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有机农场 第五十八章 收割

《有机农场》第五十八章 收割

作者:农民在飞 字数:3822 书籍:有机农场

  有机农场 作者农民在飞

  第58章 收割

  中午,陈场长在场部食堂请田川一行吃了顿饭,下午大家就开始检查和组装机器。过程很顺利,只花了不到两个小时,一台收割机已经做好了工作准备,开到麦田旁边。

  田川喊住已经准备驾车进入麦田的张爱国,从背包里拿出一瓶茅台,对大家说:“这是我们公司开发的小农机第一次实战演习,意义重大,我们来庆祝一下,再照个像留念。”说着,他打开瓶盖,把酒先递给赵教授:“赵教授是总设计师,应该喝第一口。”

  赵教授推让道:“收割机完全是田总你的创意,设计上也经过了你的大量指导,若说总设计师,非你莫属啊。”田川却说:“赵教授你就不要谦虚了,你带领学生一笔一划的画出设计图纸,又废寝忘食的在生产一线试制样机,我们都看在眼里。来吧,喝一口。”

  之后依次是徐怀礼,陈雄场长,丁厂长,田川,彭建和张爱华,一圈下来,一瓶酒下去了一小半,田川把剩下的都浇在收割机的收割剪上,说道:“伙计,好好表现,给我们公司来个开门红。”

  田川招呼大家来到收割机前合影留念后,无关人员退后,张爱华驾驶机器,开始了第一次实地试机。整个过程都由彭建举着田川新买的摄像机拍摄下来,尤其是收割的各个细节,彭建都拍摄得一丝不苟,这将是以后改进机器,汇报成果,以及推广宣传的必杀利器。

  收割了不到两米宽的一片后,停下机器,大家开始检查收割情况,称量麦子重量,查看机器状况,一切没有异常后,再开始下一步的收割试验。

  就这样,试验进行了两天,第一批成熟的麦子已经收割完毕。大家测试了高速,低速,平地,坡地等各种工况,得出了收割损失率,收割工作效率,每亩油耗等各项指标,机器总体状况让田川比较满意。

  同时,通过试验也发现了机器设计和制造上的一些问题,赵教授和徐工趁下一批麦子成熟前的几天时间,借助农场维修车间的机械设备对收割机进行了改造。

  田川接到了刘小军的电话,他已经约好邢张两位县长,后天和田川见面。田川也已经看到理想的试机结果,就不再留在这里,当即赶到海口坐飞机返回京城。

  姜建兵去机场接了田川,两人赶到市区,直奔北影厂,找李涛介绍的一位剪辑师,对田川带回来的十几盘录像带进行剪辑,将其剪辑成五分钟和半小时的两种介绍片,还有一个一小时的操作员培训片。同时,姜建兵带来的关于点播机的不完整的录像带也被剪辑成了五分钟的介绍片。

  剪辑工作持续了一天一夜,这位名叫于震的年轻剪辑师,十分敬业。田川一直陪在他身边,看着他一次次的调整,直到最后满意为止。完成后,于震将几张光盘交给田川,拿着田川封好的丰厚红包去休息了。

  田川又找人把光盘复制了一些,在天黑前才回到家,睡了个好觉,第二天早晨带着姜建兵来到雍阳。

  刘小军已经到县政府办公室上班。田川如约在九点半到达新建的县政府大楼,刘小军带他们来到一间小会议室。田川问道:“我带来了一些影像资料,能不能播放?VCD或录像带都行。”

  刘小军让田川等一会,自己出去了一会,带着一位三十多岁戴眼镜的人进来。他给田川二人介绍道:“田川,小姜,这位是邢县长的秘书宋忠阳科长,你们叫宋科长就行了。”又指着田川对宋秘书说:“宋秘,这就是我的小师弟,县一中校友会名誉会长田川。他这次向领导汇报工作,有大约五分钟的影像资料,方不方便播放?”

  宋秘书说:“小田对县一中都基金项目中作出的贡献有目共睹,邢县长也早在基金成立仪式上就见过你了。这次你的新农机和旅游采摘项目,邢县长也很重视。你有影像资料,应该是可以播放的,我们第二会议室有VCD和投影播放设备,我们去那里吧。”

  “谢谢宋科长。”田川和姜建兵忙站起来,随宋秘书出了小会议室,来到另一个楼层的第二会议室。这是一个中型会议室,一张大会议桌周围可以坐二十个人。宋秘书从饮水机里给两人沏了两杯茶水,对他们说:“邢县长现在有个会,估计要到十点半左右才能过来,你们先耐心等一会。VCD和投影仪你们会用吗?如果会用可以先准备一下。”

  田川两人连忙起身感谢,田川说:“我会用,宋科长有事先忙吧,不用管我们。”

  宋秘书出去了,刘小军说:“看来邢县长对你真的很重视啊,很少见到宋大秘对人这么热情的。”田川说:“那我们一会要好好表现了。刘哥你有事就先去忙吧,我们有事再找你。”

  等刘小军也出去了,田川就找到遥控器,打开投影仪,放下会议室一端的幕布,并连接VCD机进行调试,很快就可以顺利播放了。他把五分钟和半小时的介绍片分别看了一遍,介绍片中的解说词是田川在剪辑的时候,临时编写后加进去的,是由他自己配音的,他的普通话还不错,但毕竟不是专业播音员,效果不是很好。现在看来,只能等点播机完成以后再一起请专业播音员再重新配音了。

  他一边调整VCD机,一边对姜建兵说:“建兵,如果这次县里把新农机定为重点推广产品,那么以后要和县里打交道会很多。我的事情太多,以后主要由你来跑这一块,要尽量和县领导们搞好关系。刚才的刘小军是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和我的关系没的说,有事可以找他。另外,县政协副主席*是我们一中校友会主席,也是自己人。”姜建兵对田川结交人脉的夸张能力开始免疫了,既然田川介绍,自己跟着维持关系就可以了。

  十点半的时候,宋秘书端着一只保温水杯走了进来,将水杯在主位上摆好,对田川两人说:“领导马上就到。”便走出门去,一会就迎了两位中年人走了进来,走在前面的应该就是邢县长,四十多岁的样子,高个子,显得文质彬彬的样子。走在后面,端着水杯的有五十多岁,个子不高,身材壮实,脸色黝黑,一脸严肃,应该就是张副县长了。

  田川和姜建兵早已站起身迎上前去,宋秘书给两人作出介绍:“这位是邢县长,这位是张副县长,”田川见邢县长伸出手,连忙伸出双手与两位领导分别握手:“邢县长好,我是田川……张县长好,”又指着姜建兵介绍道:“这是我们机械公司的总经理姜建兵,主要负责产品的销售事宜。”

  众人落座后,邢县长先开口:“县办的小刘说小田你想办一个农村博物馆,这是好事啊,我们县里对于农民们自发的建设文化项目是要支持的。所以我就想请你过来介绍一下这个博物馆的建设思路,我们是过来人,看看能不能给你们提些有用的建议。后来听小宋说你手里还有两个农业项目要向张副县长汇报,我对此也感兴趣,就一起过来听听。老张,你们先说农业项目,这是正事,不要管我,我就先当个听众。”

  张副县长言简意赅,直接说道:“田川,先说农机项目,开始吧。”

  田川站起身,说道:“邢县长,张县长,我们光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是在去年二月份通过购买京城通州的一家乡办农机厂后成立的。事实上,在公司成立之前,我已经和国家农大机械学院的赵嘉伟教授合作开发适用于我们华北地区的小型自动化和半自动化农机。第一批开发的项目包括稻麦收割机、玉米豆类点播机和覆膜出垄机。三天前,收割机已经在海南完成了实地试机和测试,点播机也已经定型成功,并经过了实地测试,覆膜出垄机也将在三月底完成定型工作。春节前我们的销售人员在姜总经理的亲自带领下,跑遍了华北平原的多数县,进行市场调研和前期预售,已经拿到几百台的销售预订。现在第一批正品机器将于二月底下线,到时日产量大概可以维持收割机50台,或点播机100台的样子。”

  “我这里有收割机前几天在海南试机时拍摄的视频,昨天请人剪辑了一下,有五分钟和半小时两个版本,请两位领导看一下。”说着,田川将五分钟版本的光盘放进VCD机,开始了播放。

  在摄影资料中,首先展示的就是收割机工作的画面。只见收割机在拖拉机的驱动下,大概以人的步速前进,两米宽的麦垄变成粉碎的麦秸从机器后方排出,麦粒从机器侧方的出粮口中源源不断地流出,很快,一片麦田就收割完毕。这时开始介绍机器的各项参数,包括损失率、工作效率、耗油量等参数被一一列出,这些数据是在海南试机时测量出来的,与设计时的输入参数进行对照。最后影片展示了目前当地广泛使用的收割方式的工作效率,并比较了两种方式的优缺点。

  当影片播放完成,张副县长有些激动,他说:“联合收割机早在五十年代就有了,但却只适用于大农场的生产,无法在我们这样的小地块上应用,我们的农民一直在使用影片中展示的半手工作业方法,效率低下,劳动环境恶劣,还有巨大的火灾隐患。每年的麦收季,我这个主管农业的副县长都要有十几天吃不好饭,睡不好觉。如果有了小田的收割机,麦收工作将变得轻松许多,我想广大农民也会十分欢迎的。”接着他问田川:“这种收割机价格怎么样?能不能普及到农户?”

  田川回答说:“收割机暂时的定价为8500元,每台机器每天可收割100亩左右。我们县一般的村子大概1000亩左右,两台机器5天之内就能完成收割工作。若每收割一亩麦子收费40元,扣除油钱和机器保养费用,一年可收回成本,还能有所盈余。同时,作为动力的拖拉机还可以用来驱动其他农机,农闲时还可以搞运输,所以这里并没有把拖拉机算进成本里。所以如果每村有一户购买农机,并提供服务给全村农户,即可满足麦收的需要。我们的收割机可以延期付款购买,前期只要先付40%费用,一个麦收季后再付清剩余的60%款项即可。后期付款的部分只要当年还款,只需要支付3%的费用。”

  “好!”听到田川的介绍,张副县长高兴地说:“这样的销售办法好,切实从农民的需求出发,解决了农民的实际困难,可以推广啊。”邢县长也说:“这个销售办法不错,会不会影响你们公司的资金动作啊?”田川说道:“不会的,因为那3%利息的存在,我们相信,有能力的人还是会选择直接付全款购买的。”

  接下来介绍点播机和开垄覆膜机的过程同样比较顺利。这两种机械的应用范围似乎没有收割机广泛,但点播机不仅可以提高效率,更可以节省种子,把这一部分费用计算进来后,使用点播机的优点就体现出来了。而且点播机结构比收割机简单不少,售价仅仅4000元,推广难度也就下降了不少。

  最不容易推广的是开垄覆膜机,顾名思义,这台机械有两个作用,一个是开高垄,或种菜时修整菜畦,另一个是为早春覆膜种植的田地覆盖地膜,覆膜和开垄出畦可以同时完成。开垄覆膜机的售价6000元并不算高,但是应用范围却并不太广泛。雍阳县种植的主要是大田作物,多数为小麦和玉米两季种植,是不需要出高垄或覆膜的。只有种植蔬菜、瓜类、棉花等作物才能用上这类设备。推广起来似乎并不容易。但田川说:“在传统生产方式中,出垄和覆地膜的工作都是手工完成的,工作量大,十分繁重,效率低下。据我所知,需要覆盖地膜的地块在覆膜时,一般都需要高价雇佣短工,而如果租用这种开垄覆膜机的话,以往3人5天的工作量,只需要不到半天就可以由1个人轻松完成,其费用只需要人工的1/5以下,而且工作质量完美。在大面积种植棉花、烟草、瓜类等经济作物的地区,应用前景十分广泛。且手工覆盖地膜时容易发生压土不实的问题,造成土壤中水分流失,温度下降,严重影响出苗率和作物成活率。国内目前还没有类似的机械投入使用,这个项目填补了国内空白,我非常看好它的长远效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