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民国的春秋 第八章 美国之行(三)

《民国的春秋》第八章 美国之行(三)

作者:水鸟039 字数:2594 书籍:民国的春秋

  杨思亮知道美国之行的重要性,美国之行就是替公司产品打开美国市场的销路建立稳固的销售关系。一天一份电报有时一天几份电报,下单数量不停的变化增加,亚田南路工厂和天汾工厂已经全部满负荷加班生产拖拉机、液压机、机床、餐具锅等送展后订单产品。

  接到建设一个月产五万根车轴生产车间的电报,公司上下一片欢腾。杨思亮的测算价格远远低于胡文楷他们的价格。好多项目胡文楷他们是独立提出核算的,杨思亮是在整个天汾工业基地里核算成本的这相差就太多了。

  电解铜原料让他很担心供应不上,胡文楷电报让陈永成往秘鲁方向想办法,实在不行就买美国粗铜生产电解铜。有了方向让一切都好办,兴业国际贸易公司从堆积如山的资料里找出秘鲁铜矿的联系方式发电询价。

  陈永成心里感谢老板的安排,贸易公司人数在老板极力要求下达到六十人,国内贸易二十人,美洲部十五人,欧洲部十人,亚洲部五人,情报与资料分析部十人。前一段时间所有人都觉得人数太多了,按贸易公司的规模十来个人就可以了。天汾工业基地投产后贸易公司工作量大增,每天的电报往来达到上百封。

  情报与资料分析部每天从各国收购来的报刊中寻找有价值的公司和工业生产线索分国家建立档案,提交给各部门由各部门发电报或者信件推销公司产品。福特公司车轴价格生成就是情报与资料分析部从报刊中一篇文章中推论出来的。

  自从老板走后事情是越来越多,董启龙赈灾回来带回二百多名流离失所的孤儿。这事还好办已经准备好学校和宿舍了。阿普列夫的儿子带着一大家三十多人来到上海已经不少天了,期间找过詹姆斯要求正式来上班参与管理。

  怎么安排小阿普列夫是考验杨思亮的智慧,杨思亮找来王西海商量,这个小阿普列夫中文是一点也不会,让他去管理还要带个翻译。最后两人决定先在三楼搞一间办公室挂上董事办公室名称,刚好三楼两个报务员是俄国人好有个伴。公司暂时不举行欢迎会等老板回来再说。

  晚上在亚田南路工厂礼堂上完三小时的新员工培训课后,才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躺在公司的客轮上回天汾。

  天麻麻亮时客轮靠港拉响的汽笛声惊醒杨思亮,一艘万吨巨轮静静停泊在吕四港。杨思亮猜摸着大概是运送美国废旧钢铁的船只。一刻也不能休息回到指挥部草草的洗漱一下召集在家的人开会研究建设车轴车间的事,首先要确定车轴生产的步奏然后优化生产线才能确定厂房的大小和结构。

  昨天在亚田南路工厂杨思亮已经把任务布置下去,今天回到天汾又布置一遍,他是准备将两套不同方案柔合一起优化。

  来了一个好消息随船过来的有三台火车头和几十节车架,天汾到永安的铁路即将贯通,前几天还在愁火车的事,一台机车那够用,车厢也少,这下可好全部解决了。

  上午整个天汾工厂的管理层全部到炼铁高炉旁,指挥三班工人安装大料鈡、大料斗,每个都几十吨重的玩意要安装到三十五米的炉顶上,这难度超出吊车的能力极限。

  还是邓钧设计了一个方案,花人力在高炉旁修建一个一百五十米长的坡,用火车头和大型履带拖拉机缠住六根钢索通过滑轮慢慢的拖上去。

  邓钧站在坡顶手举小红旗示意匀速拉升,绿旗举起就是停车。坡道上也站着工人观察钢索的状况,有问题立即举绿旗。坡面上涂满了油脂大料斗被缓慢的拖起发出刺耳的摩擦声。

  钢缆绷得紧紧地,杨思亮手心全是汗这要出个问题绝对的大事故。虽然方案经过多次计算受力分布,但只要有一根钢索绷断了那后果不堪设想。

  两个小时过去大料斗终于稳妥的安装在炉顶,还没有到庆祝的时候但下面放心多了,大料钟重量要轻不少。休息半小时让钢索也松弛下,继续吊装。吴红霞调课来现场看吊装,看见邓钧站在高台上成一个小黑点,心里紧张的要命生怕他被风刮下来。不住的问杨思亮上面风大不大,杨思亮嘴上说和下面一样安全的很,心里想你担心什么风啊关键是钢索。

  大料钟安装到位后下面就两个重量也就十吨不到,在中午十二点前钟全部安装到位。杨思亮是长松一口气,安排人赶紧送餐。邓钧走下高台腿已经不住的发抖脸色苍白,杨思亮能理解邓钧的恐惧。吴红霞让人赶紧泡糖水给他喝,一边责怪他以身试险。

  邓钧坐在地上说:“你不懂吴红霞,别人上去不管用,不能感觉到坡道微小的变化会造成整个坡道的崩塌,只有我受过专业培训知道那种晃动不要紧,那种晃动必须要停下来。”

  “就是你能,我的邓大工程师。好啦好啦我说不过你”吴红霞一边说着一边心疼的帮他披上大衣。

  邓钧坐在地上对杨思亮说:“思亮兄这边后期安装不需要这么多人,人多了反而窝工。是不是可以划出一部分人先将车轴车间的地面夯实和平整,先将砖块之类的建筑材料运进场地。我怀疑这合同一签订就要供货,福特公司以为我们是现成的工厂。”

  “哎呀,我把老板会忽悠的本事给忘了,他肯定不会告诉对方还需要建厂再生产,不行下午就开始动工夯实场地,那边窑厂开始生产砖块,水泥也要提前*。”杨思亮急的团团转。

  蒋秋鸣上任第一件事公审六名土匪,按照胡文楷意思判处死刑。公审状是戴季陶操刀写的,洋洋洒洒一千多字。露天公审大会蒋秋鸣站在高台上宣读判决,下面围观的人是人山人海中国人喜欢看热闹,连附近几个乡的村民也跑来看审判。

  六个土匪被当场吊死在广场上,这事深深的印在当地土豪乡绅心中,对蒋秋鸣心中不由自主的畏惧。第二件事就是拿警察局开刀,要求警察上街巡逻,晚上要巡更,划片包干治安。第三件是戴季陶牵头开展县城内常住人口登记,年龄、出身地、文化、职业、有无犯罪记录。

  每天开着车带着陈家祥跑一个乡镇了解具体情况,重点考察乡长的工作情况有无恶迹。别说陈家祥治理下的海门县虽穷但当官的都有一身正气,只有极少数喜欢贪杯爱赌钱。

  靠近天汾乡的三四个乡初步达到胡文楷的最低要求,所有的村和天汾一样组建了村委会,村委会成员清一色都经过天汾夜校培训过的工厂工人。乡长得到陈家祥的命令必须配合兴业公司的改造,否则就换人。

  公司开始组织本地村民修路,同样的干活供应伙食。有天汾乡做标杆还有什么怨言,每家每户都出人手参加修路。陈家祥眼睛都瞪绿了,才半个多月这几个乡完全换了样子,房前屋后收拾的干干净净,道路是通往每个自然村,三四米宽的小路直溜溜的通往远方。

  白天除了看家的老人和妇女,还有的就是护村的民团队员。冷冷清清的村落,青壮劳动力全在天汾工厂或者铁路工地上做工。

  有个乡在丈量平整荒地,乡长说准备搞个苗圃,以后整个海门需要绿化用树量巨大。从外面购买不如自己家育苗。陈家祥询问的目光看着蒋秋鸣,蒋秋鸣说这栽树开春就会进行的按照公司想法先港口海岸边和铁路沿线、道路两旁。树苗需求量特别巨大,估计会持续五六年。

  乡镇之间已经存在明显的差异了,越是靠近天汾的乡镇感觉越有朝气。陈家祥感叹自己走了一步好棋,给海门人民带来巨大实惠。越发坚定跟着兴业实业走的信心,向蒋秋鸣提出自己要到天汾夜校学习的想法。

  蒋秋鸣心里佩服这位知事,平心而论陈家祥是位特别负责任的官员,与他相处的这段时间给予自己很多帮助。提出去天汾夜校学习需要多大的勇气,蒋秋鸣立即同意陈家祥要求,答应他公司用车下午送他去天汾第二天早晨送他回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