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重回大明之还我河山 第205章 汉八旗与绿营兵

《重回大明之还我河山》第205章 汉八旗与绿营兵

作者:倚天傲雪 字数:2066 书籍:重回大明之还我河山

  令陈泰欣喜若狂的是,洪承畴不仅调来了两支援军,其中一支绿营兵他不抱什么希望,无非是奉命前来应景而已,可另一支援军,却是镶红旗固山额真金砺亲率的汉八旗兵。

  清初时,自视甚高的满人,对绿营兵的战斗力是极为鄙视的,在他们眼里,只有正宗的八旗兵才是东征西讨的精锐主力。

  客观来说,历史上的实际情况确实如此,自皇太极始,清初的八旗兵不仅精于骑射,战术丰富、机动力强,还大量装备了火器,战斗力远胜同时期的明军和绿营兵。

  而其中成军最晚的汉八旗,虽说与绿营兵一样同是汉人,但与汉奸、降兵为主的绿营兵全然不同,全是入关前便成军的关东汉人,其中很多都是由满人贵族的包衣奴才出旗而来,因而也自称旗人。

  通常,在所有八旗兵中,汉八旗的整体地位是最低的,但由于满、蒙八旗兵较为擅长平原野战,而不善于攻城掠地,在攻打明王朝的关内城池方面,随同参战的汉军不仅表现得同样骁勇善战,而且还“谙水战,习地利”,对清军水师的初创、壮大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尤其是入关之后,对中原的地形、敌情和民风的了解方面,汉军相较满人更为熟悉,面对上百万的抗清武装力量,汉军越来越显示出比满八旗更强悍的战斗力,使得他们成为了清军入关后南征西讨的急先锋。

  特别是到了南方多山地带,满洲骑兵往往不得施展,汉八旗便成了清朝攻占这类地区的主力部队。

  正因如此,陈泰得知金砺的汉八旗正从鄱阳湖南下增援后,顿时精神一振,犹如吃了兴奋剂似的亢奋起来。

  只要金砺大军从鄱阳湖进入赣江,哪怕上岸后只是侧击明军,那便可以形成夹击了,届时首尾难顾的明军就难逃一败,不仅南昌得以保住,说不定还可以反败为胜一路追击,大军再次攻入广西……

  说起来,满人如此瞧不起绿营兵,是有着较为复杂的原因的。

  一方面,这些汉奸的前身,本就是糜烂到骨子里的明军,其拼死之心什么的确实差点意思,通常只被当做地方守备来使用;另一方面,却和他们庞大的人数有关。

  清军入关后,因清廷采纳了洪承畴“招抚诱降”的怀柔政策,原明旧臣投降后往往可保留原来的官职和爵位,前明降将手下的部队也不予遣散,因而献城投降的明官明将多如过江之鲫,许多明军一夜之间便摇身一变成了清军。

  因无法重用,又要安抚降将,清廷便把这些从各地收编的前明降兵单独编成一军,因全部使用绿色旗帜,故称其为绿营兵。

  这些汉奸军队人数最多时高达八十多万,一直消耗至乾隆时期仍剩有六十多万,可正宗的满、蒙、汉八旗兵总共也才二十来万,因而清廷对绿营兵是既利用又心存戒备的。

  在此复杂背景下,绿营兵不仅待遇最差,就连兵种和装备也受到了限制,这些人中除了少量水师外,绝大部分都被编成守备步兵,常用的武器也全是刀、枪、矛、箭这些冷兵器,极少量的火器还是从明军时期带过来的,火药、枪子等消耗完后更是几乎得不到补给的。

  要不是此番林啸突然多路反攻,把洪承畴打了个措手不及,洪承畴是决不会调集这么多的战五渣绿营兵跨境作战的。

  ……

  然而,历史往往充满了黑色幽默。

  自清中期开始,由于八旗兵的急速腐化堕落,绿营兵反而成为了清军的主力,在平定三藩之乱中,八旗兵早已不堪一战,清军不得不以绿营为骨干,先后派遣了四十余万绿营兵上阵作战。

  为了加强对上升为主力的绿营的控制,清廷便开始不断地加派旗人担任绿营兵的中高级军官,自乾隆后期开始,绿营逐渐成为以汉兵为主、旗人主导的军队。

  而到了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之乱时,有样学样的绿营兵同样如流星坠地般急剧腐化,“射箭,箭虚发;驰马,人堕地”,上阵一触即溃,无奈之下只得由湘军、淮军等地方团练担任作战主力。

  及至清末民初,当团练也不行的时候,又不得不编练北洋新军来维持其摇摇欲坠的统治,从而造就了袁世凯的急速蹿升。

  满清统治三百年期间,清廷的国防军主力,换了一茬又一茬,其战力却是一茬更比一茬弱,昏聩无能的清政府根本没有能力打造一支拥有军魂的铁血军队,乃至当英法强盗把大炮架于国门的时候,清军的表现成了当时全世界的笑柄!

  或许,以天朝上国自居,坐井观天故步自封的清帝们,压根就缺乏这种富国强军的意识吧,毕竟,长期的愚民政策下,中国的百姓太好欺负了。

  ……

  同样的炮声中,不一样的心情带来了不一样的举动。

  在明军隆隆的炮声中,亢奋之中的陈泰随即出了个昏招,他悍然下令城头守军操炮还击,同时传令手下剩余的五千满骑准备反击。

  “妈了个巴子,都给老子拿出点精神来,红衣大炮狠狠轰他一阵,待援军一到,即刻出城反击!”

  虽说城中两万清军是一支临时拼凑起来的队伍,其中绿营兵还占了多数,但作为镶黄旗梅勒章京(旗主固山额真的副手,作者注),陈泰手中是领有本旗七千多名精锐骑兵的。

  昨日一战,盖朝轩所部三千人折损大半,十个牛录出城,逃回来的残兵勉强还能拼凑成四个牛录。

  因而七千多满骑就剩五千余人了,陈泰心疼得直肝颤,压根就没让他们登上城头挨炮,一直聚集在城内营中休整。

  镶黄旗兵,与正黄旗、正白旗一起,称为上三旗,是直接隶属于皇帝名下的亲军,与其余下五旗相比,不仅人数最多战斗力最强,队伍中到处都是王公贵族的子弟,折损了哪个都难免得罪京中大员……

  清军炮兵统领接到命令后腹诽不已,这是要闹哪出?

  明显够不着人家,还开个啥子炮?难道就为了听个响,壮个胆?

  ……

  城外的焦琏见状,同样满腹狐疑。

  这是什么情况,清军不怕浪费火药和炮子吗?

  守城的一方,不是应该节省弹药,待攻城步兵冲锋爬墙的时候再开炮的么?

  “莫非……”

  经验丰富的焦琏即刻嗅出了异常,立即下令向四周多派斥候……

  果不其然,不到一顿饭功夫,斥候即来报,身后抚河东岸发现大批清军,其中一部分更是早早渡过了抚河,出现在了正南方向……

  “嗯?共有多少人?”

  “回都督,目测有万人以上!”

  焦琏闻言暗暗心惊,抚河东岸,怎么会有这么多清军出现?

  难道,刘旭磊还没拿下抚州?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