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三国战神赵云 第53章 ,袁绍的诚意

《三国战神赵云》第53章 ,袁绍的诚意

作者:追雪逍遥01 字数:1808 书籍:三国战神赵云

  这样一来,无论屋里屋外发生什么情况,他都能最快地做出反应,在最短的时间内拔剑。

  木春霖很快就发现林抚远还是有些变化的。虽然他坐在那里的姿式同几十年前没什么两样,但他的背部已极其明显地弓了起来,他搁在自己肚子上的右手时不时地会突然颤动一下,

  这些变化当然都是时间造成的。林抚远毕竟已是年近古稀的老人了。

  林抚远努力挺直自己的后背,微笑道:“大将军,你方才所说的,果然很有道理,只不过……”

  木春霖也微笑道:“林将军有话尽管直言。”

  虽然他很努力地控制着自己,但他的笑容还是有些发僵。

  他的心也急剧地沉了下去。

  林抚远开口之前,微笑之前,左嘴角轻微地牵动了一下。

  这正是木春霖最不愿意看到的。

  他知道这次林、马、曹三人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放过他了,如果他拒不相从,结果只可能有一个。

  林抚远己生杀心。

  杀心一起,他的左嘴角就会轻微地抽动一下。这个林抚远自己也不知道的习惯,木春霖几十年前就发现了,而且也只有他一个人知道。

  林抚远顿了顿,笑眯眯地道:“眼下的形势,已经和二十年前大不相同了,依林某看,不出三年,中原必有大乱。”

  木春霖淡淡道:“能乱到什么程度呢?”

  林抚远道:“乱到大明天子的宝座难以坐稳的程度。”

  木春霖似是不经意地微侧过脸,看了幕容旦一眼。

  他不禁暗自庆幸——让他参与今晚的会谈,绝对是一个正确的决定。

  林、马、曹三人的功力如何,木春霖很清楚,即便林抚远与马、曹中的任何一人联手,他自信仍能应付,但如果三人合击,则他必败无疑。

  慕容旦的武功到底怎样,木春霖不知道,但他相信不会低于马、曹二人。

  就算林抚远杀心已生,有幕容旦相助,脱身至少是不成问题的。

  一直沉默着的慕容旦轻轻咳了一声,淡淡笑道:“晚辈有几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林抚远瞟了他一眼,道:“慕容贤侄气度不凡,想必会有高见。”

  慕容旦微笑道:“大明以马上得天下。朱棣在位时,五出三犁,威震漠北,明军将土皆为久经沙场,其战斗力可想而知,其后宣德二朝虽未大规模用兵,武备也并未松驰,林前辈何以有如此惊人之言呢?”

  林抚远冷冷一笑,道:“朱棣数次远征漠北,劳师动众,又有哪一次是竟全功而返的?又有哪一仗不是仗着神机营的精锐火器,才勉强与蒙古铁骑相抗衡?宣德以来十余年,虽然表面上看武备末废,但蒙古人不也到现在仍然活得很自在吗?!”

  曹吉峰点头道:“林将军所言甚是。我看大明的几个皇帝是一代不如一代。现在这个皇帝更只是个乳臭未干的小娃娃,朝中大半,还不都是那个没卵子的王振说了算。

  自脱欢一统蒙古诸部,瓦剌日见强盛,也先继位为太师后,更显雄心勃勃,蓄意进取中原。近年来贡马的使者一年多似一年,去年据说已有二千余人,明廷打堂时,已经大感不耐烦,宫赐也是一年少似一年,这帮使者回去时,便沿途抢掠财物。如此五次三番,我看双方迟早又得大动干戈了。”

  慕容旦微笑道:“那么以曹前辈之见,双方一旦开战,孰胜孰败呢?”

  曹吉峰仰了仰头,道:“瓦刺铁骑素来纵横无敌,又经也先数年间厉精图治,明廷必败无疑。”

  慕容旦道:“哦?前辈能如此肯定?”

  林抚远冷冷道:“不单曹将军是这样想,林某也是这样认为的。近年来明廷已经放弃了对大宁卫的镇守,如此一来,不说漠南一带已经失去控制,便是辽东一线也少了辅翼,林某征战疆场多年,还真没见过这等敢冒兵家大忌之事。”

  慕容旦目光一闪,微笑道:“晚辈以为,纵然明廷已然放弃对大宁的镇守,但有朵颜三卫在,也先也不敢冒然起兵吧?”

  林抚远不屑地道:“三卫哪里经得起瓦刺铁骑一击!

  保不准他们还会倒戈向南,甘为也先前驱呢!”

  马阁不甘寂寞,抢着道:“想来中原一带和平日久,民心必定俱战,果真战事突发,人心必将大乱。林将军以为如何?”

  林抚远点头道:“的确是这样。只不知大将军以为如何?”

  木春霖淡淡一笑,并不答话。

  他并不是觉得这三人所摆的理由难以反驳,只不过不愿反驳而已。

  既然林、马、曹三人借思机发起兵之机报复“大理阁”的决心已定,他再说什么也都是多余的了。

  林抚远道:“目前形势对我们可谓极其有利。第一,明廷北部边防一年比一年吃紧,难以顾及南疆,黎利恢复安南国,明廷却没有拿出一个有力的措施来,便是极好的例子;第二,东南沿海一带,倭子屡次进犯,朝廷虽头疼却又拿不出解决的办法,这也说明了朝廷的无能;第三,中原白莲各教势力越来越大,王聪儿虽举事不久就被扑灭,但邓茂士、叶原留诸人又已相继起兵,大乱之期,已是指日可待;第四,段总管旧部十有八九仍是忠心耿耿,都在待机而动;第五,云南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而我等在此征战多年,熟悉地形;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皆握在手,何愁大事不成!”

  他直盯着木春霖,慢慢地道:“大将军,你看呢?”

  书房里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木春霖轻轻叹了口气,脸上的皱纹一眨眼间就像是多了一倍,也深了一倍。

  他看着坐在他面前的三人,道:“三位想必也看得出,这些年来,我已经习惯了清闲散淡的日子,加之年事日高,精力也大大不比以前,欲图大事,只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林抚远勉强笑道:“如此说来,大将军是执意不肯出山喽?”

  木春霖淡淡道:“非不肯也,实在是力不从心啊!”

  林抚远沉声道:“难道大将军忘了段氏一族待你的恩情了吗?”

  曹吉峰忙笑道:“林将军不要太性急嘛,大将军又怎会忘了段家的恩情呢?只不过……”

  林抚远瞪眼道:“只不过怎样?”

  曹吉峰看了木春霖一眼,赔笑道:“只不过大将军素来思虑慎密,一定是在考虑咱们一时间还没想到的诸多因素而已。”

  林抚远目光闪动着,拱手道:“林某适才口不择言,尚请大将军谅解。”

  木春霖笑了笑,淡然道:“林兄说哪里话,咱们也算是几十年的老朋友了,还有什么话不能说的。”

  林抚远点点头,道:“那么,起兵复国之事,大将军以为可行否?”

  慕容旦知道,今晚这一关,木春霖是过也得过,不过也得过了。

  林抚远的态度已经很明显,曹、马二人虽然看来一团和气,但他们的右手一直都虚罩在腰间的刀柄上。

  木春霖沉吟着,慢慢道:“曹兄方才所言,正中木某的心思。林兄所谈及的,一共五点,好像是诸方形势都对我有利,但事情都是多方面的,有其利,必然也有其不利,三位以为如何?”

  曹吉峰道:“请大将军明示。”

  木春霖道:“南方的确是地势险要,但易守难攻之说,木某就深不以为然。”

  林抚远道:“地势险要,自然就易守难攻,这还有什么可怀疑的呢?”

  木春霖淡淡道:“前朝至今,一鼓而下云南,前有元世祖忽必烈,后有明将沐英,这总是事实吧?”

  林抚远一怔,道:“这个么……”

  木春霖道:“沐王府经略云南数十年,雄兵数万虎踞大理,不说咱们的兵力绝不可能超出他们,便是在作战经验上,也未必就强过他们多少。”

  慕容旦不禁暗自点头。木春霖的话的确很有道理。

  “大理素来弱小,当附中原以图平安,方能使百姓安居乐业,免遭刀兵之祸,再说,思任发、思机发屡次起兵,哪一次不是被杀得片甲不留,仅以身免?”

  林抚远哑然。

  曹吉峰道:“曹某以为,对咱们最最有利的,当是承平之民…·”

  木春霖叹了口气,道:“既然承平日久,则明廷国库必然充盈,正是因为钱粮充足,则战事一起,就绝不会有后力不继之忧。诸位试想,木某所言是否还有几分道理?”

  林抚远冷笑道:“看似有理,细细想来,却又无理。”

  木春霖道:“哦?”

  林抚远道:“大丈夫有所不为,有所必为,你我四人身受段氏恩宠,自当为段氏一门赴汤蹈火,万死不辞才对!”

  木春霖看着他激奋之下已略显扭曲的脸,叹道:“三位老兄,实不相瞒,木某以为恢复之计万难实现,不如放弃的好,且让大理百姓安安生生过几年平稳的日子吧。”

  林抚远站起身,踏上一步,沉声道:“这么说,大将军心意已决喽?”

  木春霖点头道:“木某已是风烛残年,不想再参与此事。三位要做,尽管做去,木某决不阻拦,更不会去告密。三位当可放心。”

  话说到这个份儿上,林抚远反倒怔住了。

  虽说他杀心早生,但他们到底是相交大半辈子的老朋友了,一时之间,还真下不了手。

  但要他就此罢手,却是无论如何也不甘心的。因为木春霖在段氏旧部中的声望实在太高了,复国之事如果木春霖不出面参与,段氏旧部中,十之四五的人都不会响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