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三国战神赵云 第272章 ,假戏真做

《三国战神赵云》第272章 ,假戏真做

作者:追雪逍遥01 字数:1733 书籍:三国战神赵云

  法元打好如意盘算之后,就在店房之中盘膝坐定。等到坐完功课,已是三更时分,估量这件僧衣业已烘干。正要去取来穿时,不料走到火旁一看,不但僧衣踪影不见,连自己向秦朗要来的那十几两散碎银子,俱已不知去向,不由大吃一惊。论起来,法元御剑飞行,日行千里,虽未断绝烟火食,已会服气辟谷之法,数日不饥。这尘世上的金银原无什么用处,只因在酒楼上秦朗会帐时,法元后走,恐怕难免有用钱的地方,特地给他留下十几两散碎银子。也不知哪一个大胆的贼人,竟敢在大岁头上动土,来开这么一个玩笑。法元情知这衣服和钱丢得奇怪。自己剑术精奇,听觉灵敏,树叶落地,也能听出声响。何况在自己房内,门窗未动,全没丝毫声息,会将自己偷个一净二光,此事决非寻常贼盗所为,就是次一等的剑仙,也不能有此本领。明知有敌人存心和自己过不去,来丢他的丑。没有衣服和银子,慢说明天不好意思出门见人,连店钱都无法付。自己是有名的剑仙,绝不能一溜了事,其势又不能张扬,好生为难。猛想起天气还早,何不趁此黑夜,上大户人家去偷些银两,明日就暗地叫店家去买一身僧衣,再设法寻查敌人踪迹。

  主意决定之后,也不开门,便身剑合一,从后窗隙穿出,起在空中,挑那房屋高的所在,飞身进去。恰好这家颇有现银,随便零整取了有二十两银子。又取纸笔,留下一张借条,上写"路过缺乏盘资,特借银二十两,七日内加倍奉还,声张者死"几个字。写完之后,揣了银子,仍从原路回转店中,收了剑光坐下。刚喊得一声:"惭愧!"忽觉腰间似乎有人摸了他一把,情知有异。急忙回头看时,忽然一样东西当头罩下。法元喊声:"不好!"已被东西连头罩住,情知中了敌人暗算。在急迫中,便不问青红皂白,放起剑光乱砍一阵,一面用手去取那头上的东西。起初以为不定是什么法宝,谁想摸去又轻又软,等到取下看时,业已被自己的剑砍得乱七八糟,原来正是将才被那人偷去的僧衣。法元这是平生第一次受人像小孩般玩弄,真是又羞又气又着急,哭笑不得。再一摸适才偷来的二十两银子,也不知去向。僧衣虽然送还,业已被剑砍成碎片,不能再穿。如要再偷时,势又不能。敌人在暗处,自己在明处,估量那人本领,决不在自己以下,倘再不知进退,难免不吃眼前亏,好生为难。

  猛一回头,忽见桌上亮晶晶地堆了大大小小十余个银裸子,正是适才被人偷去之物。走上前一看,还压着有一张纸条,上面写道:"警告警告,玩玩笑笑。罗汉做贼,真不害臊。赃物代还,吓你一跳。如要不服,报应就到。"底下画着一个矮小的老头儿,一手拿着酒杯,一手拿着装酒的葫芦,并无署名。法元看完纸条,再细细看那画像,好似画的那老头,和临黑时江边所遇的那老头儿一样。越看越熟,猛然想起,原来是他。知道再待下去,绝无便宜,不及等到天明,也顾不得再收徒弟,连夜驾起剑光逃走了。在路上买了一身僧衣,追上秦朗,回转慈云寺去了。

  说了半天,这个老头是谁呢?这便是嵩山二老中一老,名叫赛仙朔矮叟朱梅。此人原在青城山得道隐居,百十年前,在嵩山少室寻宝,遇见东海三仙中追云叟白谷逸。两人都是剑术高深,道法通神,性情又非常相投。从头一天见面起,整整在嵩山少室相聚了有十年,于是便把嵩山少室作为二人研究元功之所。各派剑仙因他二人常在嵩山少室相聚,便叫他二人为嵩山二老。朱梅举动滑稽,最爱偷偷摸摸和别人开玩笑。既有神出鬼没之能,又能隐形藏真。有一位剑仙,曾送了他一个外号,叫赛仙朔。他的剑术自成一家,另见一种神妙。生平未收过多的徒弟,只数十年前在青城山金鞭崖下,收了一个徒弟,名叫纪登,便是前者多宝真人金光鼎去约请,被他避而不见的那一个。此人生得又瘦又长,他师父只齐他肚腹跟前。

  师徒二人走到一起,看去非常好笑。朱梅还有一个师弟,也是一个有名的剑仙,名唤石道人。法元原是石道人的徒弟,石道人因见他心术不正,不肯将真传相授,法元才归入五台派门下。所以法元深知朱梅的厉害,吓得望影而逃。

  那朱梅是怎生来的呢?他原先本同东海三仙之中的追云叟白谷逸二人每隔三年,无论如何忙法,必定到嵩山少室作一次聚会。今年本是他二人相会之期,忽然髯仙李元化专程骑鹤去到嵩山少室,告诉他说追云叟烦他带口信,今年少室之约,因事不能前来;同时还敦请他下山帮忙,去破慈云寺,继续准备日后与各异派翻脸时的事体等语。朱梅听了这一番言语,自是义不容辞。他于是先到了四川青城山,考察了一番纪登的功课,知道较前进步,便勉励了他几句。那金光鼎原先与纪登本是总角之交,后来纪登被朱梅接引,洗手学道,二人虽然邪正不同,倒是常常来往。金光鼎去请纪登下山时,恰好朱梅正在那里,问起根由,不但不准纪登与金光鼎相见,反申斥了他一顿。纪登无法,只得叫道童回复金光鼎,说是云游在外。朱梅在观中呆了几日,静极思动。心想各派都在网罗贤材,自己平生只收这一个徒弟,虽然肯用功上进,怎奈资质不厚,不能传自己的衣钵。便想也去搜罗几个根基厚的人,来作传人。于是离了青城山,到处物色。顺着蜀江下游寻访,虽然遇见几个,都不合他的意。前些日在汉阳江边,用剑诛了一个水路的小贼。他便把贼人留下的小船,作起浮室泛宅上的生活。他生来好饮。本书中有三个爱吃酒的剑仙,一个是追云叟,一个是醉道人,一个便是朱梅。他每日坐着小船在江边沽醉,逍遥了数日。那日见陶钧,便知是个好资质,一路跟下他来,故意将船泊岸,去试验于他。朱梅早算就法元要经过此地,特意叫陶钧在黄鹤楼相候,存心作弄法元一番。他把陶钧引下黄鹤楼之后,便同陶钧晤面,嘱咐了几句言语,约定第七日同往青城山去。这才假装醉人,吐了法元一身酒。后来见法元进了一家客店,知道他还不死心,便跟踪下来。到了晚间,飞身进了法元所住的店房,将他衣服、银两偷去。原是念在他从前师父石道人的份上,想警戒他知难而退,以免日后身首异处。及至见法元虽然有些畏惧,却是始终不悟,又去偷盗人家,知道此人无可救药,仍将盗来的僧衣和银两与他送还,留下一张纸条,作一个最后的警告。可叹法元妄念不息,未能领会朱梅一番好意,所以后来峨眉斗剑,死得那样惨法。这且不提。

  补说陶钧在黄鹤搂上用了几句诈语,脱身下楼之后,且喜法元并不在后跟来,于是急忙顺着江边路上走去,赴那老头之约。刚刚走出三里多地,便看见江边浅滩上横着那老头所乘的小船,知道老头不曾远去,心中大喜。等到跑近船边一看,只是一个空船,老头并不在船上,心中暗恨自己来迟了一步,把这样好的机会错过。正在悔恨之际,忽然觉得身后一只手伸过来,将他连腰抓在手中,举起抡了两抡,忽然喊一声:"去你的吧!"随手一拉,将他拉出有三四丈高远。要换了别人,怕不被那人拉得头昏眼花,跌个半死。陶钧起初疑心是黄鹤楼上遇的那个和尚,便使劲挣扎,偏偏对方力大无穷,一丝也不能动转。他自随赵心源学艺三年后,武功确实大有进步。及至那人把他拉了出去,他不慌不忙,两手一分,使了一个老鹰翔集的架子,轻轻落在地下。向对面一看,站定两个人:一个正是那梦寐求之的矮老头;还有一个老尼姑,手持拂尘,慈眉如银,满面红光,二目炯炯有神。不由心中大喜。正要赶上前去答话,忽听那老头对那老尼姑说道:"如何?我说此子心神湛定,资质不差么。"

  那老尼姑笑道:"老前辈法眼,哪有看错的道理?"

  这时陶钧已跪在老头面前,口尊"师父"。老头道:"快快起来,拜过云灵山的白云大师。"陶钧连忙上前拜跪。白云大师半礼相还。陶钧又请教师父的姓名。老头道:"我乃嵩山少室二老之一,矮叟朱梅是也。因见你根基甚厚,恐你误入迷途,特来将你收归门下。你要知道,此乃特别的缘法,非同小可。我生平只收你师兄一个徒弟,他仅能将我的道法剑术得去十之二三。你如肯努力精进,前途实在不可限量,完全在你好自为之而已。我同白云大师,俱都是日内要往成都赴你师伯追云叟之约。你急速回你寓所,收拾等候,七日内随我同行。我先到青城山金鞭崖你师兄纪登那里。你的那个朋友,虽然也向道心虔,可惜他的资质不够做我的徒弟,再说他也无缘,想去也不行。你回去对他言明,叫他暂时不必入川。他过年将家事料理完竣之后,可到宜昌三游洞去寻侠僧轶凡。他若不肯收留,就说是我叫他去的。同时,叫他对侠僧轶凡说,他的徒弟赵心源,被西川八魔所迫,明年端午到魔宫赴会,人单势孤,凶多吉少,叫他无论如何,要破例前去助他脱难。黄鹤楼上那个和尚,名叫金身罗汉法元,原先是你师叔石道人的弟子,也是一个剑仙,后来叛正归邪。他必然仍要前来寻你,不要害怕,凡事有我在此。你此时回去,若遇着他,你只回头便走,底下你就不用管了。

  到第七天早晨,你一人仍到这边找我。现时就分手吧。"陶钧俯首恭听,等朱梅说完之后,便遵言拜别而去。不提。

  白云大师原是从庐山回转,路遇朱梅,互相谈起慈云寺的事,才知道她也是接了髯仙李元化代追云叟的邀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