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不败刀狂 第403章 一力降十会!

《不败刀狂》第403章 一力降十会!

作者:景舟 字数:2224 书籍:不败刀狂

  这是裴固生命里的最后一天。八百将士一个一个地倒下,厮杀到了最后,只剩下裴固一人。

  西蕃王子下令将他活捉。

  他已杀死不知多少人了,通身的血,刀锋也早已卷刃。在又一刀杀死一个和他贴身缠斗的敌军后,他慢慢地停了下来,刀尖点地,双目望着前方那些如蝗虫般密密麻麻向着他涌来的敌军,久久地立着,一动不动。

  无数人将他包围了起来,如临大敌,举着手中的刀和弓,紧张地盯着中间那个凝如岩石的人,一步一步地逼近。

  大风吹动将军盔顶上的红缨,鲜血如泉般自他的手心往下流,沿着刀刃渗入地面。将军的双目盯着对面正向他逼来的人,身影忽然动了一下。几个迫在最前的西蕃士兵猛然后退,防备他的又一次挥刀劈斩。

  然而这一次,刀未再举起。

  将军倒了下去。

  在气绝的最后一刻,他眼中的杀气也未消去,五指更是紧紧地握着刀柄,始终没有放开。

  裴固的侄儿裴怀光也随叔父一道,死在了这一场以我死换同袍生的有去无回的狙击战里。

  他本完全可以活下去的。裴固强命他随大队一道撤退,他表面答应,随后却悄然脱离大队,独自追赶上来,追随叔父,成为了八百壮士当中的一员。

  那个时候,他才十八岁。

  在这之后不久,便传来太子逼宫不成畏罪自尽,老圣人另立定王的消息。

  这一切都发生在短短的一个月内,那时裴冀还远在淮南道剿逆抚民。等他终于脱离羁绊赶回长安,定王已登基为帝。

  裴固曾对两个人托付了信任。

  陈思达没有如他允诺的那样如期领兵到达。他遇洪水阻道,耽搁在了半道。

  冯贞平的援军最后虽然终于抵达,又夺回北渊,危机解除。然而,就在何晋这些神虎军的部将以为朝廷将会为裴固追封战功的时候,没有想到,冯贞平声称裴固根本没有给他送过消息,是他自己数日后探查到战况,主动发兵救援。

  裴固自视过高,贪功在先,守城不力,弃地在后,险些酿出大祸,理应追责。朝廷念在裴家过往功高,对当日的弃关之罪也不予追责,是为宽宥。

  消息传开,何晋和神虎军的许多将士愤怒至极,以致哗变,被镇压后,何晋与几十名带头反抗的将士按律当斩。

  不但如此,此时裴冀也遭人告发,称他自恃功高,暗中怂恿何晋等人公然对抗朝廷,图谋不轨。若不是那时他的声望太高,恐怕也将身陷囹圄。

  崔家那样的世族,岂会嗅不到气味,便要崔氏归家,与裴家断绝关系。

  崔氏断然拒绝,割发与母家划界。

  在一个寒风飒飒的冬日清早,承天门上街鼓擂动第一声,她一身缟素,牵着八岁的儿子来到皇宫南大门丹凤门外,面北下跪,申诉鸣冤。

  她不是为亡夫伸冤。

  将军大罪,未能尽到守城之责。但何晋以及所有那些将要获罪的神虎军将士,他们无罪,是奉将军之命行的事。

  母子跪于宫门之外,引发全城围观,亦震动了朝廷。当天百官上朝,是从跪在御道中央的母子身边避让走过去的。

  当天的朝会上,也无人说话,即便是此前主张严惩裴冀和神虎军反叛将士的人,也闭口不语。最后是新帝感念崔氏大义,何晋等人这才得以去罪免死。

  但随后,那支曾为平乱立下过赫赫战功的神虎军肢解,原来的将士或散,或被分融到了别的军中,这个番号从此消亡,如同从未存在过一样。

  “你的母亲……她的性子太烈了……”

  崔道嗣叹息,“当时不是舅父主家,舅父实在有心无力。不过事后,陛下也未怪罪你母子二人,倘若她能松口,舅父无论如何也会将你留在京中的,不至于叫你一去就是多年,饱受风沙之苦……”

  “母亲当日安排得当,我很是感激。”

  裴萧元平静地说道。

  崔道嗣一顿,片刻后再次开口:“你有如此心志,实属难得,舅父很是欣慰。”

  “如今终于回来,也是你应得的。这回入朝当差,舅父已去韩克让那里打听过,他虽推说未定,但以我之见,应当不至于过低。不过,高低都是无妨,你无须过虑。”

  “还有,你回来了,往后难免也会与当年的人碰在一起。他们如今地位不低,势也不小。陈思达是如今禁军神武大将军,与柳策业做了姻亲。宫中已薨的冯妃,则是冯贞平的女儿,育有一位皇嗣,是为康王李泽。可巧,陈思达与冯贞平前些时日都在我面前问及你,对你很是欣赏。舅父虽然无用,将来在朝堂里为你打点一番,还是能做到的……”

  裴萧元霍然起身。

  他这个突然的举动,令崔道嗣也猝不及防。他停话,望了过去,只见外甥双目转向自己,缓缓露出一缕笑意。

  “舅父好意,甥男心领,不敢劳烦舅父过甚。打扰舅父也有些功夫了,告辞。”

  他向崔道嗣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转身迈步去了。

  崔道嗣望着他离去的背影,眉头不由地紧锁了起来。

  皇帝即将到来的万寿之庆,金吾卫内那从下至上离谱到荒唐的所谓误报,还有一别十数年,如今已变得完全陌生,令他也看不透内心所想的外甥……

  一切自然不会如看起来的那么简单。

  崔道嗣有一种感觉,自今日起,这座平静了多年的帝家城,或又有一场新的风暴正在酝酿,也不知何日,长安的雨,便将淋落在每一个人的头顶之上。

  第21章

  春风楼坐落在全城最为繁华的被称为天街的朱雀大街近畔。日暮街鼓早已停了,此间的欢宴和豪饮却刚开始。远望去,华灯点点,璀璨若星,将这座供人纵情享乐的高楼映得如若夜幕下的一座仙宫。

  裴萧元如约到来,承平和一众来自不同禁军率卫的子弟都已在等他了。这些年轻子弟个个出身不凡,出则天子近卫,入则公侯豪门,终日里闲呼鹰犬,飞鞚斗箭,从不担忧明日将会如何,只梦想他朝能够建功立业,名传天下。

  但是今晚,这位初归长安的客,却成了这场筵席的中心人物。

  他们当中的不少人,早在三年前就已听闻神虎将军之子的名,遥想自己若也那般策马沙场,纵横决断,无不慷慨激扬,热血沸腾。此次得知他受召入金吾卫抵京,即便是出于好奇,也要过来瞧上一瞧,看到底是何等人物。

  当夜筵席设在东楼,铺开了席面,牙盘金杯,唤来拨弦陪饮的都是教坊下的头等官妓,华灯里笙歌不绝。众子弟见他容貌出众,身姿潇洒,与人谈笑自如,酒亦是千杯不醉,无不仰慕,争相上前结交,宴罢仍是未能尽兴,说说笑笑地簇拥着他和承平下了东楼,有人提议,再转去平康坊通宵宴乐。

  承平一把勾住他肩,连声说好。

  裴萧元见他步履不稳,狂态毕露,知他已是醉酒,便笑说应承好意,但今夜已出不了坊门,不如在此宿夜,下回方便,由他做东,再去那里请众人饮酒。

  承平嚷自己没醉,往衣襟里胡乱地摸东西,道:“你是要入金吾卫的,我不叫你难做!早就预备了,这是我取来的路符,可保畅行无阻!”

  因圣人万寿节的缘故,近来京中入夜巡查变得比从前严格许多,坊内虽然如旧,但出去,街道夜警加大。尤其这一带的繁华地段,更是如此。

  据说这是金吾大将军韩克让的命令,闭户之后,若无确证理由,非持证之人,不得随意进出,如有违反,一律按律处置。像他们这样身份的,运气不好,若是事先未曾申报被捉住了,虽不至于真的会有大事,也要费一番口舌才被放行。且不从管教,处置起来,也和从前不同。

  就在前些天,神武大将军陈思达的一个女婿醉酒强闯平康坊的大门,被巡夜的武候拿了,不但不服,还出言辱骂韩克让,结果被当场笞二十,投了金吾卫监,关了好几日,传最后是陈思达亲自去找韩克让,才将女婿保了出来。

  不过,只要预先申报打来路符,通行便也无碍。

  众人多已半醉,兴头正酣,岂会这么轻易散伙。既然承平打头不放人,便都跟着轰然起哄。

  忽然此时,只见对面西楼那面梯上也噔噔噔地下来了一群人,看起来和这边一样,应是酒宴结束要走,一群人拥着当中的人,亦是喧声不绝。

  迎面相遇,下去的共梯便容不下所有人,两边各自停了一下。

  对面那被拥在中间正下来的也是位年轻公子,发束金冠,一身锦袍,俊面满泛酡红,步态虚浮,显然也是酒醉,忽然发现梯道受阻,抬目望了过来,起初倒也没有如何,他身后一名随行模样的人却不一样。

  那人看到裴萧元,目光一定,立刻附耳过去,低语了几声不知是什么的话,那公子的脸色陡然大变,猛地停步,目光射向裴萧元,死死地盯着他。

  裴萧元觉察异样,也朝对方望了一眼。此时他身边那醉醺醺的承平终于发现气氛不对,扭头看去,醉意登时散了不少,面罩冷色,靠近裴萧元道:“是宇文家的崽子!也是这几日刚到的,拜了龙武卫中郎将,风头不小。”

  他早在一个多月前入了京,到的次日,虽未蒙圣人亲自召见,但当天便拜左武卫中军郎将之职。听说这西平郡王府的世子宇文峙到来,也和自己一样,做了同等地位的龙武中军郎将,心里便不爽快起来了。

  三年前打那一仗,若不是裴萧元阻止了宇文庆退兵,又临时接管西平军参与解围反攻,承平今日恐怕早已投胎到不知哪一道的轮回世界里了,想起旧恨,本就牙痒,不期今夜和宇文峙遇在这里,斜目冷哼一声,也停下脚步。

  知对方的身份后,裴萧元心中便也了然。

  宇文庆的死讯传出之后,裴冀出于道义,曾给西平郡王宇文守仁发去唁信,表达歉疚之意。宇文守仁非但没有迁怒,回书反而安慰裴冀,称全是自己儿子的过错,是咎由自取,当日幸有裴萧元在,西平军才得到将功折过的机会,挽救名声。他甚至还不忘慰问被宇文庆刺伤的何晋。

  不管宇文守仁的回书是否真的就是所想,至少表面此事是过去了。但显然,面前这位郡王府的世子,想法和他的父亲有所不同。

  此中是非,裴萧元已不想过多纠结,也没必要了。当时情况容不下太多考虑,如何行事,一切都是以战局为先。

  他见宇文峙依然止步在楼梯上,双目沉沉盯着自己,不过点了点头,便继续下楼而去。

  “站住!”

  身后突然传来一道喝声,又“锵”的一声,宇文峙探臂已从近旁一名佩剑人的腰上一把抽出剑,剑尖点向裴萧元,迅捷如电。

  “你伤我兄长,致他身亡,就这么走了?”

  那剑指着裴萧元后背,也不知是醉酒或是怒气太盛的缘故,剑尖微微抖动。

  两边其余人愣怔过后,很快各种反应过来,片刻前的喧声笑语陡然消失,伴着此起彼伏不绝于耳的兵器出鞘声,几十把刀剑顷刻间纷纷拔了出来,相互对峙,刹那间雪光寒芒,杀气腾腾,惊得在大堂里展着珠喉的的许多歌妓高声尖叫,随客人纷纷弃席,躲到两旁,唯恐遭受池鱼之殃。

  裴萧元停步转身,见宇文峙面容僵硬,眼底一片通红,恨意如透过剑尖,直迫而来。

  西蕃战事后,他也听说了一些关于郡王府的宅事。

  宇文庆有一胞弟,生有兄弟二人的王妃并不得郡王之心,早早病故。宇文庆刚愎自用,但对胞弟却颇为照顾,兄弟感情深厚,故宇文庆死后,他听闻宇文峙曾欲单骑来寻自己复仇,还被叮嘱小心,后来不知怎的没了下文,没想到今夜在此倒是遇见。

  不待裴萧元有所回应,承平如何能忍,当场也是锵地拔刀,站到最前,横刃相对。

  “你想如何?你那长兄当日险些害我众多儿郎葬送在了西蕃!我没找你算账,你倒敢先来发难?来呀!正好许久没有动刀枪了,叫阿爷我来瞧瞧,今夜到底是你郡王府世子剑利,还是我手中这砍头刀快!”

  同行的那些长安子弟,平日本就快意恩仇崇尚武斗,何况又仗酒力,更是群情激荡,他话音落下,身后人便大声呼应,对面又岂肯示弱。一时声震屋瓦,两边对峙,眼看斗殴就要一触即发。

  此时裴萧元越众而出,拿过了承平左右手里各自握住的刀和鞘,双目望向对面。

  “世子欲待如何,裴某不敢不应,自当一力奉陪,不过不是这里。今夜乃是诸多好兄弟给裴某脸面,来到此处。世子到此,想必也是出于快意之事。何必因你我私怨,连累其余之人。”

  他归刀入鞘,头也未回,扬手丢还给了身后承平。

  承平只得一把接过,抱住了。

  剑拔弩张的气氛因他的这个举动,终于松弛了些,但大堂内依旧是鸦雀无声,人人屏住呼吸,不敢发出半点的异响。

  宇文峙牙根紧咬。

  儿臂粗的排烛映得四周明若白昼,照着他额角暴突出来的几道青筋。他一动不动,剑尖却颤抖更甚。

  就这时,一串急促的沓沓脚步声打破了死寂。酒楼大门之外冲进来一队役夫,领头者是本坊坊正。

  主家在此开店迎客,当然不是一般之人。似寻常长安子弟酒后为着一二陪妓争风吃醋大打出手这样的事,主人早已司空见惯应对自如。但今夜,这两边的人,却不是他能应对的。

  东楼下来的那位主客,虽然还不知是怎样的人物,同行的狼庭王子,近来却是长安内的风头人物。

  西楼下来的旗鼓相当,听闻是西平郡王府的世子,当年曾经迎奉过西幸老圣人的大功臣,皇恩延绵,隆眷至今不减。

  酒楼主人方才站在门口焦急张望,见状急忙引着坊正入了大堂。

  坊正奔到两拨人的中间,向着左右团团作揖,连声道:“尊客来此逍遥,卑职人微言轻,不敢打扰,只是刚好前些天收到过金吾大将军的严令,圣人万寿将至,须上下一心,保坊内平安。大将军之言,字字在耳,卑职不敢不从,故斗胆开口,恳请两边收起刀剑,以和为贵,遵大将军之命,共保太平!”

  说罢不停地作揖,又朝带来的役夫使了个眼色,众役飞快涌上,列队挡在中间,登时将人隔离开来。

  倘若说片刻前两拨人里的大多数为醉酒冲动的话,此刻因这坊正的一席话,不少人霎时清醒不少。

  近来禁令收紧,就在前几天,神武大将军陈思达的女婿都遭了那样的处置,听闻他还只是因了强闯坊门的缘故。今夜这里若是刀剑交加,事情闹大,过后惩治恐怕更甚。

  承平虽行事狂诞,却也不是一味只知打杀的无脑之人。

  今夜本是为着好友接风来的,他又初来乍到,真闹大了,也非好事。况且坊正又赶到,将韩克让也搬了出来,再不罢手,便是不将韩克让放在眼里了。

  他是不愿先见血的,但若对面不管不顾,他自奉陪到底,又岂会惧怕,便盯着宇文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