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天地圣龙决 第201章 朱雀真血

《天地圣龙决》第201章 朱雀真血

作者:入中天 字数:1733 书籍:天地圣龙决

  第12章 我真的不想去取经!!!

  话说那观音菩萨二人在长安考察良久,发现这里的人从黎民百姓到统治阶层都不信佛,反而信道的比较多,这可如何是好?

  于是,观音菩萨又盯上了唐王李世民,恨恨的想:“既然你们都不信佛,那我就先让你们的皇帝信了佛,不信佛就砍头,看你们到时候还敢不敢不信佛!”

  观音菩萨果然足智多谋,命令判官把唐王李世民的魂魄勾到地府,见识了一下十八层地狱的恐怖,把李世民狠狠的吓了个半死。然后又好心得给唐王加了二十年的阳寿,让他可以继续做大唐国的皇帝。

  大棒加甜枣,唐王自然又惊又喜,感恩戴德。最后判官才暴露出真实的目的,要求他还阳后举办一场水陆法会,聚集天下佛门高僧,做一场盛大的法事,用以超度地府亡魂,不然就让厉鬼去抓他,让他永无宁日,唐王再也经不起这些惊吓,自然同意了。

  在地府见识到了佛门的底蕴,唐王还阳之后自然不敢怠慢,大肆修建庙宇,招募高僧,嘉奖斋僧布施的民众,并且颁布法律,不准诋毁僧佛,否则砍掉一臂。

  一时间举国上下都开始信佛,佛教在大唐的地位直线上升。

  除此之外,盛大的水陆法会也开始筹备,打算选举一名高僧作坛主,最终父亲和外公都是朝廷大员的陈玄奘脱颖而出。号称千经万典,无所不通;佛号仙音,无所不会。

  唐王知道了大喜,赐官玄奘大阐都僧纲,负责管理天下所有的僧人,意思就是天下所有寺庙的总主持方丈,又赐玄奘袈裟一件,佛帽一顶,这才遣其前往化生寺,准备开坛讲法事宜。

  唐王生性风流,在外面欠下的风流债不知有多少,早就忘了这玄奘法师的真实身份了,当然即使想起来也不会介意的。

  这一日,玄奘正在宣讲佛法,突然来了两个僧人献宝。这两个僧人就是菩萨二人假扮的,展示了带来的两件宝物,锦镧袈裟和九环锡杖。唐王见到如此宝物,甚是欣喜,便买了下来送给了玄奘法师,玄奘自然是感恩不尽。

  这时候观音突然走上前,大声叫道:“你这个和尚讲的小乘教法没有什么用,你可会大乘教法?”

  玄奘法师自然不会,施礼问道:“敢问何为大乘教法?”

  观音傲人说道:“我有大乘教法三藏,能让亡者升天,难着脱苦,甚至长生不老。”

  唐王闻言大喜,急急问道:“敢问这大乘教法所在何处?”

  观音微微一笑说道:“在大西天天竺国大雷音寺我佛如来之处,能解百冤之结,能消无妄之灾。”

  观音说完就带着惠岸行者飞上半空,显出菩萨真身,只见霞光万道,瑞气蒸腾,转瞬就已远去,消失不见,只留下了一句话:“此去西天取经,有十万八千里,若有肯去着,可得正果金身。”

  唐王李世民大喜,带领群臣下拜,久久不敢起身。

  过了许久,唐王才敢起身,想到:“这等成圣的好事,可遇不可求,自己去的话,修得正果金身,求得长生,岂不美滋滋?”可是想到此去十万八千里,肯定路途艰辛难测,九死一生,而且自己也舍不得现在的荣华富贵大好江山,最终还是打消了亲自去的念头。

  自己不想去,就只能找一个取经人了,便开口向群臣问道:“哪位贤臣愿意去西天拜佛求经?”

  群臣当时就懵逼了,路途如此遥远,肯定九死一生啊,能当了官的都不是傻子,一个个装聋作哑,默不作声,眼睛却都看向玄奘法师。

  唐王顿时就怒了,用人之际一个个竟然怂了,环视一周,正在犹豫要不要大发雷霆的时候,玄奘法师主动站了出来,唐王顿时大喜。

  玄奘法师其实也很郁闷啊,自己真的不想站出来,去西天取经基本就是找死啊!可是没办法,刚收了唐王的两件宝物,自己又是这场法事的坛主,大家又都偷瞄着自己,与其被唐王点名,还不如主动站出来,反正左右都是个死,那就只能搏一搏了,这样还能显得硬气点。

  其实说白了就是拿人手软啊!想到这里玄奘恨不得剁了自己的双手,早知今日还不如当一个小和尚呢,瞎出的什么风头?这下可好,小命基本不保。

  玄奘近前施礼说道:“贫僧不才,愿效犬马之劳,与陛下求取真经,祈保我王江山永固。”

  唐王心想:“还好你小子识趣,省却我点名了,不过我得加把火,免得你小子不用心,半路跑了。”

  姜还是老的辣,于是唐王非要和玄奘法师结为兄弟,把玄奘法师感动得一塌糊涂,在佛前赌咒发誓道:“贫僧何德何能得陛下如此圣恩,陛下放心,我这一去一定尽心尽力,到不了西天,求取不到真经,就是下地狱也不敢回来。”

  唐王李世民暗暗得意,要的就是你这句话,那我就放心了。

  玄奘回到洪福寺里,徒弟们都来相见。一个徒弟问道:“师父啊,我听说那西天路途遥远,豺狼虎豹,妖魔鬼怪横行,恐怕有去无回啊!”

  玄奘本来就胆小,听了此话心中顿时大怒:“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你以为我想去啊?”口中却是说道:“我已发了誓言,求取不到真经,绝不偷生。实在是皇恩浩荡,身不由己啊,死就死了吧。”

  第二天唐王李世民就迫不及待的催促玄奘上路了,赐了通关文牒和紫金钵盂,再有就是白马一匹和两个随从了。

  玄奘大喜,谢恩收下了。唐王不放心,怕这玄奘忘了此行的目的,便给玄奘起了个雅号,叫做三藏,意思就是要时刻提醒他不要忘了自己的使命,求取真经三藏,玄奘明白唐王的意思,也只能谢恩应下了。

  唐王将玄奘送至关外,想了想还是不放心,怕这玄奘法师拖拖拉拉的,让自己等到死,便笑问道:“御弟啊,你觉得大概多久能回来?”

  玄奘心想,这一路上九死一生的,我怎么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口中却恭敬回道:“请陛下放心,三年就足够了!”

  二人就此别过,此时正值贞观十三年秋,唐三藏也正式开始了他的西游取经之路。

  本书深度剖析原著,讲述不一样的西游故事,每一章都有你不知道的秘密。

  求收藏,求推荐,谢谢大家!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