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校花的灵王保镖 第七百三十一章 你是谁?

《校花的灵王保镖》第七百三十一章 你是谁?

作者:碧游老仙 字数:1799 书籍:校花的灵王保镖

  是个灯笼。”他讶然自语。

  看出是灯笼,可知定已接近了。急走十余步,脚下出现一条小径。

  不仅是一盏灯笼,而且有一个人;一个举着灯笼赶路的人,灯笼一色白,没有字画,是晚间赶路用的专用灯笼。

  赶路的灯笼有几种特色;一是色白,可增光度。一是没绘有字画,以免有阴影晃动疑神疑鬼。三是上下通风孔另加避风掩口,曲折透风不怕被风吹熄。

  有人就好,附近定然有村落。

  他脚下一紧,沿小径向前接近。

  已经是二更末三更初,在乡间来说,已经算是太晚了,夜间荒山野岭确是不宜赶路的。

  接近至二十步内,鼻中突嗅到一丝若有若无的淡淡幽香。

  提灯笼赶路的人,走得甚慢,不知身后有人接近。

  淡淡的幽香并未引起他的疑心,也许是附近有异草奇花,平常得很。

  紧追两步,他吃了一惊。他从灯笼的摇摆中,看出对方的轮廓,是个女人,长裙虽不及地,仍可看出决不是男人的长袍,男人的长袍没有腰身。

  他困惑地跟上,悄然跟在对方身后,不知是否该冒昧上前招呼。

  先前嗅到的幽香浓了些,他猜想是对方身上所散发的薰衣香。

  不用猜,他知道这位大胆的赶夜路女郎,年岁不会太大,看身材背影,该是青春女娇娘。

  女郎根本不知背后有人跟来,轻盈地,从容不迫地向前走。

  小径两侧林深草茂,四野虫声唧唧,不时传来一些小兽的叫吼,以及枭鸟的奇异刺耳啼声。但女郎丝毫不惊,似已习以为常不以为怪。

  跟了百十步,他终于忍不住了,叫道:“姑娘,请留步。”

  他这一叫,叫得女郎大吃一惊,“哎”一声尖叫,几乎丢了灯笼。

  “我是过路的,请姑娘休惊。”他赶忙说。

  女郎惊惶地转身,脸色苍白布满惊容,恐惧地叫:“你……你是人……”

  “在下姓印,在此地迷了路。惊扰姑娘了,恕罪恕罪。”他拱手说,站在两丈外不敢贸然接近,以免女郎受惊。

  三更半夜山区之中,他的出现确是令女郎吃惊。

  他瞥了女郎一眼,心中一跳,心说:“好清秀的女孩子。”

  是个十六七岁的小姑娘,身材窈窕,黛眉弯弯,有一双明亮如星星的大眼,挺直的鼻梁,樱桃小口勾画出美妙的弓形轮廓。

  脸色虽然因惊惶而出现片刻苍白,但从湿润无暇的肌肤猜测,回复红润时必定白里透红。

  清丽、灵秀、窈窕、脱俗、流露出朴素端丽的风华,也流露出青春少女健康活泼的特有气息。

  女郎警觉地打量着他,久久方惊魂初定,手掩心口压惊,犹有余悸地问:“你……你真是人?”

  “是的,小可姓印名佩。”

  “你……你不是本地人?”

  “小可是外乡人,昼间从章华山庄来。”

  女郎拍拍胸口,如释重负,粉颊出现笑容,说:“噢!原来是河对岸耿家的人……”

  “不,小可在耿家作客。”

  “那你……”

  “小可追寻一个人,在这一带迷了路。”

  “哦!你恐怕不能够回去了,这里到耿家虽说只有二十余里,但晚间没有渡船过不了河。”

  “这里是……”

  “这里是桃花山。”

  “小可连章华台附近也未摸清。”

  “咦!你好像受了伤……”

  “不要紧。请问姑娘,这附近可否找到客店?”

  “客店?没有。向东北走五六里,山溪旁有一座小村,有一座制纸坊,只是路不好走。纸坊有不少工人,找地方住当无困难。”

  “是沿这条走么?”

  “不,退回去两里地,有条岔路向东北走,五里路便到了。”

  “谢谢姑娘指引,打扰了。”他抱拳一礼,扭头就走。六七里路算不了什么,片刻便可赶到。

  女郎目送他去远,突然叫:“印爷,路不好走,小心了。”

  “谢谢指点,小可小心就是。”他高声答。

  “如果印爷没有要紧的事,何不到寒舍暂度一宵?那些纸厂的人不好说话,说不定将你当贼办呢。”

  他一怔,止步转身问:“他们不欢迎外地人?”

  “他们连本地人也概不欢迎。”

  “哦!打扰尊府,方便么?”

  “算不了什么打扰。寒舍在前面半里地,木屋三椽,聊可栖止,如不嫌弃,欢迎光临。”

  他大喜,急步折回,行礼称谢道:“恭敬不如从命。小可感激不尽,打扰尊府了。”

  “不必客气,请随我来。”

  他跟在后面,笑问:“恕在下唐突,可否请问姑娘尊姓?”

  “小女子姓宗,小名……”

  “哦!姓宗,姑娘祖藉是京兆么?”

  “那是七代以前的事了。”

  “我猜,府上定是书香世家,淡泊名利疏狂山野隐世在此。”

  “怎见得?”宗姑娘扭头笑问。

  “姑娘谈吐脱俗,说的是官话。”他笑答。

  “我家三代无功名,君家如何?”

  “好教姑娘见笑,小可印家世代白丁,我这一代,更是每况愈下,浪迹江湖,有辱门风。”

  “哦!什么是江湖?”

  “这……不好解释,总之,我是个四海为家的浪人。”他讪讪地说。

  “我不信。”宗姑娘语气肯定地说。

  “是真的。”

  “看印爷神姿英发,器宇不凡,谈吐不俗,人才一表,说你是浪人,谁敢置信?”

  “姑娘走眼了,小可正是不折不扣的四海浪人。”

  姑娘默然赶路,走得甚慢。

  右粯为免对方受惊,不得不设法交谈,以冲淡对方的惧意。同时,他也感到大惑不解,这位宗姑娘丽质天生,正届最危险的年龄,为何胆大得半夜三更仍敢在山林中行走?问道:“姑娘半夜返家,到下面有事么?”

  “我有位姑姑住在山下的塘田铺,距此约有十里地,一时贪玩,只好赶夜路了。”

  “老天!你不能在姑姑处住宿一宵?”

  “那怎么可以?爷爷的早膳没有人料理哪!”

  “唉!你真是,半夜三更赶十几里路,那多危险?”

  “危险?这条路我走惯了……”

  “譬如说:万一碰上野兽……”

  “这一带最大的是野猪,不惹它它是不会伤人的。”

  “如果碰上坏人……”

  “我们这里很少人来,附近的村镇都在一二十里外,见面都认识,民风淳朴,鱼米之乡家家温饱,哪有什么坏人?”

  “你说过五六里外有制纸坊,那里的人不欢迎……”

  “他们的工人从不敢离开纸坊,夜间更不敢外出。”

  “这……总之,你一位美丽的小姑娘,夜间确是不宜留在外面的,下次务必谨慎,万一有了差错,后悔便来不及了。”

  “谢谢你的忠告。不过,我相信你不是坏人。”

  他叹口气,苦笑道:“姑娘,你又错了,人的好坏,不是外表所能看得出来的,面呈忠厚,心怀奸诈的人多的是。”

  “你是这种人么?”

  “我虽不是这种人,但也不算是好人。如果是好人,也不会做江湖浪人了。”

  姑娘回头瞥了他一眼,不再多说。不久,她说:“到了,这就是蜗居。”

  那是一座倚山而建的木屋,粗糙的巨木为架,垒木为墙,离地约三尺,木板铺地,杉皮为瓦,竹管导山泉,四周古木参天,不像是屋,倒像是林木中的一个窝。两侧利用树干搭了花架,种了不少花草。在大树上挖孔,种了异香扑鼻的各种名兰。桃花山的兰,在岳州颇有名气。

  好一座古朴可爱的木屋,他想:“主人真好福气,不沾人间烟火味,真美。”

  屋前有扶梯,姑娘将灯笼递到他手中,说:“房子很坚实,但愿印爷住得惯。”

  他举灯笼四处打量,笑道:“任何地方,小可都能住。”

  姑娘拾级而上,笑道:“印爷迷路,想必饿了,我先替你张罗些食物。”

  “谢谢,方便么?”

  “后院有青菜,有现成的野味。”

  “麻烦姑娘了,谢谢,小可已一昼夜未进粒米了。”他开心地说。

  门没关,姑娘一推便开。他举灯笼跟入。姑娘点亮了壁台上的菜油灯,笑道:“请坐,我先给你沏杯茶。”

  他客气地说:“不,小可必须见过尊府的尊长,礼不可缺。”

  姑娘颔首淡淡一笑,说:“只有我爷爷在家,恐怕已睡了。请坐,我进里面看看。”

  她点了一根松明,进入内堂。

  右粯背着手,打量厅中的陈设。家具古色古香,并不稀罕。木瘿制的桌与坐墩,别致的茶几,利用古树制的多层巧妙花台……无一不是古朴可爱的精制品,与木屋配合得十分调和清雅。

  花台甚多,各异其姿,整座厅大概有一百盆兰,有些已经开花,满室幽香扑鼻。

  令他大感惊讶的是,其中居然有数盆建兰,有些他根本不曾见过。更令他惊讶的是,壁上的兰丛中,竟悬挂着六幅字画,其中两幅彩丝织绣,一是宋朝沉子蕃的山水,一是未具名的花卉。

  两幅字:唐三羲之的兰亭,与元张两的绝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