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三国战神赵云 第327章 ,口词锋利

《三国战神赵云》第327章 ,口词锋利

作者:追雪逍遥01 字数:1770 书籍:三国战神赵云

  可弥衡并没有就此放过繁钦,依旧不依不饶,继续讽刺道“繁钦,你原先倒的确有几分文采,可惜啊,自从来了许都后,你只有文采,却再无文人风骨,只知道苟且偷生,研习鼓吹之术,钻营谄媚之道,只是个刀笔小吏,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在你问你生平有何得意之作,你却不忘溜须拍马献媚取宠,真是寡廉少耻,可耻至极,你啊,不过是一摇尾之犬罢了。”

  路粹站起来,有意替繁钦说句好话“正平此言差异,繁钦虽说只是个书佐,但绝非寻常小吏可比,司空幕府处理的都是机要之务。”

  “呵呵,你这话,在下不解。”

  弥衡反问道“不管是经济政务,还是军事机要,都是朝廷大事,请问,此等事情岂能让一个刀笔小吏处置,这司空幕府处置朝廷大事,又是谁定下的规矩?”

  路粹本来是一番好意,想说繁钦做的事情不一般,可没想到,却让弥衡抓住了机会,不仅让路粹哑口无言,也把矛头再次锋利的指向了曹操。

  曹操的权利凌驾于朝廷之上,幕府处理军国大事这早已不是什么秘密,可没有人敢当面点破这层窗户纸,弥衡却天不怕地不怕。

  路粹赶紧辩解“曹公自摄政以来,公忠体国,一心为了朝廷社稷,大兴屯田之法,礼贤下士,广揽英才,兴兵征讨不臣,虽然权柄过于百官,然绝不丝毫僭越之举。”

  弥衡一阵坏笑“我问你究竟是谁定下的的规矩,你倒好,把曹公着实给夸赞了一番。”

  路粹恍然一惊,意识到言多语失,被弥衡抓住了把柄,抬头一看,曹操的眉毛已经立了起来,吓的路粹心惊肉跳,赶忙把头低下,再也不敢多说一句话。

  何夔为人方正,与人和善,见弥衡口词锋利,对谁都不客气,忙劝道“正平,路粹并未有意出言讥讽于你这么做,未免有失口德了吧?”

  弥衡拱了拱手,“在下言语有失,还望先生见谅,不过,在下忽然想到一个典故,想请教先生。”

  何夔点点头,还以为自己的话起了作用呢,哪知道,弥衡暂时的收敛锋芒,不过是以退为进,接下来他的出招,将会更加锋利。

  何夔笑道“正平,请问。”

  弥衡道“昔日有一伯夷,是商纣之臣,不食周室的俸禄,最后饿死在首阳山下,似这般愚蠢之举,为何后世美名远扬?人人交口称赞?”

  何夔心头一愣,脸有些发烫,弥衡这是用伯夷来讽刺他,因为何夔原来曾被袁术挟持做了从事,迫于无奈给袁术做事这已经让何夔很没有面子,现在他又跟了曹操,跟伯夷相比,简直是无地自容。

  伯夷宁愿饿死,也不替周室做事,不食周室的俸禄。

  何夔出师不利,只好闭口不言,弥衡这张嘴实在他厉害了,根本招架不住。

  蒋干正好赶来,见众人低头叹气,一个个萎靡不振,这么多人竟被一个弥衡大占上风,蒋干心中不服,出言道“我等虽非十全之才,但毕竟为社稷出力,为黎庶分忧,效力于朝堂,造福一方百姓,而你既不能为天下苍生效力,也不能为朝堂分忧,就应该以此为耻,找个地方老老实实的呆着,有何颜面对我等横加指责,冷嘲讥讽?你弥正平,对社稷,对朝廷,对百姓,有什么功绩?你有什么资格在这里大放厥词,指天画地的聒噪个不停?”

  蒋干也是舌辩之才,一番话,如行云流水,抑扬顿挫,掷地有声。

  弥衡淡淡的看了他一眼,笑道“人生在世,当有所为,有所不为!”

  蒋干眯着眼睛笑道“哦?我倒是想听听,究竟什么是有所为,什么是不所为?”

  弥衡不紧不慢的说“你不要着急,且听我慢慢道来,昔日太公姜尚、伯夷,都出于周国,皆见武王,姜太公登台拜帅,讨伐商纣,封侯拜相,建立了不勋之功业。可伯夷,却恪守名节,宁愿饿死,也没有为武王效力,两人同为大贤,为何却天壤之别?太公,王佐之才,有雄心壮志,又遇到了武王这样的伯乐,所以如鱼得水,辅佐武王建立了不勋的功业,而伯夷,帝佐之才,不满武王身为藩属讨伐君主,加上自己世为商臣,所以他是不会跟武王并肩站在一起的,宁守名节最后饿死在首阳山。”

  弥衡这番话把在座之人都说成了是王佐之才,而他自己,则高出一筹,是帝佐之才,他之所以什么都不做,正是为了守住自己的名节,因为,弥衡心里在乎的是汉室社稷,是至高无上的汉室正统,而蒋干之流,则是紧紧抱着曹操的粗腿,只想着建功立业得到富贵和权势,心里根本就没有朝廷和汉帝。

  弥衡再次发问“在座的诸位,有的是从龙东归的旧臣,有的被朝廷招辟来的,恕在下鲁莽,请问诸公,你们想怎么振兴朝纲,中兴汉室?有什么切合实际的方略吗?”

  众人面面相觑,无言以对,都跟霜打的茄子似的。

  弥衡斜眼看了看曹操“都说春秋无义战,依我看,方今天下,跟春秋时期并无二致,今天子权柄旁落他人之手,四海扰攘,天下分崩,正似春秋之乱,人人怀有私心,都想趁乱分一杯羹,又有几人真的心忧社稷、胸怀天下?”

  曹操心里愈发恼怒,真是骂人不说脏字,杀人不见血,这弥衡分明指桑骂槐,说他是祸乱朝纲独揽大权的不臣之徒。

  曹操真想一剑将他给宰了,但几次咬牙忍住,可弥衡却不依不饶,依旧不肯罢休。

  荀悦一直没有出言,见弥衡一点也不收敛,出于好意,便劝道“正平,你才能不凡,不如跟我一起编纂国史,告慰祖宗警醒后人,做些有益子孙的事情如何?”

  弥衡再次发出一阵冷笑“昔日司马迁,受宫刑而著《史记》,对孝武帝的暴行毫无隐晦,一言一行都如实写进史书中,敢问先生写的可是这一类史书吗,如果是的话,我倒是乐意效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