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在现代与初唐之间反复横跳 第127章 受害者,枟阳伯陈远?

《我在现代与初唐之间反复横跳》第127章 受害者,枟阳伯陈远?

  还是有点道理的。

  自古以来,火都是神圣的,大众记忆中,火,便代表了火神。

  故等闲没人把火挂嘴边,火场更是不能说火,要说走水。

  也因此,若是有人无缘无故被火烧死了,大可以认为是罪大恶极,触怒了火神爷。

  可问题就在于,谁知道这火到底怎么来的,万一,就是人放的呢?

  我貌似也没说这火不是人放的吧?

  一念及此,李二心里越发郁闷,幽幽道:“那如果这火是你陈大哥放的呢?”

  “不可能。”长乐想都不想,便予以否认。

  李二嘴角抽了抽:“为什么,那厮看上去就那么像是好人?”

  “那也不是坏人啊!”长乐言之凿凿,却也有点脸红。

  印象中,她从未如此跟父亲说过话,尤其,还是因为一个男人。

  这时长孙皇后笑道:“还是说说到底什么情况吧,说实话,妾身也不信无缘无故陈伯会做出那样的事情。”

  还是很维护的。

  言下之意,即便真就是点了,那也不是无缘无故,而是,有缘有故。

  换句话说,还是那俩罪有应得,死有余辜。

  便是这话,李二都气笑了:“你,你们……算了,我懒得跟你们说!”

  还真给气到了。

  说完,筷子一搁,侧过脸去,不说话,却也不走。

  见状,长乐无奈,只得盛了碗汤起身走过去:“好了爹,女儿错了,女儿错了还不成?不生气,喝碗热汤,嗯?”

  李二瞅了一眼,又瞅了一眼,终究还是没舍得说重话,只瘪嘴道:“这会倒知道错了,那早干嘛去了?”

  说着,便把汤端了起来,不多久,又把整个事情的经过,和盘托出。

  听完,长孙皇后好笑:“既然是误会,走水亦是偶然,非陈伯本意,二郎又何故大发雷霆?

  莫非,又跟去岁一样,是失了样会讨人开心的的好玩意?”

  说的是去年的事。

  去年春日,番邦异域进贡来一只鹞子,品种极为珍稀,李二很喜欢,经常带着玩。

  结果有一次,偶遇魏徵,为免被这货唠叨,李二便把鹞子藏入袖中。

  原本以为那老货很快就会走的,结果屁事特别多,都屡次三番提醒了,还叨逼叨叨个没完。

  然后,鹞子就被活生生捂死了。

  气得他回来就破口大骂,扬言要砍了那土农民,田舍儿。

  此事长乐也是知道的,闻言亦忍不住窃笑。

  李二略有些尴尬。

  虽然,事实的确就是这样,可是,那也不能都怪他啊!

  皇帝也是人。

  皇帝也喜欢听好话的。

  可朝中那帮人,一个魏徵,三天不怼他浑身不自在,剩下的,演技浮夸,说句好听的要命一样,他能怎么办?

  你们都不说人话,还不许我养一条,闲着没事的时候逗一逗么?

  现在好,一把火,直接烧没了,真是,跟魏徵那老货有得一拼……

  当然,这些心里想想就好,断然是不能承认的。

  是故叹了口气,说道:“非是为夫愿意大发雷霆,实在是,此事发生得,不是时候啊!

  你们有所不知,这犬上三田耜,乃是倭国遣唐使节团团长,很快就要完成出使任务,率使节团回国,日子都定好了,就在八月。

  重点是,都说好了,届时我大唐会派官员带册书随行,对倭国天皇进行册封。

  可眼下,一把火,直接人没了,你们说,这叫什么事嘛?”

  吧啦吧啦说了一堆。

  意思就一个,那就是,我发火,生气,那都是有正当理由的,才不是因为少了一个溜须拍马的阿猫阿狗。

  我也没那么肤浅!

  听完,长乐心里好笑,却也没说破,只道:“那要怎么办嘛,事情都已经这样了啊!”

  “是啊,事情都已经这样了呢!”

  “来人,传朕旨意,倭人不尊教化,散漫成性,着鸿胪寺,国子监,严加约束,不服者,即日驱逐!

  另,枟阳县伯陈远,无辜遭倭人欺凌冲撞,赐黄金十两,绢百匹,以示慰藉,主者施行!”

  “……”

  ……

  有点魔幻。

  整个事件,分明那犬上三田耜和河野翔大才是受害者,结果到头来,反而是倭人不尊教化,散漫成性,要严加约束。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另一边,作为始作俑者,枟阳伯陈远,非但连个象征性的惩罚都没有,反而,还得了嘉奖。

  然而对于这样的结果,一帮老油条谁都没觉得意外。

  便连长孙冲本人,因为父亲长孙无忌分析点拨过,亦觉得理所当然。

  原因很简单,这已经不是单纯对与错的问题。

  这种事情,单纯的对错也没有意义。

  李二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归根结底,不是因为多么宠爱陈远,而是因为,他有他必须要维护的东西。

  也因此,不管到底谁对谁错,结果,只能是倭人错。

  同理,不论到底谁才是真正的受害者,这件事最终的受害者,只能是陈远。

  如此一来,自然倭国来的遣唐使,留学生,要严加约束,陈远,当赏赐安抚。

  否则,真以为李二眼瞎,连最基本的对错都分辨不清?

  还是,养的小狗没了,逗他开心的小丑没了,他很高兴?

  显然都不是。

  陈远也不知道这些事。

  主要是,没太细致的想过,也不是特别理解当下这帮统治者的心态。

  他唯一比较肯定的是,这事没什么大不了,顶了天,就是训几句,罚几个月俸禄。

  问题他在意被训几句吗?

  还是说,他缺那几个月的俸禄?

  显然也都不是。

  所以,他心情好得狠。

  他做好了被扣工资的心理准备,他也压根儿没将这事放在心上。

  了了一桩心事,返回骊山的路上,莺歌燕舞,有说有笑,他不知道多快活。

  而此时的骊山脚下,砖窑虽然还没好,但经过这一天一夜,水泥窑已经好了。

  临行前交代制作的煤球,土石灰石膏混合球,也制作晾了好大一堆。

  此外,水排虽然还没好,但风箱已经准备就绪,可以通过人力,往窑里鼓风,助力燃烧。

  这样一来,接近工业化水准的高品质水泥,便可以着手烧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