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南明大丈夫 第635章 文艺工作要深入群众

《南明大丈夫》第635章 文艺工作要深入群众

作者:话凄凉 字数:2290 书籍:南明大丈夫

  商州在之前的战争中遭受了众大的损失,治下州县十室九空,城池也被一把大火焚毁。

  高义欢望着前方的棚户区,隐约间可见断壁残垣,抬起马鞭指道,“到商州了,看看去!”

  语毕,他便一挥马鞭,奔下了官道,身后李来亨等人,紧随于后,百余名马军策马奔腾,扬起一道黄尘。

  从正月间,多铎进攻豫南开始,豫东和汝宁就先后出现了大批的难民。

  虽然当时战争还没结束,但是藩府对难民的安置工作,从爆发出难民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在进行。

  西魏国境内,南阳和湖广的人口,都还算充足,土地早已瓜分完毕,只有关中拥有大批的荒地。

  此时北方的自然灾害,依然频发,但是影响百姓生存的主要原因,还是官府赈济不利,以及流民、土寇对社会的破坏。

  沉重的赋税,逼得百姓抛荒,而因为社会的不稳定,种了粮食也有人来抢,致使百姓大批逃亡,轮为流民,进而又破坏周边的稳定,才造成了北方的残破和社会秩序的崩塌。

  其实天灾并不是北方糜烂的主要原因,此时不只是大明朝处于这样的恶劣环境之下,奥斯曼、西方诸夷,也处于同一种气候条件之中,但崩的是明朝,就得找找自身的原因了。

  红颜祸水、天灾,是中国历史中,最常见的两个背锅者,但其实都赶不上人祸的危害。

  眼下关中其实还是有大批的田地可以耕种,渭河水系遍布关中平原,藩府只需要给百姓提供种子,灾年给百姓借粮,恢复社会秩序,百姓就能生存。

  况且西魏国手中,还有玉米、番薯这样毕较耐旱的作物。

  因此高义欢对自己在关中站稳脚跟,恢复关中,还是很有信心的。

  商州作为从南阳入关中,进入武关后的第一站,大批的难民被就近安置于此。

  这时在一片残垣断壁的商丘城中,棚户遍地,西魏国的商州府衙,也在棚户区之中。

  高义欢没让人通知衙门内的官员,在骑兵的簇拥下,直接来到棚户区中。

  不过近百骑忽然奔来,即便高义欢未打旗号,普通装扮,还是惊动了棚户区中的官员。

  这时高义欢等人还没靠近棚户区,便有一名穿着黑色官袍的官员,领着几名属下迎接了上来。

  那官员正要发问,看清来人后,立刻小跑着上前,一脸惊喜的行礼,“臣周仲达,拜见大王!“

  高义欢听他自报姓名,微微皱了下眉头,想起来属下好像是有这么一人,他翻身下马,扶起周知州,微笑道:“孤王去西安,路过这里,随便看一看,周卿不要声张!“

  说着身后骑兵,已经纷纷下马,高义欢见天色渐暗,外出忙碌的难民都已经回来,正向棚户区中间的一块空地汇集,听有乐曲声传来,又笑问道:“礼部的文艺队,也在这里?“

  周仲达当即道:“回禀大王,正是文艺队,他们在商州已经待了一个月,周围的安置点都跑了一遍,为官府稳定人心,提高难民士气,起了很大的作用。“

  高义欢脑子里浮出一个身影,笑道:“走,带孤王看看去!“

  “臣这就让人安排!“周仲达忙道。

  高义欢却一边摆手,一边向前走,“不用什么安排,文艺队是来安抚百姓的,不是安抚孤王,不要惊动百姓,让他们安心看表演。“

  周仲达忙点头称是,陪着高义欢步行着,向乐声传来的方向走去。

  一路上,高义欢向周仲达了解安置难民的情况,商州是最早接受难民的地方,第一批安置的百姓,已经在此生活了三个月,基本都已经适应下来,都盼着秋天丰收,过回此前的生活。

  正说着,一行人已经到了棚户区中间的一块空地,空地中间是一个木头搭建的台子,上面有乐器班子,还有文艺队的女娃,下面靠近抬着坐了一半圈小子,后面又蹲了一圈人,最外一圈则站满了男男女女,将台子围的水泄不通。

  高义欢一行人挤进人群,便见眼前人头如织,人声鼎沸,带着头巾的人头晃来晃去,都聚精会神的看着上面的表演。

  高义欢左右瞧了瞧,看见几个年轻小伙子,眼睛直勾勾的看着台上女娃,眼珠子都快掉下来。

  周围的女娃,看着台上的文艺队,特别是中间一名女子,目光中不禁亮光闪烁,仿佛期待着自己也能像台上的女子一样散发着亮光。

  高义欢一眼就看见了台上的陈圆圆,白皙的脸蛋上有点红晕,她脸蛋向上扬起,少了一分柔弱,却多了一分英气和自信,那份美丽,让寻常男子不敢直视,不过高义欢自然不是寻常人,目光毫不避讳的上下打量,从脸看到胸,又看到盈盈一握的腰肢,最后看到腿。

  正在台上准备的陈圆圆,似乎感受到了他的目光,抬头正好看见高义欢,她微微一愣,遂即轻轻咬了一下嘴唇,眼角眉梢涌满了春色,风情万种地瞟了他一眼,然后便不在看高义欢了。

  高义欢眼睛瞬间一眯,喉结一动,咽下一口涎水。

  说起这个文艺队,高义欢也是头疼的紧,他刚培养一批,在军队中转一圈,军中的一群畜生,就利用职权之便,连哄带骗,取妻的取妻,纳妾的纳妾,把好苗子全都弄回家了。

  特别是那个赵大宪,一人就取了两个做妾,尽给他拆台。

  人一得势,就容易腐败,高义欢已经考虑,将个人的作风问题,列入官员的考核标准,纳妾可以,但不能太过了。

  这时台上歌声响起,陈圆圆头微微抬起,玉手斜着伸出,悦耳动听的歌声随之响起,“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这是美丽的大魏,是我生长的地方,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到处都有明媚的风光~~~”

  表演结束,空地上点燃了篝火,魏军士卒打了野味,放在火上烧烤。

  天色以黑,高义欢和护兵,便在商州过上一夜,文艺队的女娃被叫到营地中,高义欢亲自进行表彰。

  大家欢聚一堂,吃着野味,唱着歌,气氛十分欢畅。

  亲卫营的士卒们,见了文艺队的女娃们,也都很守规矩,一个个都温柔的很。

  曾经军中也发生过,军官侮辱文艺队的情况,犯事的清军直接被高义欢给砍了,军中将领才晓得不能乱来,就是两情相悦,现在也得将报告打到礼部才行。

  这时,空地上扎起了许多帐篷,天空中满是繁星,文艺队的女娃围着篝火唱歌,高义欢则与陈圆圆走在一起,“那啥,陈姑娘,觉得孤王作的词曲如何?”

  陈圆圆轻笑道:“好听是好听,意境也有,就是太俗了一些。”

  高义欢停下脚步,注视着陈圆圆,板起脸来,背着手正色道:“圆圆姑娘,孤王今天必须要批评你,你们文艺工作者的责任,就是要用通俗的东西,去感化和教育百姓,而不是取悦一小挫自命风流的文人。这些词曲,俗吗?孤看不俗,文艺工作必须深入群众,能激励民心士气,而不是只唱给几个人听。你要弄明白,你这项工作的使命!”

  陈圆圆微微愣住了,再次感受到了高义欢崇高的思想境界,还有才华。

  忽然,她眼神有些迷离,呼吸紊乱,“大王,抱奴!”

  方才宴会上陈圆圆喝了点酒,高义欢闻道香味,居高临下,看见月光下白皙的如同羊脂白玉的肌肤,还有胸前隆起,下意识得吞了口涎水,两手就要伸过去,却忽然又想到,马上要同公主大婚,孤这样是不是很渣~

  (感谢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荐,订阅。)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