其是还能“吸引”到刘教授这样的炸药奖成为本校的名誉教授,放眼全世界的大学,能够让刘教授充当名誉教授的也只有京城科技大学了吧?

  这一次,他们有的吹了。

  更何况,接下来还有全世界最著名的可控核聚变物理学家都将会在这里“落户”很长一段时间,尤其是这里面还不乏克拉福奖章和炸药奖的获得者,如果他们能够再“留下”几位,即便只是如同刘教授这般只能充当学校的荣誉教授,对于他们清岛科技大学来说,那也是声名远播。

  不要看只是一点点声名,对于清岛科技大学来说,却是相当重要,尤其是他们还不是什么211和985的时候。

  甚至于一开始有传出国家将会征用清岛本地大学作为研究可控核聚变国际的专家团队们的落脚地时,清岛本地的9所大学更是因此而“大打出手”,人人都想争取成为这一次专家们落脚的地方,人人都想借此提高学校的声誉。

  但为什么是清岛科技大学取得了最终胜利,那就要问问咱们的刘大教授当初到底是怎么抓阄的了。

  ……

  华国毕竟是礼仪之邦,出于礼貌考虑,作为东道主以及华国科学界的代表,刘峰还是亲自站了出来迎接这些“国际友人”。

  从车队里站了出来后,走在一行人最前面的,是国际热核聚变反应堆计划的副主.席史丹佛·雷尔夫,正是之前车上那个模样看起来稍显年轻的日耳曼工程师。

  只见他在华国方面负责人的带领下,迎着列队欢迎的华国代表,向刘峰伸出了满是老茧的右手。

  “你好,刘教授,我是来自亥姆霍兹柏林材料与能源研究中心的史丹佛·雷尔夫,ITER项目的轮值副主.席,旁边这位是我的同事,鲁伯特·埃尔维斯。”

  “刘峰,”和这位日耳曼工程师有力地握了握手,刘峰有些意外地看着他,点了点头道,“你会说汉语。”

  “10几年前,我曾有幸在华国这边工作。”这位看上去明显和传统日耳曼民族严肃谨致的作风大相径庭的中年男子咧了下嘴角,用风趣地口吻说道,“虽然有10几年都没有用过了,但我的记忆力似乎还不错。”

  “是的,在我看来您说得相当标准,”眼前这位会说汉语的家伙真的让人如沐春风,于是刘峰友好地笑了笑,松开了手之后,继续向他介绍起了自己旁边的人,“这位是华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实验室所长,全超导托卡马克的领导者李正武教授。”

  “雷尔夫先生,久仰大名了。”握着史丹佛·雷尔夫的右手晃了晃,李正武院士却一脸不苟言笑,“欢迎你们的到来!”

  “久仰,久仰!”雷尔夫却丝毫没有介意李院士的表情,右手握着李院士的右手,连左手也搭了上来,姿态上更是不由自主地带着几分谦卑和对眼前人的尊敬,

  “大名鼎鼎的EAST、东方超环的缔造者,李教授,您在ITER里面早就是如雷贯耳了,今天能够见到真人,咱实在是三生有幸。”

  如雷贯耳也好,三生有幸也罢,反正李正武院士确确实实在ITER组织里面人人皆知。

  尤其是当初老先生整出了全超导托卡马克(EAST)东方超环,成为世界首个实现稳态高约束模运行持续时间达到分钟量级的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的时候,ITER那边的人,除了震惊以外,就是咬牙切齿了。

  大名鼎鼎、汇聚了全世界最著名的可控核聚变研究中心的ITER,在托卡马克上,竟然被一个野生的华国科学家给超越了,对于ITER里面那些自诩为代表着人类智商界最顶层的人来说,简直是奇耻大辱,而对于缔造这一切的李正武院士,他们又怎能不震惊,怎能不咬牙切齿?

  看着眼前这位风度翩翩的日耳曼工程师,尤其是这位作为ITER的代表,不同于传说中对华国一向傲慢的那一群人,反而对自己尊重万分的时候,李正武也对他大生好感。

  ITER没有派出那位雷吉诺德主.席,看来也是经过了慎重考虑的,毕竟没有人会讨厌雷尔夫这样的人。

  点了点头,老先生的戒心放下了少许,松开手后,只见他态度温和地说道:“我们已经为诸位安排好了落脚的地点,条件可能不太好,希望你们可以见谅,这边请吧。”

  对于居住的地方,雷尔夫早就已经提前得知,对此,他们并没有太多要求。

  “李教授,安顿的地方我们可以一会儿去,您可以先带我们去一趟工厂那边吗?”

  李正武微微愣了一下。

  按照日程安排,今天在这些人到来之后,先安排一个接风宴,紧接着就是清岛这边生产反应堆主要结构框架的某处重型机械厂的参观,只不过由于这些人的行程晚点了几个小时,他们这边也就乐得将日程推迟,没想到这些人竟然丝毫也不耽搁工作,将时间观念把握得很牢,于是下意识看了一眼带领着这些人前来的某位负责人以及身边的刘峰。

  见那位负责人和刘峰都点了点头,李正武这才点了点头,欣然说道:“当然没问题。”

  ITER这边的访问团规模相当大,总共有283位,而且全都是研究可控核聚变方向的顶尖专家,一行人又上了车之后,刘峰将之前的那位华国代表负责人招呼了过来,脸色严肃地询问道。

  “以M国人的性格,竟然会同意这位史丹佛·雷尔夫作为团队的带领人?要知道,这一次过来的,还有几位老资格的炸药奖获得者。”

  听到刘峰的问题,负责人无辜地摇了摇头说道:

  “这一次M国人的姿态确实放得很低,他们甚至都没有单独和我们接触。”

  “看来这一次M国人所图甚大啊!”刘峰也无奈地点了点头,咬人的狗不叫,M国人一反常态地没有那么张扬,可想而知,在他们没有获得理想收获的时候,一定会打定主意装孙子了。

  对此,刘峰警惕的同时,心中却也有几分舒坦。

  来到了咱的地盘,是龙也得给咱盘着,是虎也得给老子卧着!

  只不过对于那位史丹佛·雷尔夫,他也没有看轻,毕竟有的时候笑面虎才是最值得警惕的。

  至少,从这一次那位“猴急”的态度上就能看得出来。

  “没错,刘教授,”负责人赞同地点了点头,顺带还拍了刘峰一个马屁,“只不过,有刘教授您的安排,恐怕M国人再怎么折腾,也讨不了多少好处。”

  笑了笑,刘峰没有再说什么。

  距离清岛科技大学不远,市政府规划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内,坐落着一家著名的华国重型机械工厂——三二重工,额,的分厂。

  虽然只是一家分厂,但人家的实力相当雄厚。

  毕竟,山海关可控核聚变示范堆的整体框架,都是在这里生产的,甚至包括这一次清岛核电站的反应堆,以及其他还在规划当中的反应堆,主要结构仍然还是由这座分工厂提供,更甚至于,反应堆的大部分零部件,比如说抗辐照壳层以及常温超导线圈,都是在这里组装起来的。

  能够拿到这些东西订单的厂家,除了他们三二重工分厂以外,还真没有谁了。

  此时此刻,在宽敞的厂房中央,正摆放着一台体积庞大的椭圆状设备。

  从外观上看,这台设备的模样多少还是有些古怪,或者说简陋,甚至于像是东拼西凑出来的产物,丝毫没有科技的美感。

  若非是有人介绍的话,恐怕不会有人想到,这台看上去破破烂烂的玩意儿,竟然就是可控核聚变反应堆的主要框体,更不会有人想到,在那些还未封装完好的金属层之间,包裹着的一圈圈如同手臂般粗大的黄铜色导线,便是价格等终重于黄金,而且足以改变世界的常温超导材料!

  当然了,价格等重于黄金,这只是针对目前而言的。

  新的生产工艺以及设备已经完成,而且就在高新园区的某间工厂内,马上就能大规模生产,而成本,随着产量的逐步提升,自然会越来越低,否则,高层又怎么会提出一个在未来15~20年的时间里,全面建成常温超导输电网络,用来替代旧有的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庞大计划?

  只不过,让人不解的是,虽然这台巨大的玩意儿看起来有些破破烂烂的,但至少大部分框架都已经完成,看样子,也绝对不会是在这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就建成到这样的地步!

  就在这时候,车间外面一位年轻的工程师急匆匆走了进来,边走边大声高呼道:

  “来了来了,他们来了!”

  注意到这家伙脸上一脸激动的表情,厂房内的正在安装零件的几名工程师愣了愣,下意识道:“咋这么激动?谁来了,难道又是大长老不成?”

  擦了把脸上的汗水,那个年轻工程师解释道:

  “能不激动吗?来的人是刘峰大神!而且一起前来的,还有200多位外国专家,这里面至少就有3位炸药奖获得者,5位克拉福奖获得者!都是世界上知名的物理学大佬!”

  “啥?刘峰大神!”,“还有200多位外国专家?”,“还都是知名的物理学大佬?”

  “不然呢?”

  “我屮艸芔茻!厉害了!刘峰大神来咱们厂调研,还有这么多国外专家,这怕是得上今晚的新闻联播吧?有记者跟过来吗?”

  “不仅仅只是咱们国内的记者,我还看到不少金发碧眼的外国记者,因此不仅是新闻联播,恐怕全世界的新闻都得轮番上阵一番了!”

  几名工程师越说越激动,不由自主地停下了手中的工作,抬眼向着大门口张望着。

  本来按照他们从事的工作的保密性质,很有可能一辈子都上不了什么新闻,然而谁想到竟然会有这么一档子事情发生呢?

  交头接耳了几句,看到工厂的技术负责人带领着一行人走了过来,几名工程师便不再说话了。

  与此同时,在江总工的带领下专家们走到了厂房中央的那台椭圆形设备旁边,而容纳了近300人以及直径十数米的大型设备的车间,竟然还丝毫都不显得拥挤,可想而知,这间厂房到底有多宽敞。

  终于见到了传说中能够实现稳定的可控核聚变的史诗级装置,一群外国专家带着一丝濡慕以来自于心底深处的轻视与怀疑,上下打量着这台毫无科幻美感的设备几眼。

  单单从外形上来看,这些人就实在是无法相信,就这台破烂设备能够做到稳定的可控核聚变?

  更何况,自清岛核聚变立项以来,不到一个月时间就能够把反应堆建成到这样的程度?

  简直是在糊弄鬼呢!

  一位阿三国的专家站了出来,怀疑道:“刘教授,你们华国该不会是不想分享你们的技术,专门拿出来这么一东西来糊弄我们吧?”

  看着这位满脸狐疑表情的阿三国专家,刘峰笑了笑,语气轻松地询问道:“拉玛努贾玛·森教授,何出此言?”

  拉玛努贾玛·森嘴角抽了抽:“刘教授,我们阿三国和大Y帝国一样,都是名在前,姓在后,您这样称呼我们阿三国有些不太尊敬,以后就称呼我森教授吧。”

  “抱歉,森教授,”刘峰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对阿三国不太了解,如果有什么得罪您的地方,请多见谅。只不过,对于您说我们糊弄您的事情,这是为何?”

  “难道不是吗?”

  拉玛努贾玛·森的视线在周围的人群中巡视了几眼,发现不少人都和他有同样的疑问,于是义正言辞道,

  “虽然我们都知道华国的工业实力确实很强,尤其是体现在生产速度和仿制方面;然而,眼前的这台设备,如果我没有看错的话,直径至少得有10米吧?高度怎么也得有15米,这样巨大的装置,又怎么可能是在这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就建成到的如此地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