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魏野仙踪 第二百一十三章.谁把石瓢汲玉泉(二十)

《魏野仙踪》第二百一十三章.谁把石瓢汲玉泉(二十)

作者:盗泉子 字数:4237 书籍:魏野仙踪

  望着镜中的自己,史进疑惑地伸出手来,在额心摸了摸,却什么都没有摸到。燃? 文 ?? ???. r?a?n??e?n`指尖摩挲的地方,只有光洁一片,连花绣匠人下针的痕迹都一点不存。

  正疑惑间,门外吱呀一声轻响,只见一个管事模样的汉子推门进来,身后跟着一个半大小子,捧着一只漆盘,上面盛了一碗羼肉末的豆粥,一碟醋渍芜菁,一碟盐水豆腐,连着些酱瓜酸豆角之类。

  那汉子见了史进,愣了一愣,方才陪笑道:“尊客可算醒了?俺们太公自送了魏真人、鲁师父走路,成天价都在说起尊客,不想今日尊客身子果然大好了。俺们每日送餐,都是囫囵个来,囫囵个走,今日却总算有个结局了。”

  说着,这管事招呼那小子将肉末豆粥与几碟子小菜放下,史进闻着那粥饭香气,顿时饥肠一阵雷响,也不与那管事答话,拿起碗来就吃。管事的汉子见他吃得香甜,朝着那半大小子使个眼色,后者会意,走出门去。

  不多时,一只满盛肉末豆粥的砂锅便被送到史进面前,下面还用几块已经不冒明火的火炭温着,显然早前便预备好了的。

  那管事的汉子安排好一切,向着史进躬身道:“尊客大病初愈,如今还用不得浓油重酱的吃食,且请点一点饥,俺们太公正在前面花厅相待。”

  说罢,这汉子就站到一旁去。

  史进也是做过庄主的人,对这样管待毫不在意,直把满砂锅肉末豆粥吃了一空,方才站起身来,向着那汉子道一声:“且引俺去拜谢你们太公。”

  他发了话,那汉子忙侧着身子替他在前引路,不多时,就与正等在花厅里的刘太公见了面。一老一少,彼此分宾主坐定,一旁小厮煎了两盅胡麻榛子茶送上,大家先报了彼此姓氏籍贯,又讲些雨水天候的闲话,方才说起桃花山上一伙山贼杀人祭鬼,却被魏野率人剿灭的事来。

  刘太公人老嘴碎,絮絮叨叨,说了盏茶时候,都在赞誉“魏真人法力无边”,直说过了“魏野飞剑斩智明”一节,方才向着史进道:“鄙庄上此番遭难,多亏了皇天怜见,使一位真神仙、一位活罗汉下降,真个是救苦救难、度生度厄。那一日,小老儿见鲁师父浑身都是火燎伤口,焦烂一般,却是将尊客抢出了那桃花山上贼窝,可见尊客也是个有后福的人,才有这样菩萨心肠的罗汉爷爷来搭救的。”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史进听着刘太公言语,神色大变,只觉得太阳穴又像针扎一般剧痛,不由得抱住额头,身子一抖,就将手旁茶盅打翻在地。

  一阵阵的刺痛中,史进只觉得眼前景色大变,眼前似有一幕幕画面流水一样过去,最后定格在黑夜中,自己浑身冒出黑火,却被鲁智深从后紧紧抱住的时刻。

  刘太公顾不上心疼那摔碎的茶盅,只是赶忙上前问道:“尊客,尊客,你这是害了什么症候?”

  不待他问完,只听得史进怒啸一声,就这么冲了出去。

  刘太公本来就上了年纪,哪里拦得住猛虎一般的史进,只是看着地上碎茶盅叹息,末了倒还不忘吩咐管事的道:

  “这史大郎怕是尚有些风症,此刻跑了出去,若道上摔着、河里淹着,将来俺们与魏真人面上不好看。你且将魏真人与鲁师父留与他的那一包盘缠取了,寻一寻他下落,若他还害风病,便等他睡时,带些庄客,将他抬入水龙祠里,请湖神老爷看护。(. 好看的若他风病好了,便将那包盘缠与他,叫他也上汴梁去寻那相熟的鲁师父。”

  刘太公的絮叨,史进此刻是一点不知,只是朝前疯一样地狂奔,昏昏沉沉中,只是一个念头循环往复:“俺伤了鲁大哥,俺伤了鲁大哥!”

  也不知狂奔到了何处,只见面前一片茫茫野地,草深过膝,却有人头戴铁冠,身披朱锦法衣,扶着翠玉短杖,立在史进面前,正是道号玉京子的孤竹翁。

  见着玉京子,史进双膝一软,就跌坐在地上,只是望着玉京子道:“竹翁,竹翁,俺却害了俺那鲁大哥。”

  玉京子低头看了他一眼,反问道:“鲁智深又不曾死,也不曾怨恨你重伤了他,与老夫说这个又有何用?”

  史进摇头道:“竹翁是嫌弃俺,俺落魄江湖,是鲁大哥与俺帮衬,俺不但没处与鲁大哥出力,却还害得鲁大哥重伤一场。俺史进自诩是个好汉,却不想如今这般无用,只拖累得兄弟为我吃苦!”

  玉京子摇头道:“非也,在老夫看来,大郎身在局中,又没有炼魔伏妖之力,不过他人之傀儡,如何都怪不到你的头上。”

  史进还要争辩,却被玉京子一顿翠玉杖,打断道:“大郎心下歉疚,说起来,不过是愧对鲁智深,恨自己无能。这是心病,还要心药来医。说来说去,终归是大郎你的本事太过低微,才惹来这样一场魔劫。”

  史进不是个笨人,听到这话,顿时福至心灵,猛地朝玉京子叩首道:“竹翁,俺知道你是个神仙,还望竹翁你指点俺一二!”

  玉京子点了点头,语调淡然:“如此,老夫便指点你往江南一行,自然有机缘遇合。再传你一部口诀,留心印在你元神之中,时刻调护指点与你,便不啻于师长随身了。你且附耳过来——”

  那桃花村刘家的管事,直寻出村外来,见史进跪坐在路旁,两眼瞪着空气,似与什么人说话。这管事的暗自叫一声:“苦也,苦也,好端端一个汉子,如今还是疯了。”

  他也不敢上去和疯子搭话,等史进站起身来,方才壮着胆子喊一声:“尊客,俺这里有鲁师父备与你的一包盘缠,且请尊客取用,俺这就回去禀告太公。”

  说罢,丢下包裹,站远了十几丈开外,只是望着史进却不肯走人。

  史进走上前去,只见里面装了些衣帽鞋袜与一口青钢刃口的雁翎刀外,压分量的都是金饼子,掂量起来也有十几斤重。那包裹看似粗布,却格外厚重细密,包了这些物件,丝毫不曾开线。他将那包袱里的范阳笠戴起,一手提了雁翎刀,只朝着南路走去。

  那桃花村的管事也不敢追他,只是在后面叫:“尊客,尊客,你要往哪里去?”

  史进头也不回,只是大声应道:“俺要往江南诸路走一遭,替俺答谢你们太公,俺史大郎多谢他管待!”

  ……

  ………

  “史大郎离了桃花山,将身来在大路前,欲将本领寻指点……”

  哼着走偏了的西皮腔,魏野手拈着扫描笔,笔下丝毫不停,腕子一抖,就是数千蝇头小楷转眼落在竹简上:“凡射法,箭摇头,乃是右手大食指扣弦太紧之故。其扣弦太紧之故,是无名小指松开之故。学射者有此病,射时用小草梢一寸,用无名指、小指共拾于手心,箭去而草不坠,即箭不摇摆矣。凡对敌射箭,只是个胆大、力定、势险、节短,则无不中人,无人能避……”

  一面将戚继光的《纪效新书》与《练兵实纪》一篇篇抄录下来,再搀和进《武经总要》、《历代兵制》、《守城录》之类宋时兵书,删改掉那些宋以后才出的物事,增益翻写之下,也是几十万字的内容。

  除了这些传统的兵学著作,还要再添上那些古典时代的操典、手册。这其中还有一卷《肘后备要》与《军中卫生条例》的合印本,是魏野格外看重的。虽然扉页上的作者署名是“皇宋礼部尚书,检校太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齐国公韩冈”,可里面的内容,怎么看都像是古白话本的《赤脚医生手册》。

  这么编纂下来,若真用竹简作为载体,起码能装一屋子有余。但是魏野下笔之后,方才写在那一卷竹简上的数千小字转眼就化成了一个玄奥古篆,若在旁人眼里,这卷竹简上,只有一个个无法辨识的鸟篆异文。

  这竹简是魏野粗粗祭炼过一遍的咒具,别的妙用一概没有,也就是强化了竹简材质,防火耐用而已。但上面鸟篆却是魏野以骠骑心印为灵引,特制的密码锁。

  除了魏野传授了骠骑心印的人物外,旁人看到这卷竹简,只见着满篇鸟篆,不知所云,哪里知道里面是一部合集版的兵书大全?

  这也是不得已的事情,虽然在小清新眼里,赵宋是一个政治清明、风气开通,从不因言罪人,非常有灯塔国风范的美好朝代。但这些“政治清明”、“风气开通”的宽松环境,是专门给士大夫享受的,至于土里刨食的泥腿子,可没有士大夫的待遇,莫说什么言论自由、私财神圣,就是生死也一般地系于人手!

  而在号称政治清明的北宋,士大夫之家私藏谶纬、天文、军阵之书,照样是足够惹动牢狱之劫的祸根灾种。

  何况将要承接这一卷竹简的年轻人,家里与相州韩氏多少有点人身依附的关系,在这件事上就更得小心谨慎。

  没法子,相州韩氏先出了一位遍历仁宗、英宗、神宗三朝的名臣韩琦,其子韩忠彦又是如今赵佶登基之初的宰相,就连蔡京大张旗鼓地立元祐党人碑,整治旧党名臣,也没能将反对新党的韩琦父子彻底打翻在地。就算在眼下,韩琦当年所筑的昼锦堂,差不多就彻底取代了相州的知州衙门。

  如此阀阅之家,算得上是赵宋天水一朝少有的异数,虽然如今看着内囊有些上来了,也实在不是一个乡间的小康人家可以拂逆的庞然大物。

  而对相州韩家而言,依附他们的庄户人家,有几个好勇斗狠、以敢战善战闻名的汉子,并不是件坏事。就像聪明的农夫绝不介意自己的看门狗有多么凶狠那样,相州韩氏子弟,也不介意收容一些彪勇轻悍之士为门下爪牙。

  但如果是寻常庄户人家,却收藏兵家阵策之典,那问题可就严重得多了。对这样历代仕宦的豪门而言,“不安本分”四字,已经是个极重的罪过,足够生出太多的事端。

  虽然一个相州韩家,还不放在魏野的眼里,可到了魏野这样的地步,已经懒得和一个靠祖上遗荫当守户犬的所谓大族置气了。何况几年后,女真人挟着通古斯的寒风大举入寇之时,还有谁顾得上留心你韩家祖上出过一位“立二帝、仕三朝”的老爷子!

  也就只有重情义又善于搞内部团结的岳王,还能在韩家子弟落魄之后,还对这些靠南宋小.朝廷恩养接济的货,谨守部曲之礼……

  将最后的治水兵篇化成形如水鸟涉江的篆字,魏野将这卷竹简一抖,卷在掌心,想了一想,自己先笑道:“这算不算是魏氏特制的《无字天书》?不对,不对,这上面都是鸟篆,怎么能算是无字天书——”

  “干脆叫《武穆遗书》好啦!”

  “传《武穆遗书》给岳鹏举?亏你想得出来!要这样,还不如我直接落题为《兵甲武经》更体面些!”

  魏野和司马铃闲磕了半天牙,结果最后选中的,却是《军道》这么个毫无新意的名字。

  这还算是这对叔侄女稍微拣起了那么一点节操,才忍着没给“军道”后面再添上“杀拳”两字。

  他们两个在屋中编篡《军道》,屋外却是一片热闹喧嚣的景象。

  弦鸣声声中,张显拉开牛角弓,十余支长箭在三十步外的箭垛上攒成交叉的两条线,上平下直,竟是像用墨线比着钉下去的一样。

  鲁智深将直裰脱了,露出精赤上身,抱着臂喝彩道:“好箭法!这样的射术,便在西军,也能争个都头回来!”

  牛皋听着鲁智深喝彩,不服输道:“大师父别只爱重张显这小白脸,俺牛皋的武艺也比他不差什么!”

  鲁智深哈哈一笑,指着箭垛下面那两个石锁道:“你不是这等善射的人才,倒是真有一把子牛力气,来来来,试试这两个石锁,你能耍得动不?”

  牛皋听了,跑过去就一手抓起一只石锁,加起来近百斤的石锁,就被他两手抡起。鲁智深是个积年的老军出身,一眼就看出来,这牛蛮子使得却是一套锏法,大开大阖之外,更有森严法度在内,攻守之间隐隐有滴水不漏之感,那路数也极似西军将门家传的武艺。

  鲁智深不由得感慨道:“这等好汉子,好武艺,奈何却是在相州这等地方土里刨食,只与那些打草谷的契丹狗见阵,若在关西,早能做到了洒家当初地位!”

  这在鲁智深,已经是格外的褒扬之语,他身旁立着的岳飞听了,只是谦虚一笑:“鲁大师过奖了。”

  就在此刻,有人已经在后面插进话来:“鲁提辖,莫诓鹏举他们这些少年人。西军成军百余年,几代将门传家的门第比比皆是,早已是犬牙交错、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若没有能说得上话的姻亲、师友相援引,哪里有出头机会?只怕鹏举他们投了西军,一辈子也就是个不入三班的小使臣,岂不是埋没了这样一块良材璞玉!”

  说话间,魏野从屋里走了出来,手里握着那部新鲜出炉的《军道》,向着岳飞点了点头。

  岳飞性子谨厚,见着魏野,忙一叉手道:“先生,鲁大师也是为俺们几个打算,只是岳飞家中尚有高堂妻儿,这投军陕西之事,总要问过家严的意思。”

  魏野摆了摆手,先把岳飞上下打量了一番,心下嘀咕道:“令尊岳和与令堂岳安人,也算是难得一见的英雄父母了。你几次投军,都是这老两口在后面全力支持的,还留下一出‘岳母刺字’的戏文来。要被鲁智深这不爱说因缘,只爱说战阵的家伙撺掇起来,没准还真能叫你往关西去投老种小种……”

  心中嘀咕,仙术士嘴里却说的是另一样话头:“天地既然有钟灵毓秀之气禀赋于斯人,岂无大任相托?自神宗朝拓边河湟,西贼已成釜底游鱼,不过只待授首之机罢了,只凭西军人马,已经足够。比起占据兴灵之地的党项人,北面辽国,经历耶律乙辛之乱,元气大伤,当今契丹国主又是个无谋之辈,北面女真部族时有异动,用不了多少时日,大宋便有了太宗皇帝之后难得的伐辽之机。鹏举,你将来功名,便要凭此伐辽之战而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