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三国战神赵云 第231章 ,赵云的歉意

《三国战神赵云》第231章 ,赵云的歉意

作者:追雪逍遥01 字数:1777 书籍:三国战神赵云

  虽然已经决定暂时不去帮吕布,可赵云却心事重重,自嘲的一阵苦笑“该如何向文远解释呢?”

  等贾诩和田畴离开后,赵云沉默了很久,最终无奈的叹了口气,冲门外喊了一声“让张辽将军来见我。”

  “诺!”

  一个亲兵答应一声,飞奔而去,时间不长,心情急迫的张辽便赶来了。

  张辽穿着一身精铁盔甲,披着红色的披风,威风凛凛,器宇轩昂,一举一动,都透着令人肃然起敬的杀伐之气。

  “赵将军,不知你们商量的如何了?”

  张辽开门见山,直入主题,好不容易抽出时间来洛阳一趟,张辽很希望这一次能够有所收获。

  赵云叹了口气“文远,实不相瞒,曹操刚把天子接到兖州,威望日隆,挟天子令诸侯占据大义,眼下的形势,我实在无能为力。”

  “挟天子令诸侯?说的很好,其实我也知道,曹操难以抗衡,今后只会更加难以对付,既然赵将军不宜出兵,那我就告辞了,兖州局势凶险,战事胶着,我必须速速赶回去。”

  张辽并没有太过意外,冲赵云一抱拳,转身就要离去,赵云急忙喊住了他“文远,且慢!”

  张辽停住脚步,不解的看着赵云。

  赵云劝道“你回去告诉奉先,实在不行,暂且领兵退出兖州,可以去徐州投奔刘备,也可以回洛阳,若回洛阳我举双手欢迎。”

  张辽摇了摇头“将军的好意我心领了,怕是奉先听不进劝,他的性子太过执拗,除非真的到了无力扭转的地步。”

  张辽对吕布的脾气太了解了,吕布太倔了,总是自认为自己本领天下无敌,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除非山穷水尽,否则绝不肯低头。

  “文远,你不会怪我吧?”赵云面带愧疚,看了张辽一眼,视线忙移开了。

  “哈哈……将军说的哪里话,坦白来说,你已经帮我们太多了,之前我们离开冀州,无处投奔,是你好心的收留了我们,还表奏朝廷让奉先坐了河南尹,是我们对不住你,执意要离开,现在你是一方诸侯,奉先也是一方诸侯,做什么事,都要顾全大局,如果你直接就答应了,我高兴归高兴,心里也未必会佩服将军。”

  乱世争霸,不是过家家的游戏,最忌讳意气用事。

  张辽一番话,让赵云更加钦佩“文远你能这样想,我很欣慰,你告诉奉先,实在不行就再回来,洛阳的城门,永远向你们开启!”

  “谢了!”

  张辽点了点头,转身大步离去。

  赵云站在原地,目送着张辽走出政事厅,直到他的背影彻底消失,这才把目光重新收回。

  见到吕布后,张辽据实相告,吕布勃然大怒,他可不理会赵云的难处,当即冷笑道“他倒是顾全大局了,那我呢,往日的情分难道就不值一提吗?”

  张辽不管怎么劝,吕布都不听,执意继续跟曹操决战,叫着劲的想把局面给搬回来。

  …………

  自从成了幽州的主宰之后,公孙瓒的日子格外的惬意,尤其是刘虞的旧部远避塞外后,公孙瓒再也没有烦心事,整日待在易京楼里面,吃喝玩乐,快活似神仙。

  他住的地方,除了家眷之外,清一色,全是婀娜貌美的姑娘,连个传话的女侍,也是千挑万选出来的美人。

  公孙瓒逢人便说“我这一生,南征北战,东讨西杀,受尽了鞍马之苦,是该好好的享受一下了。”

  身边的文武,不乏忠耿之士,有人劝他“将军,这可使不得,现在豪杰并起,天下纷争,各路诸侯竞争逐鹿,争夺天下,将军怎么能只呆在易京楼里呢,应当招兵买马,励精图治,雄霸中原,建立一番不世功业。”

  公孙瓒根本就不听劝,他自我感觉良好,理直气壮的反驳道“我修易京楼,正是为了匡扶汉室,兵书上说,百楼不破,我盖起易京楼,在里面一呆,养精蓄锐,坐观成败,那些诸侯就让他们打去吧,等他们打的差不多了,打的累了,我再率领精锐之师击他们的疲惫之师,焉能不胜?”

  文武左右,纷纷摇头,自古以来,哪里有凭借一座高楼,就能争霸天下的?这不是胡扯吗?

  只有兵强马壮,百姓康泰,方能立于不败之地,再雄威的高楼,也比不上军民其心,众志成城。

  光为了修筑易京楼,公孙瓒不顾百姓的疾苦,大肆增加苛捐杂税,搞的百姓苦不堪言,好不容易易京楼完工,公孙瓒又不理政事,整日待在易京楼里面,身边的文武想见他一面,都很难。

  不管是谁,只要有事求见,先在城下喊上几声,嗓门要是小了,上面根本听不到,上面传话的侍女听到喊声,会用绳子放下一个小筐,让文武把所奏之事写在书简上用小筐递到上面,然后转交给公孙瓒审阅。

  后来,公孙瓒嫌麻烦,传出一道命令,只能初一和十五这两日的辰时才能奏事,其他时间,一律不准。

  一开始,奏事的人还挺多,一来二去,奏事的越来越少。

  太费事了。

  每次来了,先得扯着嗓子高喊几声,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是大嗓门,每次都把大伙累的够呛,这还不算什么,即便把奏书传到上面,大多也是石沉大海,公孙瓒根本就不怎么理会。

  公孙瓒整日吃喝玩乐,什么都不理会,时日一长,越发离心离德,不少人对他心灰意冷,走的人越来越多,有的辞官不做,有的回乡归隐,有的另寻明主,有的不忍离去只好整日闷坐家中长吁短叹。

  对文武,公孙瓒不理会,对境内的百姓,公孙瓒更是不闻不问,当时,旱灾和蝗灾交织并起,粮价飞涨,经常发生人吃人的现象,公孙瓒听之任之,没有采取任何的措施补救。

  跟刘虞的仁义相比,差距何止天壤。

  而且,越是享受,公孙瓒的气量越来越小,凡是境内的名士,只要名声超过公孙瓒,公孙瓒心里就非常不满,一定会找人罗列罪状,把那些名士杀害,凡是贵族子弟,必然会被强行打压,然后流放到贫苦之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