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末世之渊 第1716章 战争博物馆(13)

《末世之渊》第1716章 战争博物馆(13)

作者:西门西北 字数:1778 书籍:末世之渊

  赚了钱不可能回家不给父母弟弟妹妹带些礼物?逢年过节对刘叔王姨也要表示一下,赚钱做什么?存银行当守财奴?那孙健重活一生就没意义了。

  一步一个脚印,孙健一周一个变化,刘悦就是看不见,也能听见。

  毕晓云九一年九月硕士研究生开学后才能出现,还有六年多的时间等待,孙健知道她如今在什么地方上中学,但又不敢去打扰她,世事变幻无常,蝴蝶效应突显,一不小心,重生的重要目标之一就不可能实现了。

  没有毕晓云,就见不到宝贝丫头孙佳了。

  只有补偿娘俩,才会心安,重生才会圆满。

  这些事跟任何人都不能提,也不会有人理解。

  孙顺和刘钢压力沉重,孙健也有心思,一行五个人就没有欢声笑语了,很快就到了家,李婷同大家在八街坊分手,四个人继续沿着钢红二路向北前行。

  --------

  红墙、红砖、红瓦、红屋顶、红窗户,俗称“红房子”,就像钢水出炉的颜色,这就是钢城的由来。

  苏联专家设计,典型的俄罗斯建筑风格,考虑到中国人的审美趣味,每十二栋“红房子”组成一个街坊,排列成矩形,中央是绿化带,每一栋“红房子”有三层,每一层住三户人家,从空中俯瞰这些红房子的整个全貌,这些四合院就组成了一个个巨大的喜字。

  建国初期,苏联老大哥援助了一百五十六个大项目,江钢、江重、江锅、江船、江城肉联、山青热电厂、黄冶有色金属公司和江城江水大桥就是其中的八个。

  平心而论,没有苏联老大哥的援助,中国重工业的发展要推后十几年!如今的八零后和九零后不知道这段历史,不少年轻人被西方文化洗了脑,推崇西方国家,丑化前苏联,还有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公知企图否定D的领导!

  十街坊在这时代四通八达,到了前世只有前后门,还设有门卫,一栋栋三层红楼,高耸入天的法国梧桐,绿树成荫,夏日傍晚,一楼的住户就在外面摆张桌子,一家人围着吃晚饭,敞亮,凉快,二楼和三楼的住户有时候也端着碗下来吃,一家人吃完饭,把家里的位置留给看书学习的孩子,搬个凳子,拿把蒲扇,下楼乘凉,东家长西家短,家事国事天下事,谈古论今,大摆龙门阵,路灯下,还有人下棋打牌,邻里之间其乐融融。

  要是七、八月份,学校放了假,白天艳阳高照,傍晚时分,大人们早早的在地上洒上水,将竹床搬出来,摆成一排排竹床阵,男人打着赤膊,穿着短裤和拖鞋,女人和女儿也穿着大裤衩子和短袖内衣,大人人手一把蒲扇,没有人会心生邪念,也没有人会觉得不文明。

  孩子们在竹床阵四周打闹,躲猫,笑声连天,一直玩到眼睛睁不开,倒在竹床上就睡,夜深了,被父母抱回床上睡。

  好多年后,家里装了空调,收入悬殊变大,有钱的就躲进空调房内,逐渐的,竹床连在一起的纳凉夏景消失无踪。

  孙健还带宝贝姑娘孙佳回爷爷奶奶这里睡过竹床,慢慢的,儿童和少年时代的美好回忆就消失了!

  穿着补丁的裤子,吃着油水不多的饭菜,但人们的心态很好,只要勤劳、节俭,就会有好日子,有奔头!

  吃着肉,还要骂娘,牢骚满腹,忙忙碌碌,身累,心累,精神病和抑郁症越来越多!

  忙碌一天,围坐一起,东家长西家短,一天的烦恼就消失了,睡上一觉,又精力充沛的开始新的一天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像小河的水风平浪静、碧波荡漾,没有大海的波涛汹涌、潮起潮落。

  -------

  “健健回来了!”

  老远就看见昏暗的灯光下,一群熟悉的人拿着芭蕉扇拍打蚊子,方凳上放着茶杯,孙母眼尖,看见大儿子的身影,立马站起,刘母也要侍候姑娘儿子吃晚饭。

  “妈!”

  泪水在孙健的眼眶内打转,梦里才能见到的母亲,笑呵呵地走过来,头发黝黑,身体硬朗,昏暗的灯光下,孙母没有看见大儿子眼眶中滚动的泪珠,很自然的接过孙健的书包,就要与小儿子上楼,让小姑娘将饭给大哥端下去,大儿子一个星期才能见到一次。

  “爸!”

  “刘叔,王阿姨,李伯,我还有一个月就要毕业了,下船时买了几个卤鸡蛋,大家尝一个!”

  孙母和刘母(王阿姨)的头发烫着这个时代很潮的小波浪卷。

  这是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万事万物都散发出蓬勃而生涩的活力,只要抓住机会,勤劳节俭,就能过上好日子。

  不容分说,孙健上前一人塞一个,给王阿姨塞了二个(给刘欣带一个回去),剩下的二个给母亲和圆圆。

  刘欣是刘悦的妹妹。

  圆圆是孙健的妹妹孙圆。

  “健健马上要毕业拿工资了,我尝尝!”

  “刘叔,王阿姨,我今天问了顺顺和钢钢,他俩说这次中考都没有希望!我就擅作主张,告诉他俩,要是认我这个拐子的话,就听拐子的话,今年的中考就当成一次演习,暑假我请刘悦和李婷帮他俩将初一、初二、初三的功课重新复习一遍,九月开学后在江城五中复读一年,努力一下,明年最差也能上江钢技校,刘叔和我爸就不会提前退休了!刘叔,王阿姨,您二老看这样做是否妥当?”

  要是钢钢真的不是读书的料,他明年满十六岁,还有最后一次顶职机会!

  王阿姨就是刘悦的母亲、王文荣。

  刘父比孙父小一岁,刘母比孙母大一岁。

  孙健称刘父刘叔、刘母王阿姨。

  刘悦就叫孙父孙伯,孙母伯母。

  准备离去的刘母和孙母都停下脚步,刘悦、刘钢和孙顺也停了下来。

  “健健长大了,能为弟弟考虑了,做得对,刘叔没意见!”

  “健健,我也同意!”

  孙父听见老友夸奖儿子,喜笑颜开。

  李伯也频频点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