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一代枭雄 第726章我不爱你

《一代枭雄》第726章我不爱你

作者:千日红 字数:2275 书籍:一代枭雄

  本子就那么大,小学生样头碰着头一起看,还要互相照顾阅读速度,显然不太可能——两人很快达成默契:易飒主看,每翻过一页,会给他解说主要内容,宗杭不声不响坐在一边,或耐着性子等,或歪头打量易飒,必要时,也会凑上去看两段。

  扉页上是丁长盛的自述,简略提了下三江源事件。

  “……赶到的时候,灾难已经发生了,简直是个修罗场,遍地死人,没死的也血肉模糊,在地上乱爬,不少人爬回了车上,死在车座里,还有把车子开出去的,翻在一两里开外。姜孝广说,姜骏在无线电里提到了那个洞,但我们方圆几里都搜找过了,并没有看到什么洞……”

  宗杭喃喃:“漂走了吧,不是叫‘漂移地窟’吗。”

  有可能,但易飒想象不出,地窟该怎么样在地里“漂”。

  她翻向下一页:“丁长盛他们紧急和后方联系了一下,一致决定把事情压下来,绝不对外声张,即便是对内,也要控制知情人范围。”

  这可以理解,九几年,发生这么大的事,还是在西部,不管是报警还是送医,都一定会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一个搞不好,三姓的老底都会被翻个底朝天。

  第一页上记述的是死者善后事宜和生还者的安置部署。

  死者都被安排尽快烧掉了,因为“身体扭曲变形,有异味,有的甚至出现脓疱毒疮”,大家担心会像瘟疫一样肆虐传染,集烧毁之后,还在原地撒了生石灰消毒。

  又有个括号,里头备注死者名单在最后一页。

  易飒马上翻到最后一页,目测有六七十个名字,规规整整,易九戈也在里头,和一堆的易姓罗列在一起。

  易飒愣了半晌,才又翻回来:事情过去太久了,她对易九戈也没什么印象了,只记得挨姐姐打时,父亲会过来护着,仅此而已。

  关于生还者,大家讨论了很久,丁长盛极力主张“关起来”、“不是我针对他们,但谁知道他们感染了什么,会不会去祸害别人”。

  宗杭小心斟酌了一下易飒的面色:“易飒,虽然我对丁长盛没什么好印象,但我觉得,他这个主张,其实是……比较合理的。”

  那些生化危机类的恐怖电影里,都有类似的桥段,对于不明就里的病毒病症,一开始都是要隔离、封锁,只不过隔离失败,才酿成了全球性的灾难。

  那种情况下,不集关起来,“各回各家自己休养”,好像也说不过去。

  易飒嗯了一声,又往下翻页。

  接下来的,就是断断续续的记录了,一个人占三四页的篇幅,记录的都是谵妄时说的话,有些人话多,洋洋洒洒,但细看多为重复,有些人话少,寥寥几行,还有些人,从头到尾,就没说过什么特别的,所以没有记录在册。

  ***

  第一个叫易平,男,事发时34岁,1996-1999,看来只挨了三年。

  ——你们老把我关着,我还怎么办事啊?我还有事呢,很重要的事,耽误了,你们负得起责任吗?

  ——轮渡什么时候开?几点了?钟呢,怎么不在我墙上挂个钟?我赶时间,我要去金汤里值班。

  ——上船了,大家要上船了,来了,它们就快来了。

  底下备注一行小字:很多人都提过TA们,也不知道是男是女,所以统一用“它”替代。

  这话没头没脑,是有点莫名其妙,难怪丁长盛说这是“疯言疯语”,不把它当一回事。

  第二个叫易胡安,男,时年27岁,1996-2004。

  这个人的话列出来,确实像重度精神病患者,还是个战争狂。

  ——我们不能把大好河山拱手让给敌人!都跟着我冲啊,冲,弄死它们!

  ——我们要用麻袋把黄河给堵上!把长江给填平!调一万台抽水泵,把澜沧江给抽了!不要怕没水喝,我们可以喝太平洋的水!

  ——大家不要掉以轻心!不是闹着玩的,绝不是闹着玩的。

  易飒看得哭笑不得,丁长盛那种性子,每天面对这样的状况,怕是会吐血。

  再往下看。

  这个叫易莲,女,时年24岁,1996-2009。

  女人的说辞,总会相对含蓄内敛一些。

  ——再也回不到从前了,还不如早点死了算了。

  ——它们跟我们一样,它们什么都知道。

  ——多舍,多舍……

  宗杭奇道:“多舍?多多舍弃的意思吗?”

  易飒摇头,示意自己也不知道。

  再往下翻,连着几个大同小异,有嚷嚷着要完蛋的,有反复强调要出去办事的,也有不断问着“钟呢,钟呢”的。

  又掀开新一页。

  易宝全,男,时年41岁,1996-2007。

  易飒浑身一凛,还没细看,心已经砰砰跳起来。

  易宝全的话很长,应该是丁长盛记的,因为笔迹和扉页上的相同,而且边上批了句“一派胡言浪费时间”——别的人都依照吩咐老老实实记述,不多加一个字,只有丁长盛这样领头的,才能以审阅者的姿态圈圈划划。看书溂

  记录之前,先有一行说明:易宝全的症状和别人的稍微有点不同,这个人相对沉默,从不大喊大叫,还在房间墙壁上画了张很怪的画,原样誊于背面。

  易飒先翻到背面看,果不其然,就是那张划尸为舟的图,只不过虽说是“原样誊画”,但画工比墙上那幅差远了,少了许多扑面而来的震撼。

  大湖、死尸,太容易让人联想起什么了,宗杭脱口问了句:“这大湖,不会是鄱阳湖吧?”

  易飒没吭声,径直翻回去。

  记录的第一句就让她有点心惊肉跳。

  ——死尸就是度亡舟,死人在水底睁眼,趁着夜色悄悄上岸。

  宗杭有点懵,前些天的经历还都鲜活:死人在水底睁眼,说的是息巢里那些死人吗?那数量,真的倾巢出动,从水里蜂拥爬出,也未免太瘆人了……

  他打了个寒战。

  ——黄河滩头百丈鼓,挂水湖底轮回钟,金汤水连来生路,渡口待发千万舟。

  ——它们走到绝处,眼前无路,想回头。

  ——生命只有一次,对任何人来说,都只有一次。

  ……

  宗杭愣愣看着,觉得话所指,句句都跟自己相关,但具体关联在哪,又说不清。

  他拿手点向纸面上一处:“易飒,这个‘挂水湖底轮回钟’,鄱阳湖不就是挂水湖吗?我们在息巢里看到的那个太极盘一样的东西,会不会就是轮回钟啊?”

  易飒的注意力却不在“钟”上。

  她盯着“轮回”那两个字看。

  轮回,生生死死,死死生生,一般代表又一重新生,这上头说,“金汤水连来生路”,来生,自然就是新生,而既然有“轮回”这两个字,那“多舍”……

  她周身泛起寒意:“不是‘多舍’,记录的人听岔音了,应该是‘夺舍’。”

  宗杭不懂什么叫夺舍:“这又是什么意思啊?”

  易飒回过神来:“快,把我手机拿过来,在包里。”

  她语气不对,宗杭赶紧去到摩托车旁,把挂着的包拿过来。

  易飒翻出手机,手指微微发抖,她翻到通讯录,几下滑过,拨了易云巧的电话。

  易云巧接得很快,声音一如既往的神秘兮兮:“哎,飒飒,我正要找你呢,你听说了吗……”

  这位云巧姑姑,真像个大型的消息处理心,任何时间找她,都有八卦听,永远不愁寂寞。

  易飒打断她:“云巧姑姑,我有事找你,你认识易宝全这个人吗?”

  易云巧愣了一下:“易宝全……”

  易飒在心里暗暗祈祷:认识,你一定要认识,都是易家的人,跟你差不多辈分,在三江源“遇难”,你不可能不认识。

  “你打听他干什么啊,我都得管他叫‘哥’呢,死了二十多年了,跟你姐姐一样,三江源出的事,是个水八腿……”

  说到这儿,许是勾起旧事,易云巧叹气:“当年,咱们易家,也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了,全哥人挺好的,我结婚的时候,他封了挺大的红包,礼宾册子上,还摁了手印……”

  等会……摁手印?这是什么操作?

  易飒奇道:“不应该签名吗?”

  易云巧说:“就是说呢,也是因为这个,我记得牢:全哥是五几年生人,该上学的时候正好赶上运动,他又不向学,喜欢跟着瞎窜热闹,耽误了上学,所以他不怎么识字,人家都是签名写贺辞,他只摁了个手印,这事吧,他自己觉得丢人,我们也不会往外传……哎,飒飒,你在哪啊,怎么我听这么大水声?”

  不识字,不会写……但那“我们来了”几个字,写得可是相当有锋锐。

  易飒脑子里轰轰的:“那他……会画画吗?”

  “笔杆子都不愿握的人,还会画画?哎,不对,你打听的应该不是他吧,同名同姓的?”

  易飒也不知道自己敷衍了几句什么,总之是前言不搭后语的,把易云巧支吾了过去。

  挂了电话,全身发冷,她垂下脑袋,两手插在头发里又摁又捏,似乎当脑子是柠檬——得挤压揉按,才能产出些有价值的思量。

  宗杭默默地把她的手机拿过来,自己去搜什么叫夺舍。

  首页很快就跳出来了,说是道家的一种理论,借别人的身体还阳,迷信点说,估计就是借尸还魂了。

  轮回、夺舍,听起来总觉得像是误入国古老的玄学笔记、灰暗传说,宗杭胳膊上,粒粒鸡皮疙瘩奓起。

  良久,易飒才抬起头来,轻声说了句:“宗杭,会不会这些死而复活的人,其实根本不是原来的自己,早就是别人了?”

  说这话的时候,天色恰好完全暗下来,最后一线光瞬间被汹涌激越的水面咽进腹里。

  宗杭像被蝎子蛰了般,浑身一颤,大声说了句:“你在说什么啊,易飒,不是的,不会的!”

  易飒反而平静。

  她指向那本笔记:“里头说,生命只有一次,对任何人来说,都只有一次。”

  宗杭说:“丁长盛也说了,那都是疯言疯语,一派胡言!”

  他全身的血止不住往脑子里突,这一时刻,真是宁愿为丁长盛摇旗呐喊,也不愿相信别的。

  他就是宗杭,还是宗杭,宗必胜和童虹的儿子,他的一切一切,都跟过去一模一样,凭什么说他是别人?

  易飒伸出手,握住他的,低声说:“宗杭,你别慌啊,我跟你是一样的。”

  水声哗哗,河面上激起的水雾是凉的,风也是凉的,只易飒的手是暖的。

  她说:“丁长盛看不懂这本笔记很正常,他不是水鬼,不常下水,也没去过息巢,他当然会觉得这是胡说八道,即便我姐姐,也是下了息巢之后,才意识到一些事的。”

  宗杭握着她的手,缓了好一会儿,低低嗯了一声,神思恍惚间,忽然想起之前在溶洞做过的那个梦:自己寄出的那张明信片,被邮局盖上了“查无此寄件人,不予投递”的戳。

  梦真的是有征兆的吗?他已经不是过去的那个宗杭了?

  宗杭头痛欲裂。

  易飒安慰他:“你也不用太在意这事,现在还都是推测……‘它们来了’里头的那个它们,应该是真的有所指的,只不过,‘它们’好像不是人,而是……”

  宗杭压低声音:“鬼吗?”

  易飒缓缓摇头。

  不像,跟民间传说里的鬼怪,似乎也相去甚远,更像某种未知的力量。

  她沉吟:“三江源那一次,易家人死了一大批,也活了一批,丁长盛一直觉得,那些幸存者是受到了感染,但其实,他们是复活得太快了,这一批活过来的人,其实已经是‘它们’了,不管是我姐姐、姜骏,还是这册子上记下的人。”

  “说是借尸还魂也不确切,其实更像……”

  她突然冒出一个词来:“嫁接。”

  这个词,她也解释不清,于是手机上搜了给宗杭看。

  简单来说,是植物的一种生殖方式,“把一种植物的枝或芽,嫁接到另一种植物的茎或根上,使两个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又说是“利用植物受伤后能够愈伤的机能来进行的”。

  她拿宗杭举例:“你被打了三枪,枪枪致命,但我后来看过你的伤口,都已经长好了,这是一种‘愈伤’的机能,人是没有的,你懂吗?但‘它们’可能有。”

  “再说息巢里的那些尸体,死是死了,都还没有腐烂,称得上新鲜,你被沉湖时,也刚死不久,可能恰好符合嫁接的条件,但这种嫁接,有排斥反应,爆血管就是其一种,长成奇形怪状、肌骨移位,也是一种。”

  宗杭听得似懂非懂。

  他想起有一次去农家乐时,农庄里的人伺弄植株,好像也提过嫁接,还举了个例子,土豆嫁接西红柿,据说得到的新植物,上头结西红柿,下头长土豆。

  但没听说过还能“嫁接”人的。

  正茫然间,听到易飒叹息:“咱们三姓的水,也是真深啊,开金汤锁金汤,大家都以为是个保险柜、藏宝箱……‘金汤水连来生路’,只怕每一个金汤穴,都是祖师爷安排下的、用于嫁接的巢。”

  易宝全的那幅画,划尸上岸,其实是个隐喻,尸体怎么可能当作船来划呢,那是“它们来了”,嫁接成功,于是“死人在水底睁眼”,然后上岸。

  她拧亮手电,重新翻开那本册子,一行行照给宗杭看。

  “很可能,真的有无以计数的‘它们’要来。”

  “但第一批的先头部队,其实已经来了。而且这第一批人,其实是被安排了使命的,只不过他们‘嫁接’得不那么成功,状态千奇百怪。我姐姐说,她把‘完美’给想错了,我们总下意识认为,嫁接得好看周正是完美,但如果标准根本不是这个呢,只有领会到那些使命的,才是完美的人,这一点上来说,姜骏比我们都要完美。”

  “你看这,‘再也回不到从前了,不如死了算了’,她可能知道自己被嫁接了,不是原来的自己了。”

  “再看这,‘我有重要的事,我赶时间,要去金汤值班’,你回想一下姜骏,他进了鄱阳湖下的金汤穴,把祖牌嵌进了太极盘之后,就不走了,他在巢脾间来回巡视,像不像在值班?”

  还真像,宗杭有些毛骨悚然:“那他想干嘛?”

  易飒关掉手电。

  黑暗,她的眼睛亮得出奇:“从某种程度上,他像是去接生的,‘挂水湖下轮回钟’,那面太极盘,就是轮回钟,嵌入了祖牌,相当于启动,表明某些事情已经快开始了,它们就要来了,息巢内的尸体,都在等待嫁接。湄公河上,也有挂水湖,就是洞里萨湖,黄河是地上河,没有挂水湖,所以诗里说的是‘黄河滩头千丈鼓’。”

  宗杭结巴:“那它们,从哪来啊?”

  刚问完,他就反应过来。

  从大河来。

  册子里有个人说,要填了黄河长江,抽干澜沧江,说明那些“它们”,是从大河里来!

  宗杭看向面前的黄河,蓦地遍体生寒,不觉往后缩了缩。

  已经看不清轮廓了,只能看到黑魆魆的一片,和岸连在了一起,隆隆的水声周而复始,压盖着水面下深不可测的秘密。

  如果真的从大河来,三条大河,真像是三条产道啊,一本金汤谱,标出的不是藏宝地,而是偌大产房,每一个金汤穴,都是整装待发的轮回渡口。

  这世界绚烂辉煌,日日都有大事件新气象,人人行色匆匆,周而复始奔忙……

  没空去留意一朵花开、一片叶、河面上陡起漩涡、雪线上多一脉水流。

  也没空去留意僻静处、暗影,“它们”的三线轮回,正悄悄展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