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战今生 第十五章 大侄子,小叔我在这里呢

《战今生》第十五章 大侄子,小叔我在这里呢

作者:鱼头泡饼 字数:2712 书籍:战今生

  李香君见李天涯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的模样,就掩口笑道:“李相公可知你现在住的宅子原主人是哪位吗?便是朝宗相公的呀。”于是款款说了原由,李香君吐声圆润,甚为动听。

  原来侯方域其父乃户部尚书侯恂,侯恂与宋佳之父金陵知府宋国平乃故交,侯方域和宋佳也是好友,李天涯赢自宋佳的那处宅子听河居,原本就是侯方域的产业,说来也巧,三年前,侯朝宗和宋佳偶因一琐事,两位好友争的不相上下,也赌了东道,结果把听河居输了给宋佳。

  “原来如此!”李天涯听了,才恍然大悟。

  这时李香君又笑道:“今日既然如此有缘,咱几个约个日子一道去子楚相公的居处盘垣,子楚相公,可好?”娇语滴滴,眼眸望着李天涯,苏蓉也拍手称好。

  李天涯暗呼不妙,你道他吝于请客么?只是,今日见了苏蓉如此排场,心下怯了。他那边除了聂小倩,一清二白,平时和宁采臣王京等好友自然无所谓,难道请人家去吃“皛”饭吗?难怪穷人不敢轻易赴宴,所谓礼尚往来,果然这饭是不容易吃的。

  苏蓉明知就里,心里暗笑,不过她自有计较,也不出声,狡狯地睨着李天涯,口角之间,似笑非笑,一副存心看笑话的模样。

  人家两位秦淮花魁既然话说到这份上,李天涯自然没有推辞的道理,正想硬着头皮应承下来。

  却听阮大铖道:“用宋佳公子的宅子来待客,这倒是少见,嘿嘿,阮某今日可大开眼界了……”阮大铖本对苏蓉志在必得,眼见苏蓉对李天涯状甚亲热,颇有情意,心里忿怒,于是趁机冷嘲热讽。

  阮大铖此语一出,苏蓉及李香君大感诧异,面面相觑。就连侯朝宗也觉得奇怪,阮大铖和他交往以来,以大名士自居,平时彬彬有礼,言辞温文尔雅,不知今日竟如此失态。

  这时一直沉默的宁采臣说道:“阮先生何以如此说话?宋傲之赌东道输与子楚,宁某亦在当场,此宅子来得光明磊落,乃是文人佳话,子楚用以待客,有何不妥?”宁采臣耿直仗义,也素仰阮大铖之大名,但眼见阮大铖阴阳怪气,讥讽好友,不由出言反驳。

  阮大铖慨然道:“诗词之道,博大精深,怎可以一篇诗词论胜负,偶有沽名钓誉之辈,侥幸窃得一两佳句,岂足以论之?依阮某看来,该是宋傲之有容人雅量,阮某佩服啊佩服……”此论似是而非,言下之意是说李天涯胜了宋佳是一时侥幸,也别有隐情,暗讽李天涯只有一篇词赋作品,来历不明,又指可能宋佳是大人大量,不与李天涯这等人计较。

  众人都是聪慧之辈,岂有不明之理?

  李天涯:“若依阮大名士此论,当是有真才实学的了,呵呵,只是世上之人,确实是闻名不如见面,沽名钓誉的多……”李天涯嘴角上挑,言辞平静。

  李天涯此语,也是暗讽阮大铖这大名士有沽名钓誉之嫌,就像在和尚面前骂其他和尚是秃驴。

  李天涯本不想和人轻易结怨,只是阮大铖率先三番两次放言寻衅,他也决无一味忍让的道理。

  后世阮大铖虽背着奸臣的骂名,这人却在文学史上占有相当之地位,不仅仅擅长写诗做词,还精通写戏曲。后世有国学大师说阮大铖的诗是“有明一代诗什之佼佼者”;甚至有认为他是“有明一代唯一之诗人”。

  但是李天涯有穿越者及过目不忘这个作弊神器在手。放眼明朝以降,虽然不如唐宋朝璀璨夺目,但也才人辈出,特别是清词三大家,即纳兰性德、朱彝尊和陈维崧,也是一流人物,才不会怕你区区一个阮大铖。

  阮大铖大为愤怒,他自负才学,名声在外,这李天涯籍籍之辈,虽说近日凭一首词,名满金陵,区区秀才,敢如此放肆,指桑骂槐。

  他却不想自己因被苏蓉丽色所迷,嫉妒之下,先后几次出口讥讽,咄咄逼人。如果李天涯知道和阮大铖结怨是这个起因,应该大叫冤枉,怪苏蓉是红颜祸水了。

  当下阮大铖竭力平息情绪,吃了口茶,故作淡然道:“好,既然李公子自负诗词无双,敢与阮某比试否?”

  这是赤裸裸的挑战了,李天涯摸摸鼻子,悠悠道:“自无不可……只是不知道阮大名士将以什么为彩头?”

  却听“扑哧”一声娇笑,众人看时,却是苏蓉在抿嘴而笑。

  原来刚才苏蓉眼看李天涯和阮大铖越说越僵,正彷徨无计时,转眼间又见到李天涯刚才那一作派及神态和日前宋佳比文时一模一样,待听到最后那一句话,就再也忍不住笑了出来。心知不妥,赶紧用手捂着嘴,俏脸涨得通红。

  阮大铖先入为主,以为苏蓉在嗤笑他,更是暗恨,但他还要保持名士风范,傲然端坐在太师椅上,冷笑道:“李公子若能在诗词之上胜了阮某,一切但凭吩咐。”

  李天涯笑道:“这都是虚的,小子也吩咐不了阮大名士,不如我就以那座宅子作东道,阮先生就以相当之物相抵好了。”听河居那按时下估价应值五百两纹银子以上。李天涯最近越发感觉银子的重要,既然撕破脸,不狠狠宰一下这历史上的奸佞之臣,更待何时?

  阮大铖暗道,这李天涯言必及利,果然俗不可耐。便道:“便依你,侯公子及两位姑娘可作证。”在他看来,宁采臣和李天涯是一路的,自然略过不计。

  侯方域及李香君本来欲待劝阻,却见两方其意甚坚,也便作罢。再说,在明朝,名士风流,文人为青楼女子比文赛诗是常有的事,其中一些风流韵事更被视为雅事,而为人津津乐道。

  当下双方约定,各以词作一首,旧作现写不论,反正是否旧作也无从考究。各录写出来,现场各人评论孰高孰低便是了。

  计议已定,苏蓉便吩咐收拾桌案,准备文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